芭蕉展大叶,晴陌木棉飞。荔枝红映江岸,南国正芳菲。
自有粤山粤水,那见工农如此,意气吐虹霓。劳动创新业,奴隶发英姿。
跨东桥,迈大道,转西堤。经过六二三路,万臂一时挥。
放眼五洲四海,多少英雄兄弟,赤手搏鲸鲵。阶级未消灭,众志岂能移。
水调歌头 一九七四年红五月放歌。近现代。王季思。 芭蕉展大叶,晴陌木棉飞。荔枝红映江岸,南国正芳菲。自有粤山粤水,那见工农如此,意气吐虹霓。劳动创新业,奴隶发英姿。跨东桥,迈大道,转西堤。经过六二三路,万臂一时挥。放眼五洲四海,多少英雄兄弟,赤手搏鲸鲵。阶级未消灭,众志岂能移。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
王季思。 王季思(1906-1996),学名王起,字季思,以字行。笔名小米、之操、梦甘、在陈、齐人,室名玉轮轩,祖籍龙湾区永中街道永昌堡。浙江永嘉人,生于南戏的发源地温州,从小就热爱戏曲。作为著名的戏曲史论家、文学史家,王季思戏曲研究著作颇丰。他重新整理《西厢记校注》,还带领弟子苏寰中等校注《桃花扇传奇》。他先后主编过高校文科教材《中国文学史》以及《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与《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很多作品被译成日文与印尼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中有重大影响,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最后一颗文化灵魂”。
湘春夜月 苦雨寄闷。近现代。周岸登。 暗销魂。半窗蕉雨黄昏。早又画角吹残,三弄落谯门。欲向桂丛轻诉,怕桂花馨薄,不解留人。更素娥暝泣,鲛丝玉箸,难剪愁根。檐花滴碎,离情似梦,捣梦如尘。小阁笼寒,空伫想、夕篝熏罢,香篆秋痕。琼箫恨远,问甚时、重见真真。待后夜,定怀中掌上盈盈,唤起同款芳尊。
步虚词二十三章 其十四。。沈鍊。 轩黄方好道,我本列仙才。每过蓬莱岛,曾上凌云台。非无远游意,自多尘世哀。眷风回玉管,夜月隐金罍。将军营细柳,宰相调盐梅。丹砂即经济,宝鼎谁能开。
碧山吟社流馨亭落成时中秋后一日。明代。谈悌。 税憩适时暇,胜在城西隅。紫氛霭佛刹,绿柚含华濡。昔彦丽词藻,往躅何宏舒。蕴藉渍沥液,德辉披琼琚。亭虚湛丰草,杞棘方芟殳。拘云袭芳若,架虹通游鱼。良宴溢浩思,醉曳青霞裾。
赠越僧。明代。张元凯。 飞锡常携海上霞,万松深处挂袈裟。孤云寄迹元无住,流水将心未有涯。文字不曾离贝叶,因缘还出在莲花。来时一苇轻千里,何似吾家博望槎。
十月一日。宋代。曾几。 屋角羲娥转两轮,今朝水帝又司辰。山家尝稻知良月,野径寻梅见小春。一岁坐看除得尽,百年正与死为邻。谁能思许无穷事,闭合开炉但饮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