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说说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冬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立冬



立冬,冬季的起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立冬是冬日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冬季的到来。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

立冬时节,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气温逐渐下降,冷空气如汹涌的潮水般不断涌来,气温骤降,大地渐渐褪去斑斓的色彩,变得肃穆而沉静。

而南方,立冬的天气虽有丝丝凉意来袭,却仍留存着秋日的余韵。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下柔和的光辉,温暖而不炽热,仿佛在与秋天作着最后的告别。

【 节气物候 】

立冬通常在每年的 11 月 7 日或 8 日。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度,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分为三候,每候都有其独特的物候现象,反映了此时节大自然的变化:

一候 水始冰:

立冬后气温降低,水流开始结冰,不过此时冰层尚薄。

二候 地始冻:

立冬过后,阴气更盛,大地开始上冻。地面热量散失,易形成大雾,土壤中的水分凝结,逐渐变硬。

三候 雉入大水为蜃:

雉,指野鸡等大鸟。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古人以为它们变成了海边与野鸡相似的大蛤

【 节气特点】

我国地域辽阔,立冬时节南北气候差异明显。

立冬时节,气温下降速度加快,明显感觉到天气变得寒冷,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早晚温差较大。随着冷空气的频繁南下,可能会出现大幅降温的情况,甚至有可能迎来初雪。

立冬后,植物停止生产,树叶开始枯黄、飘落,草木呈现出凋零的景象。一些不耐寒的花卉也会逐渐凋谢,大地显得较为萧条。

许多动物开始为冬季做准备。候鸟会迁徙到温暖的地区过冬,昆虫也会进入冬眠或寻找合适的越冬场所。一些哺乳动物则会换上厚厚的皮毛,以抵御寒冷的天气。

而南方地区则相对温暖,部分地区的气温仍在十几度甚至二十几度。

【 节气养生】

立冬防“寒”,养藏阳气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的阳气收藏,而寒为阴气。因此,立冬养生应遵循“冬藏”的原则。

早睡晚起,充足睡眠

立冬时节,昼短夜长,通过充足的睡眠,阳气可潜藏,阴精可蓄积,来适应气候的变化。建议每晚十点之前入睡,早晨最好等太阳出来后起床,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又能避免清晨寒气对身体的影响。《黄帝内经》日:“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防寒保暖,保护阳气

中医讲究“冬保四暖”,即要做好头、脚、腹部、背部的保暖工作。穿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多温热少寒凉,增强免疫

在寒冷的气候下不适宜吃生冷或燥热的食物,冬季饮食和进补应以温阳、养阴为主,温阳抵御寒冷,养阴应对干燥,进而调节人体气血,健康舒适地度过冬季。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寒邪容易在冬天侵犯人体,导致血管收缩进而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通畅;冬季干燥则易引起口干、咽燥,因此中医认为“秋冬养阴”也体现于此。

可以适当吃一些清补甘温之味的膳食,如鸡肉、羊肉、牛肉、鱼虾类等,但不能简单盲目实行“冬令进补”。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

【诗意节气】

《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m.Taiks.com)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