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无比动荡的年代,唐诗的辉煌已成为历史,而以词著称的李景、李煜父子,无疑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南唐从937年建国到975年被北宋灭国,历时只有38年的时间,中间传了三世,经历了一帝二主。一帝当然就是开国皇帝李生,二主就是宗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父子两个都留下了不少佳作,李煜知名度更高一些,他的父亲文学才华却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但政治才能很一般,不适合做皇帝。
李璟自伯玉,原名李锦通,他是李生的长子,是南唐的第二任皇帝,他继位后,在后周的威胁下,不得已削去了帝号,改称国主,历史上一般称其为南唐宗主。
李璟的词存世的不多,但是每一首都是精品,可能是由于当时国家动荡和战争频发,他的诗词文笔细腻,含蓄婉约,常常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充满了惆怅、哀怨的情绪。
其中广受赞誉的就是这首《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被历代词家所推崇。
《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深秋,荷塘里,荷花已经凋零残败,香气消散,荷叶枯萎凋零,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本身就容易让人伤感,偏偏又吹来了一阵阵西风,吹动着在绿波,涌起阵阵涟漪,让人徒增丝缕愁绪,美好的时光与荷花一同憔悴,让人不忍再看这满眼萧瑟。
细雨绵绵,从梦中醒来,想到思念的人还远在边塞。小楼之上,玉笙之声在孤寂中回荡,一曲终了,余莺袅袅。那无尽的泪水,承载着多少哀愁与怨恨,只能倚靠着栏杆,在这寂静中独自咀嚼着思念与忧伤。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从凋零的荷花、衰败的荷叶起笔,通过描绘深秋残迹,情景交融,渲染了一种特有的悲伤寂寥的气氛,全词语言清新,格调委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上阙重点写景,“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很美的句子,也非常有意境。
荷花落尽,香气消散,满池枯萎的荷叶,耳边是萧萧西风,曾经满池芬芒,转眼一派颓败,让看到的人平添伤感惆怅。这恐怕也是李景自己心境的一种反应。
“环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看到这满池零落枯萎的荷花,很自然的会让人想到自己,李璟生活的五代十国是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身为一国之君的他,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内忧外患,处境非常艰难,他却无力改变,看着荷花匆匆流逝,触景生情的他,那种痛苦无人能懂,更无处诉说。
下阙着重抒情,“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声寒”。这两句由远有近,一虚一实,声情并茂,对仗工整,是千古传唱的名句。
机塞,这里指边塞。秋雨连绵,从远去边塞的梦中醒来,听着雨声,小楼外风雨飘摇,吹起一声凄凉清冷的乐曲,催人泪下。一曲终了,声音呜咽回荡在小楼中。
从梦境到现实,从遥远的边塞到眼前的小楼,玉笙的声音婉转悲伤,梦中的人遥不可及,秋思化愁思,这幕凄冷而幽怨,写的声情并茂,不愧为流传千古的绝唱。
结尾”多少泪珠和羡恨与栏杆“,回到现实,直抒胸臆。
虽说站得高,看得远,但独自莫凭栏,想看又看不见,心中千般愁,化作滴滴泪。
这首词,就像是听秋风在给我们诉说一个悲伤的故事,不知不觉被会被带入,从写景转入写情,人的情绪通过渲染凄清的环境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达到了真正的情景交融,写出了秋愁的高度。
思念涓涓而来,愁思悄然无声,平静的语言最有杀伤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shuoshuo/102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