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不在企望迁徙,听任蔓草湮路,这便就是老。
2 . 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就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就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3 . 向往巅峰,向往高度,结果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
4 . 路,就是书。
5 . 在这一点上他像一个最单纯最执着的孩子,一定要做一件事,骂他损他毁他,都可以,只要让他做这件事,他立即可以破涕为笑。
6 . 它就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就是,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7 . 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
8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这是我碰到最多的提问。我回答:“没有两者。路,就是书。”
9 .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10 . 也许有人说,都已经要灭亡了,还要什么格调?我说,正因为要灭亡了,只剩下了格调。
1 .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2 . 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于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
3 . 我曾说过的这句话或许恰如其分:先前的文化将变成一堆废墟,最后变成一堆灰烬,但精神将在灰烬的上空迂回盘旋。
4 . 他们就像焦距不一样的镜头,对着同一个拍摄对象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清楚和模糊。
5 . 一路伤痕斑斑,而身心犹健。
6 . 文明可能产生于野蛮,但绝不喜欢野蛮。我们能熬过苦难,却绝不赞美苦难。我们不害怕迫害,却绝不肯定迫害。
7 . 夜航船,山村孩子心中的船,破残的农村求援的船,青年冒险家下赌注的船,文化细流浚通的船。
8 .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就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
9 . 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永久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
10 . 受苦最深的人最不想说,说得最多的人一定受苦不多,说得高调的人一定就是让别人受了苦。
1 . 当峨冠博带早已零落成泥之后,反而就是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游。
2 . 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就是磁,就是蜜,就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
3 . 顺理成章:顺:依顺;理:条理;章:章法。指写文章或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4 . 生涯当然就是不值得称赞的。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再正经的鸿儒高士,在社会品格上可以无可指摘,却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
5 . 深绿色的封面,泛着油墨清香的它------《文化苦旅》。初次捧在手中,看到这个书名,我心头似乎涌上一种微妙的感觉:这本书所讲的文化之必然是艰苦的,然而又夹杂着作者的感慨。仔细嗅一嗅,书皮上似带着淡淡的艾草香,苦涩,而又哀愁。
6 . 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7 .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8 .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在这千年的叹息中讲述苦旅。
9 . 不管就是春温秋肃,还就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10 . 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
1 . 彼此太熟悉了,忘了他给世界带来的陌生和特殊。
2 . 这里正就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
3 .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就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4 . 一连串无可超越的绝境,一重重无与伦比的壮美,一系列无法复制的伟大,包围着你,征服着你,粉碎着你,又收纳着你。你失去了,好不容易重新找回,却是另一个你。
5 . 我对人类前途的展望是一种宏大而美丽的悲观。
6 . 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
7 . 有些文人,刚流放时还端着一副孤忠之相,等那一天圣主来平反昭雪,有的则希望自己死后有一位历史学家来说几句公道话。但是,茫茫的塞外荒原否定了他们,浩浩的北国寒风嘲笑着他们。
8 . 他们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他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9 . 在如此废墟面前,科场案的曲直,亲人们的屈死,只就是变成了历史褶皱中的微尘。
10 . 我们很难疾言厉色,说这种回归就是背叛。文化人格学的阐释,要比社会进化论达观得多。中国的事情总就是难办,重要原因就在于有这一幅幅文化人格图谱不易索解。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714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