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李商隐《高松》
2 . 七十一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3 . 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4 .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杜甫《四松》
5 . 用精细工致的笔法描绘南方山川奇秀之美,是大谢诗的主要特色。有趣的是,他的两联最出名的警句却并不以工笔细描见长,而是以“自然”见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一联,固然是作者自诩“有神助”的得意之句,此篇的“明月”一联更被诗论家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钟嵘《诗品序》说:“至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段话不仅表达了钟嵘论诗的一个重要观点,也道出了“明月”一联的高妙之处——直寻,即对生活(包括自然景象与社会人事)的直接真切感受,以及由此形成的诗歌的直接感发力量。
6 .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崔涂《涧松》
7 . 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8 . 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皎然《赤松》
9 . 四十二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10 .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1 . 六十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2 .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顾况《千松岭》
3 . 操斤走宇内,濯濯无遗育。坚刚老不枯,允哉东山麓。
4 . 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皎然《赤松》
5 .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6 .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7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8 . 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9 .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10 .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1 . 四十六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2 . 六十六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崔涂《涧松》
3 . 南北朝:吴均
4 . 阮籍为太守,乘驴上东平。剖竹十日间,一朝风化清。偶来拂衣去,谁测主人情。夫子理宿松,浮云知古城。扫地物莽然,秋来百草生。飞鸟还旧巢,迁人返躬耕。何惭宓子贱,不减陶渊明。吾知千载后,却掩二贤名。——李白《赠闾丘宿松》
5 . 五十一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6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8 . 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四时各有趣,万木非其侪。
9 .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10 . 四十九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1 .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2 .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3 .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
4 . 朝出上东门。遥望首阳基。松柏郁森沈。鹂黄相与嬉。逍遥九曲间。徘徊欲何之。念我平居时。郁然思妖姬。——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六十五》
5 .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6 . 这是一首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在这“一年将尽夜”,诗人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不寐,深感漫漫长夜,似无尽头。诗的开头两句,以夜不能寐托出忧思之深,用一“苦”字传出不堪禁受长夜难眠的折磨之状。但对“殷忧”的内涵,却含而不宣。《诗经·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但“殷忧”的具体内涵自然根于诗人的生活遭际与思想性格。谢灵运是一个自视很高而性格褊激的贵族文人。刘宋王朝建立后,“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后来不仅受到徐羡之的排挤,出为永嘉太守,而且因自己的“横恣”与统治集团内部的倾轧而遭***身之祸。这首诗据“年逝觉已催”之句,当作于其晚年(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诗中所谓“殷忧”,除了下文已经明白揭出的“运往”“年逝”之悲外,可能还包含“亹亹衰期迫,靡靡壮志阑”(《长歌行》)之慨,和“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之忧。总之,它并非单纯的对自然寿命的忧虑,而是交织着人生追求社会人事等多方面矛盾的复杂思绪。用“殷忧”来概括其深重复杂的特点,是非常切当的。
7 .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年访伏龟。——李商隐《高松》
8 .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9 . 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陆肱《松》
10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1 . 桃李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2 . 皎然《诗式》说:“‘池塘生春草’,情在言外,‘明月照积雪’,旨寓句中,风力虽齐,取兴各别。”这两联虽同具自然直寻的特点,但同中有异。“池塘”句的`妙处必须结合上下文,特别是久淹病榻昧于节侯,褰帘临眺,忽见池塘春草已生的特殊背景方能领会,妙在于不经意中突然有所发现与领悟,皎然说它情在言外是十分切当的。而“明月”一联虽亦即目所见,但它本身已构成一个带有象征色彩的意境,能引发读者对诗人处境心态的丰富联想,故说“旨寓句中”。同时,“池塘”一联纯属天籁,“明月”一联却是锤炼而返于自然,“照”字“劲”字“哀”字都有经营锤炼的功夫。只不过这种锤炼并不露雕琢之痕罢了。许学夷《诗源辩体》说:“五言至灵运,雕刻极矣,遂生转想,反乎自然。……观其以‘池塘生春草’为佳句,则可知矣。”“明月”一联正体现为由雕刻而返于自然的又一例证,但它距“池塘生春草”式的天籁似乎尚隔一尘。
3 .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近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4 .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5 .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李商隐《高松》
6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 . 十七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韩溉《松》
8 . 五六句即由“积雪”“朔风”的摧抑生机而生:“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这两句所抒发的岁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是自屈原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慨叹以来,历代诗人一再反复咏叹的主题。大谢诗中,这种人命易逝的感慨也经常出现,成为反复咏叹的基调。这首诗则比较集中地抒写了这种感情。由于这种迟暮之感与诗人的“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鸣鶗歇春兰”的忧虑联系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由“明月”二句所描绘的境界作为烘托,这种感慨并不流于低沉的哀吟,而是显得劲健旷朗沉郁凝重。
9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0 . 四十八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1 . 三十八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2 .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
3 .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崔涂《题净众寺古松》
4 . 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5 . 六十七何当一百丈,欹盖拥高檐。——《严郑公阶下新松》
6 .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7 .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8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9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10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 . 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白居易《庭松》
2 .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白居易《栽松二首》
3 . 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4 .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欲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5 . 五十四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李峤《松》
6 . 十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7 . 魏晋:刘桢
8 .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9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10 . 二十四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服茯苓赋叙》
1 . 势轧枝偏根已危,高情一见与扶持。忽从憔悴有生意,却为离披无俗姿。影入岩廊行乐处,韵含天籁宿斋时。谢公莫道东山去,待取阴成满凤池。——刘禹锡《庙庭偃松诗》
2 .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3 .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4 .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直待素秋摇落日,始将凡木斗荣枯。——廖匡图《松》
5 . 六十一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崔涂《涧松》
6 . 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7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 . 五十三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9 .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10 . 恍惚诚有之。泽中生乔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55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