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2 . 我只相信一条:灵感是在劳动时候产生的。……劳动,这是一切钝感的最好的医生。奥斯特洛夫斯基
3 .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4 . 被人需要是很快乐的事情。即使很穷很忙。而无力帮助别人的时候,内心的感觉便十分黯淡。
5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6 .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7 . 人生有三乐:自得其乐,知足常乐,助人为乐。
8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9 .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10 . 除了“爱”以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
1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2 . 只有付出你才能拥有更多。
3 . 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4 .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5 . 即使是一点小小的爱心行为,只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帮助别人,把爱洒向生活周围的人,就能把快乐留给自己。
6 .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华罗庚
7 .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今天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其实很简单: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幸福。
8 .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9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 .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 .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 .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 . 世界上最光荣的事----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劳动者。
5 .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6 .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佚名
7 .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爱因斯坦
8 .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进喜
9 .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10 .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1 .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2 .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
4 .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巴金
5 . ,良好教养的顶点即表现在热心助人上。——佚名
6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7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8 . 每天要想着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点事情。
9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10 .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1 . ,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佚名
2 . ,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狄更斯
3 .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5 . 不忙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
6 .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孔子的
7 .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8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9 .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10 .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1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 ,最好的满足就是给别人以满足。——拉布吕耶尔
3 . 无私是稀有的道德,因为从它身上是无利可图的。布莱希特
4 . 帮助别人自己也会快乐,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令自己感到快乐。
5 . 我越多地帮助他人成功,我就越成功。
6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 . 我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雷锋
8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9 .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0 .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1 . 帮助别人得到他想要的,自己就会梦想成真。——陈安之
2 . 一个有真正大才能的人却在工作过程中感到最高度的快乐。歌德
3 . 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4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5 . 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那一个月过的是舒服生活,就好象推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歌德
6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 . 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8 . ,每有患急,先人后己。——陈寿《三国志·蜀志》
9 .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元·马致远《陈情高卧》
10 .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552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