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2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3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4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5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6 .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7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
8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9 .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10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 .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人。夫乐***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3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4 .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5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6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7 .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8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9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10 .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1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2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3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4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5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6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7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道德经》
8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9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0 . 无名,天地之始(开始;有名,万物之母(根本。
1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2 .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3 .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4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5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8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9 . 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10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道德经》第十九章
2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4 . 清净则天下正——老子
5 . 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6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7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8 . 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0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359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