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 .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4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5 .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6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7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8 . 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9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0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2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3 .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4 .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5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6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7 .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8 .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9 .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10 .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2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辫若讷。
3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4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5 .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6 .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7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8 . 治大国,若烹小鲜。
9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1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2 .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 .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 .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5 . 江海所以能成为百谷之王者,以其善下。——老聃
6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8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9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10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2 .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3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道德经》
4 .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5 .
6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7 .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8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0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294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