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老子在出函谷关前着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着。《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章,前章为上篇道经,第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全文共计五千字左右。
2 .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 . 《道德经》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4 .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5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 .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7 .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这本书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楚简《老子》校注,参看丁四新着《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等书。
8 .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9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0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1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2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4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6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9 .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 .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3 .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5 .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6 .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7 .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
8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9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10 . 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1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2 .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道德经》第十八章
3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4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6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7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8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9 .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
10 .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1 .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3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第五章
4 . 希言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5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6 . 豫呵其若冬涉水。
7 . 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8 .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9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10 .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2 .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 .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 .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6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7 . 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8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9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0 . 治人事天,莫若啬。
1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2 .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3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4 .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5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6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7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8 .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9 .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
10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 .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2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3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5 .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6 .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7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 .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9 .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10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29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