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中国作家鲁迅
2 . 早花常犯寒,繁实常苦酸。
3 . 冬日杂兴
4 . 卜算子·咏梅陆游
5 . 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中国数学家华罗庚
6 . 庭梅咏寄人
7 .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俄国诗人普希金
8 .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结合的过程……—(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9 . 一小时的阅读,不会因毫无所获而令你伤心。—(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鸡
10 .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1 .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2 . 耶鲁大学训言:
3 . 李商隐
4 .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5 . 法律人不应该倡导过于激烈的变革,因为激烈的变革导致的结果是社会秩序的进一步的丧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谚语叫:枪炮作响法无声。枪炮作响的时候,法律就没有办法生存。所以我们都不希望这个社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化。
6 .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7 . 幼稚是会成长,会成熟的。只要不衰老,腐败,就好。鲁迅
8 . 当我们读书太快或太慢时,我们什么也不能理解。—(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
9 . 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
10 .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唐·李商隐《忆梅》
1 .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 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涓春月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3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4 . 君问调金鼎,方知正味难。
5 . 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6 . 宋·陈亮
7 . 人与人是不相同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8 . 王元章倒枝画梅
9 . 书籍浩如烟海,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全读不可能也无此必要,但是选读又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中国数学家张广厚
10 . 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历史学家邓拓
1 .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2 . 时刻见人之过,此即种下诸恶的根茎。
3 . 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
4 .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5 . 雪裏觅梅花
6 .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7 .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8 . 每天读上五小时的书,人很快就会变得渊博起来。—(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
9 . 有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10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 . 林和靖
2 . 杂诗
3 . 江上梅
4 . 墨梅王冕
5 . 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6 . 记得去年,探梅时节。老来旧事无人说。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
7 . 唐·齐己
8 .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9 . 学问是光明,蒙昧是黑暗。念书吧!—(俄国作家契何夫
10 . 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橱。—(中国作家鲁迅
1 . 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
2 . 我喜欢梅花。虽然,它没有牡丹花姿典雅,香气宜人,没有月季花朵硕大,四季常开,没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也没有菊花秀丽多姿,赏心悦目。但是,我喜欢梅花,喜欢它的精神。
3 . 杂咏
4 . 能让一个人变的成熟和睿智的关键因素,不在于他吃了多少苦,经了多少事,而在于他在吃尽苦头和历经事事之后,到底顿悟了多少东西。顿悟,就是这两个字,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
5 . 有些人读书为了思考—这是少数人;有些人为了写作—这很普遍;有些人为了谈论—这是绝大多数人。—(阿根廷作家A"W·科尔顿
6 . 责任意识并不惊天动地,它表现得平常而朴素,但把这种责任延伸开来,就成长为一种惠及企业与社会的无比强大的力量。
7 . 唐·李商隐
8 . 读书—对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是种高尚的享受;……书籍应该使我们这些劳碌终生的人感到慰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9 . 元·王冕
10 .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1 . 唐·王适
2 .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3 . 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究发展。—(俄国作家冈察洛夫
4 . 元·释善住
5 . 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杜甫<江梅>
6 . 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法国作家雨果
7 . 吕本中此词写别恨,情从景生,天然浑成,两阕的末句尤为警策。这种艺术手法确如画龙,云彩翻卷之中,东现一鳞,西露一爪,最后见首点睛,因而使画中之龙既显得体态矫健,又透出十分神韵。
8 .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9 . 槎桠谁惜诗肩瘦,衣上犹沾佛院苔。
10 . 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uzi/28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