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自我评价

声环境评价

声环境评价



声环境评价

皖西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学院

环境评价教学实习报告

题 目 环境影响评价实习报告

专 业 环 境 科 学 班 级 0902 班 作 者 李云 李宁宁 康毓 李方方 指导老师 张广胜 完成时间

声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引言: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是目前环境监测的三大主要监测项目(水、气、噪 声)之一, 包括环境噪声常规监测和污染源噪声监测, 前者一般指功能区噪声监 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交通噪声监测; 而后者主要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和各种生活噪声监测。 要想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 必须加 强环境噪声监测工作, 使其为环境噪声管理提供准确、 及时、 科学、 全面的信息, 才能保证环境噪声管理工作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绪论

1.声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噪声监测是控制噪声污染和治理的重要环节。 一般认为, 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当噪声超过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能容许的程度, 就形成噪声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和休息, 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最直接的是听力损害,它可以使人暂时性或永久性失聪、即噪 声性耳聋; 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 强烈的噪声甚至使人无法入睡, 心烦意 乱。 许多证据表明, 噪声会引起人体紧张的反应, 使肾上腺素增加, 因而导致心 率和血压的升高, 从而引起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 噪声还能引起消化系统和神 经系统方面疾病, 胃溃疡和神经衰弱是最明显的症状; 噪声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烦躁、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此外, 噪声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

发育和儿童的智力发展; 噪声会使鸟类羽毛脱落, 不产卵, 甚至内出血或死亡; 噪声可使办公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房地产贬值; 在特定条件下, 噪声甚至成 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正是由于这种种危害, 目前噪声已经成为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

评价建设项目实施引起的声环境质量的变化和外界噪声对需要安静建设项目的影响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允许水平;从声环境影响角度评价建设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选线、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 声环境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

1.1评价范围

适用于厂矿企业、事业单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声环境影响评价。,其它建设项目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应参照执行。基本任务是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志环境的变化,并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把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和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1.2评价标准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9660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GB/T 9661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J 87-85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 14227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声学要求和测量方法

GB 12523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T 12524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

GB 12525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T 15190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

GB 22337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HJ/T 90 声屏障声学设计和测量规范

2 噪声评价等级划分

2.1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1. 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 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 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 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2.2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原则

1. 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为详细评价,二级为一般性评价,三级为简要评价。

2. 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 GB 3096 规定的 0 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 dB(A)以上[不含 5 dB(A)] ,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

3.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 3096 规定的1 类、2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 ~5 dB(A) [含5 dB(A)] ,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4.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 GB 3096 规定的3 类、4 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3 dB(A)以下[ 不含3 dB(A)] ,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

5. 在确定评价工作等级时,如建设项目符合两个以上级别的划分原则,按较高级别的评价等级评价。

3 噪声监测的主要程序

4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

4.1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目的

1. 使评价工作者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

2. 向决策管理部门提供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以便与项目建设者后的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3. 调查出噪声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人口分布。

4. 为噪声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

4.2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内容

1.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

2.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

3. 评价范围内各噪声功能区的环境噪声现状、各功能区环境噪声超标情况、边界噪声超标以及受噪声影响人口分布。

4.3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是:(1)收集资料法,(2)现场调查和测量法。 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噪声评价工作等级相应的要求确定是采用收集资料法还是现场调查和测量法,或是两种方法相结合。

5 环境噪声现状测量

5.1测量仪器

1. 噪声测量,应使用GB2875——83《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或IEC651《声级计》规定的2型或性能优于2型的声级计及性能相当的其它声学仪器。

2. 若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或二级,必须使用积分声级计或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测量仪器测量等效连续A声级;若噪声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也可用非积分式声级计测量连续等效A声级。

5.2测量环境条件

1. 在室外测量时,声级计的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2. 室外测量的气象条件应满足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 (5.5m/s)

5.3噪声测量方法标准和规范

环境噪声的测量,应按下列现行有关的国家标准进行。

GB/T14623——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GB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4——90 建筑施工场噪声测量方法

GB12525——90 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GBJ122——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国家环境保护局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噪声部分

5.4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布设原则

1. 现状测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但重点要布置在现有噪声源对敏感区有影响的那些点上.

2. 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声源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的情况下,可认为是点声源)的情况,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应布置在声源周围,靠近声源处测量点密度应高于距声源较远处的测点密度。

3. 对于建设项目呈现线状声源性质(许多点声源连续地分布在一条直线上,如,繁忙的道路上的车辆流,可以认为是线声源)的情况,应根据噪声敏感区域分布状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若干噪声测量断面,在各个断面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置一组测量点(如15m、30m、60m、120m、240m)。

4. 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如没有工业噪声、道路交通噪声、飞机噪声和铁路噪声)且声级较低(

5. 对于改、扩建工程,若要绘制噪声现状等声级图,也可以采用网格法布置测点。

例如,对于改扩建机场工程,为了绘制噪声现状WECPNL等值图,可在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不超过15km,侧向不超过2km范围内用网格法布设测点,跑道方向网格可取1~2km,侧向取0.5km。

5.5环境噪声现状测量要求

1. 测量量:

a) 环境噪声测量量为A声级及等效连续A声级;高声级的突发性噪声测量量

为最大A声级及噪声持续时间;机场飞机噪声的测量量为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WECPNL)。

b) 噪声源的测量量有倍频带声压级、总声压级、A声级、线性声级或声功率

级、A声功率级等。

c) 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及脉冲周期。

2. 测量时段:

a) 应在声源正常运转或运行工况的条件下测量。

b) 每一测点,应分别进行昼间、夜间的测量。

c) 对于噪声起伏较大的情况(如道路交通噪声、铁路噪声、飞机机场噪声),

应啬昼间、夜间的测量次数。

3. 采样或读数方式:

a) 用积分声级计或其它具有相同功能的仪器测量,仪器动态特性用“快”响

应,采样间隔不大于1s,每次测量持续时间应根据有关测量方法标准确定

(如铁路噪声每次测量持续时间为1h)。

b) 若用非积分式声级计,仪器动态特性用“慢”响应,读数间隔可为5s,每

次测量数据不少于200个。

4. 记录内容:

a) 测量仪器。

b) 声级数据。

c) 有关声源运载或运行情况(如设备噪声包括设备名称、型号、运行工况、运

转台数,道路交通噪声包括车流量、车种、车速等)。

5.6环境噪声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1.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敏感区、保护目标的分布情况、噪声功能区的划分等。

2. 环境噪声现状的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仪器、参照或参考的测量方法、测量标准、测量时段、读数方法等。

3. 评价范围内现有噪声源种类、数量及相应的噪声级、噪声我、主要噪声源分析等。

4. 评价范围内环境噪声现状,包括

a) 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b) 边界噪声级、超标状况及主要噪声源。

5. 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6 声环境质量预测

6.1预测的基础资料

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庆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建筑布局、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1. 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

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是指声源种类(包括设备型号)与数量、各声源的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空间位置、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声源种类与数量、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及空间位置由设计单位提供或从工程设计书中获得。各声源数据的获得见第6.3条。

2.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

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包括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湿度;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如建筑物、围墙等,若声源位室内还包括门或窗)的位置(坐标)及长、宽、高数据;树林、灌木等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如草地等);风向、风速等。 这些参量一般通过现场或同类类比现场调查获得。

6.2预测范围与预测点布置原则

1. 预测范围

噪声预测范围一般与所确定的噪声评价等级所规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于评价范围。

噪声评价的范围见第4.6条。

2. 预测点布置原则

布置噪声预测点应遵照下列原则:

a) 所有的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都应作为预测点。噪声现状测量点的布置见第

5.2.3条。

b) 为了便于绘制等声级线图,可以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网格的大小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呈线状声源特征的情况,平行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可大些(如100~300m),垂直于线状声源走向的网格间距应小些(如20~60m);对于建设项目包含呈点声源特征的情况,网格的大小一般在20×20m~100m×100m范围。

c) 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考虑的预测点。

6.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

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包括: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A声级)、A声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以及有效感觉噪声级。

获得噪声源数据有两个途径:(1)类比测量法;(2)引用已有的数据。

应首先考虑类比测量法。评价等级为一级,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评价等级为二级、三级,可引用已有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

1. 噪声源噪声级的类比测量

a) 在噪声预测过程中,应选取与建设项目的声源具有相似的型号、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声源进行类比测量,并根据条件的差别进行必要的声学修正。 b) 为了获得噪声源噪声级的准确数据,必须严格按照下列现行国家标准进行

测量。

GB 3767—83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及准工程法 GB 3768—83 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 GB 3770—83 木工机床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GB 4215—84 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GB 7022—86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 GB 4980—85 容积式压缩机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工程法 GB 7111—86 纺织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方法

GB 5898—86 凿岩机械与气功工具噪声测量方法——工程法 GB 1496—79 机动车辆噪声测量方法 GB 1859—80 内燃机噪声测定方法 GB 2806—81 电机噪声测量方法

GB 2888—82 风机和罗茨风机噪声测量方法 GB 5111—85 铁路机车车辆辐射噪声测量方法 GB 4964—85 内河航道及港口内船舶辐射噪声的测量 GB 9911—88 船用柴油机辐射的空气噪声测量方法 GB 6404—86 齿轮装置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方法 GB 5467—85 摩托车噪声测量方法 GB 9661—8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测量方法 GB 14098—93

燃气轮机噪声

c) 对于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量,当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应满足工程法的要求;

当评价等级为二级时,应满足准工程法的要求;当评价等级为三级时,可用简易法测量。

d) 报告书应当说明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测量方法标准。

2. 引用已有的数据

a) 引用类似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定并且是

按有关标准测量行到的数据。 b) 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6.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计算方法

1. 概述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经常是根据靠近声源某一位置(参考位置)处的已知声级(如实测得到)来计算距声源较远处预测点的声级。

在预测过程中遇到的声源往往是复杂的,需根据其窨分布形式简化处理。环境影响评价中,经常把声源简化成二类声源,即点声源和线状声源。

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等效点声源位置在声源本身的中心。各种机械设备、单辆汽车、单架飞机等均可简化为点声源。

当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认为该声源是线状声源。公路上的汽车流、铁路列车均可作为线状声源处理。 ?

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LOCT(r)=LOCTref(r0)-(AOCTdiv+AOCT bar+AOCT atm+AOCT exe)…………………(1) b) 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合成方法如下: 设各个倍频带声压级为Lpi,那么A声级为:

?n0.1(Lpi??Li)?LA?10lg??10?

?i?1?

a) 首先计算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

式中,ΔLi——第i个倍频带的A计权网格修正值,dB;n为总倍频带数。 63Hz~16000Hz范围内的A计权网络修正值如下附表A1。

附表A1 A计权网络修正值

在倍频带声压级测试有困难时,可用A声级计算:

LA( r )=LA ref (r0)-(Adiv+Abar+Aatm+Aexe)……………………………………...(2) ? 对于稳定机械设备噪声的传播计算,原则上用倍频带声压级方法计算,其它(非

稳态、脉冲)噪声可用A声级直接计算。

2. 几何发散衰减

? 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 无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

L(r)=L(r0)-20lg(r/r0)………………………………………………………..(3) 式中L( r )、L(r0)分别是r、r0处的声级。 如果已知r0处的A声级,则(4)式和(3)式等效:

LA( r )=LA(r0)-20lg(r/r0)……………………………………………….…..(4) (3)式和(4)式中第二项代表了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div=20lg(r/r0)……………………………………………………..………(5) 如果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LWA,且声源处于自由空间,则(4)式等效为(6)式:

LA(r)=LWA-20lg r –11…………………………………………………….(6) 如果声源处于半自由空间,则(4)式等效为(7)式:

LA(r)=LWA-20lg r –8 ……………………………………………………..(7) b. 具有指向性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式是(8)或(9)式:

L(r)=L(r0)-20lg(r/r0) ……………………………………………………...(8) LA(r)=LA(r0)-20lg(r/r0) ……………………………………………………(9) 式(8)、(9)中,L(r)与L(r0)、LA(r)与LA(r0)必须是在同一方向上声级。 c. 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如图2所示,当点声源与预测点处在反射体同侧附近时,到达预测点的声级是直达声与反射声迭加的结果,从而使预测点声级增高(增高量用ΔLr表示)。

图2 反射体的影响

当满足下列条件时需考虑反射体引起的声级增高:a.反射体表而是平整、光滑、坚硬的;b. 反射体尺寸远远大于所有声波的波长;c. 入射角θ小于85°。

在图2中,被O点反射到达P点的声波相当于从虚声源I辐射的声波,记SP=Td,IP=Tr。在实际情况下,声源辐射的声波是宽频带的且满足条件Tr-Td>>λ,反射引起的声级增高量ΔLr与Tr/Td有关;当Tr/Td≈1时,ΔLr=3dBA;当Tr/Td≈1.4时,ΔLr=2dBA;当Tr/Td≈2时,ΔLr=1dBA;当Tr/Td>2.5时,ΔLr=0dBA。

? 线状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 无限长线声源

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是(10)式:

L(r)=L(r0)-10lg(r/r0)…………………………………………………………(10) 如果已知r0处的A声级则(11)式与(10)式等效:

LA(r)=LA(r0)-10lg(r/r0)………………………………………………………(10) (10)式和(11)式中,r、r0为垂直于线状声源的距离。(10)式和(11)式中第二项表示了无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

Adiv=10lg(r/r0)……………………………………….………………………(12)

b) 有限长线声源

如图3所示,设线状声源长为l0,单位长度线声源辐射的声功率为LW。在线声源垂直平分线上距声源r处的声级为:

LP(r)?LW?10lg[

1rarctg(

l02r

)]?8…..........…………….………..………..(13)

?

?

LP(r)?LP(r0)?10lg?

???

?

)?

?

l1

arctg(0)?r02r0??1arctg(

l0

……..… …….…….………………(14)

当r>l0且r0>l0时,(14

http://http://www.unjs.com/news/558106C85AB72AEF.html )式近似简化为:

LP(r)=LP(r0)-20lg(r/r0)…………………………………………………………..(15) 即在有限长线声源的远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点声源处理。

当r

LP(r)=LP(r0)-10lg(r/r0) ……………………….…………………………….(16) 即在近场区,有限长线声源可当作无限长线声源处理。

当l0/3

LP(r)=LP(r0)-15lg(r/r0) …………………….………….………………..(17)

图3 有限长线声源

3. 遮挡物引起的衰减

位于声源和预测点之间的实体障碍物,如围墙、建筑物、土坡或地堑等都起声屏障作用。声屏障的存在使声波不能直达某些预测点,从而引起声能量的较大衰减。在环境影响评价中,一般可将各种形式的屏障简化为具有一定高度的薄屏障。

如图4所示,S、O、P三点在同一平面内且垂直于地面。

定义δ=SO+OP-SP为声程差,N=2δ/λ为菲涅尔数,其中λ为声波波长。 声屏障插入损失的计算方法很多,大多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噪声预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简化处理。

图4 声屏障示意

图5 有限长薄屏障、点声源

? 有限长薄屏障在点声源声场中引起的声衰减计算。

如图5所示,推荐的计算方法是:

a. 首先计算三个传播途径的声程差δ1、δ2、δ3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 b. 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按(18)式计算:

??111

Aoctbar??10lg????

?3?20N13?20N23?20N3?

…………….……………..(18)

当屏障很长(作无限处理)时,则

??1

Aoctbar??10lg?? ………………………….……….………………………………(19)

3?20N1??

? 无限长薄屏障在无限长线声源声场中引起的衰减计算,推荐的计

算方法是:

a. 首先计算菲涅尔数N。

b. 按图6所示的曲线,由N值查出相应的衰减量。

注:

(1)对铁路列车、公路上汽车流,在近场条件下,可作无限长声源处理;当预测点与声屏障的距离远小于屏障长度时,屏障可当无限长处理。

(2)当计算出的衰减量超过25dB,实际所用的衰减量应取其上限衰减量25dB。 ? 绿化林带的影响

绿化林带并不是有效的声屏障。密集的林带对宽带噪声典型的附加衰减量是每10m衰减1~2dB(A);取值的大小与树种、林带结构和密度等因素有关。密集的绿化林带对噪声的最大附加衰减量一般不超过10dBA.。

图6 无限长屏障、无限长线声源的声衰减

? 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计算

如图7所示,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1和L2。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则

NR=L1-L2=TL+6 ......................................................................................................(20) 式中TL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

图7 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

图7中,L1可以是测量值或计算值;若为计算值时,有如下计算式:

?Q4?

?L1?Lw?10lg???4?r2?R1??

........................................................................................(21)

4.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量按(22)式计算:

Aoct.atm?

a(r?r0)100

式(22)中r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为参考位置距离(m),a为每100m空气吸收系数(dB)。a为温度、湿度和声波频率的函数,预测计算中一般根据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选择相应的空气吸收系数(见表2)。

表2

大气中的声衰减系数(dB/100m)

5. 附加衰减

附加衰减包括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云、雾、温度梯度、风(称为大气非均匀性和不稳定性)引起的声能量衰减以及地面效应(指声波在地面附近传播时由于地面的反射和吸收,以及接近地面的气象条件引起的声衰减效应)引起的声能量衰减。

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不考虑风、温度梯度以及雾引起的附加衰减。 如果满足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1)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2)声源(或声源的主要发声部位)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3)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软地面)。若不满足上述条件,则不考虑地面效应。

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按(23)式计算:

Aexc=5lg(r/r0) dBA........................................................................................(23) 不管传播距离多远,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量的上限为10dB。

如果在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声屏障和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之

和的上限为25dB。

6.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

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选择一个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即坐标),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点声源或线状声源(见第6.4.1条)。

2 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见第6.3条)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由此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LAi(见第6.4条)。

3 确定预测计算的时段T,并确定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ti。 4 计算预测点T时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

?n0.1LAi

??ti10

Leq(A)?10lg?i?1

T???

??

?..................................................(24) ???

在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因为声源较多,预测点数量比较大,因此常用电子计算机完成计算工作。为了方便噪声级预测,可以利用有关噪声预测模型(如对于公路噪声预测,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提出的“公路噪声预测模型”)。

常见的噪声预测计算模型见附录B。

6.5等声级图绘制

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如Leq、WECPNL)后,然后采用某种数学方法(如双三次拟合法,按距离加权平均法,按距离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

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5dB。对于Leq,最低可画到35dB,最高可画到75dB的等声级线;对于WECPNL,一般应有70、75、80、85、90dB的等值线。

等声级图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对分析功能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市规划、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了依据。

7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

7.1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基本内容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项目建设前环境噪声现状。

2. 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施工、运行阶段噪声

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状况(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3. 分析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包括受超标和不超标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4. 分析建设项目的噪声源和引起超标的主要噪声源或主要原因。

5. 分析建设项目的选址、设备布置和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设计中

已有的噪声防治对策的适用性和防治效果。

6. 为了使建设项目的噪声达标,评价评价必须提出需要增加的、适用于评价工

程的噪声防治对策,并分析其经济、技术的可行性。

7. 提出针对该建设项目的有关噪声污染管理、噪声监测和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7.2受噪声影响的人口预估

可以根据以下两个途径预估评价范围内受噪声影响的人口。 1. 城市规划部门提供的某区域规划人口数。

2. 若无规划人口数,可以用现有人口数和当地人口增长率计算预测年限的人口

数。

7.3 噪声防治对策

1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

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是指将发声大的设备改造成发声小的或不发声的设备,其方法包括:

? 改进机械设计以降低噪声,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选用发声小的材料来制造机件,改进设备结构和形状、改进传动装置以及选用已有的低噪声设备都可以降低声源的噪声。

? 改革工艺和操作方法以降低噪声,如用压力式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反铆

接改为焊接,液压代替锻压等。

? 维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因设备运转不正常时噪声往往增高。 2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 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是一种常用的噪声防治手段,以使噪声敏感区达标为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 采用“闹静分开”和“合理布局”的设计原则,使高噪声敏感设备尽可能远离噪声敏感区。

? 利用自然地形物(如位于噪声源和噪声敏感区之间的山丘、土坡、地堑、围墙等)降低噪声。

? 合理布局噪声敏感区中的建筑物功能和合理调整建筑物平面布局,即把非噪声敏感建筑或非噪声敏感房间靠近或朝向噪声源。

? 采取声学控制措施,例如对声源采用消声、隔振和减振措施、在传播途径上增设吸声、隔声等措施。

? 通过评价提出的噪声防治对策,必须符合针对性、具体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原则。

7.4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编写内容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是全部噪声评价工作的总结,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1. 环境噪声现状概述,包括现有噪声源、功能区噪声超标情况和受噪声影响的

人口。

2. 简要说明建设项目的噪声级预测和影响评价结果,包括功能区噪声超标情况,

主要噪声源和受噪声影响的人口分布。

3. 着重说明评价过程中提出的噪声防治对策。

4. 对环境噪声管理和监测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建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