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绍(作文教案)
特别的自我介绍
设计说明:
本案适用于异地作文教学展示或者是开学初接班时使用,教师面对的是初次见面的陌生教学对象。设计本课旨在通过教师示范展示,师生交流互动,学生自主创作,集体交流评改提升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自我介绍的基本形式,学会做规范的自我介绍,并且在此基础上尝试做“配合简笔画突出自己某一个方面特点”的介绍。全课融口语交际、习作教学于一堂,扎实且生动。预设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重要性,学习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
1、 能体现教师特点的简笔画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叙述故事导入。
1、创设情景:教师口述一个“寻找文具”的虚拟突发事件,请学生协助寻找,并以次引导孩子认识“讲清楚”的重要性,展示第一层次教学目标。
事件梗概:在上课前得请大家帮个忙,刚才老师碰到一位孩子哭得很厉害。原来是笔盒丢失了。他说他的笔盒是不大不小,造型很好看,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2、学生自由发言:找不到,因为笔盒没有介绍清楚
3、师板书:讲清楚。
二、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1、教师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学生在叙述过程中注意倾听,叙述后由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自我介绍内容如下: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很高兴认识大家。
2、学生倾听并共同归纳“自我介绍”的大致内容,同时教师板书:姓名、身份、喜好
3、个别学生尝试复述。
4、学生向教师作自我介绍,教师随即点评,纠正口语表达中的差错,务求做到“讲清楚”。
三、学习借助简笔画突出特点介绍的方法。
1、教师询问:像刚才这样简单的介绍,能留下多少印象?记忆能保存多久?
2、教师示范配简笔画的“特别自我介绍”。
(1)讲述抓住特点介绍的重要性,让人记忆犹新。(板书:抓特点)
(2)配合讲述小故事,以证明抓准特点的重要性。
故事梗概: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裴楷画像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这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
(3)介绍漫画创作中重点手法——突出特征法。
(4)出示简笔画,配合口述介绍自己
(5)请学生再次介绍新认识的老师,教师在一旁展示简笔画,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按照画面提示介绍。
四、学生尝试练习。
1、请学生尝试画一幅能体现自己某一方面特点的简笔画,然后配合此画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
2、教师、同伴在其介绍过程中注意倾听,随即点评。
五、课后练习巩固。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自己的特点,配上两三幅简笔画,写一篇自我介绍的作文,争取将自己外貌、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特点介绍清楚,让人过目不忘。
2、办一个班级“特殊自我介绍”展,同时上一节“请你记住我”的口语交际课。
习作的兴趣从哪儿来?
——何捷的《特别的自我介绍》听后随想
福建省连江县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刘仁增
都说学生一上作文课就像晒蔫的叶子,打不起精神;一写起作文犹如逮不到老鼠的小猫,愁眉苦脸,哀声叹气。可在何捷老师的作文课上,却是“小手常举,小眼常亮,小脸常红,小口常开”。他的课堂究竟哪来的一股魔力,能如此生动有趣,让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呢?这不得不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不妨以《特别的自我介绍》一课为例,作简要的剖析,找找其中的答案吧!
一、贴心的导入谈话
师:一天早晨,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一位小孩子,他哭得很厉害。原来,他的笔盒丢了。他说他的笔盒不大不小,造型很新颖,图案非常美观。请问大家,他的笔盒你见过吗,他能找到自己的笔盒吗?
生:他只是说笔盒漂亮,没有说是怎样的,就是找了很久,也是找不到的。
生:他只说了笔盒很新颖,至于笔盒是什么模样,形状如何,没有说出来,怎么能找得到呢?
师:老师也很担心,没有把笔盒的样子讲清楚(板书:讲清楚),恐怕难以找到了。希望大家在今天的课上也要注意把话讲清楚,让人听明白,也希望哪个孩子早些把话讲清楚,找到自己心爱的笔盒。
【“课伊始,情已生”是课堂教学所极力追求的。教学导入,犹如一部交响乐的前奏,对学生的情绪调动、课堂的基调营造起着一锤定音的作用。作文课尤其如此。成功的教学导入,教师往往采用电教媒体、小品表现、语言导入、创设悬念等方式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想象、兴趣、情感、意志等因素,形成最佳心理状态,产生写作欲望。何老师的这节课,巧妙地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用亲切的话语娓娓道来,创设了一个与本次习作有关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明白了“介绍”的首位要素——讲清楚。导入为下一环节的人物介绍作好铺垫。】
二、宽心的适度定位
师:我们人与人初次见面,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要来个自我介绍,老师先来。有个小要求,大家一定要认真听我的介绍,判断其中包含我的哪几个方面的信息?
师:我的名字很特别,和当红明星超级女生何洁同音,也叫何捷,但是我的捷是快捷的捷。爸爸妈妈希望我做个迅速、高效、快捷的人。我来自福州,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的爱好很多,看书,游泳,画画,特别喜欢教作文。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老师介绍了自己的姓名、爱好,来自哪里,自己的职业。(随即板书:姓名、爱好、身份)
师:下面轮到大家介绍自己了,初次见面可不要把自己的家底都告诉别人,比如,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名字等。谁会像我这样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介绍时,把脸朝向人最多的地方,也请大家把目光“刷”地,聚焦在他的身上。
生1:我叫刘珍珍,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一个女同学。
师:来自一个同学可不对。能不能说明确一些?
生1:我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爱好有吹竖笛、体育。
师:吹竖笛和体育能放在一起说吗?改一改。
生1:爱好有吹竖笛、跳远,跳绳,跑步。
师:这样说就清楚了。
生2:大家好,我叫吴起坤,来自连江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爱好有跑步和看书。
师:文武兼备,看完书跑步,跑完步看书。(众笑)回忆一下,老师说完了,还说了一句什么?请你也加上一句结束语。
生2:初次见面,请多加关照。
生3:我姓苏名××,爱好弹琴,打篮球,打羽毛球。请多多关照。
师:你希望谁关照你呢?
生3:请何老师多多关照。
师:我一定多多关照。(众笑)
生4:我是来自连江县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三班的陈彩玲。
师:她说得时候语序变化了,与众不同,为这个变化鼓掌。
……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其目的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写作难度。这是就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而言的。那么具体到每一节课,该如何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感觉到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以上青天”的事情呢?这确实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何老师的这节课,就并不设那么高的门槛,而是以学生熟悉的自我介绍为话题,再通过自己的示范,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今天的作文不难!这样,就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消除了学习的畏惧感,在这样良好的精神状态下,学生怎么不会心智开放,思维活跃,真正来个“我手写我心”呢?】
三、动心的情境转换
师:这样的自我介绍谁都会。老师有个担心,下课之后还会记住我的举手。(学生绝大部分举手)一个月还记得我的举手。(学生举手的少了一些)一年后还记得的举手。(更少些)五年后,十年后呢?二十年后还记得的举手。(寥寥无几)
师:看来这样的介绍还不够,还不能让听的人永远都记住他。下面我们要做个特别的自我介绍,目的是让大家长时间,甚至一辈子都记得我。(板书:特别)怎么进行特别的自我介绍呢?我要先讲个小故事:东晋时的大画家顾恺之曾经为好朋友裴楷画像。裴楷脸上有三根又黑又长又粗的毫毛,很不雅观。别人为他画像时总是加以回避,可顾恺之画时不但不回避,还特地将三根毫毛画得异常突出。正是由于这样的处理,使得裴楷的肖像格外生动,像活了似的,跃然纸上。听了这个故事,请你想想,为什么他能把这个人的像画得这么像,秘诀在哪?
生1:他把这个人的特征重点地画出来了。
生2:他抓住了人物的特征。(板书:抓住特征)
师:对啦,特别的自我介绍也就是突出特征介绍自己。课前,老师把自己的特点想了好几遍,运用联想的方法,把这些特点画成了三幅简笔画,想看一看吗?好,看后猜猜这三幅画分别代表了何老师的哪三个特征?
生1:第一幅是表示老师喜欢吃麦当劳。
师:猜错了,这不能算是特征。
生2:是何老师的发型特征。何老师的发型是前额部分中间凸,两边凹进去,像“M”。(掌声)
师:对,正是这个原因,我的外号叫“麦当劳大叔”。
生3:第二幅是何老师的南瓜脸。
师:我就直说吧,这其实代表我的身体特征。我比较矮,本来应该是矮冬瓜才对,但是我勤于锻炼,身体肌肉也是一块连着一块,就像南瓜。
生4:第三幅代表何老师的性格,性情奔放。
师:这是你的发现,何老师还没想到呢。第三幅图是一条大河,一表示性情奔放,二是上课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这是工作特点。三是我的爱好是游泳。一下班,头也不回地扎到我们的母亲河——闽江冬泳,与寒冷搏斗。记住这三条了吗?好,请能看图片把我的特点连起来说一说?
生:何老师是福州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有三大特征,一是身材像南瓜一样,肌肉是一块一块的。
师:打住!这么说下去,何老师没脸回福州了,注意调整顺序。(众笑)
生5:何老师是福州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他说自己是“麦当劳大叔”,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何老师的发型像麦当劳的标志。
师:不但勾画清楚,而且编撰了故事。继续。
生6:别人一见到他,就联想到大河。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何老师有三大特征,一是性格豪放,二是上课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告诉学生许多信息。三是他非常喜欢游泳,所以一提起大河,就想到何老师。
师:看来,我就是大河的象征。(众笑)
【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伴随积极情感的一种需要形式。从小学生年龄特征来看,多种形式的刺激,不断变化的方式,多彩的活动,会不断地让他们保持新鲜感。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何老师开始变换一种形式,先把自身的特点变成几幅简笔画,再进行详细的介绍。这种教学设计是十分巧妙的,一是画画是一件学生感兴趣的事,作文课上画画,学生感到十分有趣,这就不断地给学生新的刺激,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学习的新鲜感;二是把特点变成画面,是需要来一番分析、归纳、梳理、概括的,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是有了画面,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全面思维、完整表达的支点,学生口述时就有了凭借,说起话来不仅感到轻松容易,而且富有条理,保证了介绍内容的具体,语言表达的生动。】
四、舒心的成功体验
师:接下来,每个人整理一下,想想自己有哪些突出的特征,抓一两个方面,用联想的方法,画成一两幅简笔画,之后再打个腹稿,再上台说一说。
(学生画时,老师巡视,适时个别点评,指导)
生1:我画的是门牙。因为我好几年都没长门牙拉,我们盼望。
生2:这个东西大家一定很敏感,像蚯蚓,其实是我头上的疤。
师:意外受伤,过不久就会好的,这种暂时性的不能算特征。
生3:我画了芝麻。我鼻子上有许多细小的雀斑,所以就画了芝麻。
师:在西方人的眼里,脸上有雀斑是最美的。(众笑)
生4:我画这幅画的原因很简单,我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像何老师一样。这样学何老师说,算不算是倒版?(众笑)
生5:因为我速度慢,就画了一只乌龟,我希望自己能改掉做事速度慢的毛病,所以就在乌龟身上加上了一对翅膀,成了会飞的乌龟。
生6:大家看我,感受一下我的瘦,但我活泼好动,所以画了只猴子,它在动物中最聪明,又活泼好动,很像我。
师:说话要有条理。能不能用上首先,其次,最后,把这段话有条理地说出来?
生6:首先,我很瘦,其次,我的性格也像猴子一样活泼好动,因此最后我选择了猴子作为我的特征代表。
生7:我画的技术还不是很好。(众笑)我很小时,跟小伙伴一起玩,大家发现我头上有两个螺,他们说,有两个螺的人是坏人。但他们非常友好,经常找我玩抓坏人的游戏,不用说,我当然当坏人了,这是两个螺带给我的好处。可是,今天从福州来了一位老师,他告诉我,科学研究表明,有两个螺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师:送你个外号:双螺小天使。(众笑)
生8:我之所以画这个没门牙的画,是因为我的嘴里没门牙,它是个不负责任的守门员,三年了也不见踪影。
……
师:回家后整理一下,自己有哪些特征,多画几幅简笔画,多写几个特点,题目可以叫什么呢?
生:特别的自我介绍。
师:好的',就以它为题吧。问问大家我还记得我吗?我的名字叫——
生:何捷。
师:我的外号是——
生:麦当劳大叔。
师:谢谢,下课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希望表现自己并得到别人肯定和赞赏的心理需要,小学生也不例外,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当何老师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特点,孩子们的内心里也一定想用这一新的形式来表现自己、介绍自己,这应该是何老师课前预设到的,于是,他创设了让学生画、说、评的教学环节,既实现了本次习作教学目标,又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可谓是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听后随想:
这堂作文课就像是悠悠飘来的丹桂清香,又像是拂面而至的习习凉风,让我们神清气爽,意犹未尽,也留给我们很多的思索。学生之所以能在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神情轻松,情绪激昂,才思敏捷,妙语如珠,都是因为对课堂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可是,这种兴趣从哪里来呢?我们以为:
1、源自于贴近现实的习作话题。兴趣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正如教师觉得有意义的话题,却不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一样,某些在前代被人们所推崇的事物由于时代的隔阂却难以激起学生的热情,甚至还会招到他们不屑一顾的鄙视。教师在确定作文话题时,若能从孩子的心理出发,找准能够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的主题,使所定的主题尽量接近学生所能耳闻目睹到的现实范围内,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现实的理解,还会由于所要写的是同时期发生的事情,有了写作兴趣产生的心理情感基础,就能够变被动的“要你写”为主动的“我要写”,这样写作的训练过程无疑也顺利而有意义得多。何老师的这节课,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见过、听过甚至于做过自我介绍,这就有了一个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基础,说、写就不会感到高不可攀了。“特别”两字,又无疑暗示学生,本次习作不同于生活中常见的自我介绍,这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自我介绍还有特别的?什么的自我介绍算是特别的?究竟特别在哪里呢?在这样心理驱使下,学生自然兴趣盎然,情绪激发。
2、源自于富有创意的训练形式。古语曰:“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何况小学生都是“兴趣至上”的。如果习作教学总是按着
“审题、选材、构思、作文、修改、定稿”这个这套老模式来进行,恐怕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看来,精心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让每个学生“怦然心动”,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的自我介绍》这节课,显然在这方面是动了心思,费了脑筋,下足了功夫的。在师生进行习以为常的自我介绍训练,大家感到视觉疲倦之际,教学进程突然来了个峰回路转:教师充当“模特”角色,把自己身上的特点通过三幅画来表现,这犹如神来之笔,赋予“自我介绍”以新的元素,让人眼前一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也把自己的特点先画成简笔画,再说出来,习作课堂上可以像美术课一样动手画画,学生能不格外来劲吗?就这样,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激活思维,习作成了游戏,成了乐趣,此时此刻,“说”已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了。
3、源自于亲切幽默的教学魅力。不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上,要求学生在一节课四十分钟内始终维持高度的注意力和强烈的兴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有经验的教师总是采用多种方法,促进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调节与转换。丰富多样的教学用语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何老师的课堂语言,幽默风趣,又不失灵动。当学生表达不准确时,老师说
“这么说下去,何老师没脸回福州了。”当学生说得好的时候,老师说“看来,我就是大河的象征。”“送你个外号:双螺小天使。”这些话语犹如润滑剂,给课堂带来了活跃,给学生带来了欢乐。也许正是受到老师生动有趣语言的感染吧,学生的发言也是妙语如珠,精彩纷呈:“这样学何老师说,算不算是倒版?”“我的嘴里没门牙,它是个不负责任的守门员,三年了,也不见踪影。”这正如前苏联教育家柴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4、源自于心理需要的充分满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因为每一个人在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欲望,那就是表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展示自己的个性才华,活得有价值、有意义。作为成年人,可以在工作、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表现自已,机会相对较多,而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小学生,学校、课堂自然就成了展示自已的最佳舞台。从这个层面上来看,学生去学校上课,与其说是去学习知识,不如说是去展示自我,如果在学校、在课堂上,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那么,他们就会觉得不快乐,就会觉得没意思,学习就成了一种负担,这恐怕也是许多学生厌学的原因之一吧。何老师这节课就充分关注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欲望和心理需求,创建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和平台,如模仿老师介绍自已、看老师的画猜老师的特点、给自己的特点画画、展示画面表达画意等等,再加上老师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鼓励、点拨、矫正,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对话热烈,学生感受到的是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的是表现的快乐,怎么不个个神采飞扬,人人兴趣盎然,洋溢自信的微笑呢?
我的更多文章:
(2010-01-17 14:42:29)(2010-01-17 14:38:12)(2010-01-17 00:21:49)(2010-01-16 22:26:56)(2010-01-16 20:58:14)(2010-01-15 23:42:14)(2010-01-15 16:59:47)(2010-01-15 14:06:26)(2010-01-15 14:03:22)(2010-01-15 13: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