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职场法则

走出“象牙塔,如何适应职场法则

走出“象牙塔,如何适应职场法则



走出“象牙塔,如何适应职场法则

  ☆☆ 心理准备

  就业在即,许多大学生很早已开始“备战”,但不少大学生还是忽略了求职前最重要的一项准备:心理准备。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期望值过高、自我认识不充分、受挫准备不足、择业观存有偏颇等。大学生面对求职,应该如何准确的调整自我心理呢?

  (1)充分了解就业形势,适当调整就业预期。

  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就业机会没有较大幅度的增长。2013年国内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初次就业率仅为71.9%,当年毕业生总人数为699万,明显可见,未实现初次就业的往届大学生人数绝对值超过200万。近年来,中国留学人员呈现加速回国的态势,近五年回国的留学人员达到近80万人,接近前30年的3倍。这势必会加大国内高端人才的求职竞争,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必然会受到冲击。大学生必须认清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适当调整就业心理预期,理性择业才是应对之道。

  (2)客观评价自己,树立良好心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求职前,大学生要对自己的求学经历、能力特长、实践锻炼等进行梳理,对自身就业竞争力做出客观的判断,进而做好清晰的求职定位,防止盲目求职。当前,大学生的自我认知途径有很多,向就业指导教师咨询,征求师友和朋辈意见,到专业网站进行测评等都能帮助大学生做好求职前的自我评估,特别是对于职业性格、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等测试,还能得到相应的职业对照表做参考,以确定客观而合理的求职目标。

  (3)做好求职受挫的心理准备。

  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我们能发现这样的大学生求职心态变化:毕业前一年的暑期踌躇满志,7、8月份积极参与实习;9-12月份求职高峰,开始海投简历,但多数成效不好,转而信心受挫。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紧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委屈甚至是挫折。在此阶段,要认真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积极改进求职技巧和策略,才能改变这种不断受挫的被动状态。

  (4)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重回“北上广”,大学生择业的地域选择要因人而异。当前西部地区、基层地区就业有广阔天地,大学生在择业时要充分考虑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不要盲目扎堆热门行业和发达城市。同时,对于起薪、工作环境等也要有正确认识,否则即使求职成功,也只能求得一时的心理平衡,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作为应届毕业生必须转变过去那种一定要在高薪行业、热门行业等就业的传统观念,积极拓展择业范围。

  ☆☆ 时间准备

  大学期间,每个学期都有着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即使是最后一学期,也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学业任务。要在求职中抢占先机,充分准备必不可少。毕业生在进入第四学年或更早时就要做出职业选择。如果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完成毕业论文期间,整天想着如何才能尽快地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无法顺利毕业,即使找到工作,也可能因学业问题而无法签约。学业问题和求职择业对毕业生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求职过程中时间冲突也在所难免,要合理安排好不同单位的面试时间,同时也要对即将开始的面试做好时间准备,特别是第二天面试前一定要提前休息好,以免影响面试时的精神状态。

  ☆☆ 能力准备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当前,高校内出现了“考证热”,这与就业压力增大,入职门槛提高和部分行业实行准入制度,招聘单位对入职员工的综合能力要求增加有关。此外,用人单位还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潜质日益看重,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文书能力、学习能力、创造力等多种方面。

  (2)加强社会实践与职业实践,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不仅关注其专业水平,也会重点考察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这往往是大学生求职中的短板。专业实践能丰富大学生的职业经验,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以尽快适应岗位需求,较快地实现从学校人到职业人的转变,为实现“人职匹配”奠定基础。

  (3)获取就业实习信息的能力。

  目前,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中,网络途径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选择信息更新及时,关注正规的专业招聘网站,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学校、学院发布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更切合专业要求,成功率也更高。在获取求职信息的途径中,招聘单位内校友等推荐也是重要的成功率更高的途径。亲戚、校友、朋友、老师等是推介就业的潜在资源。这些都要求求职中的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 物质准备

  在求职高峰,许多毕业生往往要多次往返于不同的城市,无论对交通费用还是通讯需求等都要有充分的估计。此外,一套正装也是求职中所需要的。关于正装的准备,宜早不宜晚。在指导就业过程中,某知名企业在7月份来学校举办招聘会,学院有位准毕业生特意穿正装参加选举会。该企业HR与学院交流中提到,这个同学体现了很好的职业素养,所以提前给了他一个面试机会。在求职中,制作简历、求职记录本、邮寄求职材料甚至是文件包等费用,也是求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初入职场期适应工作

  职场不同于学校,它有自己的特定规则,对执行力、规章制度、目标要求更加明确和具体,个人承担的责任更大,压力也更大。如何适应职场的工作节奏显得尤为重要。

  ☆☆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许多大学生在学校是佼佼者,而到了工作单位,一切从头做起,对比许多有工作经验但学历不如自己、能力也看起来很普通但在更重要岗位的同事,往往形成心理失衡。面对这样的问题,刚进入职场的大学生要端正心态,放下自己在学校里的优越感,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求教,以及时做好入职适应。

  ☆☆ 避免急于求成

  大学生有职业理想固然好,对成功的追求与渴求也是正常的,但不能急于求成,幻想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取得最好成绩,获得单位的充分认可。如果存在这样的心态,一旦在短期内的努力没有马上得到回报,自信心就会严重受挫,认为工作单位不重视人才,觉得自己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这种情况下,很多新员工往往会产生不被单位认可而辞职的想法。在近两年对毕业生的跟踪调研中,我们也发现很多单位都有让新员工从基层做起的计划,这也是单位对新员工的“考察”。只有踏踏实实,认真努力地对待自己刚开始的工作,才能获到更重要的工作岗位的职业发展,但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常常让很多职业发展机会与之失之交臂。

  ☆☆ 理性看待“稳定”

  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考量更多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很少会换位思考。出现情绪不满的工作状态时,往往会产生“围城”心理,觉得自己单位之外的工作会更好,进而产生离职的念头。其实,作为新入职的大学生要认真思考究竟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企业的问题。近两年大学生半年内离职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有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而2011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的比例更高达41%。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不仅有实现就业,更要就业稳定;要获得职业的较好发展,职业稳定是前提条件。建议大学生认真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顺利完成适应期。

  ☆☆ 提升素养应对企业要求

  由于专业实践较少,刚入职的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也可能存在无法适应的局面,不能及时完成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单位节奏,进而面临被单位淘汰,产生职业受挫感,甚至对再求职失去信心。还有一些同学会因为在校期间有着宽松的人际关系环境,到单位后突然觉得人际关系相比学校更加淡薄,失去了处处受宠的感觉,有人际交流的失落感,从而影响工作状态。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学生应该主动适应单位节奏,了解职场特点,积极学习,以加倍努力迎头赶上以顺利度过适应期。

  打铁还需本身硬。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科技的进步,招聘单位对从业者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等提出了新要求。即将步入职场的毕业生要做好求职前的各项准备,积极调整心态,主动适应职业发展要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顺利完成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zhichangfaze/94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