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创业法则还有比速度更重要的
"速度,更快的速度!这就是海信法则.这就是海信突围的法宝."这是迟宇宙在其新著《海信突围》中的核心观点.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开创了"中国第一本企业史"《海信史》的作者而言,迟宇宙对海信的发展和得失成败是有足够发言权的.但也许正因为作者过于近距离观察而"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更是受海信对速度的一种向往和努力的感染,作者才有此立论.但是,速度能否成为突围的法宝?速度背后真正的支撑是什么?这,其实更值得我们深思.
"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但是速度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实力和优势的外在表现形式,其本身不足以成为核心优势.事实上,迟宇宙自己也承认"只有有了速度,海信才有了与跨国公司较量的资本;有了更快的速度,海信才能活下去,才有机会做得更好."
而这似乎更是对海信未来的一种寄语和希望.
事实上,海信的发展速度不谓不快.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周厚健将名不见经传的青岛电视机厂发展成为年销售额300亿元的海信集团,使其牢牢盘踞在10年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的前十位.但是,如果我们将速度列为其法宝,而忽视了海信高人一等的眼光、技术立企和财务稳健等独特之处,就很容易舍本逐末.
而后者才是海信真正的立身和发展之本.比如,海信"不假账,不散步假消息",一心一意去做其"精细化运动",早在1998年底就总结出"管理从细节入手、效益向效率索要"的营销管理思想,并着手实施.
海信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作为较早对外开放的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历来就是波诡云谲、危机重重的.身处其中的海信,自然首当其冲.这种行业的冲击,更大程度上是外资和跨国公司引起的.
1994-1996年,长虹、联想等一批企业祭起价格大战的大旗,冲击了国内大量的中小企业,也击溃了跨国公司的进攻.但是,这更多的只是一次演习,中国市场也只是跨国公司的试验田.对于它们来说,一场局部战争不值得倾注全力,中国市场还远不是它们的主战场.但是,1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变成世界上最具有诱惑力的庞大市场,跨国公司开始卷土重来,并为此厉兵秣马.一个新的临界点就这样来到了.这是一场技术和核心优势占主导的战争,技术不断升级,导致产品不断升级换代.
很明显,储备了技术和人才的企业最终将脱颖而出.而令我们难堪和痛心的是,我们的企业又有几家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呢?而真正为此做好准备的又有几家呢?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到技术重要性的海信,早在2001年就开始潜心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并在2005年夏发布了自己独立研发的"信芯",这是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市场主流水平的数字视频芯片,它的出现意味着一颗真正的"中国芯"的诞生,标志着"7000多万中国彩电芯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宣告结束".同样可喜的是,2001年8月,海信成功获得了国家CDMA手机定点生产许可,海信第一款CDMA手机C2101也成为中国联通CDMA网络测试使用的惟一基准手机和重点推荐产品.
这一切源于独特的海信模式.每涉足一个产业,海信都先在中心设立一个研究所,进行超前研究超前孵化.经过两三年时间,等技术人员成熟后,裂变为新的公司.这是海信独有的产业扩张模式,它保证了海信旗下衍生出的企业都具有扎实的"根".事实上,这也是海信人力资源的战略———"因人设事".
在中国市场上,海信也正是以技术研发能力见长.海信在技术创新上的超额投入,使其以高科技含量品牌的形象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周厚健相信,海信与一般家电企业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坚持"非国际一流技术不引进,非国内一流产品不生产".所以,当1996年彩电市场上掀起第一轮"降价大战"的时候,海信明确表示不应战,以"三高一创"来应对市场狂澜.1998年,周厚健又公开向同行叫板:要战咱们战技术,搞一场"技术擂台赛".
"人才是本,技术是根,文化是魂."这是海信的内涵,对于那些想寻求海信成功秘诀的人们来说,它或许就是一切,而在它面前,速度是需要谦逊让位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zhichangdongtai/7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