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创业能力在提高三年收入涨幅远高城市居民
在麦可思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通过三届大学毕业生数据对比,勾勒出大学生就业趋势变化。
创新、创业能力提高
在过去的一年中,麦可思研究院对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26.4万名2014届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6万名2011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毕业3年后的追踪调查。多项数据显示,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在逐年提高。
“2014届大学毕业生总体自主创业比例是2.9%,比2013届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高0.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在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211”院校自主创业的比例相对较少,为0.9%;非“211”院校为2.2%,自主创业比例最高的是高职高专院校,达到了3.8%。
就大学生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而言,报告从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心态开发和科学思维4个指标进行测量。总体发现,2014届大学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创新能力是54%,呈现一个上升的态势。
就业率上升,“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下降
《报告》还显示,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总体就业率为92.1%,与前几年相比,呈稳定上升的趋势。其中,“211”院校的2014年的就业率为95.3%,非“211”本科院校为92.5%,高职高专院校为91.5%,高职高专就业率的上涨较为明显。
虽然总体就业率在上升,但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是79.2%。其中,2014届“211”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是64.4%,非“211”院校本科生的该比例是79.1%,高职高专生的该比例为81.7%,与2013届、2012届相比,连续三届呈下降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解释,“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下降和经济整体下滑的形势有关。需要指出的是,“211”院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下降得最为明显,高职高专毕业生下降得最不明显。
大学毕业生三年收入涨幅远高过城市居民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还关注了收入问题:2014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为3487元,比2013届增长237元,比2012届增长439元,三届增幅为14.4%。其中,本科毕业生的三届增幅为12.1%,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三届增幅为17.2%。
从近5届毕业生的收入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收入结构正在发生转变,即低收入的比例在持续下降,高收入的比例在持续上升。这就说明,大学生实际工资仍保持着稳定上升的趋势。
同时,追踪调查发现,2011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平均月收入为5484元,而2011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2766元(本科为3051元,高职高专为2482元)。对比发现,3年来,月收入增长2718元,涨幅比例为98%,超过城市居民同期平均薪资17.4%的涨幅。这表明,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是明显的,读大学比不读大学在收入的长期提升中有较大优势。
毕业季接近尾声,却还有不少同学穿梭于各大招聘会上找工作。找不到工作怎么办?工作不理想怎么办?“就业焦虑症”成为未就业同学的普遍状况。
近日,记者从沈阳多家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恰逢2015年毕业季,那些对工作不满意或仍未找到工作的往届毕业生,其“就业焦虑”更加严重。
焦虑不安,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应聘时下意识地回避考官的眼神。既不甘于在现有岗位工作,又不敢去心仪的单位应聘。
小明(化名)2014年毕业于大连一所985院校,曾去宝马、东芝面试,却都因“能力不错,但表达能力太差”被拒绝了。性格内向的小明更加焦虑,同学们都签约国企或外企,他却默默地进入一家私企做销售工作。
心理医生分析,小明患上的是社交恐惧症。他来自农村,尤其渴望光宗耀祖,如今的工作让他心理失衡;应聘时受到两次打击,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不认可眼下工作,觉得是在“委曲求全”,又不敢挑战好工作,矛盾、纠结。
■支招
要想摆脱就业焦虑清晰定位是关键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刘长辉介绍,每年的11月、12月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焦虑集中爆发期,而毕业季勾出的却是不少往届毕业生的“伤心事”。
刘长辉表示,想摆脱就业焦虑的纠缠,最关键的就是有清晰的定位,“毕业生要清晰定位自身能力、喜好、人际关系模式,搞清楚什么工作适合我,我能干什么。如果很茫然,可以通过做职业测试和心理测试,对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
第二,现在的社会更讲究合作,不能总“以自我为中心”。第三,找工作也是终身大事,要对工作有合理预期,学会在等待中寻找时机,不自卑,亦不自负。第四,尊重考官,收敛“个性”,诚实、尊重,人格魅力自然会提升。
越来越多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北上广深”还是就业季里的热门选择,但也有数据进一步证实,这几个超大型城市的吸引力正在降低。在90后已成为毕业生主体的当下,他们选择就业和创业的城市时,所持的态度和标准逐渐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除了工作还要生活
今年刚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的李思,4月接到北京一家大型企业的面试通知,他却出人意料地果断放弃了,原因是他决定去成都工作。
相比北京的offer,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的offer来得更早一些。“定了专业对口、各方面都不错的公司,就不想再折腾了,哪怕是北京的单位。”李思说。
其实在拿到“成飞”的offer后,李思还向几家北京的单位投了简历,但这些单位都“不承诺解决户口”。对李思而言,户口虽然不是最重要的指标,但如果不确定,北京在他心中就失去了吸引力,空气污染、交通拥挤,这座城市留给李思的就是一个“堵”字。
“我对以后生活的城市要求比较高,除了经济发展不错外,还要求自然风光不错,有一定人文历史底蕴,美食和玩儿的地方比较多,所以选择了成都。”李思说。
入职一个月,李思觉得成都“比想象得还好一点”,单位离家近,交通方便,工资待遇与北京的单位相差无几,自己还因为是从北京引进的高材生而得到单位重视。“能学到很多东西,而且我已经爱上了这座城市,成都与我的性格比较符合。”李思说。
与李思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中国矿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的胡毅(化名)。来自云南普洱的她,从小就喜欢昆明,“想回昆明工作,就这么简单,昆明气候好,发展也越来越不错,离家也近”。
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着同学们匆忙、焦虑地奔波在“北上广深”的各招聘会现场,胡毅显得很从容。投简历、过筛选、笔试、面试,最终如愿,在昆明一家与自己专业对口的研究院工作。
看着一些同学先后在“北上广深”也拿到了不错的offer,胡毅依然淡定:“没什么羡慕的,我的目标很明确。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除了工作,还有生活,昆明就是这样的城市。”
虽然刚开始的工作很艰苦,需要胡毅去基层做项目,也需要做一些户外的勘察工作,甚至可能一段时间回不到城市,但是她一点都“不怵”。“年轻人在一个新的城市奋斗,不付出是不行的。很多人不愿来来云南,觉得发展不好,我觉得那是存在误解,其实昆明发展很好,我也愿意为家乡的建设付出汗水。”胡毅说。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虽然还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钟情于“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但是很多人最终还是选择回家乡就业,而且这个比例在逐年增加。据麦可思研究院2014年发布的《毕业生的“后北上广”生活》显示,这一比例已超过六成。
同时,在就业的地域选择上,多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多的李思在出现。
一项今年开展的对国内109所大学5.51万名毕业生求职意向的调查显示,排名靠前的4个城市为杭州、昆明、合肥和成都。
“北上广深”不乏坚守者
当然,在一些人选择放弃或离开的同时,还有一些人抱着“拼一拼”或“试一试”的心态坚守在“北上广深”的“造梦炉”里,或正朝北上广迈进。
从河北一个偏远农村走出来的张亮(化名),十几年来一直有着一个大城市的梦。起初,这个梦是关于北京的,考大学,没能考到北京理想的`大学,张亮就选择了兰州大学,学了新闻学专业。他努力学习,勤奋实习,想着在北京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安定下来。
但是,毕业找工作时,“和北京气场不合,就是找不到满意的”。为了“不回小地方”,他选择了“迂回路线”,先去了广东省江门市的一家媒体,又去了佛山市的媒体。最终,经过两年的奋斗,张亮安定在了广州,而广州务实、不浮夸的文化,又成了他扎根大城市的坚实理由。
长治学院2012届毕业生侯晓然至今都想着北京,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目前,在太原一家单位工作的他说:“刚开始觉得这个工作还可以,现在就特别想辞职。开始时业务不是很熟,要学的东西很多,就觉得很有冲劲,但现在各项业务都基本掌握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就会感觉很无聊,像在混日子。我还年轻,不想这样,我还在找机会去北京试试。”侯晓然说。
侯晓然的困惑,对外经贸大学毕业生王晨(化名)也感受到了。他在南昌一家国企上班,当时签协议的时候,王晨也是抱着地方提升空间大的憧憬去的,但干了几个月后,王晨就开始不适应了。首先是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潮湿和阴冷,然后就是南昌的工作节奏和北京差很多。“有点儿悠闲,我适应不了喝茶看报纸的工作状态,还是想干点事情。”王晨说。
不甘停止奋斗的王晨,如今在准备考研,他想通过考研来冲击一次留京的机会。
对于从吉林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女生王瑞(化名)来说,选择独自一人来北京闯荡,有她自己的理由。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如果能先在一家公司的总部历练一段时间,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相关经验与人脉之后,再回到家乡或者去其他二三线城市工作,还是有优势的。这与一开始就直接去二三线城市工作的同学比起来,平台和眼界,还有心境和奋斗的激情都会不一样。而这被很多毕业生视为一条更有效率的职业发展路径。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不能叫‘逃离’,而是‘分流’。”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总策划、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创始人熊汉忠说。在他看来,这个趋势实际上从2009年做大学生就业压力调研时,就已经出现了。“有的学生觉得在一线城市的压力明显偏大,选择到二三线城市。无论是就业还是生活,他们觉得更合适,发展机会也更多,这是合理的,也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徐博函也注意到,近几年该校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工作的比例持续下降,长三角、珠三角一些发展迅速的地区,正成为毕业生就业新高地。二三线城市,如成都、重庆、福州、厦门、沈阳、大连、青岛等,经济发达、生活节奏慢、房价相对较低,一些同学开始主动往这些城市流动。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教授李杰认为,这一趋势反映了目前一线城市“去中心化”的倾向。比如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在把一些机会向外转移,中心满足不了的,可以到廊坊、唐山这种副中心去寻找。这也可以缩减大城市中心的压力,会成为一个趋势,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都在向外扩散。
李杰认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特别是互“联网+”时代,二三线城市的机会会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也会越来越多元。从创业的角度来说,可能二三线城市比一线城市的机会更多,氛围更宽松。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zhichangdongtai/12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