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东剖析如梦的创业历程
是这样,最近我长见识了。创业原来是创造就业,其实我印象很深刻,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一个电影,这个电影可能现在80后、90后估计不会有印象了,这个电影就叫《创业》。那个《创业》主题讲得是什么呢?讲得是大庆,大庆是王进喜的那种务实,那是打倒四人帮之后,那时候我年纪很小,看了非常激动。从今天的一个角度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它的那个片子叫《创业》呢?我认为它的名字起得非常好,那就是一种创业。在我印象里面,创业应该是开创一番事业,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问题,或者社会要求,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尤其在大学生创业。我在北大的时候,总体来讲是不鼓励学生去上街找工作、自己做事,所以大学生就应该留在学校里面好好的学习。你出去找工作、办公司、去挣钱,有点不务正业,荒废了学业,并不鼓励。当然了,现在到处都鼓励大学生创业,现在好像是跟大学生就业难绑在一起了。刚才我进这个会场之前,接受一个简短的采访,那个记者问我这个问题,我说这个现象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一个问题,其实对我个人来讲我为什么说是一个“梦”呢?
我非常同意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论坛上,他跟我所解释的,他认为的创业是什么?至今为止我认为是解释最为深刻一句话,他说,“所谓创业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无限梦想的一个过程。”我认为这个是最为贴切、最为深刻的,那就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过程。
其实就我个人来说,我是从广东84年考到北大来,当时考北大时我怀着一个梦想,对这种学业、对这种科技、对技术方面的一种追求。当我来实现这个梦想,追求这个梦想的同时我也放弃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广东改革开放在最前线,比如说我们老家东门虎门更是前线的前线,整个全国第一个工厂就是在我们老家,就是我的大哥的一个厂。
当时我认为,我追求学术科技的梦想,就得放弃完全市场经济,在市场打拼这么一个机会。因为在广东我觉得很难有这么一种氛围真正去追求这种科技,然后静下心来学习。当来了北大之后,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振奋,因为北大南面就是中关村,我84年来到北大,正好83年前后是中关村正在崛起的时机,在中关村找着了我两个梦想相结合的一个点,那就是我一方面可以继续追求我在科技上的一种梦想,但同时我也可以在中关村以一种我认为硅谷模式来去创业,把自己的激情,把自己的这种梦想,能够用一种实际行动来去实现它,来去兑现它。其实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大学,差不多是二年级下学期或者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坐不住了,就一定要进入中关村。进中关村一开始就是在一些公司里面去做,然后这么一发不可收拾,真的就是20多年。
这20多年,,如果今天我往回去看,我实现了我很多的梦想,实现了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就是我要亲手制作一个产品,让很多人去使用。我也实现了一个财富的`梦想,就是说我亲自创办一个公司,最后能够让它成功的来上市,能够在公司内、外都取得它自己的财富。我也实现了一种对社会竞争回报社会的梦想,因为我在创业的过程,或者说我所做的产品,的确是影响很大,给社会实现很大财富。我实现很多梦想,如果我现在回过头来我看这个经历,让我觉得非常值得去品味。
所以刚才主持人提,说我的创业经历,我在想什么样一个词能代表我当时的一种感受,我想这个“梦”,是最能体现的,谢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zhichangdongtai/125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