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与制度锦集[15篇]
在充满活力,日益开放的今天,制度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你所接触过的制度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文化与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企业文化是指公司在发展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管理哲学、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第二条为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和谐快速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第三条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调整,满足企业战略发展的客观需要,促进公司和谐快速发展。
第四条不断通过知识与思维创新,提供满足用户和社会需要的产品、服务和环境,以实现企业、员工、社会和谐永续、协调统一发展。
第五条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理论,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改善企业资源配置方式,实现企业内外资源的有机优化与整合。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六条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断为用户、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断开发员工技能与潜质,以满足其发展需要,提升并实现自身价值,最终促使企业经营效益的不断提高。
第七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
(二)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原则。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四)动态与系统性相结合原则。
(五)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与典型引路相结合原则。
第四章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八条提炼以企业精神为灵魂的价值观念体系
(一)提炼企业文化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实现自己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而从事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人格化的团队意识,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是企业灵魂所在。在企业文化精神提炼中必须注意:
1、行业市场发展趋势;
2、创新性;
3、体现企业发展历史及对未来的追求;
4、体现企业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及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个性。
(二)持续提炼和完善企业的共同核心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社会信誉和资信的评价标准,是企业追求的最大目标和据此判断事物的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公司在提炼共同价值时需注意:
1、简捷性;
2、协调统一性;
3、系统性;
4、尊重人才;
5、注重回报社会;
6、不断求实论证以便得到更广泛认同。
第九条导入CI系统,实施现代企业形象战略。CI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它主要由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组成,企业形象设计是一种形象文化战略,是企业对自身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进行深化实践,使之更具有独特性、鲜明性,同时,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载体传送企业文化,以产生强大的品牌认知力和认同力。
(一)建立理念识别系统(MI):MI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所应遵循的理念,是整个识别系统运作的原动力,它主要指企业经营管理哲学、企业使命和宗旨等。针对公司目前面临的竞争和发展态势及自身资源现状等,公司务必建立其适合自身发展内在要求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人才理念、创新理念体系。
(二)行为识别系统(BI):BI是MI的动态展示,它主
要包含对内、对外两方面。对内的行为主要包括企业伦理和道德,领导行为规范,员工行为规范,工作作风,服务态度规范,礼仪规范,工作环境和职工福利等项目。对外的行为主要包括公共关系,企业形象、市场调研,活动策划等。企业行为识别系统设计的重点在于员工队伍形象的塑造,依照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订和设计个人形象。
(三)视觉识别系统(VI):VI是企业文化具体化、形象化的视觉传达形式,它通过组织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传达企业经营特征。建立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过程中,必须运用能够体现公司企业精神理念,具有鲜明视觉和独特的产品与服务形象及标识。公司要从办公场所、营业厅、气化场站、管网设备、办公设施、办公用品、员工服装、车辆包装等方面着手,统一形象标识、树立良好产品、服务形象。
第十条实施制度在建工程。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体制机制相辅相成,通过充分体现先进企业文化的体制机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及岗位行为规范,真正规范企业全体人员意识和行为。
第十一条实施典型示范工程。先进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是企业精神、优秀理念生动、形象的体现和象征,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传成作用,在实施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当大力发掘、发现、培养、总结公司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先进典型。
第十二条创新企业文化的形式和载体,积极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
第十三条企业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研发等方面工作,需要公司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第十四条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企业文化建设日常工作的开展、检查、指导、督促、考核等工作。
第十五条公司全体职员应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实践公司企业文化体系,使之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行为中,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融入到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中,全面塑造企业精神、理念和价值观,达到人人认同,人人实践公司企业文化的效果。
第十六条公司工会和团委应当积极参与组织各项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活动。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修订解释。
第一部分改革绩效考评制度的客观必要
一、改革绩效考评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的需要
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一个企业员工的一种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现代化企业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关系到一个企业员工的工作导向,涉及到员工的切身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关系到企业员工的职业成功感、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可以说:企业绩效考评制度的任何改变与调整,都将意味着企业整体文化的一次震荡,都将对企业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建设银行绩效考评与绩效工资挂钩分配制度已搞了十多年,特别是资产重组上市以后,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评机制初步形成,朝阳分行现行的动态激励考核办法经过近两年的在持续改进中运行,激励效果明显,各经营单位业绩稳步提升,员工收入稳步增长,绩效工资分配关系基本和谐,从一定程度上讲:现行的绩效考评制度已经融入到了企业的文化中,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分配及各单位信息反馈过程中,我们发现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绩效管理思想还没有根植到每位员工心中,绩效考核方案的执行没有完全达到方案设计的初期目标,考核结果与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个别员工对指标设计、收入差异存在不同认识。如:管理人员与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不成正相关,经营单位负责人现买绩效工资不应参与本单位分配而应由市行统一发放,现买单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占比过大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要建设一个对企业发展更加有利的文化管理制度,必须对原有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对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绩效管理的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与标准进行进一步统一,使得绩效管理制度融入到建设银行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当中。
二、新的经营导向要求对绩效考评政策进行改革
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当前,省市行的经营目标、市场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变化,这要求我们二级分行必须对绩效考核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20xx年,省行为加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员工费用配置办法讨论稿较08年有了较大改变,虽然基调仍是以价值创造为核心,但分解了经济增加值构成要素;仍然实行资金全额计价管理,但加大了利差考核力度;朝阳分行各经营单位之间经营环境、客户资源、业务功能、地理位置、资源配置、人员素质等方面尽管已有很大改变,但仍存在很大差异;现实状态下,朝阳分行绩优客户资源有限,资金成本率逐步升高,贷款收益率下降趋势明显,财务资源特别是能够用于营销激励的财务资源本就有限,受金融危机影响,20xx年全行费用预计零增长,甚至负增长。针对这种现状,朝阳分行党委确定了必须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超常发展的方针,必须加大增量考核力度,对绩效考评原理进行阐明与完善,对原有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改进。
三、应对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的需要
目前,本地区原有四家国有商业银行都已股改完毕,治理结构趋同,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营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所有上述要素都对绩效考评方案设计、考核方法、考核技术、考核指标设计等增加了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建立、健全相对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利用有限的财务资源通过绩效考评的手段带动整个队伍的积极性,激励各经营单位、员工的价值创造力,提升员工动力和组织活力,平抑各经营单位之间存在的差异,使考核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各经营单位现有经营管理水平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动态的绩效考核办法,让其成为朝阳分行发展的基本动力。目前,当务之急是总结现有绩效考核方案的特点、优点和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出台相对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办法,使绩效考评管理化、制度化,以达到通过绩效考评正确的引导员工行为,加强各经营单位、员工的自我管理,从而提高工作绩效,发掘团队及员工的潜能,建立良好的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关系,创建一个具有发展潜力和创造力的优秀团队,达到推动我行各项业务长久快速发展的目的。
第二部分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体系设计目的与原则
让所有的员工了解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目的,是让员工理解接受考评方案的基本要求,只有明确了目的,才能知道行动的意义。而方案设计的原则,则是体现了方案本身对企业管理方向了引导,是一个企业文化优劣的基本表现。
一、基本目的
1、朝阳分行进行绩效考评制度、管理办法的研究,意在通过对绩效考核的相关信息、调研信息和绩效考评管理方法的研究,更确切的了解各经营单位、员工队伍的工作态度、个性、能力状况、工作绩效等基本状况,为人员选拔、岗位调动、奖惩、培训及职业规划等提供信息依据,从而研究形成一套完善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并使之持续改进制度化。同时,通过绩效考评的开展,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以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
2、通过研究,找到一种具有相对科学性、连续性、可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工具、技术、方法和标准。尤其在现代的信息社会,绩效考评制度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考评制度与工作体系。
3、打造一支以先进的价值管理理念武装头脑的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敢于拼搏的优秀队伍角度出发,建立健全绩效考评管理机构,改变绩效管理工作方法,改善绩效管理工作流程,完善动态绩效考评技术、方法和标准,促进尽快实现党委“532”任期工作目标,最终实现员工收入与企业发展共同增长的目的。
4、通过对建设银行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研究,为建设银行二级分行提供一个需要建立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架构及其核心的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模式,形成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经营绩效考评实践中在考评主体效率化、经办岗位与管理岗位差别化、绩效工资总量控制目标化、考评对象功能差异可比化、考评内容导向化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为员工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使命氛围,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理念。
二、基本原则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就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把握制度建立完善的各种原则,才能把握企业考评制度的基本导向,把握企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企业的员工的命运、精神与企业的文化与前途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热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形成企业长期发展的基本动力机制。
1、以人为本的原则。西方现代管理学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人的管理,企业文化就是人的文化。今天,我们的企业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是从西方企业身上照搬某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嫁接,而是要认真反省我们自己,从根本上理解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的尊严。绩效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绩效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前提是对人的尊重,让企业员工有幸福感,让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统一,让员工的前途与企业的前途一致,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人”才是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分析与研究的对象。所以,绩效考评制度建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不能仅仅从企业的效益角度去理解绩效考评制度,这样一旦偏差就会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基本方向上的偏差,影响职工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我们要从企业与员工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寻找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最佳结合点,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制定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绩效考评制度与文化。
2、相对稳定性原则。员工的绩效考评制度是指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动态考核可以随时反映经营业绩,克服年初等待计划的弊端,推动业务连续自动成长。考评的结果主要用于工作反馈、报酬管理、职务调整和工作改进。所以,要维护制度本身的系统性与稳定性,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就要在在一段连续的时间之内,绩效考评制度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大的变化,至少应保持1年之内考评的方法具有一致性。一个经常变化的考评制度,一定只有三种原因:一个是刚刚实施,很不完善;二是制度不科学,执行不下去;三是领导的意志决定一切,属于人治阶段,这样的绩效考评制度一定是名存实亡。
3、灵活性原则。稳定是相对的,必须与灵活性结合起来,在考核力度、考核范围、二次分配方面体现考核与激励政策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和完善,规定考核内容变化比例和直接考核到个人的分配占比。考核办法相对固定,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动态调整指标的种类、分值、权重,适时评价各单位业务工作执行力、贡献度、管理能力、经营业绩。
4、公平竞争原则:要体现公平竞争,给所有被考核单位与员工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同时在考核指标体系设置时将剔除一些特殊或偶然因素。标准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执行上都必须是公平的,对于同一岗位的员工必须使用相同的考评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要坚持公开性原则,员工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评结果,吃得住员工的推敲。
5、可行性原则。从内容上讲,考评制度必须是客观的,要符合单位的基本情况,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实际情况,避免由于光环效应、新近性、偏见等带来的各种误差;从执行力来讲,绩效考评制度必须是简单而且易操作的,执行的环节必须是明确而且不繁琐,
6、激励性原则。经营绩效的考评制度应该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有付出就有绩效的指导思想。围绕分行党委提出的“532”工程目标、省行工资性费用分配挂钩政策,预测分配总量,控制在省行下达的年度计划额度之内。构建全方位考核体系,使绩效工资在基本保障、激励竞争、综合管理考核等构成方面保持和谐、平衡配置。在绩效考核内容方面,结合朝阳分行实际,成分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第三部分当前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现状
近几年来,朝阳分行实施的经营管理业绩目标考核和评价,有力地促进了业务活动的健康发展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然而,从现行支行经营绩效考评机制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践有效性看,却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深入探讨解决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经营绩效考核“导向性”不突出。绩效考核的精髓在于它是对绩效目标实现过程的一种控制,是通过了解和检验支行的绩效,并通过结果的反馈实现支行绩效的改进和提升,促进支行绩效发展。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过程中,考核指标的设定是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参照系。可是,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导向性”下降,过分追求考核指标的“统一性”和标准值的“同一性”,考核指标的“统一性”难以有效地引导各个支行紧扣当地金融资源特色结构努力做好特色优势业务;标准值的“同一性”使得一些落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乏努力完成目标的勇气,而另一些优于目标较大的支行缺失最大限度地超额完成目标的压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经营绩效的更好提升。
二、经营绩效考核的“经营性”下降。
经营绩效考核,顾名思义,应当考核业务经营的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然而,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却表现出“经营性”下降,把内部控制、案件防范、贷后管理、文明服务等一系列非“经营性”项目列入经营绩效考核范围,并且其所占的基准分权重越来越大。
三、考评分配“预见性”不强。
近几年来的支行经营绩效考核办法,支行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也不知道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支行在无法预先测算获知能够得到多少分和达到多少分可以得到多少费用资源的情况下,只能做到那里算那里。不利于绩效考核对引导支行经营行为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混淆集体与个人绩效考核的关系。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特殊性法规规定,其分支行不能跨区域从事金融业务扩张经营,只能在划定的地盘内开展经营活动。由这一特殊性决定,各经营单位间地理位置、客户资源、资本性投入、所处环境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差异,现有绩效考评办法未对此进行平抑。在各区域间经济金融环境存在明显差异的条件下,各支行之间的经营绩效水平差异,并不能表明支行行长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工作努力程度的正向差异。对各支行行长的经营绩效考核采用统一的指标和同一的标准值,显然缺乏可比性和公平性。
五、考核挂钩费用陷入两难困境。
一是考核激励力度偏小,经营绩效考核挂钩费用占全部考核挂钩费用的比例偏低,未能充分起到经营绩效考核分配的统领激励作用。二是在费用资源总量严重紧张的背景下,若把考核挂钩费用比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则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将面临困难;如果维护落后支行的经营管理正常运转,那么考核挂钩费用比例将较低,经营绩效考核激励力度不大。
六、全面性不够。
绩效考评体系不仅是对业务经营指标的考核,而且应对经营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目前,我行动态绩效考核只针对财务指标进行考核,未包含非财务指标(积分、服务质量、业务量、备付率、差错率等),不能完全体现经营机构实际工作内涵,造成考评体系失衡。
七、分配比例不合理。
考评方案分别考核管理岗位、经办岗位,造成部分经营单位管理岗位、经办岗位收入不成正相关,存在偏离。现买单绩效占比过大,冲击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分配体制,导致网点、员工之间实际收入差距过大。考核指标设计上未直观体现人均效率。经营单位负责人参与包括现买单在内的所有的绩效工资分配,导致不公平现象。
第四部分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朝阳行新一届党委成立以来,为落实全行经营发展战略,引导各行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加快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分行以提高经营绩效和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本着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动态管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总量控制、适度平衡、激励规模扩张、弹性操作”的原则,对经营绩效和业务发展考评体系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导向的考评激励机制,创新了绩效考评体系及考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考评体系的政策传导、业绩评价、经营导向作用,对带动全行员工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全行各项业务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基本思路
1、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统一的财务资源管理制度为支撑。过去我们的绩效考核制度由于缺少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保证,虽然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考评制度,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中出现或者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执行不统一、比例不合理、收入不公平等现象,严重制约了考评制度的执行,导致了一些员工对考评制度在认识上存在着很多的看法,难以达成共识,影响了职工的积极性。
2、经营绩效考评制度反映一个组织或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文化,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把绩效的考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执行当成银行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实行精致化、精细化的执行模式,融入到日常的经营行为中,形成企业核心文化价值观。
3、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灵魂是动态激励,是二级分行业务发展的引擎。动态的绩效考评方案,有利于形成长期的、务实的企业发展以及员工激励机制,成为企业发展的长期动力,保证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是传承总省行业务发展导向的载体,是二级分行所辖员工收入的杠杆和量具。所以在建立完善二级分行的绩效考评制度过程中,要认真贯彻省行的发展方针与要求,与本行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把普遍性与特殊性充分结合起来。同时,对于下一级支行,也要坚持差异化的原则,根据各个支行不同的区域、业务及人员特点,制定确实可行的考评方案与指标。
二、建立健全二级分行经营绩效考评制度的具体建议
1、考评制度体系化
考评制度体系化,使其在效应上形成互补。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营销费用、人力资源管理、积分管理相结合,配套执行,将更好的整体推动全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形成绩效管理网络化的制度管理文化。
2、建立外延型经营绩效考评组织
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实行分行党委领导下的绩效考评委员会负责制,绩效考评委员会专门负责绩效考评政策的拟定、协调、政策落实等。市分行绩效考核委员会之下设立由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负责完成日常绩效考评工作。绩效考评中心成员按业务特长、信息对称优势进行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原则分工,承担绩效考评相关工作:计财部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牵头拟定,绩效考核方案实施中的协调、汇总、数据公布、绩效工资配置工作;人力资源部负责按职位、责任中心完成落实到个人的工资表编制;绩效考评中心其他成员主要完成本条线职责范围内的绩效考核数据采集,考核指标设置、内容修订、权重设置的修改与完善建议,政策研拟、政策宣导等任务。
3、以竞争思想统领经营绩效考评制度设计
经过几年的运行,朝阳分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考评体系,具体包括了以激励经办岗位员工为主的绩效考核动态激励办法,以激励经营单位负责人为对象的综合经营管理考评办法,以全行员工为对象的现买单绩效考评体系,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的经营单位负责人业绩评价约束方案,以营销费用配置为主要目的的单元竞赛考核办法和以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积分管理实施办法等。朝阳分行的绩效考评按作用不同分别出台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办法和费用挂钩竞赛办法两套制度。经办岗位人员和管理岗位人员的绩效工资分别进行考核。经办岗位人员绩效工资分配以绝对指标占比、相对指标排名赋分配置,管理岗位人员绩效工资以关键指标排名赋分进行配置,费用挂钩配置则采用标杆超越法。在具体考核上,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发经营单位动态博弈,加大考核频点和考核结果透明度,按旬通报各经营单位各项业务考核数据水平(占比位次),按月考核预发放和年末一次性清算;每月分配绩效工资额度固定(分子),通过激励各单位竞争,改变各自在分母中占比份额位次,实现业务发展。改变了绩效工资以往的分配方式,由传统的“分工资”转变为能够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挣工资”的分配模式。使绩效考核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诱导性”作用发挥较为明显,体现了收益与风险平衡的导向。
4、合理划分上级行不同部门专项激励管理边界
绩效考评由各相关业务单元骨干组成的绩效考评中心团队分工负责,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各业务单元、经营单位负责人在综合计划、条线KPI完成和综合营销等方面的贡献大小,进行竞赛排名,并按综合排名赋分配置工资及费用。各业务单元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以及应该发展的重点确定考核内容,市行统一规定考核技术方法、确定各竞赛单元在综合排名中的权重。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上综合考虑人员、产品、绝对量占比、相对增长、抵减因素和基本考核目标、单元条线考核目标等多个维度。考虑到各经营单位基数规模差异,增量业务考核设“绝对”和“相对”两个分项指标,分别占绩效工资额度的一定比重,占比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动态调整。
5、经营绩效考评制度优化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不对对绩效考评制度的执行结果进行监控,奖勤罚懒。对绩效高的要经常进行表扬,对连续排名在后几名的,按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单位负责人采取诸如诫勉谈话以及其他行政措施进行约束。
1、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
3、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3.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4、职责:
4.1安委会负责本制度的编制、修订考核与日常管理。
4.2各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5、术语:
5.1公司安全理念:以人为本,平安和谐。
5.2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珍爱生命,享受健康生活。
5.3公司安全管理理念:安全思想到位,领导作风到位,制度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考核到位,现场管理和技术管理到位,安全监督检查到位。
5.4对管理者要求:一切事故都是可预防的,超前思维,超前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5.5对员工要求:遵章守纪,按章操作,三不伤害。
6、管理内容及要求:
6.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6.1.1坚持以人为本,平安和谐的原则,从构建安全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安全环境文化出发,建立健全制度,强化员工教育和培训,规范员工行为。
6.1.2加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形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公司的.平安、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安全保障。
6.2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责:
6.2.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宣传教育为载体,树立安全生产管理公司形象,初步构建公司的安全文化结构和模式。
6.2.2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特别是管理者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与价值观念,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改变公司形象的关系。
6.2.3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与实施,树立全员法制观念,自觉遵章守纪,严格执行规程、措施,按章操作,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减少直至杜绝“三违”和受伤事故的发生。
6.2.4开展职工教育与培训,使员工培训、安全宣传与教育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员工操作行为,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扭转员工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不高的局面。
6.2.5通过安全文化的实施,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技术管理,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安全过程管理与考核,逐渐实现生产本质安全。
6.3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6.3.1组织管理:
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
建立安全文化建设机构;
宣传公司安全理念。
6.3.2企业安全文化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并加强考核;
制定安全生产等例会制度;
制定完善“三违”处罚规定及举报制度;
制定基层队伍建设计划及实施办法;
制定安全宣传活动计划及实施办法;
制定安全宣传活动,年、季、月安全工作、安全思想教育计划,总结及考核措施。
6.3.3安全宣传教育与员工培训:
制定年、季、月宣传教育计划与员工安全培训制度;
组织安全讨论、演讲、典型案例分析及重大安全活动的宣传;
举办车间安全宣传、建设安全文化长廊等,营造安全氛围;
开展基层安全板报、专栏、“三违”爆光台、全家福、光荣榜等安全宣传;
强化特殊要害工种年审、培训及持证上岗、新工人转岗及全员安全培训。
6.3.4企业安全生产及技术管理:
文明生产:坚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安全基础工作来抓,通过推行工序质量管理,工程质量验收。使工程质量动态达标,为员工制造无隐患的工作环境。
安全技术管理:
开展安全技术攻关活动,解决制约公司发展技术难题;
大力推广和应用安全方面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
加强作业规程、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审、贯彻及执行;
加强技术管理,及时解决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安全工作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6.4班组岗位达标管理:
6.4.1管理目标:公司开展岗位达标工作,主要以基层操作岗位达标为核心,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职工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规范现场安全管理,实现岗位操作标准化,保障企业达标。
6.4.2班组岗位达标标准要求:
岗位职责描述;
岗位人员基本要求:年龄、学历、上岗资格证书、职业禁忌症等;
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关键点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行为安全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等;
装备护品要求: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工具的配置、使用、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应急设备器材的配备、使用和维护等;
作业现场安全要求: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工具物品定置摆放,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
岗位管理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岗位培训,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分析事故风险,铭记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
其他要求:结合本企业、专业及岗位的特点,提出的其他岗位安全生产要求。
6.4.3强化班组岗位达标建设:
切实加强生产班组安全管理和岗位操作技能的提升,必须将达标建设常规化。
商场要求将班组安全管理作为岗位达标的重要内容,从规范班前会、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等班组安全活动入手,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班组。
班组将安全防范技能落实到每一个班组成员,强基固本,真正把生产经营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6.4.4营造氛围:
企业采取开展班组建设活动、危险预知训练、岗位大练兵、岗位技术比武、全员持证上岗、师傅传帮带等切合实际、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全员参与岗位达标,人人实现岗位安全”的活动氛围,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素质,推动岗位达标工作。6.4.5达标要求:切实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过程有记录、绩效有考核、改进有保障”。
6.5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建设奖惩:参见公司奖惩条例。
7、附件:
7.1制度:无
7.2相关记录:无
一、总则
1、目的:为了有效的维护本酒店企业文化的执行,加强员工对酒店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把企业文化宣传推上酒店战略管理日程,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凯萨大酒店。
二、分则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发展理念等。
企业制度文化层: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管理理念、经营理念等。企业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标识、文化传播网络、企业文化宣传栏等。
三、职责
1、酒店所有员工负责本酒店企业文化的维护和贯彻执行。
2、行政人力资源部负责相关企业文化宣传栏内容的提供及更新、维护。
3、总经理负责本酒店企业文化相关内容的批准执行,行政人力资源部负责本制度的.编制、审核、监督执行,各部门经理负责本制度的确认执行。
四、内容
1、企业精神文化层: 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发展理念等。
2、企业制度文化层 :酒店各种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执行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得以贯彻实施的基本保障,酒店员工应该严格遵照执行,若有违反,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3、企业物质文化层:
(1)酒店是我们工作生活的家园,我们应该注意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他,才能让我们大家在一个干净、宽松的环境里快乐的工作。在酒店我们是酒店整体形象的一部分,在社会我们每一个员工都代表着酒店的形象。
(2)我们每一个员工都应该维护酒店荣誉与利益,并保持酒店的整体形象。这都要求每一个员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具体员工行为规范见《员工礼仪行为管理制度》。
(3)企业标识:企业标识代表着一个酒店的形象,我们要做到客户看到我们的标识就知道我们的酒店,知道我们的品牌。
(4)企业文化宣传栏是酒店对内对外的窗口,也是酒店员工了解酒店动态、决策的窗口。
(5)企业文化网络宣传是酒店对外形象宣传的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宣传已经成为每一个酒店企业文化宣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可以做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交流的一个通道,我们可以设置总经理与员工交流版,员工可以用不计名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所有企业都是有企业文化的,评价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如果不探讨这个企业的制度建设,只能是一种空洞的、不真实的主观臆想。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可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但是制度化管理要完美地体现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文化的良好支撑工具,也不是无条件的、自然而成的。这就是现实生活中企业制度众多,而影响的企业文化却并不多的缘故。
制度化管理在这里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得到员工认可”。任何人都千万不要将这个条件简单化,因为它正是从制度化管理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一步,而通向这一步的核心就是把握制度文化效力点所在的问题,也就是把握企业文化的“柔”与制度化管理的“刚”。
如何把握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和人情观的问题,因为制度的最终效力在于人的认同,也就是“员工的认可”,制度文化的效力点不在别处,而在人的心灵,所以把握企业文化的“柔”和制度化管理的“刚”,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要审视各种制度是否是以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并且是与企业最本质的目标相联系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骨架部分,任何一个企业离开了制度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但制度又反映一个企业的基本观念,反映企业对社会、对人的基本态度,因而制度又不是随心所欲不受任何制约的。制度必须从企业的根本性需求出发,是对企业根本性需求的维护。如事关企业生存的各种问题,包括产品质量、安全、客户关系等,毫无疑问是必须以制度加以明确规范的。制度并不是越繁琐越好,也不能为严格而严格,制度必须体现对人有高度的约束和规范,但又充分地信任人和尊重人,这就要求制度的产生必须是立足于需要之上的,立足于需要之上的制度即使再严格也是被人乐于接受的。
2、要审视制度是否使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产生互相制约的作用。制度作为公正的体现不但要求其形式是公正的,更要求其内容是公正的,要使制度约束下各直接参与者的利益得到平衡,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制度在其形式上是对人的利益的制约,既然是制约,对于相对人来说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限度,决定这种承受限度的是制度内容的公正、公平性。同时,制度制约下的每一个成员既是受约束者,又是监督者,如果制度的.内容是不公正的,就不能得到全员的认可。
3、要审视制度出台的程序是否公正和规范。制度管理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出台程序就有可能陷入强权管理范畴。而强权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产生“指鹿为马”的结果,这就提出了制度创设程序的重要意义。制度文化客观上排斥强权,主观上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倚重强权、彰显强权。在当代企业的制度建设中渗入强权成份的情况屡见不鲜,试想,朝令夕改,出口成规的情况,在多少企业真正得到了彻底根除?而且管理越不规范,这种情况就越严重,而越是这样,就越是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
4、要审视制度的执行是否真正严格平等。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
所以,制度化管理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柔”和“刚”并不是对立的,关键是从制度的制定到执行整个过程是否真正体现出了公正的内含,是否体现了企业的根本需求,如果达到了这个要求,那么制度化管理就奠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培育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群体文化,它着眼于企业的兴衰和职工的凝聚力,把无形的价值理念与有形的制度载体结合起来,并以一定的物质实体和手段表现出来,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激励等功能,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润物无声,入脑人心的教育熏陶,使员工自觉地把个人目标融入企业愿景之中,实现员工对企业价值观的高度认同,达到对员工思维和行为的塑造。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主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传导机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社会信誉,是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然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也要面临企业文化建设的风险问题,企业文化差异与冲突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风险,影响企业发展的现实绩效。因此,企业文化建设的风险来源确认与文化建设冲突处理,是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绩效的核心问题。本文致力于我国企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构建企业文化指标体系内核,并指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对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文化指标体系内核
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它以企业自身发展所特有的一种模式及人文精神作为一种可遵循的准则去执行,将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让精神文明建设从宏观向微观转换,进而达到以点带面、以微见著的效果。而精神文明是企业文化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以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为根本进行现实化改进的。为确保企业文化的合理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根据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应构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指标体系。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结构应包含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四大维度,下面四大维度充分显示了我国企业文化指标体系的内核构成。
(一)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指标体系
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包含:企业目标一致性、企业科研能力整合和企业文化建设环境三个二级指标。其中企业目标一致性包含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性程度、资产负债率、利税增长值和市场占有率四个三级指标;企业科研能力整合包含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强度、引入新产品技术成果率、科研合作开发速度和合作开发新产品技术比重四个三级指标…;企业文化建设环境包含产业的政策合理度、面临的行业前景和产品市场状况有力度三个三级指标。
(二)企业行为文化建设指标体系
企业行为文化建设包含企业态度融合度、企业风格相似度和企业建设文化影响力三个二级指标。其中企业态度融合度包含企业工作者对企业文化整合的支持度、企业工作者对工作环境改变适应度和企业工作者对生活环境改变适应度三个三级指标;企业风格相似度包含领导艺术行为风格改变适应度和员工艺术形成行为风格可改变度两个指标;企业建设文化影响力包含企业知名度的影响度、企业对文化建设优势的宣传度、对企业特色文化建设的兴趣度和对建设企业文化整体满意度四个三级指标。
(三)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指标体系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包含企业制度与管理建设、企业组织机构建设和企业管理制度建设三个二级指标,其中企业制度与管理建设包含员工行为规范一致性、企业综合管理标准一致性、激励机制一致性和薪酬制度一致性四个三级指标;企业组织机构建设包含组织结构的一致性和信息沟通度两个三级指标;企业管理制度建设包含员工参与对企业管理制度的机会和双方组织交流活动的频繁度两个三级指标。
(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指标体系
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包含企业精神一致性、企业哲学一致性和企业道德一致性三个二级指标。其中企业精神一致性包含企业精神境界一致性程度、企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的程度和企业凝聚力程度三个三级指标;企业哲学一致性包含企业信条存在一致性的程度、企业宗旨存在一致性的程度和企业座右铭存在一致性的程度三个三级指标;企业道德一致性包含在企业估计方针上的一致性和在产品质量保证度上的一致性两个三级指标。
三、企业文化塑造和培育的原则
企业文化塑造与培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求同存异,坚持‘扬弃’、相互理解沟通、同步运作”原则。具体说来:
(一)以人为本,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人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观能动性
人是企业的主体,人是企业运行最基本的资源,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目前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把企业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领导者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态度考虑在内,企业文化建没失败案例充分显示,这些企业进行文化建设并没有完全考虑“人”这个因素的基本需要,造成“人”对文化建设的反感,从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绩效。
(二)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带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个性和特色发展
企业需要具有自己的生命力,就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自己企业的现状作为依据制定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拥有强大的精神指引力,进而进发出强大的生命之力。
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发展关系,完善的企业文化建构,不仅仅是对企业自身内部文化差异的整合和建设,更是对外部合作企业文化的吸收和兼容。企业文化整合中,往往对合作企业文化知之甚少,有意无意忽略合作企业文化特点和需求,难以实现市场主体问的共赢。管理者应当用兼容并包的心态尊重合作企业文化。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建立起一种共同文化,不是将各种文化进行简单叠加,也不是选择其中某一种文化,而是将其优秀部分进行融合和升华,是在共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共同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行为的新文化,是对多种不同文化进行建设重塑,进而实现创新的过程。
(三)坚持“扬弃”,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和精髓
企业文化建设中,面临的文化冲突很多,过多的文化冲突造成文化建设的'风险偏大,最终影响企业市场竞争绩效。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扬弃”的原则,所谓扬弃,就是要去除糟粕,留取精华。对于多种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必须留取对企业以后发展有利的部分,不断完善企业传统优秀文化组成。
(四)相互理解沟通,塑造企业文化整合氛围
企业文化构建和整合中,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员工必然忧心忡忡,这必然造成员工本能拒绝各方面的变化,最终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整合氛围,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沟通,处理好各种文化冲突和矛盾,形成整合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和谐文化,实现有效沟通。也就是说文化建设中,沟通必须既是双向互动的,又是深层次的。各方要在沟通中发挥主动导向性的作用;企业管理层的意愿及企业经营未来发展方向等重要信息要及时传递给员工,使员工心理上消除不确定性和不安感,从而获得员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支持和理解。
(五)同步运作,以协同发展带动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对企业各个方面进行文化构建,但无论是哪个具体方面的文化构建,都应与企业发展目标同步进行,新构建的企业文化要为企业发展起导向作用,并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里的“同步运作”,包括同步设计、同步评估、同步注入、同步实施和同步完善。
四、塑造企业文化根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和谐企业文化的竞争,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发展根基,就必须增强企业文化建设,化解企业文化冲突,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塑造企业文化根基,以“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
企业制度文化建设是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绩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上还缺乏必要的重视。因此,这就要求构建良好的企业制度文化,提高企业制度文化竞争力。
首先,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和组织制度建设,形成统一的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制度保证。其次,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形成员工行为规范一致性的制度保证,组织员工参与另一方的企业管理制度,加强双方组织交流活动的频繁度和信息沟通度,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标准一致性。再次,加强企业管理者之间相互理解的制度文化建设。行业文化建设之所以进展不顺,管理层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模式仍存争议也是一个关键因素,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在管理层之间形成严格的“在其位谋其政”文化氛围,可以增强企业管理层的威望和信服力。通过召集高层管理会议,讨论、学习、培训未来企业的管理理念,达到统一经营思想、理念的目的,增强企业未来发展的统一性;高层管理的企业经营理念统一之后,其他方面的建设也会顺利得多。最后,重视企业制度文化建设。聘请专业机构制定制度文化建设措施与计划,制度文化建设环节的缺失,往往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冲突埋下了隐患,几乎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企业必须作出更好的文化补救措施,对各种企业文化作好详细比较,研究企业多种文化差异,确定企业文化的类型和特点,对企业文化冲突进行梳理,分析其原因,从而作出后续详尽的文化建设方案。
(二)塑造企业文化根基,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石
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是影响企业发展最基本的影响因素,物质是基础,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状况,影响企业员工领导者的工作热情和信息度。首先,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企业目标一致性建设,表现在企业发展战略一致性目标要强,这样才能从总体上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并购利税增长值,才能扩大企业市场竞争力,形成企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其次,进行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必须加强企业科研能力建设。企业在科研过程中要相互理解和沟通,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这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条件。要增加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过程中相互引入技术和成果,增加合作开发新技术比重,提高新技术成果率,加快科研合作开发速度。最后,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改善企业文化建设环境,建立一个合理的并购产业政策,对企业面临的行业前景进行有效的把握和规划,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
(三)塑造企业文化根基,以“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为灵魂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就是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提高文化建设的绩效水平,企业物质文化建设是根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是中心。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企业精神的一致性,提高企业精神境界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企业价值观,增强企业凝聚力水平。其次,要加强企业哲学的一致性程度,形成一致性的企业信条、企业宗旨和企业座右铭。最后,加强企业道德一致性,确立企业估计方针的一致性和产品质量保证度的一致性。企业应该建立人性化的文化环境,这样能加强企业的凝聚力,让员工拥有以企为家的感觉,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有利于企业集思广益,不断发展壮大。
加强企业中心原有文化的建设,一个多元文化的企业将多元文化看作是企业的财富,往往允许双方文化保持独立,特别是如果发生在服务于不同市场区域的企业之间,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是较好的选择。企业的发展永远都不可能停滞,那么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企业的各种理念,自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挖掘其深度,找到更加适合现阶段企业的管理理念,而这些理念必将成为企业在应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利器。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使得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具备了时效性,其最终目标的深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挖掘,走向越来越高的境地。
通过深入探讨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理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制定相应的企业管理体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有效融合。
创造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共生环境。
在企业中,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存在有以下几种情况: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不一致,即是二者方向不一致,相互冲突,根本没有处于共生的状态;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一致,即处于共生状态,但也有高度一致和低度一致的区别。当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较为一致时,二者处于共生的状态,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良好的共生是企业所追求和应该实现的,不良的企业文化和制度则诱使企业不当行为,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乃至破产。所以,必须为两者创造良好的共生环境。方法如下:第一,选择符合企业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高素质的员工有利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共生,且能推进二者共生,从而更加有力地推进企业的发展。第二,用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培育员工。企业如果能够选择到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是非常有利的。但多数情况下,是很难的。所以企业更应该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出企业所需要的`员工,并保留这些员工。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培育企业文化、丰富企业管理体制的内涵。
企业文化只有建立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与企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制定的,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一个企业把自己倡导的理念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持之以恒,积淀成一种特定的文化。但要使这种文化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还必须把它制度化,使企业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及员工的价值观等都充分地体现在企业的各项活动中。在实践管理中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形成团队精神。企业的价值观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而形成的。努力的方向就是通过实践活动形成“自我行为与集体行为结合、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并重”的企业价值观理念,引导员工认同团队,在团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第一条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经过长期实践,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信仰的目标、行为规范、价值体系,是指导员工从事工作的哲学观念。
第二条企业文化管理的组织机构
公司党群工作部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归口管理部门,各所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企业文化归口管理部门。
第三条产品经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统一企业思想,规范员工行为,营造企业活力,激发工作热情,提振员工信心。对内,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对外,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绩效的持续、健康增长。
第四条产品经销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应从四个文化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行为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分别逐步推进。推进流程为:
(一)确定文化建设目的,编制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
(二)提炼抽取公司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编制文化手册,建立视觉印象。
(三)构建文化建设制度,并将倡导的文化融入公司制度体系建设过程中。
(四)通过培训、研讨企业文化核心,让员工认可、感受公司企业文化。
(五)严格遵照公司vi体系要求,构建物质文化体系,营造公司整体的文化氛围,提升公司整体企业形象。
(六)通过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将文化理念逐步导入员工行为中,让企业文化落到实处。
第五条产品经销公司对所属单位企业文化的管理主要通过核心价值观的确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企业文化手册的编撰等形式来实现。对不同所属单位,公司采取不一样的管理控制权限。
产品经销公司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与文化发展规划均应上报集团审批;企业文化手册由公司党群工作部自行编制并报集团公司备案;年度文化工作计划由公司党群工作部自行制定实施。
对全资公司,其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应与公司核心价值理念保持一致,其核心价值观经本公司内部决策机构审议后,须报公司党政联席会审批;全资公司文化发展规划与文化手册沿用产品经销公司的文化发展规划和文化手册;年度文化工作计划由全资公司自行组织制定与实施。
对控参股所属单位,其核心价值理念、文化发展规划、文化手册及年度文化工作计划由所属单位自行制定并组织实施。所属单位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不得与公司核心价值理念冲突。
第一条企业文化
1.公司理想:我们不只是做企业,更要把企业当事业来做!
2.企业理念:质量——企业生存之根本
信誉——持续命脉之本源
奋进——企业博大之源泉
3.企业精神:以人为本、诚信为先,凝聚创新、追求卓越。
4.工作作风:拼搏、务实、敬业、高效、精品、和谐。
5.工作原则:以人为本的领导;以事为本的管理;马上行动,尽快办成。
6.管理措施:领导有情、管理无情、制度绝情,管理当管则管,决策一言九鼎;敢立潮头弄大潮。
7.管理目标:人人事事都有最终责任;人人事事处处讲究经济、社会效益。
8.质量方针: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管理,优质的质量,品牌的价值。
9.企业风尚:恪敬职守、精益求精;脚踏实地、雷厉风行;
不拘得失、事业为重;放眼未来、勇往直前。
10.用人理念: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贡献。
11.用人标准:能干、服从、贴心。
12.优秀人才:热情、努力、活力、兴奋、效率
13.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六种能力:
判断能力洞察能力创新能力
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调动积极性能力
14.领导人才标准:
充沛的精力
激发别人的能力
敢于提出强硬的要求——要有棱有角
不断将远见变成实际的能力——执行的能力
15.管理警钟:最后很难的结果就是,更难。
16.管理人员行为规范:
忠于职守,精通业务;作风深入,服务工作;勤奋工作,当好参谋;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办事公道,讲究效率。
17.员工行为规范:
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支持改革;
优质低耗,讲求效益;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文明礼貌,讲究公德;科学卫生,保护环境;坚守岗位,精心操作;
遵章守纪,严格规程;认真做事,方便他人;不谋私利,保障供应。18.员工守则:
作为公司所有员工您必须努力做到:
热爱企业,服务社会;
用心做事,踏实工作;
服从领导,团结他人;
坚持原则,正派做人;
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爱护企业资产,坚持勤俭节约;
维护企业利益,严守企业机密;
保持环境卫生,注意个人仪表。
同时如果您是公司的部门领导,您会享有更高的权利和更好的待遇,但您也将对公司的发展与部属的成长承担更大的责任,要求您还要拥有以下所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原则:
19.领导行为原则:
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勤恳敬业、不畏艰辛,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闻过则喜、以诚待人,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完善自我;
科学管理、合理授权、集思广益、果断决策;
尊重上级、培养下属、团结合作、顾全大局;
求真务实、追求长远目标和效益,不急功近利;
严于律己、守法廉洁,堪为员工之表率。
20.领导行为要求:
热爱本职工作,熟悉本岗位职责,精通本职业务,熟练而有序地开展本工作,边缘结合部分的事务不推诿、不扯皮、不拖延。
牢固确立为公司服务的观念,主动为基层排忧解难,为工作献计献策,待人诚实、热情;办事公道、正派;工作勤奋、踏实;作风深入、细致,全面及时优质地完成各项任务。
严格遵守各项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纪律制度,不得徇私舞弊,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玩忽职守。
精诚团结,密切协作,树立努力向上,奋发进取,为创建一流企业做出贡献,维护公司利益,爱护公司财物,不利用工作之便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或侵占公司财物。
为人正派,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讲真话,办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开拓创新;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固步自封、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不骄傲自满,随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21.员工禁忌:
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贪图虚荣、死要面子;
私字当头、争名夺利;好逸恶劳、华而不实;欺上压下、阳奉阴违;
居功自傲、拉帮结派;小则不见、大则有惧;伤风败俗、我行我素;
一意孤行、顽固不化。
22.员工自勉:
大成在德,小成在志;想:要壮志凌云,做:要脚踏实地。
23.仪表风纪:
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您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因此,您工作时保持整洁的外表、得体的礼仪和严格的纪律是十分重要的。您应遵守下列要求:
上班时,您应注意衣着整洁、大方、得体。男职员不可留长发,蓄胡须,女职员不可浓妆艳抹。男职员应着西装、衬衫、皮鞋;女职员应着套装、皮鞋。工程现场、车间等另有统一着装要求的,按具体着装规定执行。
工作期间,您应保持精神振作、彬彬有礼、高效敏捷。
同事间应相互尊重,互帮互爱,语言文明,尽量说普通话。
对外交往应热情大方,有礼有节,不卑不亢,简朴务实。
员工间应积极沟通交流,但不能因此妨碍工作。因此办公期间,您应该坚守岗位,不要随意串岗聊天。需要暂时离开时,应报告上级并知会同事。
保持办公场所的整洁、卫生、空气清新是每一位员工的`责任。请不要在办公区域进食、吸烟,如要吸烟请到指定区域。若您的年龄不大,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最好戒烟。
办公室对公司来说很重要部门,所有来访的客人必须由邀请人陪同才可进入;一般接待来访、业务洽谈应在接待室或会议室进行。
必须养成良好的节约习惯,注意节省每一张纸,每一粒粮食,每一度水和电,杜绝大手大脚的不良作风。
24.管理目标:
人人事事都有最终责任;人人事事处处讲究经济、社会效益。
25.质量方针:
先进的文化,科学的管理,优质的质量,品牌的价值。
26.企业文化中的培训教育:
素质教育和教育过程自身修养和习惯陋习品德体现和做人质量;
尊重谦虚和得意忘形团结和谐与沟通协作榜样楷模与员工效仿;
质量观念与工艺技能服从意识和各自为政考核完善和心态端正;
专研业务和工作能力敬业精神与精品意识本位主义和全局观念;
凝聚力和价值观诠释安全隐患和副面影响行为规范和日常表现。
第二条员工行为规范
1.上班的时候
遵守上班时间。因故迟到和请假的时候,必须事先通知,来不及的时候必须用电话联络。
做好工作前的准备。
正点开始工作。
2.工作中
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迅速踏实地进行。
遇有工作部署应立即行动。
工作中不扯闲话。
工作中不要随便离开自己的岗位。
离开自己的座位时要整理桌子,椅子半位,以示主人未远离。
长时间离开岗位时,可能会有电话或客人,事先应拜托给上司或同事。椅子全部推入,以示主人外出。
不打私人电话。不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私人事务。
在办公室内保持安静,不要在工作场所大声喧哗。
3.办公用品和文件的保管
办公室内实施定置管理。
办公用品和文件必须妥善保管,使用后马上归还到指定场所。
办公用品和文件不得带回家,需要带走时必须得到许可。
文件保管不能自己随意处理,或者遗忘在桌上、书柜中。
重要的记录、证据等文件必须保存到规定的期限。
处理完的文件,根据公司指定的文件号随时归档。
4.下班时
下班时,文件、文具、用纸等要整理,要收拾桌子,椅子归位。
考虑好第二天的任务,并记录在本子上。
关好门窗,检查处理火和电等安全事宜。
需要加班时,事先要得到通知。
下班时,与同事打完招呼后再回家。
5.工作方法
接受指示时
接受上级指示时,要深刻领会意图。
虚心听别人说话。
听取指导时,作好记录。
疑点必须提问。
重复被指示的内容。
指示重复的时候,首先从最高上司的指示开始实行。
实行时
遵守上司指示的方法和顺序,或视工作的目的而定。
实行决定的方案时,需要别的部门的人协助时,要事先进行联络。
备齐必要的器具和材料。
工作经过和结果必须向上司报告。
工作到了期限不能完成时,要马上向上司报告,请求提示。
任务实施时,遇到疑问和上司商量。
检查被指示的内容和结果是不是一致。
报告时
工作完后,马上报告;先从结论开始报告;总结要点;写报告文书。
根据事实发表自己的意见。
工作受挫的时候
首先报告;虚心接受意见和批评;认真总结,相同的失败不能有第二次;
不能失去信心;不要逃避责任。
6.创造工作愉快
打招呼
在公司内外,和客人、上司、前辈打招呼,同样他们也会和你打招呼;开朗而有精神地同别人打招呼,会让整个公司气氛很活跃、有生气。
努力愉快地工作
工作中自己思想要活跃。
通过工作让自己得到锻炼成长。
为他人愉快而工作。
相互理解、信任,建立同事间和睦关系。
健康管理
保证睡眠,消除疲劳。
为了消除体力疲劳,缓解工作压力,应适量参加体育活动。
7.请假及因公外出
外出按规定逐级办好请假手续,无特殊原因不可电话、口头捎话请假。
外出时需向同事或者上司交待工作事宜,保证工作衔接。
在外期间应保持与公司的联系。
8.形象规范
着装、仪容和举止
着装统一、整洁、得体
服装正规、整洁、完好、协调、无污渍,扣子齐全,不漏扣、错扣。
在左胸前佩戴好统一编号的员工证。
上班时必须穿工作服。
在工作场所不打赤脚,不穿拖鞋,不穿短裤。
仪容自然、大方、端庄
头发梳理整齐,不染彩色头发,不戴夸张的饰物。
男职工修饰得当,头发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嘴上不留胡须。
职工淡妆上岗,修饰文雅,且与年龄、身份相符。工作时间不能化妆。
9.语言规范
会话,亲切、诚恳、谦虚
提倡讲普通话。
与他人交谈,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心不在焉,反应冷漠。
尽量少用生僻的商砼行业专业术语,以免影响与他人交流效果。
自我介绍
公司名称、工作岗位和自己的姓名。
10.社交规范
接待来访热情周到,做到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有问必答,百问不厌。
迎送来访,主动问好或话别。
来访办理的事情不论是否对口,不能说“不知道”、“不清楚”。要认真倾听,热心引导,快速衔接,并为来访者提供准确的联系人、联系电话和地址。或引导到要去的部门。
11.商业秘密
员工有履行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
不与家人及工作无关的人谈论公司商业秘密。
使用资料、文件,必须爱惜,保证整洁,严禁涂改,注意安全和保密。
不得擅自复印、抄录、转借公司资料、文件。如确属工作需要摘录和复制,凡属保密级文件,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12会议规范
事先阅读会议通知。
按会议通知要求,在会议开始前5分钟进场。
事先阅读会议材料或做好准备,针对会议议题汇报工作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开会期间关掉手机、不会客,不从事与会议无关的活动;遵从主持人的指示;发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并记录;会议完后向上司报告,按要求传达;保存会议资料。
13安全卫生环境
安全工作环境
在所有工作岗位上都要营造安全的环境;工作时既要注意自身安全,又要保护同伴的安全;提高安全知识,培养具备发生事故和意外时的紧急管理能力。
爱护公司公物,注重所用设备、设施的定期维修保养,节约用水、用电、易耗品等。
应急电话,市内伤病急救120;市内火警119;公司火警;市内匪警110。
卫生环境
员工有维护良好卫生环境和制止他人不文明行为的义务;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不流动吸烟。办公室内不得吸烟;如在公共场所发现纸屑、杂物等,随时捡起放入垃圾桶,保护公司的清洁。 ;定期清理办公场所和个人卫生。将本人工作场所所有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有必要的,有必要的物品依规定定置管理,没有必要的清除掉。
14.上网规定
在工作时间不得在网上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利用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规定的以及不健康的信息;不得从事下列危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活动;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功能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对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储存、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或者增加;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程序。
15.人际关系
上下关系尊重上级,不搞个人崇拜,从人格上对待下级,营造相互信赖的工作气氛。
同事关系不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待同事,以温暖的关心栽培荣辱与共的同事爱,营造“同欢乐,共追求”的氛围。
相互合作在意见和主张不一致时,应理解相互的立场,寻找能共同合作的方案。
禁止派别不允许在工作岗位上以地缘、血缘、学员组成派员。
15.心灵沟通
虚心接受人他人的意见;不要感情用事;不要解释和否定错误。
对领导的决策和指示要坚决执行。有保留意见的,可择机反映,但在领导改变决策之前,不能消极应付。
不要胡乱评议领导、同事或下级,更不能恶语伤人。
公司内部设有厂务公开栏、公告栏以及公司在局域网上开辟有厂务公开、金点子及公司建设等栏目,定期发布各种公司动态、业务活动、规章制度等信息,以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变化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规范为试行,不妥或不全面者待修改或补充。解释权归公司办公室。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自20世纪七十年代产生以来,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的重视。经过20多年来在实践中的蓬勃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我们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和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和精神动力之一。进入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新态势,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企业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企业文化所面临的种种冲击与变革,又迫使人们去思考————该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国外有学者预言:“企业文化在未来xx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由此可见,面对加入wto后中国的发展形势,我们要保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就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一、要有与这相适应的制度文化:
在企业文化研究中,人们对”文化与制度”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分不清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人把企业文化概括成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种从广义角度界定的企业文化,无疑把制度包含在内,即制度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我们从狭义角度研究企业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载体;进一步说,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式研究,制度与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文化管理高于制度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企业倡导的”文化底限”,即要求员工必须作到的;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文化高境界”。
文化与制度的关联及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演进方式不同。文化的演进是采取”渐进式”的,制度的演进是”跳跃式”的,但二者同处于一个过程之中。从制度到文化,再建新制度,在倡导新文化,而者交互上升。企业管理正是在这种交互上升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臻于完美。
二是表现形态不同。前者是有形的,往往以责任制、规章、条例、标准、纪律、指标等形式表现出来;后者是无形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是一种精神状态,往往通过有形的事物、活动反映和折射出来。
三是对人调节方式有差异。制度管理主要是外在的、硬性的调节;文化管理主要是内在的文化自律与软性的文化引导。文化管理强调心理”认同”,强调人的自主意识和主动性,也就是通过启发人的自觉意识达到自控和自律。对多数人来讲,由于认同了主流文化,因此,文化管理成为非强制性的管理;对于少数未认同主流文化的人来讲,一种主流文化一旦形成,也同样受这种主流文化氛围、风俗、习惯等非正式规则的约束,违背这种主流文化的言行是要受到~谴责或制度惩罚的。因此文化管理又具有一定”强制性”。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制度与文化的感受度不同。体力劳动者因为其作业方式要求标准化的程度高,对制度管理的强制性敏感度较低,也就是说,遵守制度是顺理成章的事,制度管理对他们更适合;脑力劳动者因为创造性强,要求自由度较高,对较低层次的条条框框则反感,需要较多的文化管理。这是超y理论的研究结果,值得我们注意。
在具有这此差异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制度与文化是互动的。当管理者认为某种文化需要倡导时,他可能通过培养典型的形式,也可能通过开展活动的形式来推展和传播。但要把倡导的新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制度则是最好的载体之一。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
尽管制度与制度文化不是同一概念。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比如,企业要鼓励员工提合理化建议,先定一项制度,时间长了,员工心理接受了这一制度内涵,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化和制度最终达到了统一。
8、文化优劣或主流文化的认同度决定着制度的成本。当企业倡导的'文化优秀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高时,企业制度成本就低;当企业倡导的文化适应性差且主流文化认同度较低时,企业的制度成本则高。由于制度是外在约束,当制度文化未形成时,没有监督,工人就可能”越轨”或不能按要求去做,其成本自然就高;而当制度文化形成以后,人们自觉从事工作,制度成本大为降低,尤其当超越制度的文化形成,制度成本会更低。摩托罗拉公司取消”打卡”制度,是因为员工能够认识到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大庆人”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工作作风是大庆人自觉的文化表现。所以威廉·大内说,文化可以部分地代替发布命令和对工人进行严密监督的专门方法,从而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发展工作中的支持关系。交通是一面镜子,有警察监督
时司机能够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不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说明制度对司机来讲没有变成一种文化,其制度成本就高;反之,如果没有警察监督时司机也能按照交通规则办事,制度已经内化在司机心目中,变成一种文化,制度成本会大幅度下降。
9、制度与文化永远是并存的。制度再周延也不可能凡事都规定到,但文化时时处处都能对人们的行为起约束作用。制度永远不可能代替文化的作用。也不能认为文化管理可以替代制度管理。由于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文化管理是不行的;实际上,在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制度,即使人的价值取向和对组织的目标有高度的认同,也不可能达成行动的协调一致
为了有效的维护企业文化的执行,加强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知程度,把企业文化推上公司战略管理日程,特制定本制度。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等在生产经营中所形成的企业意识。
企业制度文化层:包括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目标、企业文化活动等以动态形式存在的文化。
企业物质文化层:包括企业器物、企业标识、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构成的器物文化。
5.1.1 企业精神文化层:是企业的思想,是员工内心的认识,是企业的信仰和追求,起到聚合员工之心的作用。
经营理念: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地方创造繁荣
5.1.2.1利用网络宣传。网络宣传是公司对外形象宣传的.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宣传已经成为每一个公司企业文化宣传不可忽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可以作为员工与高层管理者交流的一个通道,我们可以设置总经理与员工交流版,员工可以用不计名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策划并实施。
5.1.2.2建立企业文化宣传栏。企业文化宣传栏是公司对内对外的窗
口,也是公司员工了解公司动态、决策的窗口。主要包括:“总经理致词”体现了总经理对公司过去的总结,对公司未来的规划以及对公司员工的期盼。由公司总经理负责提供,每年调整一次。
“公司简介”是对公司发展情况的基本介绍,是让新进员工以及外来人员了解公司的一个窗口,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每年调整一次。
“公司大事记及荣誉”是公司发展历史的记录,是员工荣誉感的源泉。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记录并提供,每半年更新一次。
“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力资源一览表”是公司的基本架构及公司的基本人员情况,也是新进员工了解公司、熟悉公司的一种渠道,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并根据公司人员变动情况更新。
“公司动态栏”是关于公司近期发展目标及规划,以及公司高层决策基本情况的体现,是公司所有员工了解公司决策,制定自我工作方向的一个基准。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并及时更新。
“公告、通知栏”是公司最新的决议事项,是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相关政策、决定的通道。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提供并及时更新。
“典范标榜人物”是公司对优秀员工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公司新老员工工作的动力以及目标,是对所有员工的最好激励。
“培训专栏”是公司增强员工素质,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进行规划的最直接体现,也是员工自我发展所迫切需要的。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根据部门及公司培训计划拟定,通过培训专栏,让员工了解培训内容的概况,并号召员工积极参与。培训专栏内容每月更新一次,由公司人力资源部协助综合管理部更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塑造与公司愿景、使命、发展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增强公司凝聚力,激励员工成长,为内部控制实施创建良好的环境,根据证监会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企业文化”,是指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公司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价值观、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组织制度等行为规范的总称。
第三条 本制度对公司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容与实施做出规定,是公司开展企业文化工作的依据。
第二章 企业文化管理机构
第四条 公司董事会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审议确定公司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和企业文化基本管理制度;
第五条 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日常决策机构,负责审批公司企业文化具体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对企业文化相关的重大事项进行决定。
第六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由总经理办公会建立或指定。作为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是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的执行机构,在公司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包括:
(1) 研究和提炼公司企业文化核心内容;
(2) 具体拟订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或制度调整方案;
(3) 制订公司企业文化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4) 制订公司企业文化推广方案并监督执行;
(5) 组织公司各部门对企业文化重要议题进行相关研究。
第三章 企业文化理念管理
第七条 公司文化理念是指建立在公司使命、愿景基础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行为规范、管理理念和风格等内容。
第八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吸收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的优点,结合公司的文化基础和经营特点,拟订与公司发展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第九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公司业务运行内外部环境的特点,深入理解公司企业文化的现状和历史成因,了解员工的文化诉求,集思广益,明确公司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使企业文化发挥推动公司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 企业文化制度管理
第十条 公司企业文化制度是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具体规范,必须与企业文化理念保持一致。
第十一条 公司企业文化制度系统涵盖下述三个层次:
文化理念层次,企业文化理念应详细阐明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具体内涵,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这是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
行为规范层次,包括企业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人际关系规范和公共关系规范;
管理制度层次,管理制度是公司固化的强制性的文化规范,包括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各项具体业务管理制度等。
第十二条 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是公司企业文化制度的组织制订和实施监督机构,企业文化具体管理制度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生效后,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推动落实。
第五章 企业文化器物管理
第十三条 公司企业文化器物是公司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相关器物的设计,可以直观、生动地表现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
第十四条 公司企业文化器物系统包括如下内容:
(1) 公司名称(全称、简称)、标识、品牌标志图案;
(2) 公司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组合规范、辅助图形;
(3) 公司象征图案;
(4) 公司宣传标语。
第十五条 公司企业文化器物系统应用范围包括:
(1) 办公用品、事务用品;
(2) 公司证照、文件类;
(3) 交通运输工具类;
(4) 指示、标识类;
(5) 广告展示陈列类;
(6) 商品及包装类;
(7) 公司服饰和礼品;
(8) 公司出版物和网页;
(9) 其他。
第十六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是公司企业文化器物的设计管理机构,组织设计单位对企业文化器物进行设计。各项设计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认可,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推动落实。
第六章 企业文化实施管理
第十七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负责推动公司各层面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公司内部刊物和 it 网络系统,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内部推广工作。
第十八条 公司各部门在组织宣传工作中,必须充分考虑公司企业文化规范的要求,不得与公司企业文化的规定相抵触。各部门在宣传活动实施前需将方案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审核同意后,在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指导下开展。
第十九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做好公司形象推广工作和公司标志标识使用规范的检查工作。
第二十条 为更好的培育、塑造公司企业文化,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员工文化活动和相关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 公司各部门可以提议开展企业文化活动,由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研究并提案,经公司总经理审批,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活动;
第二十二条 公司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定期对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状况进行总结评估。在五年战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个年度,配合战略规划实施总结工作,企业文化管理职能部门应对该五年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作为未来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制订的参考。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并负责修订和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企业文化建设一直被企业家们归入“软管理”范畴。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基本信念、经营哲学、道德风气和行为准则。优秀的企业文化无疑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铸就百年企业重在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历史经验证明,凡百年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或者独特的.精神气质。如果说一个企业率先采用了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获得超额利润,那些率先进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具有战斗力的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同样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是诚信,这是一种无形资产,可以赢得顾客和各方面的合作伙伴。二是执着,办企业需要细致的、扎实的、不急不躁的努力,不能幻想一夜之间可以成为世界知名企业。三是创新,一些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年企业,是不断地创新使然,是企业与时俱进的风格、生产模式和服务方式。四是弹性或张力,即企业应对各种复杂变化的能力。五是凝聚力,即能够凝聚各方面人才,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人才的智慧,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团结和凝聚员工。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组织内部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共同的精神追求和行为规范。从人本逻辑看,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家文化,而企业家文化的形成,则必然打上企业家个人的价值取向烙印,即企业家自己的最有利的选择。
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首先在于解决老板不在的时候应当怎么办。事实上企业文化的形成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是下意识的表现,是一种从来不需要想起却永远不会丧失的能动性。在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石。好的企业文化熏陶,企业会达到一种境界,即使老板不在,无人监督,管理人员也会按规则办事,员工也会一如既往地工作、一如既往地忠于企业。
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认识,一种是把企业制度与文化分立开来,强调企业文化与制度的不同作用,一种是把企业制度归入企业文化,强调企业制度在企业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但有一点似乎已形成了共识,那就是这两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化、制度与员工行为
一个企业家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创业时,企业里只有五六个人,什么制度也没有,但是,大家工作热情极高,表现出的奉献精神至今令人感动;现在企业大了,员工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也完善了,但是,员工的奉献精神却消失了,甚至最早一起创业的人也开始斤斤计较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制度越多,员工越自私"?
在单纯靠制度管理的企业中,员工"斤斤计较"的现象的确非常普遍。但是,在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理念得到员工广泛认同的企业,制度管理却没有带来员工的"自私化"倾向,或者说员工的行为与企业要求的符合程度相对要大得多。
这使我们不得不做认真的思考:管理制度与企业文化是如何作用于员工行为的?他们对行为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如何利用这种机理指导企业管理?
二、从行为科学角度看文化的作用机理
按照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人的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心理基础。一切外在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都要通过人的心理发挥作用。
人的行为有两大动力系统:
一是基于"自我需要"的动力系统(简称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自我"的利益与机会;
二是基于"超越自我"的动力系统(简称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需要、社会利益而产生的动力系统。在这一系统作用下,人是以"社会"为中心的,行为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的价值、社会的理想,维护的也是社会的利益。
"自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自我利益机制。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员工产生"自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己"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自私和利己的行为。"自我动力"是员工行为的基本动力,通过工作行为得到某种利益从而满足自我需要则是员工工作行为的原始和主要目的,因此,由"自我动力"产生的"利己性"特征是员工个体工作行为的一个基本属性之一。
"超我动力"的运行机制主要是对"社会价值与目标"的认同机制。当员工对所在社会的理念与价值观产生认同时,员工就会产生"超我价值观",它以是否"利他"作为一切判断的标准,因而使人产生无私和利他的行为。如果用企业的价值观、核心精神与理念统一员工的价值观、精神与理念,就能让员工用企业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使员工发生对企业有利的行为,这就是企业文化理念的`作用机理:通过控制员工思想控制员工行为。
上述对"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形成机制的分析,显示了管理制度与文化理念对人的行为的作用机理,在现实企业管理中很有借鉴意义。
当管理者只重视管理制度的运用,完全靠严格的管理制度管理员工时,只能激发起员工的"自我动力",使员工完全受"自我动力"的支配,从而使员工越来越自私。也许表面上员工很"听话",但是,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利益。企业为避免这种情况,必然又要规定更加严格的制度和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这又使员工更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当管理者一味强调企业利益、企业价值观,强调员工的奉献精神时,员工也许能够把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精神内化认同下来,确实按照这种精神的要求发生有利于企业的行为,很少想甚至根本不想自我的需要,表面看是行为指针完全指向企业组织目标,但是,如果自我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员工自我就不可能获得良好发展,企业的人力资源最终将枯竭,也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制度管理中的渗透
(一)充分尊重员工的合法"自我需要",激发员工的"自我动力"。
首先从制度上对员工的合法利益给予充分保障。目前企业内部员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级化现象,不少一线基层员工感觉工作最辛苦,待遇最低,所期望的"自我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和奉献精神。要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员工的基本权利,是激励员工的必要前提,从制度上对员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建立员工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真正关注员工个人的愿望,真诚地听取员工对工作报酬实现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意见,充分尊重员工的合法个人利益,努力使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协调一致,使企业成为员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要从管理上对员工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对员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员工个人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在做好企业员工激励工作过程中,要更深入地研究员工的心理需求,尽力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在设计员工激励方式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项目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第三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以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使员工之间没有观念、资历、权位、等级、背景等方面的障碍而能实现自由交流,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广阔舞台,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鼓励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奋发进取。
(二)实现企业文化与制度有机结合,激发员工的"超我动力"。
首先是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员工个性的张扬,打破传统理念的框架,建设体现现代管理思想、富有鲜明时代特色并得到员工认同的行业企业文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其次是建立以企业文化为导向的企业管理制度。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它建立了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并且在得到员工认可的前提下,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从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以更好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
第三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制度执行的最好效果就是在无歧视原则下产生的普遍的认同心理,这也正是制度执行中的难点问题。因为每个人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制度的监督执行部门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在执行制度时是很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和无歧视性的,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制度的效果,危及制度的最终目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宣传工作,增强宣传工作时效性、针对性、规范性,及时反映公司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更好地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公司宣传工作包括内部宣传和外部宣传,内部宣传载体主要有公司简报、相关培训、宣传栏、及各类会议宣讲等形式。外部宣传主要通过各种媒体对公司进行宣传。
第三条、宣传工作宗旨:展示各项工作成就,挖掘特色亮点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第四条、宣传工作的原则与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实事求是,亮点突出。
第二章、工作机构
第五条、各部门兼职宣传人员和文化宣传办公室相关人员组成。文化宣传办公室负责日常文化宣传工作和公司文体活动的筹备组织。公司各部门要加强对宣传工作的重视,设置兼职的宣传工作专员,负责将部门内部稿件校稿、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渠道畅通、反应灵敏的宣传网络,做好新闻素材的收集、筛选、加工、传递和反馈等日常工作;
2、开展工作调查研究,针对本部门在发展创新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做法,及时写出有分析有见解的专题调研信息;
3、对开展的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总结、提炼,及时写出主题鲜明的报道。
第三章、宣传渠道及方式
第七条、公司目前宣传工作主要是内部宣传和外部宣传为主,内部宣传是指通过创办公司宣传栏及开展各种活动等方式进行宣传,主要反映的是公司内部动态、经营业绩、员工动态及安全生产知识等方面的信息。外部宣传是指通过有关媒体对外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业绩、人才理念、公司战略等方面的信息。
第八条、员工投稿要求如实的反映公司的各种动态,能积极的反应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正面思想和意识,有上进心,能激发出部门工作的热情,鼓励员工之间互相学习,各部门员工要保证投稿的质量,禁止敷衍应付。
第四章、主要内容
第九条、宣传以为公司服务为核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员工在遵守基本行为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目标。
第十条、充分利用宣传栏、大屏幕等及时宣传公司领导讲话、上级领导视察情况及本公司各项文体活动;及时宣传公司最新动态及相关政策,展现公司积极向上精神面貌。
第十一条、公司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发展目标、重大措施以及发展稳定和经济运行重要信息的宣传。
第十二条、宣传工作的导向性: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公司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做到有利于推进公司的'发展;有利于塑造公司的形象;有利于鼓励和激励员工开拓进取。
第十三条、宣传工作的真实性:宣传内容所反映的事件与数据应与事实相符,禁止发布虚假不实报道。
第十四条、宣传工作的时效性:宣传内容应是近期发生的事实反映或状态描述。
第十五条、宣传工作的激励性:广泛宣传职工为公司奉献和优质服务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激励职工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打造公司形象,有利于提升公司形象,促进公司宣传沟通。
第五章、实施细则
第十六条、内部宣传主要以宣传栏为主,主要登载事实简讯、公司动态,安全知识,也可登载各类员工原创散文、随笔等内容。内容由文化宣传办公室筛选后发表。同时还应在各类内部培训会中加强对公司制度、战略规划等方面的宣传,加强员工的主人意识,促进职工之家的建设。
第十七条、外部宣传是通过有关媒体进行宣传。要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做好公司对外宣传的平台作用。在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公司重大事件发生时,及时对公司进行宣传,为公司树立良好的形象。
第十八条、公司宣传栏由文化宣传办公室及各部门整理相关资料,编辑审核后发表。公司动态和涉及到公司重大问题的报道由文化宣传办公室整理后,报总经理审核后方可发表。
第十九条、文化宣传办公室要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将相关信息报送给各类媒体。同时在公司重大活动、庆典或相关纪念日时,要及时报道,做好相关的宣传。
第二十条、对涉及到公司经营、开发和市场方面的敏感信息,公司员工应做好保密工作,文化宣传办公室在审核稿件时要做好把关作用,不得将上述信息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登载在宣传栏上。
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经公司总经理会议审议通过后,自公布之日开始执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renliziyuan/79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