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人力资源

关于职场的故事(精选38篇)

关于职场的故事(精选38篇)



关于职场的故事(精选3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职场的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的故事 1

  “这不是我要过的生活!我要过的生活是如何如何的!我好想改变,可是不能!”

  “这是我要过的生活!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我不会放弃的!!”

  “我也曾经有过想要的生活呀,但是我最后撑不住了,只好向生活投降了……”

  “你应该过这样的生活呀,(省略描述若干)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可是每个人正过着的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

  萨特说人有选择的自由,又说他人即地狱。借他这说法,往极端点,人的确是自由的。比如说,你在牢狱里等着秋后问斩。你可以选择等一个月后吃顿断头酒 然后死,也可以选择逃狱——哪位说了,逃狱成功概率极低,而且抓住就当场斩首,断头酒和一个月时光都没了。这就属于后果,是你需要承担的。但理论上,你还 是有选择的自由。

  换个温和点的例子。五年前,我有个朋友陷于左右为难。爸妈 逼结婚,他不愿结,真觉得生不如死职场励志:价值观职场励志:价值观。我在一边帮着出馊主意:“那就结呀!”

  “我又不想结!我跟那姑娘和那家都处不好。”

  “那就跟爸妈闹翻。”

  “那我爸妈得多生气啊,我妈心脏不好!”

  最后他还是结婚了,挺简单:他最后还是放不下爸妈。他试图过沟通和说服,但用他的话说,“我爸妈不像你爸妈那么开通。”所以最后,他也只好这么做了。我说这个,不是想宣扬愚孝或包办婚姻可悲不敢付让爸妈心酸难过的代价,只想说明:对他来说,结婚很苦,但已经是可选择范围内的最优选择——比起让他那 对无法说服的父母伤心断肠闹翻来说。没有完美解读时,人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管仲有段名言: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於 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 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简单说:管仲以前做啥丢人事,鲍叔牙都不责备他,因为知道他做此选择,必有苦衷,必有舍不下的。

  职场的故事 2

  斯泰伯的面试眼看就要迟到了,不过,钻进电梯后,他估摸着应该正好能准时到。可这时个混蛋——还真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把脚突然插进正要关的电梯的门缝,门再次弹开了,可时间也流逝了。“对不起!”那个家伙说。斯泰伯真想海扁他,可他只是握紧拳头,狠狠地砸到第九层的数字按钮上。这时另一个家伙跃身起来按了五楼的按钮。又要耽搁时间了!斯泰伯不得不强身自己,不然他会当场杀了突如其来的入侵者。

  面试室。

  迟到一分钟,该死!他坐下来,别人都在做准备工作,他把手置于膝上,做起了为时10秒的佛教式冥想,这是韦坦恶教他的。接着他看到了,一片红色的东西从他手指缝里渗了出来。斯泰伯把手翻过来一看——

  见鬼!他握拳砸向电梯按钮的那个指关节上竟然掉了一块皮,还在流血,黑红黑红的`,缓缓渗出。桌子那头的家伙这时喊道:“斯泰伯先生。”

  “请稍等。”斯泰伯说着从口袋里掏出手帕,很笨拙地用左手掏的——手帕放在右手边的口袋里。他用手帕擦擦鼻子。“我过敏。”他笑着说,然后悄悄将手帕缠到流血的那只手上。这样一来,他只好将手搭在膝上了。

  太艰难了!他说话时喜欢用右手打手势,这是习惯,改不了的。现在他需要右手,可右手动弹不得,那可是他冲进电梯的铁证啊!

  “我们会在下个星期联系你的。”面试接近尾声时德文特说,还给了他一个职业性的微笑。

  斯泰伯走出面试室,心里确信这下完了,这次面试完全没戏了。

  事实正好相反。虽然斯泰伯还不知道,但他被录用了。在这个残酷又无情的世界上,作为四面楚歌的少数派中的一员,德文特一直在为掉以扭转乾坤而物色左撇子同伙。

  职场的故事 3

  从前,有一个懒汉,靠祖上留下的财产生活。他除了吃和睡,什么都不想做,身上的衣服已有三年没有洗了,又脏又臭。坐吃山空,祖上的财产花完了,房子也卖了,懒汉吃了上顿没下顿,成了个穷光蛋。

  懒汉已有两天没有吃到饭了,饿得慌,准备找一个工作,也好混口饭吃。懒汉来到铁匠铺,对打铁师傅说:“收下我吧,我可以给你管账。”

  打铁师傅停下手中的'铁锤,说:“我这小小的铁匠铺,用不着管账的,我这里倒缺一个打铁的伙计,如你愿意,可以试试。”

  懒汉看了看大铁锤,摇摇头走了。懒汉来到茶馆,对茶馆主人说:“收下我吧,我可以给你看门。”

  茶馆主人一边忙着给老虎灶加水,一边说:“我这个小小茶馆,用不着看什么门,我这里倒是缺一个挑水的伙计,如果你不怕吃苦,可以留在这里。”

  懒汉看了看大水桶,摇摇头。他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命真苦,怎么就见不到一个赏识我的人呢?”

  懒汉听几个喝茶的老汉在讲,布店老板是个懒老板,他身上的衣服已有三年没有洗了。懒汉一听,十分高兴,心想这下找到知音了,他急忙来到布店。推门进去一看,只见四处是灰尘和蜘蛛网。老板躺在床上,懒洋洋地说:“你来干什么?”

  懒汉急忙说:“我和你有许多共同点,我想我们一定合得来,让我在你店中混口饭吃吧。”

  老板冷冷地说:“你错了,懒老板哪会喜欢懒伙计,再说,我平时懒得管理布店,如今已经破产,还招什么工?”

  懒汉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他埋怨别人、埋怨命运,就是没有埋怨自己。

  职场的故事 4

  6只猴子分别被关在3间空房子里,每间两只,房子里分别放置一定数量的食物,但放的位置高度不一样。第一间房子的食物放在地上,第二间房子的食物分别从易到难悬挂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三间房子的食物悬挂在屋顶。数日后,他们发现第一间房子的'猴子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死了,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来,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一进房子就看到了地上的食物,于是,为了争夺唾手可得的食物而大动干戈,结果一死一伤。第三间房子的猴子虽然作了努力,但因食物太高,难度过大,够不着,被活活饿死了。

  只有第二间房子的两只猴子先是各自凭自己的本事跳跃取食,然后在房间跑对角线增加助跑距离跳跃取食,最后对于高高悬挂的食物,两只猴子认定只有合作才能取得,于是,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这样,每天都能取得够吃的食物,双双得以存活。

  这则寓言说明了岗位难度过低,人人能干,体现不出能力与水平,选拔不出人才,反倒成了内耗式的争斗甚至残杀,其结果无异于第一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岗位的难度过大,虽努力却不能及,往往也体现不出能力和水平,甚至埋没、抹杀了人才,犹如第三间房子里的两只猴子;只有岗位难易适当,循序渐进,犹如第二间房子里的食物,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的能力与水平,发挥人的能动性和智慧。

  职场的故事 5

  去年暑假,有一个美国女孩戴安娜到我的公司实习,她的母亲是华盛顿大学的教授,是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专家。她请我到她家吃一天的饭。我在美国很少到别人家里去吃饭,更何况是吃一天的饭。想到要花整整一天的时间,就带了两本书去。

  到了她家不久,有个人敲门,大概五十来岁,穿着工装,带着工具箱。女教授对我说:“是个木匠,来给我修橱柜的。”于是,我第一次看到上门的美国木匠,我对女主人说:“我的同行来了。”(我是卖别墅的。)

  我在那里很寂寞,就开始观察他。他一边熟练地修着橱柜,一边跟我聊天。这个人很健谈,他说:“我最喜欢木工这个职业了,这个职业也给了我丰厚的收入。”我说:“我是卖别墅的.,对质量要求非常高,对木工很有感情,所以,我很尊敬木工。”讲着讲着。他对我说:“春天和秋天的时候。我还有第二份工作,是个兼职。”我问他:“那你兼职干什么呢?”

  “我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

  在世界摄影界,只要你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签约摄影师,也就意味着你在摄影界有着崇高的地位。结果他一讲自己的名字,把我吓了一跳,我看过很多期的《国家地理》杂志,很多著名的非洲照片都是他拍的。

  我赞叹道:“你是一个大艺术家。”他摇摇头说:“我是一个木工,拍这些照片,都是业余的。”我觉得这个人有点犟。他说:“在我们传统的美国人眼里,什么是自己的分内工作,什么是业余工作,我们是有着自己的标准的。我父亲也是个木工。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爸爸并没有多管我,他总是跟我讲人要勤劳,你把一件事情做好了,你就能获得很好的收入。我牢牢记住了爸爸经常讲的这句话,后来,书读得不怎么样,只好跟着他学本事,学完之后,我就开始自己做木工活。”

  在美国,木工收入是中上层的收入,年薪在5万美元以上。这个时候,他越做得多,报酬就越高,生活就变得越好。他说:“我喜欢玩,有了多余的钱,就到非洲去旅游。旅游不能不干事啊,我就照相,我照了相之后就寄给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编辑发现我照得蛮好,用了几期后,就和我签约了。现在,我业余的这份工作,一年又能挣个五六万美元。”在美国,每年十几万美元的收入算是很不错了。

  这是什么?一个人成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记者,他仍能心平气和地当做兼职,没有忘记自己的本职,这就是心态。古今中外、各行各业,都是需要这种心态的。

  职场的故事 6

  半年前,我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业务员。这家公司创业不久,效益不大理想,待遇也不高。尤其是像我这样的业务员,公司不给底薪,工资完全靠业务提成。有时一个月下来,我一单业务没有跑成,就一分钱工资也拿不到。不少同事因为受不了这份穷,纷纷跳槽去了别的公司,只有我一直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只得无可奈何地留在这里。

  没多久,公司新招进来一位业务员小许。小许长得短小精干,可能是找工太久的原因,一张脸给晒得黝黑黝黑的。进公司第一个月,小许表现得不知有多勤快,不仅在公司里案前桌后地跑,大家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在公司外跑起业务来,腿脚换动得特别频繁。据我观察,他一天要跑二三十家客户。在每家客户那里,不管人家表现多么讨厌他,他脸上永远一幅笑意盈然的样子。直到客户最终不好意思再给他冷脸看,他才很识时务地将资料递上去,搞得对方不看看都不好意思。

  一个月下来,小许光皮鞋就跑坏了两双。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整个公司,小许这个月的`业务量名列前茅。公司老板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月月底发工资,老板亲热地拍着小许的肩,一个劲让他好好干。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老板仅仅就高兴了这一个月。第二天,小许辞职了。不管老板如何打出极具诱惑力的条件,试图让他留下来,他还是背着行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公司。老板不可思议地站在那里,弄得我们一干同事也一愣一愣的,不知道小许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

  再次见到小许,已经是半年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跳槽到一家不错的公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的成绩一直不大理想。在一次上司难得带我参加的聚会上,我见到了一身西装革履的小许。在我讶异的眼神里,小许终于向我抖出了谜底:其实,早在四年前,他真正的身份便是某家公司的老总。只是,为了不让自己忘记当年创业的艰难,为了更好地调整自己,每年他都会选择一段时间,去那些刚刚创业的公司应聘,然后让自己变成一名普通的员工……

  望着面前这个精神抖擞的许总,再想想以前那个一个月穿坏两双鞋的小许,我不由得一下子明白了很多事情。

  职场的故事 7

  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北京市地铁4号线电梯逆行事件,造成了多人伤亡,究其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一颗螺栓断裂引发的悲剧。在这个事故中,由于维修人员的疏忽,给电梯公司带来了无法估量的金钱和名誉上的双重损失。

  那么在这个事件中,谁应该负责呢?有人说地铁公司,有人说是电梯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电梯公司为这位维修工人的不尽责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因此,无论是在生活,还是在职场中,无论一个人的角色重要与否、地位高低,都要对他人、对组织负责任,这是社会法则,也是道德法则。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角色饰演的最大成功就是对责任的完成。

  我们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被告知,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既要坚守自己的职责也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因为坚守责任就是坚守我们自己最根本的人生义务。

  社会学家戴维斯很好地解释了责任心的`重要性,他说:“自己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

  可以把我们所处的世界想象成一个精密的仪器,而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人都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环环相扣。一个齿轮的松动都会引起其他齿轮的非正常运转,进而影响到整个仪器的正常运行。

  大家都听过“10-1=0”的智力题:树上有十只鸟,猎人开枪打掉了一只,还剩下几只?当然一只也不会剩下。在企业中也是如此,一个员工的不负责任,会让所有员工乃至企业都在为这个不负责任的员工埋单。这就是“10-1=0”的原则。

  一个公司,如果所有员工都能达到“公司兴亡,匹夫有责”的境界,这样的公司绝对会无往不利,并且能够永远领先于别人。试想一下,每个员工都能主动负责,并且把公司的成长看作是自己的责任,他就一定会尽职尽责地去工作,公司怎么可能会不昌盛?即使这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如果员工精诚团结,也会迅速变强。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并不是全看重一个员工的能力,却都看重这个员工的责任心。大家都看过一个很熟悉的人力资源故事:一个世界五百强的公司招聘,余下了六七名十分优秀的员工进入面试,在前往面试的途中,地上散落着一张纸片,其他应聘者都不以为然地进去了,只有一名应聘者捡起纸片丢进垃圾箱,结果这名应聘者被录用了。原因很简单,这个纸片就是主考官故意设置的面试环节,那位应聘者的责任心打动了主考官。

  在职场中,如果你个人能力不突出也没关系,你有的是时间去弥补这个缺陷,但是如果你责任心不强,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与你搭档,甚至会看不起你。假若你的老板知道你这个毛病,也会有让你卷铺盖走路的可能!

  在工作中,高度的责任心往往会达到出色的工作成果。如果想在职场上的路更顺一些,你需要做到勇于负责,不找借口。

  在我们身边的职场中,许多员工习惯于等候和按照上级的吩咐做事,似乎这样就可以不负责任,即使出了错也不会受到谴责。这样的心态只能让别人觉得你目光短浅,而且上司会觉得你能力不够,永远不会将你列为升迁的人选。

  在现实中,很多老板最看重的就是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事情的人,这样的职员任何时候都是公司的红人。他们也都有一个特质,就是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责任。

  “我警告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美国塞文机器公司前董事长保罗·查莱普说,“假如有谁说:‘那不是我的错,那是他(其他同事)的责任’,如果被我听到的话,我一定会开除他,因为这么说话的人明显对我们公司没有足够的兴趣。”这句话,可以代表所有老板对责任心的理解。

  假如你想要在公司迅速得到提升,那么就把公司的每一件事情都当做自己的责任吧。放心,老板不是傻子,你的一举一动他会看到。如果你能借这个机会让老板知道你是一个可造之材,并且是在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地宣传自己了,除非老板是傻子,否则你必然会得到升迁或褒奖。只有主动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公司和老板负责、对客户负责的人,才是老板心目中最优秀的员工。

  职场的故事 8

  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编织着草帽,编完的草帽他会放在身前一字排开,供游客们挑选购买。他编织的草帽造型非常别致,而且颜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可以称得上是巧夺天工了,游客们纷纷驻足购买。

  这时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编织的草帽,他脑袋里立刻盘算开了,他想:这样精美的草帽如果运到美国去,我敢保证一定卖个好价钱,至少能够获得十倍的利润吧。

  想到这里,他不由激动地对老人说:“朋友,这种草帽多少钱一顶呀。”“十块钱一顶。”老人冲他微笑了一下,继续编织着草帽,他那种闲适的神态,真的'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种美妙的心情。

  “天哪,如果我买10万顶草帽回到国内去销售的话,我一定会发大财的。”商人欣喜若狂,不由得为自己的经商天才而沾沾自喜。

  于是商人对老人说:“假如我在你这里订做1万顶草帽的话,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多少钱呀?”

  他本来以为老人一定会高兴万分,可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啊,那就要20元一顶了。”

  要每顶20元,这是他从商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呀。“为什么?”商人冲着老人大叫。老人讲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没有负担地编织草帽,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可如果要我编1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仅疲惫劳累,还成了精神负担。难道你不该多付我些钱吗?”

  职场的故事 9

  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或生或死,都是命中注定。人的生死虽无法改变,但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由自己去谱写。

  老禅师正坐在禅房里闭目打禅,一个小和尚推门进来说:“大师,外边有一个年轻人非要进来见您。”老禅师哦了一声,额上的两道白眉微微动了动说:“那就让他进来吧。”

  一会儿,那个年轻人就进到了禅师的禅房里,老禅师问:“施主,请问有什么事情吗?”年轻人望着老禅师叹息了一声问:“大师,是不是人真的有命运?是不是每个人一出生,他的财富、家庭、生活等命运都已被上苍冥冥注定了?”

  见老禅师闭目不语,年轻人叹息一声说,如果人真的有命运,那么上苍对我也太不公平了,我自小失去了父母,跟随着叔父艰艰难难长大。流血流汗辛辛苦苦挣了一点钱想修几间房子,谁知不小心又被盗贼给盗走了,盼望几家亲朋好友能给我一点资助,可他们却个个一贫如洗……

  老禅师闭着眼睛静静听年轻人说完,才睁开眼睛示意年轻人走到自己坐的蒲团前说:“年轻人,能伸开你的左手让我看吗?”年轻人不知道老禅师要看他的左手干什么,但还是把自己的左手伸到了老禅师的眼前。老禅师用枯瘦的老手轻轻捧着年轻人的手掌,端详了又端详,才指着年轻人手心的掌纹说:“瞧,年轻人,这条手纹是你的生命线,它会暗示你的寿命有多久;这条呢是你的财富线,它可以暗示你能聚集下多少财富;还有这条手纹,它是你的婚姻线,它能暗示你的情感和婚姻。”老禅师顿了顿吩咐年轻人说:“年轻人,请你把你的左手握起来。”年轻人把自己的左手紧紧地握起来。老禅师说:“小伙子,现在你能告诉老僧你的生命线、财富线、婚姻线在哪里吗?”

  年轻人不解地回答说:“它们在哪里?还不就在我的手掌心握着吗?”

  老禅师一听,就微微笑了,对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是的,你的命运就握在自己的手心里,老僧也一样,自己的命运就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天下芸芸众生,别人谁都无法决定另外一个人的命运,谁的命运都只能被自己握在自己的手掌里。”

  年轻人一听,惭愧地对老禅师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大师,我懂了!”没有人能决定你的命运,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握在自己的手心里,自己的命运,只有自己才能牢牢地掌握。

  人是卑微的,正因为如此,应该谦逊有礼,多行善积德,为社会做贡献,才不枉此生。为了把握好现在,我们应该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不被一点小挫折所打倒、所打败,更不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怨天尤人。

  人生在世,不要为了一个理由而计较太多,要学会多多宽容别人。“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应该多多忍让,只因宽容也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

  当生命之舟划过命运之河时,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我们感慨命运的无端,慨叹造化弄人。有这样的一个传说,上帝为了惩罚人,就把他打入凡间,让他做人。原来做人也是一种惩罚。一个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那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小的时候,常常对自己说一定要自己把握命运,做生活的强者。但事实呢?当自己脱去昔日的幼稚,能独立的思考时,现实一次又一次的击碎了童年的豪言壮语。命运时常的作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人不得不相信命运。一个人只有在自己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才会相信命运。

  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人们对自己的命运赋予了新的概念与内涵,人们的意识形态由消极变为积极。相信了过去命运的注定而却放弃了人生的追求,改变了命运的把握。

  在现实中,每个人的条件有天生的区别,对于一个人来讲,客观的条件不是想改就能改。但是这种因素不能对命运起决定性作用,而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常常喜欢说:功夫不负苦心人。其实这句话不完全全对,也不完全错,因为光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命运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或过程,更不是未来。从哲学的角度说,客观条件是外因,而主观意识是内因;客观是基础,主观是动力,客体和主体的最佳结合是命运。

  让我们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别让别人的干扰与诱惑,别让功名与利禄,来打翻我们这坛陈酿已久的命运之酒!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难免会遇上多少欢乐与忧愁,多少酸甜与苦辣,多少成功与挫折。也许我们也曾经为此疯狂过,为此失意过,为此感叹过。但在这疯狂、失意、感叹之后,你是选择奋起直追,还是会不堪一击呢?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此乃立命之学,我们的命运不会被他人牵绊着,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从善积德,我们还要多反省、多思考,使自己更加完善。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珍惜正在倒计时的生命。

  职场的故事 10

  1995年我刚出完一本销售30万册的畅销书,那一年公司赚了很多钱。可是我的出版社仍然是一个小公司,但当下的胜利,让我徜徉在乐观的气氛中,“乘胜追击”是我心中唯一的想法,急着扩充组织与团队成为我最急切的事。

  这时候,我接到一张几近完美的履历表,它直接寄到我公司,直接指名给我。这份履历表,编排精美,显然经过当事人精心设计,内容完整,而且描述处处掌握重点,表现出当事人在文化出版界扎实的历练。而更重要的是,那封指名给我的信,内容陈述了他对文化出版业的理想,说明了过去几年他在两个出版社工作过,并一直努力学习。看到我公司出版的书,心生向往,期待能加入我的团队。

  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他对我出版的书如数家珍,对这些书的看法,分析,虽不见得独到,但还算正确。当时求才若渴的我,当然立即约见。

  面谈时,更令我吃惊,其实在好几个出版的公开场合,他已经见过我,而且几次换过名片,虽然我不确切认识他,但我依稀记得一个有热忱的年轻出版人的身影。看起来这当然是我理想中的求才对象。只是在面谈最后,他给我出了一个难题,他要求了一个比我预先想象高了60%的薪水。

  我很犹豫,但最后我仍然答应他,并且让他成为我公司最重要的主管之一。前半年,我已经发觉他其实能力一般,出版的基本功夫并不扎实,但表达能力一流,尤其是他诚恳的外表,让你不忍心“苛责”他工作上的不足与错误。我知道,我被漂亮的履历表和事先设计好的面谈给迷惑了,但是我不愿承认错误,于是我花了3年的时间努力改变他。

  但成效有限,最后我不得不成立一个新的利润中心,让他当主管,负完全责任,并要求他要赚到自己的“高薪”。这样的方式将他逼到死角,让他无法藏在组织的空隙中,后来的两年里,他的单位浮沉不定,就在我考虑痛下决心处理他时,有一个比我还笨的老板来挖墙脚,我收到他的辞呈,如获大赦。

  这是我当主管时最惨痛的教训之一,事后检讨,我被完美的履历表骗了。我当年会被迷惑,是因为文化出版是讲究设计与美感的行业,我误以为他在这一方面有专长,反而放大了这方面的优点。第二个错误则是被诚意与理想的话语所迷惑。其实我有机会避免这个错误:当他要求高薪时,如果我说公司尚小,无法自担,但仍诚挚延揽,看他如何反应,应该就可以检查出他其实理想有限、现实有余!

  职场的故事 11

  水上漂功夫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但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样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我是博士哪!

  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样办?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能够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明白这木桩的'位置,所以能够踩着桩子过去。你怎样不问一声呢?”

  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尊重经验的人,才能少走弯路。一个好的团队,也就应是学习型的团队。

  职场的故事 12

  到乡下的两所农村中学去交流学习,感受颇多。

  一所中学的校长与教师打成一片,似乎看不出谁是校长,谁是老师,走进校园,会有老师主动跟你打招呼,偶尔也可以看到少许纸屑果皮之类的东西;在会议室开座谈会,端茶倒水的是学校领导,老师们随便交流,畅所欲言,没有什么拘束,甚至可以听到对学校领导的刺耳的批评言论,校长有一句话说得好:在我们学校里,人人都有错。

  到另一所中学去,门口的.两名门卫站得笔挺,校园里难见人影晃动,仿佛没有人一般,水泥地板冲洗得干干净净,真的是纤尘不染。在会议室里座谈,学校领导全都到齐了,每个人说的话像“新闻联播”,中规中矩,有板有眼,好想提前演练过一样,校长解释说,因为期中考试,老师们都去监考了,所以没来参加座谈会,交流只能由全体学校领导出席,念的是官样文章,校长的讲话自始至终没有别的领导插上一句话。站在会议室的走廊上往下看,绿色的柏树上挂着一树“白花”,好久没打扫了。估计在这所学校里的老师个个都有自己的理,只是不当面说出来,憋在肚子里,迟早会冒出芽来,捂得住一时,捂不了一世。

  据说,第一所学校的校长上的课和一般老师差不多,上课、听课、监考和改试卷一样都不落下,校园里师生关系、教师和领导的关系和谐;第二所学校的校长从不上课、从不听课,从不监考、从不改卷,因为那是“老师们的本职工作”,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好像有一道薄薄的玻璃,说不透,道不明。

  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放低身段,不要老是摆出领导的架子,居高“凌”下,不要紧绷着脸,把自己当做老师中的一员,这就是和谐的密码,就如同紧绷着的弓放的时间一长,弓背和弓弦的效用就差,力道也减了,根本就射不出多远一样,越是高高在上,摆足了谱的领导,在别人眼里其实越没谱。在这个世上,人人都有被关心和被关注的需求,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一个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领导者拼命卖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和职场上。

  职场的故事 13

  在80年代版的电视剧《西游记》中,饰演唐僧的演员有汪粤、徐少华、迟重瑞三位,这三位演员中,唯独汪粤不太引人注意。

  1982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汪粤在即将毕业时,幸运地被导演杨洁选中,成为第一个进入《西游记》剧组的“唐僧”,对于汪粤而言,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当汪粤演过3集后却突然向导演杨洁提出,想边拍电影边演《西游记》,而当时剧组有不能跨戏的决定,他经过权衡选择了拍电影。当时中国的电视剧才刚刚起步,其影响力远不及大荧幕电影,大多数演员都喜欢演电影。而令汪粤意想不到的是,《西游记》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巨大轰动,使得主演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徐少华、迟重瑞等人家喻户晓,而他因为只演了3集没什么名气。

  有次80年代版的《西游记》剧组做客央视《艺术人生》栏目,饰演过唐僧的三位演员也聚在了一起。一开始坐在台上的“唐僧”是迟重瑞,而另两个“唐僧”则坐在台下当观众,后来,汪粤被请到台上谈感触,汪粤表示,理应迟重瑞坐在台上,因为是迟重瑞取到了真经,而自己原本可以像六小龄童一样,演完《西游记》,而他没有,因而非常遗憾。

  徐少华因为考上大学而放弃演唐僧,尚情有可原,而汪粤因中途放弃错失良机,实在令人惋惜。其实当年拍摄《西游记》的时候,导演杨洁多次告诫各位主演,要用心演戏,一旦电视剧《西游记》取得成功,他们也将一举成名。

  不少年轻人和当年的汪粤一样,年轻气盛,急于成名,在选择发展方向的时候,尽可能选择热门行业,而对那些刚刚起步的冷门行业则等闲视之,因为在他们看来,越是被人关注的领域成功的机会越大。殊不知,冷门与热门不是绝对的,越是热闹的行业,竞争越激烈,机会就越小,而许多看似冷清的地方,虽刚刚起步却蕴藏着巨大生机,反而更易成功。

  职场的故事 14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棕熊与黑熊想得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黑熊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它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黑熊的蜜蜂为尽可能提高访问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另外,黑熊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的信息才让它们竞争,由于奖励范围太小,为搜集信息的竞争变成了相互封锁信息。蜜蜂之间竞争的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

  而棕熊的蜜蜂则不一样,因为它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里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起到那里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贮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他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

  激励是手段。激励员工之间竞争虽然必要,但相比之下,激发起所有员工的团队精神尤其重要。

  职场的故事 15

  刘健从一所重点大学经贸系毕业不久,就顺利地被一家大型贸易公司录用。不过,他应聘的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业务部经理助理或业务员,而是当了一名普通的综合管理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降格求职。

  去年的这个时候,当这家外贸公司登广告招人时,言明要招收经理助理一人、区域业务员五人、综合管理员一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刘健和他的同学就有二三十人同时向公司投递了应聘材料。筛选了近百份应聘资料后,同学中只有刘健和另外一名同学被通知面试。

  那名同学在学校里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很快被定为经理助理。当主考官对刘健问起:“按说,你也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专业也和我们招收的目标很吻合,可依据申报的岗位来看,你只填了个综合管理员。而管理员说通俗些,是业务部门打杂的,从这点上来看,你是缺乏自信,还是有其他的考虑?”

  刘健听了,从容不迫地回答道:“我承认我与校友有一定的差距。你们录用他为经理助理,说明你们慧眼识珠。我申请管理员的这个岗位,并不觉得怎么‘亏’,这样做,一是可以避开竞争的锋芒;二是由于我经验不足,愿意从这个最基础的岗位上干起,以便全方位地了解部门乃至全公司的业务情况,从中吸取各个优秀业务员的长处,为以后成为一名佼佼者,更是为了自己在公司长久地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招聘主管被刘健坦诚的话语打动了,当场决定把这个鲜有人问津的综合员的岗位给了他,凭着小伙子这种甘于“屈就”的精神,相信他在公司一定会大有作为。

  经过一年的磨合,刘健除了认真地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外,还博采众长,跟着老业务员跑业务,熟悉生意的'操作过程。大半年过去了,刘健的勤奋和发展潜能终于初步体现了出来,被公司上下所认可。完成了好几个实单后,他一跃成了公司的金牌业务员之一。

  求职场上,任何岗位不一定是为你量身制作的。退而次之,自降身份,为了长足的发展先安身再立业,养精蓄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进攻职场的策略。

  职场的故事 16

  吴文丽是N局的一朵花。大眼睛,高鼻梁、樱桃小口、发似绸缎、身材苗条。更重要的是她能喝酒,会唱歌。美人自然会得以重任,何况是还有能力的。吴文丽是N局局长的外交秘书。所谓外交秘书,就是专门陪领导出门应酬。

  这天,吴文丽和会计小刘,陪沈局长去应酬上属单位来的审计。私下,沈局长嘱咐她,喝过酒,再陪他们唱歌跳舞。要察言观色,热情周到。一定从这俩审计人员嘴里,掏出有利于N局的消息来。

  吴文丽跟随沈局长多年,是个懂眉言识眼语,且巧舌如簧的人。凡是她出面应酬的事,从没让沈局长失望过。她自信这次也不会。席间,吴文丽的纤纤玉手,不断倒茶倒酒、周旋着点烟夹菜、说奉承话。两审计一高兴就喝高了,吴文丽接着就请他们跳舞。在舞厅里,吴文丽就得知他们是到N局来查帐的。有一笔帐目,他们手里没确切材料,无法证实就只有N局出示了,这是他们此行的任务。

  吴文丽借故去厕所,把消息编辑在手机上,发给了沈局长。半小时后,沈局长面带笑容地下了舞池。经过吴文丽身边时,说她男朋友打电话找他要人了。吴文丽知道是沈局长另有安排,娇怨男朋友爱吃醋,收拾着要回去。沈局长似乎也一脸的遗憾,两手一摊对两审计说:“看,年轻人就是不比我们,刚分开一会儿就不行啦!”两审计只好随和说:“感情好啊,感情深!”

  就在她即将离开时,沈局长又喊住了她。她回头,笑眯眯地问:“领导,还有啥指示?”沈局长极严肃地说:“两位审计领导来咱局一趟不容易,咱主动申请把局里的帐目对对。以便以后更好地工作,帐我让小刘带来了。今晚太晚,两领导也累了,你把帐单先带回去吧!一定要放好啦,明天拿到局好对帐!”

  第二天,吴文丽到沈局长办公室没见着人。一问,说在会计室。她去,两审计,小刘正和沈局长喝茶。沈局长看见吴文丽就说:“就等你拿的帐单来了。”

  吴文丽打开包取出账单,立功似地开玩笑:“我是拿命保护它的'!”沈局长笑了:“还想要奖赏?”吴文丽调皮地说:“那当然,我一路吓死很多脑细胞”众人都笑。当刘会计接过帐单时,却把手又伸过来说:“快拿来!”吴文丽把他的手往下一打,笑了:“拿你的头啊,不是给你啦?”刘会计说:“这那是帐单啊,这是作废了的表格,办公桌上到处是!”

  沈局长端着茶杯笑了:“小吴,别闹了,拿出来对帐了,下午他俩要回单位交差呢!”吴文丽心怦怦狂跳,慌乱对沈局长说:“就是这帐单,您昨晚交给我的!”沈局长吓了一大跳:“怎么会呢?我交给你的一共三张呢,怕搓坏了多给两张纸裹着的。再找找放哪了?”吴文丽把包里里外外翻了底朝天,翻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找不见。她脸郏通红,一言不发地跑都楼下,打车回家找。但吴文丽一无所获,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沈局长无奈地说:“以两位审计领导的账为准吧,都是一样的。您是上属单位,比我们做账要细要准,我绝对信任!”两审计附声点头说是。刘会计也说是。吴文丽惭愧地低头不语,但心里就认定沈局长交给她的就是那两张纸。她觉得冤枉,但无处申辩。恍恍惚惚熬到帐对完了,她开抽屉找茶叶,到口袋掏钥匙,却掏出那张帐单来。她悄悄找出沈局长,给他看帐单。沈局长的胖脸立刻没了笑意:“帐都做完了,再拿出来出入就大了,就当它丢了!”

  这次帐目审查的异常顺利,且正确无误。沈局长被上属单位誉为“清正局长”。吴文丽却被清正局长加薪。他说:“小吴啊,幸亏你把帐单弄丢了,拿出来的话我们都完了。好几家兄弟单位做假帐,局长被送进检查院!因为你的疏忽,我却成了清正局长!只是,以后工作不能如此马虎了”吴文丽使劲地点着头,但她就是不明白,自己什么时候把帐单揣进口袋的?

  职场的故事 17

  最近,单位的小李提拔了,大家在羡慕之余,总喜欢议论一番,有的说他与局领导有亲戚,有的说他为此事花费了多少云云。

  小李家境极普通,大学毕业后分到单位网络处,负责网站维护,在网络处,他是学历最底,并不被人看好。

  单位网站设计的时候花了不少钱,但美观有余实用不足,领导的信箱经常会接到此类的.意见或建议,但由于涉及部门多,往往协调会后就没有了下文。

  自从小李来后,从天气预报到常用电话、从火车时刻表到最新杀毒软件,报刊阅览到外网境像,栏目在不断增多,网上的信息多了,更新也及时了,很贴近生活,很受欢迎。

  机关里电脑多,电脑出毛病是经常的事,电话打到网络处,其它高才生都不屑一顾,处长只好安排小李去,小李也听话,一喊就到,一到就修,一修就好,并帮助他们装这装那,即使是休息时间,也从来不推脱。

  碰上有需要偏门软件的,他还自费掏腰包,个别处长问他要发票时,他笑着摆手,说也就几块钱的事,心意领了,有任务尽管安排。

  一些好心人经常劝他,说你真傻,得学学网络处其它人,多与领导搞好关系,天天跑这跑那的修破电脑,能有什么发展,他总是憨厚地笑笑。

  小李不管做什么事,都力求最好,慢慢就成了他的做事风格,自然,领导对他也特别照顾,遇到培训、学习什么的,局里都尽可能安排小李参加。

  大家都知道,机关的水很深,人际关系也很复杂,但小李还是慢慢从机关里显露出来了,在每年总结表彰的时候,他总会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下,领取这样或那样的荣誉。

  平时,大家都感叹找不到通向成功的捷径,或许,把简单的事做好,并能长久地坚持,就是一条最佳的捷径。

  职场的故事 18

  有一个叫史蒂文斯的中年男人在一家公司里当程序员,他已经在这家软件公司里干了8年。然而,就在这一年,公司倒闭了。这时,史蒂文斯的第三个儿子刚刚降生,巨大的经济压力使他喘不过气来。

  于是,史蒂文斯开始了漫长的`找工作生涯。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他一无所获。一天,史蒂文斯在报上看到一家软件公司要招聘程序员,待遇非常好。他立刻赶到公司,准备参加应聘。应聘的人数实在太多了,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经过简单交谈,公司通知他一个星期后参加笔试。在笔试中,史蒂文斯再次轻松过关,剩下的只有两天后的求职面试了。

  然而,在这最后一关中,史蒂文斯没被选项中。不过史蒂文斯并没有怨恨,而是给这家公司写了封信,以表感谢之情。信中这样写道:“感谢贵公司花费人力、物力,为我提供了笔试、求职面试的机会。虽然我落聘了,但通过应聘使我大长见识,获益匪浅。”

  那家公司收到回信后,无不为这样的一封信而感动,最后总裁也知道了这件事情。3个月后,新年来临,史蒂文斯收一张精美的新年贺卡,上面写着:尊敬的史蒂文斯先生,如果您愿意,请和我们共度新年,贺卡是他上次应聘的公司寄来的。原来,公司又出现了空缺,他们第一个就想到了史蒂文斯。

  史蒂文斯应聘的这家公司就是美国著名的微软公司,而十几年后,史蒂文斯凭着出色的业绩,一直做到了公司的副总裁。

  职场的故事 19

  用一生的时间来磨一面镜子,这种“蠢事”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做。然而在荷兰,有一个刚初中毕业的青年,在一个小镇里做镇政府的门卫工作。

  那时,门卫的工作是比较清闲的。于是,青年为了打发为余的.时间,养成了打磨镜片的爱好。青年非常专注和细致,多年来的打磨生涯使他的技术已经超过专业技师,他磨出的复合镜片的放大倍数,比他们的都要高。

  就这样,青年锲而不舍地磨了六十年镜片,也因此让他发现了当时科技尚未知晓的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1674年他开始观察细菌和原生动物,即他所谓的“非常微小的动物”。1677年他首次描述了昆虫、狗和人的精子。1684年他准确地描述了红细胞,证明马尔皮基推测的毛细血管是真实存在的。1702年他指出在所有露天积水中都可以找到微生物。他追踪观察了许多低等动物和昆虫的生活史,证明它们都自卵孵出,并经历了幼虫等阶段,而不是从沙子、河泥或露水中自然发生的。

  这个青年就是科学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科学家万﹒列文虎克。

  职场的故事 20

  20多年前,一位知名企业的总经理想要招聘一名助理。这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一时间,应征者云集。经过严格的初选、复试、求职面试,总经理最终挑中了一个毫无经验的青年。

  副总经理对于他的决定有些不理解,于是问他:“那个青年胜在哪里呢?他既没带一封介绍信,也没受任何人的推荐,而且毫无经验。”

  总经理告诉他:“的.确,他没带来介绍信,刚刚从大学毕业,一点经验也没有。但他有很多东西更可贵。他进来的时候在门口蹭掉了脚下带的土,进门后又随手关上了门,这说明他做事小心仔细。当看到那位身体上有些残疾的求职面试者时,他立即起身让座,表明他心地善良、体贴别人。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时也是干脆果断,证明他既懂礼貌又有教养。”

  总经理顿了顿,接着说:“求职面试之前,我在地板上扔了本书,其他所有人都从书上迈了过去,而这个青年却把它捡起来了,并放回桌子上;当我和他交谈时,我发现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指甲修得干干净净。在我看来,这些细节就是最好的介绍信,这些修养是一个人最最要的品牌形象。”

  职场的故事 21

  一个青年刚刚大学毕业,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他找到了一份人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在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里做技术员。

  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青年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拿给在井架顶层的主管。

  青年对这第一个任务信心百倍,他拿着盒子,快步登上狭窄的舷梯,登舷梯是十分累人的,当青年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又让他送回去。于是,青年按照吩咐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而领班也是同样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次送给主管。

  青年此时有些耐烦了,他觉得这项工作一点意义也没有。可是领导的命令不得不执行,于是青年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顶层时,已经浑身是汗,两条腿抖得厉害。主管和上次一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下名字,又让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轻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来,然而,领班还是在签完字以后让他再送上去。

  青年有些生气了,他觉得主管和领班是在跟他开玩笑。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尽力忍着不发作,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头看着那已经爬上爬下了数次的舷梯,拿起盒子,步履艰难地往上爬。当他上到顶层时,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请你把盒子打开。”

  青年于是打开了盒子——里面竟然是两个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侣。年轻人终于无法克制心头的怒火,把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接着对他说:“请你把咖啡冲上。”这时,青年将所有的愤怒和不满全部发泄了出来,他“啪”地一声把盒子扔在地上,大声地说:“我不干了!”

  此时,主管摇了摇头,对青年说:“很遗憾,如果你再忍耐一下,你就可以通过这个考验了。刚才我们所做的是一种‘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们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业任务。你已经通过了前面三次,只差最后一关,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胜利的咖啡。因此,对不起,您不能在这里工作了。”

  职场的故事 22

  我,名牌大学毕业,和曹薇一起进公司的新人。我们都在试用期,职位只有一个,明摆着是场不可避免的竞争。

  早晨,我第一个来到公司,经理从我旁边走过的时候,我站起来问候他,他看着我说:“来得很早嘛。”这时曹薇才来打卡,经理看了她一眼,没有说话。我心里高兴极了,没想到第一天上班我就占了上风。

  经理把我和曹薇叫进办公室,简要地介绍了一下公司的情况和我们的职责。我连忙拿出准备好的笔和记事本,把经理的话记下来。瞥了眼旁边的曹薇,她竟什么都没带。

  经理说完之后,我又提出一些问题,其实不是我不明白,而是想让经理觉得我在认真地听他说话,能提出一些合理的问题。经理回答了之后,温和地对我说:“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我摇摇头,和曹薇一同告辞出去。

  我和曹薇的职务是销售文员,就是协助销售部门制订计划和客户跟进。我和曹薇有各自不同的客户群,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靠电话完成,客户的意见成了衡量我们工作的主要标准,还好我们旗鼓相当。

  我每天不但早来,走得也很晚。等经理走了,我才会下班。在这三个月的试用期内,我希望经理能看到我的勤奋。

  周五,经理很晚都没走。我出去买了一份盒饭回来。敲开经理室的门,经理很惊讶。我把盒饭放在他桌上的.时候,他感激地说:“谢谢你,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回去?”

  我说还有一点儿事,忙完了就走。经理点点头:“哦,那你去忙吧,要注意身体。”

  从经理室出来,我高兴得差点儿跳起来,这一晚,我不仅让经理看到了我的努力,也在感情上赢得一分。

  在我积极表现的日子里,曹薇除了按部就班地完成她的工作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她总是准点上班,按时下班。有时,经理一天都看不到她,还会问我她哪儿去了,我若无其事地说她下班了。我想,这次只要我在工作上不输给她,这个职位就一定是我的囊中物了。

  三个月后,出乎我意料的是,出局的竟然是我。我找到经理,问他不选择我的理由。经理温和地对我说:“虽然你对工作很热忱,对同事也很友好,但是我和人事部的经理都觉得你的工作能力有问题。”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我和曹薇的工作业绩是一样的呀!”

  “是的,这才说明问题。曹薇只用正常工作的八小时,就完成了你从早到晚才完成的工作量,这还不能说明你工作能力有问题吗?再比如,同样是介绍工作的情况,曹薇只用听就记住了,可你不仅要用本儿记,还要再反复问几遍,这是不是代表着你与曹薇在理解力上有差距呢?我们公司不仅要求员工要肯干,还要会干。在这三个月里,曹薇用工作以外的时间,一直在学习有关物流的知识,很快就要参加考试。看到差距了吗?这就是我不聘用你的理由。”

  我有些傻眼,却又无话可说,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事实告诉我,我失败在自以为是的“勤奋”上。这也让我明白,对企业而言,勤奋并不代表优秀、高效率、高质量的工作能力。而这次的失败,终于让我学会了怎样做一个优秀合格的好员工。

  职场的故事 23

  阿星在原来的美发厅当助理当烦了,就想换一个地方,于是来到一个很高档的美发厅去应聘当助理。助理的工作就是洗头和烫染工作。这些事阿星早已经做得非常的不错,所以,应聘的时候,也相当的自信。很顺利地得到了招聘方的满意,同意他到店里先实习几天看看,实习后考试合格就可以正式上班了。

  实习考试可阿星现在的工作不是去接触顾客,而是先要在模特头上卷发杠,有时间和质量要求,得过店长这关。

  在模特头上卷杠,这对阿星来说是驾轻就熟的.,当学徒的时候练的次数实在太多了,而且阿星还是原来店里的卷杠能手。于是,他拿起模特头,在规定的时间里卷好了头发,而且自己相当地满意。满心欢喜地拿给店长一看,店长瞧了一眼,不屑地说:“自己先看看哪里没做好吧。”

  阿星听到这话心一下子凉了,都是按要求做的,还会有什么错?可是店长说不行,就得改呀。来的时候,就听说店长以前就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助理,虽然她现在不再做助理了,但对助理这一块要求却非常的严格的。

  阿星就细心去观察正在给顾客卷发杠的助理们,却发现,他们的技术也不咋样嘛,有的还不如自己呢,可是店长为什么不满意自己卷的杠呢?

  是不是自己太自信了,让大家觉得自己有点狂妄。为人处世的道理说:在任何地方,都要谦虚才好。阿星是忘记了这一点,就恭敬地请教店长,让她做一下卷发杠的示范。店长示范后,阿星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小心翼翼地递给店长看。这次店长接了过去,看了一下,说:“比上次好多了,再多看看大家的卷法,自己再多琢磨一下。”

  阿星点点头,可心里想,已经这么好了,还不满意?店长要求真是太高。

  这天下班,阿星放弃休息机会,在宿舍里练习起来,同屋的小帅见了,笑笑,卷这么好还练习呀。阿星就说店长还不满意,所以要再练一下。小帅听了,问:“你来实习几天了?”阿星说三天了。小帅拍拍阿星的肩膀说,放心吧,明天一定实习过关了。

  第二天一早,阿星交上自己的成绩时,店长看了好一会儿,说:“今天卷得非常的好,从现在开始,可以到顾客头上实习了。”

  阿星今天卷的杠没有昨天的好,还有点毛躁,发丝也不太顺和亮,可是店长居然就让过关了!再想想小帅的话,阿星就更不明白了。跑过去悄悄一问,他恍然大悟了。来这儿的助理,最早过关的也是在第四天,原因很简单,店长当年来做助理的时候,就在第三天才过的实习关,她只是想证明她还是这个美发厅里最优秀的助理,没有人可能超过她。

  职场的故事 24

  10月30日一早,学生们去复旦参加决赛,成绩如何,不得而知,转天还有实验考试。赶到上海 的各地学生家长无事可做,一边焦急地在宾馆等候孩子,一边三三两两地聚在大厅沟通信息。我发现,参加竞赛的学生家长基本上都是冲着北大清华来的,另外几个 学校的招生组,门可罗雀,少有问津,这些名校肯定不在家长们的首选之列。

  我们了解到有些省份对竞赛重视,学生阵容整齐,高手云集,有的学生甚至放下别的课不上,专门 抽出来打竞赛,省里集中培训,请高校教授强化辅导,而我们的学生基本上处于散养状态,没有因为参加竞赛耽误过一天课程,也基本上没有任何集训或辅导,大多 是学生自学,与有些省份相比,我们显然不是人家的竞争对手,而这次北大清华的保送名额有限,形势对我们并不乐观。

  我们在大厅继续等待,同来的一位学生家长告诉我们老师通知孩子下午到清华面试,每人十五分钟左右。

  临近中午,几辆大巴车开到宾馆门前,参赛的学生们鱼贯而入。我们见到孩子和同学,上前打探消 息:“考得怎么样,难不难?”看得出,几个人都很沮丧,情绪不高:“考砸了,题太难了,不知道今年是哪出的题,超难。”我们只能鼓励:“要难大家都难,考 完了就不要再想它,好好准备明天的实验考试。”

  我告诉几个孩子下午三点参加清华面试,好好准备。几个人吃完饭,换衣服洗脸刮胡子,表情复杂,坐立不宁,不停地走来走去。面试,问哪些内容,应如何表现,他们丝毫没有经验,心里不免紧张。

  下午三点一刻,孩子被叫进清华招生组的房间参加面试。大约20分钟以后出来了,显得挺自信, 问了问他情况,说是有四五个老师围坐在一起,问了他一道物理题,他感觉回答得还不错,问他还读过什么物理书,“我说除了国内的竞赛书,还读过美国的`《费曼 物理学》,有一个老师说,‘你读过《费曼物理学》?告诉你,全国的高校里面只有我们清华才讲费曼。’随即老师问了我一个书里的问题,不难,当场我就答出来 了。临走时我和每一个老师握了握手,老师告诉我好好考吧,争取冲击金牌。”

  孩子回了房间,我们在那等着。楼道里站着十几个家长,招生组门前三三两两有人进出。没有预约人家是不接待的,我们希望能有机会问问孩子的面试情况。

  转天10月31日,大赛进行实验考试,我们还是在宾馆等待。从形势分析,这次北大带来的名额 相对较多,而清华名额紧张,又没有任何信息,保送清华的几率很小,我们决定到北大招生组看看情况。这期间,刘院长出出进进,几次见到我们。临近中午的时 候,刘院长出来偷偷对我爱人说:“别等了,回去吧,孩子的简历我们看了,很优秀,把心放肚子里,哪也不要找了。”孩子他妈激动得连连道谢。

  职场的故事 25

  有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拿给在井架顶层的主管。年轻人抱着盒子,快步登上狭窄的、通往井架顶层的舷梯,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又让他送回去。于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而领班也是同样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次送给主管。

  做事有时需要再忍耐一下年轻人看了看领班,犹豫了片刻,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顶层时,已经浑身是汗,两条腿抖得厉害。主管和上次一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下名字,又让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轻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来,可是,领班还是在签完字以后让他再送上去。

  年轻人终于开始感到愤怒了。他尽力忍着不发作,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头看着那已经爬上爬下了数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艰难地往上爬。当他上到顶层时,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把盒子打开。”

  年轻人撕开盒子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侣。年轻人终于无法克制心头的怒火,把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此时,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啪”地一声把盒子扔在地上,说:“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扔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这时,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你可以走了。不过,看在你上来三次的份上我可以告诉你,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作‘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们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很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这最后的一点点,你没有喝到你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职场智囊:忍耐,大多数时候是痛苦的,因为忍耐压抑了人性。但是,成功往往就是在你忍耐了常人所无法承受的痛苦之后,才会出现在你面前。千万不要只差那么一点点就放弃了。

  职场的故事 26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之后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样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之后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示: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聆听,用心听,虚心听。

  职场的故事 27

  这是一个订货会的签字仪式。一方是某玻璃制品公司的老总,另一方是外商。此次签字仪式邀请了众多电视台记者进行采访。

  双方签字完毕,周围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礼仪小姐款款走上前,托着一个玻璃盘,上面是十余只斟满红酒的玻璃杯。就在礼仪小姐分发酒杯的时候,不知怎的,小姐身子一歪,一大盘玻璃酒杯倒扣下去,随着几声清脆的声响,酒杯洒落一地,这令人尴尬的一幕自然也被记者录进镜头。礼仪小姐不知所措,慌忙俯身去捡拾酒杯。

  就在礼仪小姐收拾完酒杯准备退下时,玻璃制品公司的'老总喊住了礼仪小姐,他从礼仪小姐手中接过玻璃盘。转身首先向外商道歉,然后说:“请诸位看一下。这些玻璃杯都是完好无损的,这就是我们公司研制开发的最新钢化玻璃品种。”外商接过玻璃杯,好奇地碰撞几下,果然质地坚硬。结果,在那个签字仪式上,又多了几张这种钢化玻璃的订单。

  我不知道,礼仪小姐是真的失手,还是玻璃制品公司老总故意使计。但这次失手带来的正面宣传效果绝对大于负面效应。并且称得上别出心裁。

  还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画家的笔会,主办方邀请了十余位知名画家现场作画,作品经拍卖后所得款项将资助给失学儿童。那天,所有到场画家都很卖力。在我的身边,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画家,他画得很投入,甚至无暇坐下来喝一口水。在创作一幅山水作品的时候,画家勾画了远处的山脉和近处的渔船,颇有意境。最后,画家端着画盘为画着色。也是在突然之间,画家的手一抖。浓黑的颜料一下子倾倒在画纸上。周围的观者顿时唏嘘起来。而画家却不慌不忙,凝视片刻,复取出一支长毫毛笔,在画纸上涂抹起来,片刻,一棵劲松跃然纸上,整幅画作一下子有了另一番气势。

  这次我同样不知道,这是画家的一时失手,还是有意为之。但我同样佩服画家的高明。

  其实,不管怎样,失手总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然而,失手并不都是一种失误或者失败,也并不一定都不可挽救。比如那位老总、那位画家,都把失手转化为一次成功的宣传和另一份美丽。

  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对人生中出现的“失手”心存畏惧呢?重要的是,一旦失手,你能不能保持一份处变不惊的心态,能不能保持一份冷静和智慧,从而巧妙地化险为夷。

  职场的故事 28

  同事小王刚进局里一年, 就被提拔成了副科长, 尤为难得的是, 众多头头都赞同这一任命。

  大家都很奇怪。论学历, 他比不上大刘;论资历, 他比不上老赵;论溜须拍马, 他比不上小马。于是, 大家都在猜测, 到底是什么让小王脱颖而出的呢?大刘去调查他有没有暗地里攻读学位, 老赵去调查他的人际关系, 小马去调查他有没有背后送礼。几天后, 大家都失望而归。

  慢慢地, 大家也就淡忘了这件事情, 唯独我依然在坚持, 发誓要弄个明白。直到有一天, 局里开会, 一切才真相大白。

  那天, 领导们又在会上大读演讲稿, 大家都听得昏昏欲睡, 唯独小王正襟危坐, 认真记录。当发现领导口干要喝水或者讲话累了的时候, 他就率先鼓起掌来, 迷迷糊糊的大家也跟着鼓掌。那一刻, 我居然从领导眼中看到了振奋和感激。连续几个领导的`讲话都是如此。

  原来秘诀在这里。不用送礼, 不用人际关系, 在又臭又长的会议中给领导以“贴心”的鼓励。这掌声真是响得恰到好处啊。

  职场的故事 29

  在低工资的时代,要使从事高危工作的人玩命干活,离不开高额的奖金刺激。比如明朝的戚家军,就是实行这一策略的成功例子。

  戚继光给士兵定的工资极低,一年10两银子,只相当于农民打短工的收入。戚继光这么做也是不得已,明朝实行的是低工资制,连堂堂长(兵部尚书)也只给152两年薪,兼之明朝重文轻武,处处压制军备。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戚继光如何敢申请高额军费?小心有人参劾你。

  但顺应了王朝制度和朝野思潮,你还得顺应人性,只付给士兵打短工那么低的工资,士兵不会给你卖命,既然干农活也能赚到这个钱,人家干吗要提着脑袋上前线呢?这笔账没有人算不清。

  把奖金定得高高的,这几乎是唯一的办法。思想工作重要,理想教育重要,但离开了重赏绝对没有成千上万的勇夫。所以戚继光给士兵开出了极高的赏金:每一小队杀死一个倭寇,赏银30两,杀死10个300两,100个3000两。

  戚家军每一小队为12个人,钱也由这12个人来分。学现代管理的人都知道,奖金不能平均发放,按人头平摊,这个奖金等于白发,扔大河里去了。戚继光不懂现代管理理论,但戚继光却超前地制订出符合现代管理的奖金制度:按岗位发放。

  这12个人的小队,大致分冲杀在前的一线岗和殿后的二线岗,一线岗除了队长外有8名士兵——2名持牌手、4名长枪手、2名狼筅手。仗主要是由这8个人来打,因此这8名士兵拿大头,得30两赏银中的20两(以杀死一名倭寇计)。二线岗有短刀手两名,伙夫一名,砍下倭寇首级的那名短刀手得2两,另一短刀手得1两,伙夫半两。如果有鸟铳手配合小队作战,鸟铳手也分2两。余下的钱全归队长,当然他拿的最多。

  这样的奖金制度意味着,全队如果一年累计打死60个倭寇,基本上就发财了,像一线岗的8名士兵,每人能拿到150两银子,相当于一个长。

  赏银之外还偶有其他的收入,比如倭寇丢弃在战场的“财宝金银布帛器械”,士兵平分(队长拿双份)。这一份收入属于软性的,难有确数,一年下来,折银20两是它,200两也是它,要视倭寇的抢劫能力而定(倭寇的财物都是抢来的),倭寇抢到铜壶铁锅,士兵就分铜壶铁锅;倭寇抢到金佛像红木宁式床,士兵就分这金佛像红木宁式床。

  戚继光没去触动王朝制度,也没去改变士兵的政治待遇,但他的奖赏制度一出,在看似不经意间,把一项人人厌恶的工作变为发财致富之路。

  职场的故事 30

  坚持是一种美德

  米琳大专结业后,前往南方某市求职,颠末一番努力,她和别的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尝试使用期为一个月,尝试使用合格,将被聘用。

  在这一个月之内,米琳和那两个女孩都很努力,到了二十九天时,公司按照他们三人的营业潜力,一项项给她们打分。结果,米琳虽然也很卓越,但仍然比另两位女孩低一至二分。公司王经理托部下通知米琳:“明天你是最后一天上班,后天便能够结账走人。”

  最后一天上班时,两位留用的女孩和其他的人都关心的'劝米琳说:“反正公司明天会发给你一个月的尝试使用工资,这天你就不必上班了。”米琳笑道:“昨日的工作还有点没做完,我干完那点活,再走也不迟。”到了下午三点,米琳最后的工作做完了。又有人劝她提早放工,可她笑笑,不慌不忙地把自我工作过的桌椅拭擦患上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和“同事”一同放工,她感觉自我很充实,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其它员工见她这样做,都十分感动。

  第二天,米琳到公司的财务处结账,结完账,她正要离开,顶头遇见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不要走,从这天起,你到质量检验科去上班。”米琳一听,惊住了,她不信赖会有这种好事。王经理微笑着说:“昨日下午我暗中观察了你好久,应对工作你有坚持的理念。正好我们公司的质量检验科缺一位质检员,我相信你到那里必须会干的很好。”

  职场的故事 31

  有两个妇人在聊天,其中一个问道:“你儿子还好吧?”

  “别提了,真是不幸哦!”这个妇人叹息道:“他实在够可怜,娶个媳妇懒得要命,不烧饭、不扫地、不洗衣服、不带孩子,整天就是睡觉,我儿子还要端早餐到她的床上呢!”

  “那女儿呢?”

  “那她可就好命了。”妇人满脸笑容:“他嫁了一个不错的丈夫,不让他做家事,全部都由先生一手包办,煮饭、洗衣、扫地、带孩子,而且每天早上还端早点到床上给她吃呢!”

  职场点睛

  同样的状况,但是当我们从“我”的角度去看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心态。站在别人的立场看一看,或换个角度想一想,很多事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有更大的包容,也会有更多的.爱。

  同样的状况,在涉及自身利益的评价中,我们往往对有益于我们的做法,做出肯定的评价,而对无益于我们的做法,做出否定的评价。人的利己性是产生以上情 况的重要原因,但是不是绝对原因呢?其实,评价标准的缺失才是更深层的原因。所以,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用客观标准来摒弃因主观立场不同而导致评价不一。

  职场的故事 32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

  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 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好保存身家性命。镇长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为 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立刻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最终,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 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职场点睛

  每一个日子都可能是最后的日子,我们要以敏锐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看这个世界,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他了。

  大众和小众,主流和边缘,两种相对独立的群体。独立的'不光是他们的生存空间,更是他们思维的方式、价值观、判断是非的标准。

  身居职场,同样也有主流大众和边缘小众的存在。如果你是职场精英,那么你就会被公司定义为主流。你是标准,你的思维定势让你考虑问题时往往漠视身边的那些边缘员工,但是如果你能大度地进行换位观察,也许你会发现你的一些职业漏洞和职业风险。

  职场的故事 33

  雪地行军是桩危险的事,它极易使人患上雪盲症以至迷失行进的方向。但人们感到奇怪,若仅仅是因为雪的反光太刺眼,为什么戴上墨镜之后,雪盲症仍不可避免呢?

  最近美国陆军的研究部门得出结论:导致雪盲症的并非雪地的刺眼反光,而是它的空无一物。科学家说:人的眼睛其实总在不知疲倦地探索世界,从一个落点到另一个落点。要是连续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个落点,它就会因紧张而失明。美国陆军对付雪盲症的办法是,派先遣部队摇落常青灌木上的.雪。这样,一望无垠的白雪中便出现了一丛丛、一簇簇的绿色景物,搜索的目光便有了落点。

  职场点睛

  所有的眼睛都在搜索世界,搜索世界的眼睛不怕光怪陆离,却怕空空一片。一个人如果搜索不到友谊的落点,他很可能对所有人充满敌意;如果搜索不到真诚的落点,他很可能会怀疑整个世界。

  目标,是个人行为的意图。如果没有目标,那么行动的结果只能是无聊、空虚,找不到生命的落点,就会患上人生前进的雪盲症。现实中,人生没有志向,往往 无所事事,无所事事自然找不到人之为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价值,最终结果是,极端的人选择自杀,一般的人怯懦的活下来,但却成为了会呼吸的僵尸。人在职场, 要提早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目标,不应稀里糊涂,随波逐流。

  职场的故事 34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新学年开始时,罗森塔尔博士让校长把三位教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100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常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都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老师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 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想到会是这样,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高。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的全校最优秀的教师,也 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

  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这三位教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工作自然非常卖力,结果肯定非常好。

  职场的故事 35

  公司里新来了位业务主任,二十五六岁的样子,圆圆脸大眼睛,最引人注意的是一笑有两个浅浅酒窝会出现在他嘴角。这个看着嘴边只有几根软毛的家伙居然能当主任!业务部的人中午饭都不吃了,七嘴八舌开了一个讨论会。

  头一个月里,小酒窝四处流窜,一会儿到市场部聊上几句,一会儿到人事部扯上几分钟,一会儿转到财务部问问制度,一会儿守在管理部门口拉话题儿。等到开会时,人家就成哑巴了,不管讨论什么都是一副微笑的面孔,光点头不吱声。真要是必须每人发言时,他就一咧嘴露出小酒窝:“嘿嘿,我刚来,还在了解情况和学习,一个月后我再说话吧。呵呵……”

  大家私下议论着,有人说:“公司这请的是什么主任,就一和事佬嘛!真该把那钱发我!”还有人说:“是不是哪位领导的亲戚呀?”

  到了第二个月,大家忽然发现小酒窝改闷头写作了,每天来了不是写就是算,再不就是抓住个人问这问那,直到把人问跑。有人忍不住了:“公司有钱没处扔了?找个闲人也就罢了,还占个管理位置!”

  到了第二个月的后期,连几位主要领导都快憋不住了,眼看快有重量级人物出面的紧急时刻,小酒窝开始动作了。第一步就是向大领导申请实施一个促销方案,而且迅速得到认可。在专题研究会上至少有三四位同事看了他的报告后,嘴巴一分钟之内没合上。人家的报告从市场角度分析,从产品方面调研,再从企业内部情况入手,分步骤的三套方案相互补充相互呼应。最漂亮的是人家还有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困难预期及处理准备。人员也根据特点进行了分岗设置,有地面部队地毯式直销,有空中部队短信呼出加电话营销,有水上部队发行软文硬广。最后,人家连促销期间的绩效分配方式、相关阶段负责人、价格杠杆设置全部摆在大家面前。在一片惊叹声中,也有人说:“原来就是个理论家呀!憋了快两个月了,就弄出个报告来。”

  第三个月里,小酒窝就像听见冲锋号的战士,每天和员工一起跑市场见客户,回来就拉着几位主管小结分析,修订方案。还时不时地自费与员工一起活动一下,他说这叫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光让马跑不让马吃草的不是好领导。

  一个季度的.促销结束时,领导开了一次公司成立以来最隆重的庆功大会,因为他们部门创造了公司开业来的最高业绩,奖励也足够丰厚。一个个有关部门上台领了奖,最后是小酒窝,只见他把红包一放,说:“我的成绩是大家给予的,没有第一个月各部门的培训和第二个月里大家的不厌其烦,哪有我们部的今天。所以,今天的晚餐我请了。”

  什么叫不服不行,这就是不服不行,小酒窝就是我今天的顶头上司,虽说人家进公司时比我矮半级,但职场规律是能力决定一切。人家那种沉得下来,拿得出手,智慧+勇气+乐观再具备足够的亲和力,真不是一天的功夫。我还尚需努力。

  职场的故事 36

  法兰克福书展原来只是德语系出版界的一个活动,二战之后,因缘际会,发展成最具国际性的书展。虽然有些英语系国家也设立了自己的书展企图取而代之,但都没有成功。今天的法兰克福书展,被称为“书展中的书展”,不论哪一国出版人,每年总要朝圣一次,躬逢其盛。

  参加这个书展固然有所收获,但不免也有些挫折感。去过的人都知道:即使日本这样的出版大国,在法兰克福书展中,仍然处于边缘地带,更何况我们。

  我去法兰克福,情绪就经常起起落落,直到有一年,遇见一位彼得先生。

  那年,我在第四馆里被“轰炸”得相当疲惫(这个馆以英美出版公司为主),于是在一个下午,去了地理位置不算很中心的第五馆(全部是德语系),纯粹是毫无目的地闲逛。

  避开庞然巨物般的贝塔斯曼出版集团,钻到三楼——那里都是一个个单一展位的小出版社。

  在拥挤的人群里,我眼睛的'余光被一道闪光所吸引。

  那是一面镜子嵌在一本精装书的封面上。书里收集了许多作曲家、画家、建筑师、诗人的肖像,以及他们作品的草稿。

  虽然我不懂德文,但是一下子就被整本书的设计理念、生动的内容、精彩的摄影,以及无懈可击的印制所震撼。当然,画龙点睛的,还是那面镜子。所有阅读这本书的人,也同时在这本书里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摊位上只有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摊位的上方则挂着一棵白菜。我问他挂棵白菜干吗。他笑笑:“科尔啊!”(德语里,白菜和德国前总理科尔的名字同音)他叫彼得,住在奥地利边境的一个小镇上。整个出版社就他一个人,从编辑到设计再到成书,都是他独自完成的。那么精致的印制,是在当地小镇上一家小工厂里做出来的。主要的发行,都是他自己骑着单车送去书店的。忙的时候他多送两家,不忙的时候,就在店里跟人多聊几句。赚的钱还够,因此他就只挑他最喜欢的书来做,一年出十来本。

  在那个强调跨国出版集团的合纵连横、强调畅销几百万册作家的书展舞台上,看着他,我突然想到一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有哉!”

  我问他,在大型出版集团无孔不入的侵袭下,会不会感到压力很大。

  彼得淡淡地笑笑:“不会,他们做不出我的书。”

  有时候,第一是要站到聚光灯下去抢的。第一的成果,是要公告天下的。但更多时候,第一是不需要比较的,孤独的,不为人知的。往往这个时候,我们更要珍惜,更要相信自己,更要淡淡地微笑。

  后来,每年去法兰克福,我总会设法去见见他,看看他这一年又做了什么,也给他看一两本自己觉得还拿得出手的书。

  职场的故事 37

  一早,牛总便发现自己办公桌上竟多了一只蓝色的鱼缸,里面还有几尾漂亮的金鱼。“这是谁的鱼缸啊?”牛总挨个问遍了办公室里的同事,可他们都说不是自己的。“呵,那就是送给我的了,我就不客气地收下了。”牛总喜滋滋地说。

  牛总刚走,李姐就很不屑地骂了一句:“哼,也不知是哪个马屁精,送了礼还不敢留名。”“就是!这种人最不要脸了!”老刘也愤愤不平。为了表明“清白”,我也随声附和了几句。“小张,你说这金鱼会是谁送的啊?办公室里就咱们这几个人,应该不会是外人啊!”李姐那异样的眼神很明显就是怀疑我了。“我看这得问那几条鱼了,他们可是不会说谎的!”我自然也没好气地顶了她一句。“算了算了,可别为几条鱼伤了大家的和气。”老刘赶紧过来打圆场。

  第二天,办公室里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以前李姐每天都要迟到十几分钟的,现在居然提前半小时早早到了;老刘往日上班时爱在电脑上玩玩牌,这回却当着我们的面将电脑里的游戏删了个一干二净。大伙嘴上不说,心里却都跟明镜似的:如今可不比当初了,既然有人给牛总送鱼,自然也会向他打小报告……这天,牛总突然找我:“小张啊,我这金鱼昨天死了一条。我忙得很,你帮我去街角超市对面的`那家鱼店里再买条一样的回来。”我一听这话,就愣住了。牛总嘿嘿一笑,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张,估计你也猜到了,这鱼其实是我自己买的。其用意嘛,呵呵……你可要替我保密啊。”

  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望了望鱼缸里那几条鱼,似乎它们也朝我诡谲地笑了笑。

  职场的故事 38

  我凭大学本科毕业和三年工作实践的资历, 很顺利地被腾达公司录用。公司上上下下有百十名员工,老总姓吴,40来岁, 看上去精明强干,言谈举止比较狂放。吴总对我非常赏识,委任我做他的秘书。我做了总秘以后,和吴总接触的机会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吴总的为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吴总自己只有高中文化,没有读过大学,只是去年由市里组织的一帮年轻企业家去北大进修过一个月的企业管理。在他们的圈子里面,称之为北大研究生班。吴总非常重视员工的学历,几位中层干部,无一不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中管理部那个30岁不到的被他称之为小李子的主任,还是某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呢。其他一些岗位的员工,也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凭,就连看大门的老丁,也是早几年市党校大专毕业。吴总如此重视学历,公司员工学历层次和文化素养之高,在本市民营企业中,当首屈一指。

  吴总在企业管理方面,与我所知的相关企业有所不同,有点儿跟当今不少政府机关差不多。每个星期,他都不惜利用半天时间,集中中层管理人员开会。每次开会都由他一人包场,很少谈业务上的事情,而是作大报告,务虚不务实。当然,他的讲稿,都是在他的授意下,根据他的要求,由我包揽。他作报告时,借题发挥,跑题、炫耀自己,是常有的事情。他在台上夸夸其谈,还要求所有与会者作记录。并且每人发了一支笔,一个笔记本。他这样做,与某些党政机关长官的形式主义毫无区别。对他的这种做法,大家都有看法,我亦有同感。但不好直接向他表明。像他这样一位民营企业家,何以有这样的官场作风呢?后来,在一次酒后,无意之中,他向我吐露了真言。

  吴总老家在农村,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时, 乡里同时在县中读高中的同学,几乎都考取了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那时, 被称为天之骄子, 受到乡人的尊重。吴总在学校里比较活跃, 天资不比别人差, 因高考前没用心, 最后因几分之差而名落孙山。落榜后的吴总, 顿时被人们轻蔑和鄙视的眼光所淹没。那些考取大学的同学, 很自然地和他拉开了距离, 他觉得这些同学是那样的盛气凌人, 那样的不可一世。他看在眼中, 记在心头。他在心里说,上个破大学有什么了不起?某某不是也没有上过大学么?不是照样干了一番大事。他心志高远,不甘示弱,他对自己的未来抱必胜的信念。他心里愤愤不平,挥毫写下:他年若得凌云志, 敢笑黄巢不丈夫! 听他这么说, 我想, 他的.口气之大,之狂,实属罕见。

  他没有再复读。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南下深圳, 几经周折,百折不回,后来在他表兄帮助下, 顺利挖取了发展事业的第一桶金。他回到市里, 办起了自己的公司, 经过几年苦心经营, 他成了市里有名的民营企业家。他拥有数亿元资金, 地位变了,身价不同了,可他忘不了当年的誓言,要洗刷他自认为的所谓胯下之辱。基于这样的心态, 他的企业广泛招聘大学毕业生, 他要凌驾于他们之上, 他要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仆从, 任他驱使。他说, 他的那些当年考取大学的同学又怎么样, 到他单位打工, 他还不要呢!

  我根本没有想到吴总有这样的心理历程。我终于明白了他在公司用人和管理方面的不少举措,均出于某种畸形的报复心理。我想起了一位名人,我不便说出其名字。我想,在吴总这种人手下做事,能有什么好的前程?我觉得自己受到了亵渎,我还能在公司继续干下去吗?我在犹豫。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renliziyuan/76635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