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人力资源

如何用知识管理员工的论文

如何用知识管理员工的论文



如何用知识管理员工的论文

  在知识经济盛行的今天,如何管理知识员工?

  所谓的知识员工,就是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员工,他们透过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以及销售人员都属于知识员工的范畴。

  调查显示,近几年来,知识员工已占美国人才市场的60%左右,其他国家所占比率也逐年上升,特别是高科技、创意、顾问等行业中,知识员工的比重更高。

  一、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

  知识员工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帮助企业在变化万千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优势,但是大多数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较普通员工低。过去企业常与员工沟通达不到共识时,会强势地直接请他们“走路”,如今企业的态度已经有了很大转变。

  一位公司总经理以自己的遭遇为例:“过去我对员工不满意时,脱口而出的就是:‘不听我的,就请你走路’。如今我要是对公司里的知识员工说出类似的话,他们就会真的头也不回地推门走人,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是回家,而是去竞争对手公司上班,或是自己创业跟我打对台。”

  很多管理者面对知识员工,往往陷入了两难境地一一既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企业需要纪律的约束,但知识员工普遍对“被人管”这一点有所反感。

  知识工作者在很多企业中被公认为是“最难管理的人”,因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无法被观察操控,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工作过程很难监控,知识员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活动,依靠大脑而非肌肉,工作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而且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场所;其次是工作成果难以衡量,在知识型企业,工作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很难分割出哪部分是个人的绩效。

  二、极力维护自尊但缺乏忠诚

  此外,管理者普遍感觉到与知识员工的沟通难度较高,因为知识员工在某一领域拥有相当的专业知识,有时过于自信而导致自负,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甚至连主管的意见也不放在眼里。

  管理专家认为,如果想管理好知识员工,必须了解知识员工的特点。首先,他们对于组织的忠诚度较低――他们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不是所服务的组织。

  在传统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地位和价值是由他工作的机构和职位所界定的,一旦离开即沦为失业者,不但丧失了收入来源,也失去了社会地位和价值。然而,知识工作者却可以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独立于特定机构之外而获得聘用。

  其次,他们的工作流动性高,如果他们服务的组织不能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相吻合,他们很快会离开。

  知识员工在本身专长领域内都是专家,因此工作上的自主性较高。他们尊重别人,同时愿意与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人一起工作,威吓和不讲理的批评对他们无效。

  三、成就感比高薪更重要

  员工流失,特别是知识员工的流失,是许多企业感到头疼的事情,分析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除了对薪酬福利、工作内容、公司状况、个人需求等“硬性”因素不满之外,主要还是“软性”原因造成的。据麦肯锡公司的调查分析,“感觉不到上司的关注”、“感觉不到工作被认可”、“感觉不到发展机会”,名列知识员工流失原因的前三名。

  现在很多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常常靠高额薪酬在行业里互相挖人才,甚至希望用配股及分红来留住他们。其实撒钱留人,只是饮鸩止渴的做法,因为根据管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在一个长盛不衰的公司中,金钱并不会被看做是一个积极的激励因素,如果金钱不是很充分,人们会变得不满意,而且在充足的薪酬基础上再加更多的金钱,并不会激励人们为公司付出更多。员工努力贡献后,最希望的回报是公司帮助他们发展潜能。

  在北京中关村创建通讯公司的潘晓明,对于很多公司都头疼的知识员工绩效考核做法是,不硬性规定每个人或每个专案小组什么时候应该完成多少工作量,而是每个星期在公司的墙上,将每个人或专案小组的工作进度贴出来,“知识员工的自尊心很强,他们如果看到自己落后了,你不用采取什么其他措施,他们自己就会努力赶上。”

  此外,技术研发部门也实行弹性工作制,“我认为知识员工靠脑力工作,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对他们没有多大的意义,而他们也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以及更具弹性的工作安排。”潘晓明介绍他们的做法:“每天不管是上午八点来,九点来,或是十点钟才到公司,员工只需要用电子邮件告诉他的主管他已经来了,下班的时候再发一封邮件,说明工作的进度就可以了。”

  四、了解加尊重留住知识员工

  管理知识员工应该从了解知识员工的工作价值人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共用权力。对知识员工而言,高薪职位只是前来投效的诱因,创意获得采纳,才是最大的成就感。如果因为理念不合,主管否决创意,或是必须层层上报,等待批示,他们往往不会像传统员工那样,默默守候时机来临,可能马上提出辞呈,另寻明主。

  其次要帮助员工理解公司策略方向,包括公司最需要的是什么,未来几年会有什么变化,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以及这些策略如何紧密地与他们所做的工作相连结。

  而对于那些只想待在专业最高位置,而不想担负管理责任的技术型人员如何获得公司的认可?不妨借镜微软的解决方法――在技术部门建立正规的技术升迁途径,承认他们并给予相当于一般管理者的报酬。

  同时,为了使不同的专业部门之间可以相互比较,微软还在每种专业里设立“技术级别”,这些级别既反映了员工在公司的表现和基本技能,也反映了经验及阅历。透过这些机制的建立,这些身怀绝技的知识员工自然会对公司产生向心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renliziyuan/448851.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