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人才战略分享
大型新版三国电视剧隆重粉墨登场,该剧通过表现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官渡之战、赤壁大战后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肯定了以“人”、以"仁"为本,治理天下首先要聚拢人心的思想;弘扬了精忠报国、顾全大局、胸襟广阔、英勇无畏、坚韧不拔、重信重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传统;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内外策谋、兵法阵法等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洋溢着壮阔雄浑、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该剧恰逢曹操高陵墓在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高陵发掘收官,三国作为中国漫长历史中一段插曲再掀波澜。该剧重新再现一千多年前的历史,对历史人物重新定论,受到广大观众热捧。笔者认为三国时期的人才战略才是英雄成功之道。
乱世英雄出四方,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历史发展过程中规律,中国漫长的历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朝代旧的社会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必然会被另一个新生的朝代所取代。纵观中国封建社会汉代历史,公元前209年,刘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军。公元前202年,刘邦灭掉项羽,又先后征服其他起义军,建立汉朝,史称西汉。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强大而统一的一个朝代,与西汉合称汉朝。东汉由汉世祖光武帝刘秀建立,历12帝,共196年。后世所说的“大汉王朝”即是指西汉与东汉这两大王朝400余年的历史时期,因汉光武帝建都洛阳,故称东汉。
在汉桓帝统治东汉末年,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到汉灵帝时期,政治黑暗腐朽,官僚和地主对人民剥削有增无减,公元184年终于爆发黄巾大起义。至公元190年汉献帝刘协即位以后,天下已经分崩离析,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四百年的刘家天下四分五裂,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逐步形成。而曹操、刘备、孙权就是这一历史特定环境中脱颖而出的杰出英雄豪杰。纵观他们成功之道,不难看出三国时期人才战略才是立国之本,没有他们知人善任,三国鼎立局面就难以形成,四分五裂的中国就不会很快重归一统。
曹、刘、孙首推曹操,曹操不愧为三国时期重要的军事家,同时还是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的治理下,曹魏集团迅速强大起来,官渡之战以少胜多,打败了当时最强大的北方诸侯袁绍,并很快统一了北方,三分土地有其二,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一代枭雄。熟读历史人都知道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著名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三大战役其实也是人才战略,曹操人才战略也是富有韬略,他早期重要的谋士首推荀彧。
荀彧,字文若,今河南许昌人,乃是当时曹营的第一大谋士,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之一,为当时北方统一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荀彧旧从袁绍,因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遂与其侄荀攸投奔曹操,曹操和荀彧长谈后被称为“吾之子房也”。曹操攻打陶谦时吕布袭取了兖州,荀彧与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荀彧为曹操出过很多重要的战略谋划,如以兖州为基地,迎汉献帝挟天子而令诸侯、开玄武湖练水军等,立有大功。荀彧后为汉侍中、尚书令,参与国家大事并经常留守许都。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袁绍势力强大,曹操对是否与袁绍开战而犹豫不决,荀彧就用四胜四败之说开导曹操,使他终下决心抗袁。
曹操在政治上抑制豪强,得到中小地主阶级的拥护;“挟天子以令诸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政治地位;注意网罗人才,得到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拥护;经济上实行屯田,不仅较有效地解决了后勤供应,且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社会生活,赢得了民心。曹操作战指导上的高明也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曹操根据敌强己弱的具体情况,采取后退一步,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曹操善于听取部属意见,荀彧在官渡之战筹划粮草供给及回信坚定了曹操的意志,最后击败袁绍统一中原,这都是荀彧的计划。
袁绍帐下有重要的谋臣许攸,袁绍兴兵将大军七十万围官渡攻曹操,在相持阶段,曹操久守官渡城,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都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自军相持日久,许都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许都可一举拿下,曹操亦可擒也。如若袁绍用许攸计袭许都,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遗憾的是忠言逆耳,袁绍生性刚愎自用,认为曹操诡计多端,此催粮书信乃诱敌之计。因许攸与曹操少时曾为好友,袁绍更是怀疑许攸暗通曹操,充当曹操奸细,怒而欲杀之。
官渡之战后期,许攸本为袁绍帐下重要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袁绍刚愎自用,不能采纳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丧失良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招致全军溃败。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这不仅是军事实力较量,同样是人才的较量。
许攸投曹操后,建议曹操全速进兵,速战速决,兵分八路攻占邺郡,袁绍仓皇逃跑。袁绍死后,许攸献计决漳河水淹冀州城,攻克冀州城,令袁尚兵败逃亡,审配身首异处。冀州城一陷,袁绍基业彻底崩溃。袁绍连死也不会想到最终败在自己曾经的谋士的手下。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小说中,荀彧是被曹操赐毒酒而死的。原来董昭劝曹操称魏公,荀彧表示反对,曹操深感不满,遂将其招入军中,从征孙权。荀彧因病留于寿春,不久在曹操的暗示下服毒自杀。罗贯中从正统思想出发,这样描写只是为了突出曹操的残暴不仁,疾贤妒能,却并无史据。还有另一种说法: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十万大军征讨孙权,荀彧作为谋士随军。由于荀彧不适应淮南的气候,不幸病倒了,于是就被留在寿春,曹操继续进军濡须。交战期间,孙权送给曹操两盒甜酥。曹操吃了一口,感觉味道十分可口,于是就在盒子上提了“一合酥”三个字。并吩咐把众将叫来,大家共同分享。后因孙权来攻,曹操出帐去了。这时大家都来到帐中,不见曹操,只看见桌子上的食盒,谁也不明白什么意思。主薄杨修打开食盒,吃了一大口,并告诉
大家其中的奥秘。于是大家便争先恐后把一盒甜酥全都吃了,有嘴谗的发现还有一个食盒,就把第二个食盒里的甜酥也吃了,并把盒子盖好,放回原处。这时曹操回到大帐,看见一个食盒已经空了,就问左右是谁猜透他的意思。左右告诉他是杨修,曹操十分高兴。突然,曹操想起荀彧,就命人把另一个食盒送去。这时,荀彧正在寿春养病,正值冬天酷冷,又受了风寒,磕喘不止。接到曹操馈赠的食盒,心里十分高兴。可当他打开食盒一看,却是空的,心里暗想:曹公是个精细的人,绝对没有送我空盒子的道理。莫非是让我自裁?荀彧自思:莫非董昭劝曹操称魏公,荀彧表示反对这件事情传到了曹公的耳朵里,对我不满意,故而送我个空盒子,暗示让我自裁的意思。他转念又想,曹公平时待人,宽容豁达;言谈戏笑,尽无所隐。再加上往日待我推心置腹;若是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必有显露。哪能一无所示便赐我去死?左思右想不得要领,更加觉得寒气袭人。荀彧便命侍从禁闭门窗,添炭取暖。不多时候就昏昏睡着了,从此却再也没有醒过来。时人不知道真相,以为荀彧服毒自尽。按照今天猜测,实在是炭火攻心而亡,说白了就是煤气中毒。笔者认为这也仅是推断而已,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曹操得知荀彧去世后,大哭不止,并对属下说:“荀令君啊!德行周备,名重天下。百十年间的贤才也没有人能够赶得上啊!君与我相处二十了余栽,所进奇谋最多。没有荀令君我得不到今天啊!我失去荀令君,既丧良师,又折益友,损伤股肱!”曹操于是亲自扶着灵柩返回许都。天子出城迎接,也是泪流不止,并追谥为敬侯。消息传入东吴,孙权修书给刘备,无中生有:曹公使荀彧谋害伏皇后。荀彧不从,故而自杀了。刘备得书,叹道:“老贼不死,祸乱不止!”后来裴松之评论说:此说既诬太祖,又毁荀公。虽是庸人,犹不至此,何以玷累贤哲哉!呜呼!古人已逝,今者难辩,又何必多事!
曹魏后期智囊团收集了大量人才,包括荀彧举荐的钟繇、荀攸、司马懿,郭嘉等,尤其是司马家族取代了曹魏,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于263年灭掉蜀国后,代魏的条件也逐渐成熟,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死后,他的儿子司马炎于265年1月8日重演了曹丕代汉的“禅让”故事,废掉魏帝曹奂,自称皇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派兵灭吴,统一南北。
刘备,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集团形成源于桃源三结义。当初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说道:今天下英雄唯君与操耳。曹操识人很有目光,在刘备走投无路的时候一眼就看出刘备远大的志向以及容纳百川胸襟,刘备桃源结义异性兄弟关羽和张飞在图霸之中立下了很多功勋,因为有勇无谋,屡战屡败。
三顾茅庐的故事更是老幼皆知,刘备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委以诸葛亮大任,诸葛亮为刘备出谋划策,鞠躬尽瘁辅佐刘备成就帝业,早期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诸葛亮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诸葛亮当年究竟隐居于河南南阳卧龙岗还是湖北襄阳古隆中,从明代开始一直争论不休,刘备当年屯兵新野,来河南南阳卧龙岗“三顾茅庐”,必经梅溪河桥。该桥原本是一座极普通的小桥,因刘备“三顾茅庐”时经过此桥,世称三顾桥,至今约有1700年历史。清代在旧桥的'基址上修建为石板桥,1968年由于城市扩建,又将此桥改修为水泥结构的拱券桥。“三顾桥”在历史文献中屡有记载,如:康熙壬辰年编修的龙岗志中云:“三顾桥在南阳府城外西南三里许,离卧龙岗亦三里许,汉昭烈帝三顾草庐经此,因名。”2003年元月6日,在卧龙区棉花加工厂院内的建筑垃圾中发现了一块“三顾桥”残碑。碑文曰:“…三顾口更有义焉,三顾者昔刘主顾草庐而谒诸葛者也,后来汉室所由兴亦始,不假此桥谒诸葛之路乎,虽谓先人之遗迹,即今人往来所利便也。但历年久远,倾危将至,谁忍坐视不为之此乎,口口是桥修以流芳于不穷……”。此碑虽残,发现于卧龙路三顾桥之侧,已显露出的部分碑文足能说明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物价值。三顾桥残碑是南阳诸葛亮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它确凿无疑地证明,历史上的“三顾桥”确实存在,它用实物证明了刘备“三顾茅庐”就发生在南阳卧龙岗。进而为诸葛亮自述“躬耕于南阳”提供了实物佐证。
诸葛亮出山后,首先东联东吴,共同抵御强敌曹操,赤壁之战其实就是人才战略。刘备兵败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诸葛亮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与鲁肃结为朋友。诸葛亮到达柴桑后面见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若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孙权集团形成同样知人善用,早期周瑜以及后来者鲁肃、吕蒙、陆逊都是孙权识之用之,陆逊担任大领兵都督不到三十岁。孙权,字仲谋,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传说是中国兵法家孙武后裔。长沙太守孙坚次子,幼年跟随兄长吴侯孙策平定江东。孙权在小时候便跟着哥哥转战各地,见过世面,而且他又很爱读书,历史、文学各方面都广泛涉猎,这使得孙权初步具备了文韬武略。公元200年,孙策死,临终时,孙策将孙权托付给了张昭,然后又将印信交给了孙权,对他说:“如果论率领江东将士征杀疆场,和天下豪杰逐鹿中原,你比不上我。但是如果论知人善任,合力稳定江东,哥哥我又不如你了。现在大任已经落到你的肩上,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孙策死的时候也很年轻,年仅二十六
岁。孙权继位时才十八岁,在当时曹操和刘备眼里还是儿子辈的人,面对父兄遗留下的文武旧臣,孙权也很能容人。先后重用周瑜和鲁肃,进一步巩固了东吴政权。
周瑜今安徽庐江西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孙权命周瑜为主将,程普为副,率三万精锐水军,联合屯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的刘备军,共约五万人溯长江西进,迎击曹军。孙刘联军与曹军对峙于赤壁。曹操将战船首尾相连,结为一体,以利演练水军,伺机攻战。周瑜采纳部将黄盖所献火攻计,并令其致书曹操诈降,曹操中计。这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苦肉计。黄盖择时率蒙冲斗舰乘风驶入曹军水寨纵火。曹军船阵被烧,火势延及岸上营寨,孙刘联军乘势出击,曹军死伤过半,遂率部北退,留征南将军曹仁固守江陵。联军乘胜扩张战果,孙刘两军分占荆州要地。曹操一生用兵谨慎,在赤壁兵败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还隐瞒了一个气候学的事实。诸葛亮精通地理,所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其实就是掌握了长江流域季风气候的规律。时值冬季,长江流域一般是刮西北风,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可能会逆吹东南风。这一点是北方长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的,而长江水边长大的诸葛亮和周瑜利用地利之便。孙权也没有辜负哥哥的希望,在二十七岁时联合刘备在赤壁大战中大败曹操,奠定了自己的霸业。天下三分局面初步形成。
彝陵之战又称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对东吴发动的战役,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再也不听从诸葛亮劝阻执意伐吴。刘备立刻以替大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陆逊领衔东吴大都督不到三十岁,东吴很多资历较深文臣武将不服,孙权力派众议启用陆逊。蜀吴双方有几次交锋都有胜负,后来陆逊采取防守的战略,坚守不出。这一战略打乱了刘备速战速决的计划。当蜀军频繁挑战,吴将皆急欲迎击时,陆逊耐心劝止,坚守不出,欲使蜀军师老疲惫。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有些老将和贵族出身的将领不服约束,陆逊则绳之军纪,严加制止。时至盛夏暑热,蜀军无法急战速胜,兵疲意懈。蜀水军又奉命移驻陆上,失去水陆两军相互策应的主动权。蜀军深入敌国腹地,延绵数百里山川连营结寨,因战线过长,运转补给发生困难。陆逊则将士持草一束,先以火攻破一蜀营,遂令诸军趁势发起进攻,迫使刘备西退。张南从夷道北撤,被朱然、孙桓南北夹击,战死。陆逊命水军封锁长江,孙桓扼守夷道,将蜀军分割于大江东西,遂行各个击破。因为蜀国位于丘陵一间,运粮十分不方便,再加上当时的天气十分闷热,这使蜀军十分低落。于是刘备命令士兵驻守于树林茂密之处,并且将营地连看驻守。陆逊认为机会已经来临,就发动了袭击,火烧连营七百里,打败了蜀军。蜀军死伤惨重,刘备败退至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即集中兵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被歼数万。刘备趁夜突出重围逃奔秭归,令在险道上焚烧铙铠,以阻塞吴追兵道路。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可见蜀军损失之大,失败之惨,刘备也在白帝城忧愤而死。
吴军获胜后,诸将这才对陆逊大为佩服。夷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疲敌制胜的著名战例。作为吴军主帅的陆逊统观两军主客观态势,确定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后发制人,相机破敌的战略。并充分利用地势及天候等有利条件,巧施火攻,一举击败蜀军。大获全胜后,又适时停止追击,使曹魏无隙可乘,战略全局运筹周密,堪称用兵奇略。以后凡吴、蜀关系处理,孙权都先征求陆逊意见;给蜀的文书,也先给陆逊看,有意见陆逊可代改后再发出。孙权还专门刻了他的大印,交给陆逊,供他日常处理吴、蜀间的事物所用。君臣间相互信任到如此程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只有光武帝与唐太宗方能做到如此。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世说新语?方正注引吴书)。陆逊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曹、刘、孙集团形成实质就是人才战略的形成,成大事者知人善任才是成功之道,重视人才同样是现代社会国家兴旺和市场经济竞争中不可缺少的战略思想。国与国之间较量,其实就是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才的较量。而历史剧应该以历史为主线,符合历史基本情节,这样才能让观众受到历史的熏陶。新版三国中有些情节偏离了历史本来结局,这是对历史的误导。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renliziyuan/11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