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求职陷阱

云南理工大学排名

云南理工大学排名



云南理工大学排名

  在云南想要学习;理工专业的同学在进行志愿填报时想要学习一个好的院校,那么在云南有哪些好的理工大学呢?下面是YJBYS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云南理工大学排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云南理工大学排名





云南省大学排名学校名称学校类型全国排名

  1

云南大学综合62
2昆明理工大学理工87
3云南师范大学师范138
4云南民族大学民族187
5云南农业大学农林193
6云南财经大学财经289
7昆明医科大学医药296
8西南林业大学农林356
9大理大学综合414
10云南中医学院医药474
11曲靖师范学院师范535
12楚雄师范学院师范556
13玉溪师范学院师范578
14红河学院综合638
14昆明学院综合638
16保山学院师范682
16文山学院综合682
18普洱学院综合692
19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师范709
19昭通学院综合709
暂无云南警官学院政法
暂无云南艺术学院艺术
昆明理工大学历年排名表
年度全国排名省内排名分类分类排名总分

872理工3362.96
20161162理工4163.02
20151182理工3863.02
20141092理工3663.18
20131012理工3761.87

  通过上述昆明理工大学排名走势图和表格可以得知,相对于2016年,昆明理工大学在年全国排名中上升29名;在云南省内排名保持不变;在理工类院校排名中上升8名。

  昆明理工大学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为昆明工学院,1995年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1999年原昆明理工大学与原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昆明理工大学。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行业特色、区域特色鲜明,经济、管理、哲学、法学、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齐全的重点大学,在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现有呈贡、莲华、新迎三个校区,占地4300余亩,主校区为呈贡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

  60余年的建设发展,现已形成了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为优势学科,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农业工程等为支撑学科,生物学、医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等为新兴学科的特色鲜明“大有色”优势学科群。2015年以来,我校工程学与材料科学学科先后进入ESI排名世界前1%行列。现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9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4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27个和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管理硕士、建筑学硕士、城市规划硕士、艺术硕士(MFA)、翻译硕士、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02个本科专业、1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在全国设有近35个函授站,有57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在全省有16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中心。

  学校设有26个学院、1个教学部、6个研究院、7个附属医院,1个应用人才培养基地,设有研究生院;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98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0355人,2015年有各类长短期留学生1241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的军区在学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300名国防生在读。学校设立城市学院,专门培养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生。

  学校有教职工3888人,其中,专任教师2356人,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125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49人。

  十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91项,出版论著1243,专利授权5355项;2015年科研经费规模达8.28亿元。

  学校拥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1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检验站、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云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云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社科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77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创新团队、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等共24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学校已建成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国家教学团队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5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4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双语示范课程10门、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精品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云南省高水平大学创新人才培养基地2个、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重点建设专业15个、云南省区域特色高水平大学品牌专业4个、省级精品教材10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37部、省级优秀教材11部、省级小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示范点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教研室建设项目1项;有5个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10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部质量工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学校,共有112个项目获国家资助、10个项目获云南省资助,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4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4项、省级高等学校本科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工程项目5项、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2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6项、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22项、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11项、云南省部分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立项建设项目2项;获批云南省学分制改革示范点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获批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培训学科是工学、管理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和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规划”学校,有8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8个专业获批云南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图书馆藏书296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45万种,中外文纸质期刊累计5500种,网络数据库150个,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在面向周边国家的工程及管理人才长期培养、国际技术转让,面向发达国家的高水平合作研究方面,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影响力。经国家汉办批准在瑞典设立“孔子学院”;在老挝、泰国、越南设立了国外办学点;在亚欧合作、中国与东盟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重要国际区域合作机制中,作为中国高校代表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正坚持内涵发展、开放发展,秉承“明德任责、致知力行”的校训,抢抓历史机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原昆明理工大学

  私立东陆大学工学院

  1919年,省议员大会审议通过龚自知等人提出“本省筹办大学请愿书”。时任云南督军兼省长的唐继尧于9月以云南督军公署、省长公署之名告知省议会,表示“大学之设,必期于成。”

  1922年12月8日,私立东陆大学宣布成立,次年,正式开学,设有本科、预科、附中。

  1932年,云南省立师范学院并入,设有文学院(政治经济、法律系),工学院(土木、矿冶系),教育学院。昆明工学院,系原私立东陆大学工学院,下设土木工程系和采矿冶金系。

  1952年,重庆大学有色金属专修科并入云南大学。

  1953年8月,西昌技艺专科学校7名教师调入云南大学工学院,1953年9月至1954年1月,贵州大学矿冶系师生及全部设备,机械电机系教师及全部设备,数理及化学两系学生,部分教师,专业设备调入云南大学。

  历史沿革1954年7月11日,政务院批准的中央高教部1954年暑期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方案中决定:“云南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成为以有色冶金和采矿为重点的多科性工学院,定名‘昆明工学院’”。9月1日,昆明工学院正式宣布成立。学校隶属高等教育部。

  1958年8月,学校下放给云南省管理。

  1960年;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成立,同年,以昆明工学院机械系成立云南机械学院。

  1961年9月,云南机械学院、云南煤炭学院、昆明工学院罗茨分院、滇南大学冶金机械系、滇西大学采矿机械系、云南铁道学院、甘肃工业大学(今兰州理工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并入昆明工学院。

  1963年9月,滇南大学化工系并入昆明工学院,学校划归冶金工业部管理。

  1970年1月,学校下放给云南省领导。

  1978年9月,学校实行冶金工业部和云南省双重领导,以冶金工业部为主。

  1983年9月,学校划归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

  1995年2月,昆明工学院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

  1998年3月,学校实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云南省共建,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管理为主的体制。9月,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云南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2、云南工业大学

  1910年,艺徒学堂改称初等工艺学堂,并开办高等工矿学堂,初期只招收男生。

  1912年,工矿学堂改为省会工业学校。

  1913年,云南工矿学堂更名为云南甲种工业学校。

  1921年,云南甲种工业学校(部分)更名为路政学堂。

  1930年,路政学堂更名为云南省立第一工业学校。

  1930年4月,在原甲种工业学校基础上,云南省创立省立第一工业学校,校址原在华山东路大德山双塔寺,后迁至大西门外文昌宫(现龙翔街文林小学)。

  新中国成立后,省立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省立昆华女子实用技艺职业学校一部分合并,改名为云南省昆明工业学校。

  1961年,昆明工业学校更名为云南省第一工业学校。

  1965年5月,云南省第三工业学校、云南省农业机械学校创建。

  1974年12月11日,省革委以云南第一工业学校、第三工业学校和农业机械学校的基础上扩建成立云南工学院。

  1984年9月,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创建。

  1985年3月,云南化工专科学校、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创建。

  1994年9月6日,经国家教委批准,云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昆明分院、电子科技大学昆明分部、云南化工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云南工业大学。

  合并组建

  1999年10月,原昆明理工大学与云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昆明理工大学。

  2004年12月28日,经省政府批准,云南省分析测试中心成建制并入昆明理工大学。

  2008年,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7月,学校成立昆明理工大学质量发展研究院。11月,学校成立云南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院,获”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单位“称号。同年,学校入选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图书馆荣获鲁班奖2011年1月,学校成立昆明理工大学附属昆华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3月28日,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成立。10月,学校入围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年底,学校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

  2012年6月,云南省人大法制委、云南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与昆明理工大学合作建立云南省地方立法研究院。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4月,昆明理工大学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资助,成为全国首批18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之一。12月,学校国家级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认定为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

  2016年6月,昆明理工大学航空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在昆工呈贡校区举行。

  2017年1月,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学校入选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决定共建昆明理工大学。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20年3月,学校入选“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2020)”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学校。4月,入选在线教学国际平台课程建设高校。9月,学校获批飞行签派员训练资质。10月20日,学校加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

  2021年5月,昆明理工大学获批“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且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名单。7月,昆明理工大学在呈贡校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土中心举行云南乡村振兴学院暨云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揭牌仪式,同月与安宁市人民政府在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共同合作建设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12月,人工智能产业学院被列入“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平台19个,省部级平台97个,科技创新团队等共43个,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1所。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金属先进凝固成形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超硬材料先进制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及化工行业废气资源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冶金化工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及稀贵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非常规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冶金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行业工程技术(昆明)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工业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昆明)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行业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有色金属行业微波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工业能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计算机应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内燃机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特种冶金重点实验室(培育)、云南省先进电池材料重点实验室、云南省三七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土木工程防灾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等

  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冶金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先进成形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抗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智能电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肿瘤转化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医学分子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工业废气净化及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金属矿尾矿资源二次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汽车连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铝工业工程研究中心等

  云南省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工程实验室、云南省矿产资源预测评价工程实验室、云南省金属凝固成形及控制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工业节能工程实验室、云南省先进电池及材料工程实验室、云南省海量语言信息处理工程实验室等

  云南省部级检测站:云南省放射性及有毒有害挥发性物质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金银饰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云南省保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等

  云南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云南省生物柴油制备与检测技术研发中心、云南省矿业开发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云南省动力机械产学研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等

  云南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西部典型行业污染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等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非常规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环境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复杂铁资源清洁冶金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结构健康诊断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先进材料的力学行为与微结构设计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环境土壤科学重点实验室(培育)、云南省高校模式识别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振动与噪声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磷化工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靶点药物筛选与利用重点实验室等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先进成形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工业节能与能源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制浆造纸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硅冶金与硅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医学分子诊断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智能交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中药材机械化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廖世军专家工作站、赵金保专家工作站、干勇院士工作站、付贤智院士工作站、郝吉明院士工作站、柳百成院士工作站、左铁镛院士工作站、契霍特金院士工作站、张懿院士工作站、何季麟院士工作站、张文海院士工作站、任南琪院士工作站、刘良专家工作站、赵金保专家工作站等

  科研成果

  综述

  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8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36项;出版论著2041本,专利授权9852项;2018年科研经费规模达11.02亿元。

  项目承担

  2018年8月,学校承担的2个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批准,中央财政经费总计8100万元,共获资助项目135项,资助直接经费4936.4万元,总经费约5800万元(含间接费用)。获资助项目数和资助经费连续8年位居全云南省第一。

  科研获奖

  2020年7月,在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奖励共有12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2021年6月,在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学校牵头获得奖励共计1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