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求职陷阱

2023物理学师范类大学排名

2023物理学师范类大学排名



2023物理学师范类大学排名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大学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3物理学师范类大学排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序号—学校代码—学校名称—评选结果

  1—10001—北京大学—A+

  2—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

  3—10003—清华大学—A

  4—10246—复旦大学—A

  5—10248—上海交通大学—A

  6—10284—南京大学—A

  7—10055—南开大学—A-

  8—10183—吉林大学—A-

  9—10335—浙江大学—A-

  10—10486—武汉大学—A-

  11—10487—华中科技大学—A-

  12—10558—中山大学—A-

  13—10027—北京师范大学—B+

  14—10108—山西大学—B+

  15—10200—东北师范大学—B+

  16—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B+

  17—10247—同济大学—B+

  18—10269—华东师范大学—B+

  19—10384—厦门大学—B+

  20—10422—山东大学—B+

  21—10511—华中师范大学—B+

  22—10574—华南师范大学—B+

  23—10698—西安交通大学—B+

  24—10730—兰州大学—B+

  25—90002—国防科技大学—B+

  26—10002—中国人民大学—B

  27—10141—大连理工大学—B

  28—10280—上海大学—B

  29—10285—苏州大学—B

  30—10476—河南师范大学—B

  31—10532—湖南大学—B

  32—10533—中南大学—B

  33—10542—湖南师范大学—B

  34—10610—四川大学—B

  35—10611—重庆大学—B

  36—10697—西北大学—B

  37—10699—西北工业大学—B

  38—10718—陕西师范大学—B

  39—10005—北京工业大学—B-

  40—10008—北京科技大学—B-

  物理专业需要学什么?

  我们以伦敦大学学院为例。

  大一:

  主要学习基础型课程和计算机课程。诸如基础的高等数学编程语言等等。

  大二:

  基础力学电磁理论,宏观热力学微观统计力学,更进一步的数学以及编程。

  大三:

  物理学高级课程,诸如量子力学、固体物理,以及一些应用方面的课程。

  另外在大二以后会有很多实验室课程和项目课程。

  2023年物理专业就业前景

  国内外物理专业的区别:

  1、选课情况

  在国内,物理专业的课程被切割成固定的课程模块:

  普通物理(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

  理论物理(分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而在国外呢,课程的设置比较灵活。基本采取渗透式,交叉式的教学。

  尤其是剑桥大学的物理专业。他们不使用固定的教科书,而是使用教授给的材料。每学期的课程都相互渗透,相互叠加,又相互牵连。

  2、关于实践

  在国内虽然也有实践课程。但是一方面自主性较高,一方面非常有中国特色。

  诸如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一般都是自己做,遇到问题问老师。还会做一些铣床啊车床啊等中国特色工业实践课……

  在国外呢,非常除了一些基础的实践课之外,非常强调编程解决问题。虽然在国内也要求用编程解决问题,但是基本上要到研究生阶段才会有一些像样的项目了。而在国外非常强调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一般毕业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物理专业的就业方向

  凝聚态物理

  研究方向:

  1、无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

  2、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

  3、低维材料与器件物理

  4、生物信息材料与物理

  无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物理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多晶粉末、透明陶瓷、玻璃、光纤以及薄膜等荧光转化材料,以及具有发光、光存储、光转换及光电探测有关的半导体材料及光电器件,获得光转换机制和器件的结构设计与制备,为新型光电子器件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有机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物理从分子水平或微尺度上进行设计、合成及有序组装有机半导体材料并研究其光、电、磁性能,寻求在发光、光伏等器件方面的应用,并探索实现新一代有机半导体光电器件的方法和途径。

  低维材料与器件物理

  研究方向以获得新型光电器件产品和系统为目标,研究具有零维、一维、二维或者三维纳米有序结构材料的制备,以及相应器件结构与光、电、磁性能之间的关系。

  生物信息材料与物理

  利用有机、无机、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光、电、磁等信息功能团,研究信息功能团与生物活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物理过程,探索在生化检测及生物医学成像中的应用,为提取生命活动中重要信息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

  开设的主要课程:固体物理、发光物理、光电子学、显示技术与发光材料学、有机半导体、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固体材料化学、生物信息材料、生物材料化学与物理等。

  该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工作以及相关的科技管理工作。

  医学物理

  该学科以放射治疗、医学影像学、核医学以及其他非电离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应用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辐射防护与安全等为主要内容。

  医学物理师和医生配合,工作在肿瘤放射治疗、医学影像、核医学以及其他非电离辐射,如超声、核磁、激光等各个领域,从事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物理和技术支持、教学和科研工作,特别是在诊疗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以及保健物理和辐射防护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与生物物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很多研究这个方向的学生都去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了。诸如计算放射剂的剂量等工作。

  教育

  这个专业方向需要学习一些教育学类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

  主干课程:物理教育研究及文献阅读、物理学科比较教育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

  该方向的学生在物理教育教学领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物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在中学物理教学、高职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和教研机构有着广阔的就业前景。另外现在国内对具有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需求越来越多,留学的学习经历会加强语言基础并能够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之中。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它涉及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系统平台、标准、设计模式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软件应用于多个方面。典型的软件有电子邮件、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办公套件、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游戏等。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

  由于物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会学习很多计算机知识。尤其是国外的物理专业。对编程技能会有大量的训练。因为解决物理问题需要这种编程技能。所以如果想专业从事这类工作也是好的选择。相对于纯软件专业的学生来说,物理专业学生的知识复合性更好。

  总之,物理需要强大的能力。如果你对他富有热情,又对自己非常有自信。你可以选择它,它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部分大学介绍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首都师范大学下设教学系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创办于1954年,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一个教学系。

  据2020年3月物理系官网显示,该系有2个本科专业;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67人。

  据2020年3月物理系官网显示,物理系购置教学、科研共用的各种现代化大型仪器总价值近1.1亿元。

  办学历史

  1954年7月,北京师范学院开办一年制物理专修班。

  1955年,建物理系,设四年制本科和二年制专科;同年,开设物理学本科与专科专业(师范类)。

  1962年,北京工农师院物理系并入。

  1986年,设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1970年,与化学系合并,组成工业基础系。

  1972年,撤消工业基础系,恢复物理系建制。

  1979年,招收一届二年制理论物理研究生班。

  1981年,设获批光学、热能工程硕士点。

  1983年,设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史)研究室。

  1984年,设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专业。

  1986年,设科学技术史(物理学史)专业。

  1993年,北京师范学院分院物理系并入。

  1994年,设应用电子技术(非师范类)、信息工程(非师范类)专科专业。

  1996年,撤销热能工程专业;同年,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后撤销。

  1998年,设光学研究所。

  2001年,设电子信息工程(非师范类)、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

  2002年,物理学(现代教育技术方向,非师范类)本科专业被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同年,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被调入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03年,获批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硕士点。

  2005年,获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

  2008年,光学学科获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

  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东方华印软件学院归属物理系,开设多个实用技术成人教学专业;同年获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光电工程研究所。

  2016年,撤销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17年,撤销光学工程学术硕士专业,设光学工程专业硕士专业,设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同年,课程与教学论(物理教育)专业被调入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2018年,撤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与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历史息息相关,它可追溯到1904年在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开设的物理学课程。1911年创建数学物理部,1923年正式成立物理系;1952年院系调整,原辅仁大学物理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一批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如张贻惠、张宗燧、夏元瑮、褚圣麟、郑华炽、余瑞璜、黄祖洽等在此从教,并培养了汪德昭、乔登江、汪成为、凌永顺、刘尚合、王广厚、常凯等多位院士和一大批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20世纪物理学的快速发展促使物理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派生了一大批新兴学科,并促成了我校天文系(1960)、低能核物理研究所(1979)、无线电系(1980)、分析测试中心(1980年初)、系统科学系(2002年)等相关院系的诞生,为我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是国内最早具有凝聚态物理和理论物理博士学位授权的单位之一。

  优秀的物理学中青年骨干赴欧美等地留学,他们于80年代初期陆续回到北京师范大学,并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教学与研究的中坚力量。1980年,黄祖洽院士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在黄先生的领导下,结合当时的一批优秀中青年骨干如马本堃、刘辽、方福康、梁灿彬、杨展如、漆安慎、胡岗、赵峥等中青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物理教学与研究队伍。他们直接带动了学科发展,并分别在物理学科不同方向上取得了一 批国际上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奠定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的统计物理、非线性科学、凝聚态物理、系统科学、相对论与天体物理、核物理等学科方向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

  目前,物理学科具有物理学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并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含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还有物理教育的教育学二级学科博士点。在二级学科点中,2002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理论物理重点学科,并在2007年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凝聚态物理学2002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物理学科还拥有“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科1996年成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于200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北京市实验示范中心”称号,物理教育专业2007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物理学科被列入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有目前有教职工82人,其中:教师系列有教授3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8名),副教授22名,讲师11名;实验工程系列有教授级高工1名,高级工程师6名,中级3人,初级1名。教师队伍中,有1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杰青,3名优青、1名青年长江学者,1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名教师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以及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名获得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4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教育层次近几年趋于合理,55岁以下的教学科研人员均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了老青中相结合和青年学术带头人涌现和成长的良好态势。近五年以来,共发表SCI论文750余篇,包括含1篇Science、19篇PRL,ESI高被引论文7篇;3人在APS March Meeting上做邀请报告;2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人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引科学家。

  一批年轻有为的博士正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逐渐成为新的学术带头人。青年学术带头人主持了绝大多数科研项目,在完成有意义研究突破和在高层次刊物上发表优秀研究成果方面都已成为了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资深的院士和学者继续为学科建设和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关键作用,形成了老青中相结合和青年学术带头人涌现和成长的良好态势。物理学科以二级学科建设为主线,围绕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于2002年建设了凝聚态物理校级创新群体,2007年开始建设统计物理与非线性科学创新群体。物理系近几年非常重视实验学科的建设,先后建设了应用光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计算与模拟物理实验室、凝聚态物理、功能纳米材料薄膜与器件物理等3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已为国家培养了一万余名各类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基础宽厚扎实,学风严谨,作风朴实,适应能力强,发展潜力大,深受各用人单位的欢迎。近十几年物理系的本科教育培养了一批物理学专业人才,我们的毕业生中有5人(4人本科毕业)获得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物理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本学科主编的教材、主讲的课程在国内产生了重大影响。自2012年以来,7种“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使用14万余册,特别是《力学》和《电磁学》居同类教材使用量首位;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在教育部爱课程网点击学习量在物理类课程中居首位,2016年2月获批的“格物致理—批判性科学思维”适应了教育部物理与应用物理专业新教学规范的要求,被辐射推广;7种教材获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全国物理院系中名列第一。多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其中2013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2017年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以全校物理学科为依托,凭借着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优势建设和发展。我们对自身的建设高要求,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的方略,以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道德风貌、坚实宽广的物理理论基础、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严谨治学作风的品学兼优的人才为目标,坚持教育创新,努力工作,使物理系成为一个培养国家优秀物理学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及高素质研究型卓越物理教师的基地。

  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物理

  本专业始建于1962年,前身是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1977年设立物理学本科专业,2014年获得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得物理学术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我校办学历史较长、教学基础较雄厚、师资水平较高的专业之一。

  目前物理专业有教师20人,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4人,助教4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17人,其中博士5人,本科教师3人。承担全校大学物理基础课和物理学专业30多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实验、实习、见习、综合实践和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

  物理学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理论知识扎实,基本技能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系统、扎实的数理基础以及在物理学和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的知识获取、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本专业历史悠久,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严谨的教风,专业重基础,宽口径,以基础课带动专业课,发展新的专业方向,教学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教学和科研呈现新的发展趋势。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计算机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统计物理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物理教学论、电子技术、近代物理实验等。本专业毕业生适应在中等学校从事物理、科学技术类教学、也可在相关电子技术、光信息类企业担任工程技术工作,适应对物理学类、电子信息类、光学类等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