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求职陷阱

毕业季,警惕落入招聘陷阱

毕业季,警惕落入招聘陷阱



毕业季,警惕落入招聘陷阱

  又到一年毕业季,无论是找工作还是暑假兼职,不少大学生都遭遇过求职陷阱。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近日推出“大学生求职防骗”微信群,介绍典型案例,为大学生推出求职防骗攻略。该院检察官介绍说,微信平台有各项法律援助讲解,大学生们可以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群讨论,获得相关法律援助,并可以举报求职骗局。

  参加面试手机和钱都没了

  该院检察官到重庆某大学政审报考检察院的大学生时,学校有关负责人告诉检察官,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骗局。

  今年3月中旬,大学生小郑接到通知,参加某知名企业重庆分公司的面试。地点是在九龙坡某酒店的小会议室。面试现场,声称为防止泄露题目、个人信息和预防贿赂,“招聘方”将求职者的手机、身份证、钱包等物品收走,然后让同学们在会议室里等待面试。

  “等我们反应过来时,那些人都不见了。”小郑说,跟他一起参加面试的有30多人,都被骗了。“对方是大企业,而且又是在酒店的会议室,大家都对即将到来的面试紧张不已,根本想不到他们会是骗子。”得知情况的学校就业办老师打电话向该企业核实,才发现这家公司根本没有开展此次招聘活动。

  今年4 月,小王也曾在网上面试被骗2000元。诈骗方冒充四川一知名企业,以该企业的名义在网站上留信息,并给找工作的小王打来电话,进行数次电话面试后,假装录取小王,然后让他携带身份证及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去成都培训。“你的见解比较独到,思考问题也严谨。”小王说,对方在网上面试时,不时称赞他,他完全没想到自己会被骗。

  4月的一天,小王赶到成都一个比较高档的.酒店,在缴纳培训费后,对方让小王先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去报到。等他赶过去后,才发现对方玩失踪,自己的2000元被骗走。

  审查不够让诈骗者得逞

  “类似案件不断发生”。该院检察官说,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找工作无疑是当务之急。该院检察官专门针对大学生求职被骗做过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遭遇线上招聘、线下招聘两类求职骗局,受骗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和少数老师对招聘单位资质的真实性审查不够,而多数学生在被骗后都不愿提及、不愿报警。

  就业办是学校有关就业信息、校园招聘的官方发布机构,有些诈骗者为了降低求职者的防范心理,直接来到学校跟就业办的老师联系,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此类诈骗隐蔽性高,老师如果疏于对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三证”的核查,很容易让诈骗者得逞。

  为了防止大学生上当受骗,该院近日推出的“大学生求职防骗”微信群正式运营,3名持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证的检察官具体负责提供法律援助。同时,检察官会根据最新办案情况,不定期发布求职防骗攻略。该院还公布了相关二维码,大学生可加入该微信群进行讨论。

  该院检察官说,目前该微信群的人数上限只有100人,他们会根据具体情况开设新的微信群,希望入群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反映问题。

  据悉,该院的微信大型公众平台正在测试中,不久,各种法律援助的子栏目将会上线,会有更多法律类别服务面向广大市民。

  检察官支招防范招聘陷阱

  如何防范求职陷阱?重庆市检察院第三分院检察官提出6点注意事项:

  1、正常的招聘,一般都要通过学校或大型招聘网站发布,并有专职人员负责招聘工作。对招聘有疑问时,可通过多种方式查看招聘单位的资质,如查看营业执照,上网搜索该单位的网站与招聘信息中留的电话、地址是否一致;

  2、招聘单位口头承诺的薪酬很高,在签约过程中要求交保证金或培训费的,要特别警惕;

  3、不要同意招聘单位扣押学生证、身份证、毕业证等重要证件;

  4、签约时,要将双方口头约定的薪酬、工作地点、解约条件等条款写到协议书中;

  5、正常的校园招聘,一般会安排在学校或周边大酒店面试。如果到单位参加面试,应注意查看单位所在地与宣传信息是否一致。如果到一些偏僻的地方面试或签约,注意向学校就业办、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或工商局求证,谨防掉入传销组织的陷阱中;

  6、应聘过程中,一旦发觉被骗,应及时向学校或同学求助,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同时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向检察官咨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