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签约违约

大学生违约,究竟伤害了谁?

大学生违约,究竟伤害了谁?



大学生违约,究竟伤害了谁?

有些大学生,为了避免眼前就业紧张的不利地位,先找个和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单位,以该单位作为积累工作经验的平台。一旦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工作经历,便以有“工作经验”的身份作为找其他好单位的“砝码”。这就是典型的“先就业再择业”,加剧了大学生违约的比例。多处谋职,择优两栖。

对于一些大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大学生,很多单位都会向他们敞开就业之门,这其中不乏一些好单位。大学生带着求职心切的心理,加上对所选单位还算满意,就早早的把就业合同签了。但后来,随着更多实力雄厚的单位加入人才招聘的行列,这部分学生开始动摇,后悔早早签订了合同,往往会和原签约单位违约。另外一部分大学生,则把多处签约作为一种就业的策略:即使找不到更好的单位,原来签约的单位还能起到“保底”作用。所以,这部分学生早早做好了违约、支付违约金的心理准备,一旦机会来临,就会违约。学校的就业考核制度也促使毕业生急于签约。

每到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几乎各大高校都会敦促毕业生尽早签约,否则,学校就会把户籍、档案尽早地发回原籍。一旦大学生签约,学校则可以把毕业大学生的户口和档案暂缓发回原籍几个月,这对大学生来说弥足珍贵,所以草率地找个单位签约来应付“差事”。如果以后能遇到“心仪”的单位,则只能采用违约的方式。个性独立,不适应当前的人事关系。

某些大学生,在家庭或是学校期间形成一种极其自我的个性。成绩的优异或是在家养尊处优,都会使这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能灵活地处理人际关系。步入就业岗位之初,单位没有时间和机会去发现这些大学生的这种性格,但是慢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开始突现:无法和同事有效沟通,性格自闭等等。长期下去,该学生就会感觉到压抑、孤独。为了“解脱”,有的学生主动加强沟通来改善当前的处境,而另一部分学生就选择了辞职这一逃避方式。频繁跳槽、追求工作的变化和新颖。

一部分就业的大学生,忍受不了一成不变的单一工作。他们认为,长期或是常年从事一种工作会使生活变得枯燥无味、没有激情。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这些就业的.大学生和很多久经职场的人一样,频繁跳槽。这样做,一方面满足了求变、求新的心理;另一方面,扩展了职业面或许还会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在变化中博取自己的职业前途。违约对这部分大学生来说,简直就不是什么需要担心的事情。攀比心理,追求工作的高收入、好环境。

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之后,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规划,眼睛看的不是自己的工作处境和将来的职业前景,却是同类人或是同学的工作情况。这部分大学生了解的是:谁收入多少,谁单位福利和工作环境优越;想的是某某同学,上学期间不如自己,工作收入竟比自己多得多,工作单位多么体面等等。这样将自己和别人进行对比,加剧不平衡心理,“试水”的想法就会产生,违约辞职就是当然的事情了。法律规定不健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qianyueweiyue/913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