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协议”不是就业护身符
一直以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三方协议)被认为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保障,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呈现,一些单位特别是金融保险企业,不断缩减招聘人数,不但取消口头录用承诺,收回发出的录用函,甚至已经签好的三方协议也最终毁约。专家认为,三方协议不等同于合同,签署三方协议不等于拥有职场护身符。
三方协议被解约增多
3月末,已在某公司实习多月的我市应届大学毕业生韩伟没有料到,早在三四个月前就和他签下三方协议的公司最终毁约。据韩伟介绍,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早在去年12月1日公司就和他签下三方协议。“近几年,他们在吉林的业务发展得非常迅速,实力很强,所以他们给我发录取通知后,我没考虑就和他们签了。”
韩伟告诉记者,公司曾表明为他提供的是公关岗位,签下三方协议后,韩伟从去年12月开始在公司的企业传播室实习。今年1月,公司提出让他转到另一个部门。但韩伟在新部门实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新岗位并不适合自己,可等他准备申请回原来的企业传播室工作时,却发现那个岗位的招聘已经被取消了。韩伟说,当时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关部需要调整。更没想到的是,公司在3月竟和李伟提出了解约。
日前,该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准备给予韩伟一定的'补偿。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实际上,韩伟这样的案例在今年并非特例。韩伟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也刚刚被一家外资家化企业解除了三方协议。在我市一大学读历史专业的小胡告诉记者,他们班包括她自己在内就有两个同学刚刚遭签约单位毁约。
对此,我市大学就业指导专家认为,今年,单位主动和学生解除三方协议的情况逐渐增多。前几年毁约的多是学生方,但今年由于经济景气度下降,一些公司减少招聘人数,有的收回口头录用承诺,还有就是签了三方协议后再毁约,这在前几年还是很少听说的。
机会损失非一月工资可弥补
韩伟告诉记者,虽然单位承诺给予他一个月工资的赔偿,但承受的损失何止一个月工资可以补偿得了!“在和公司的交涉中我才发现,他们从1月份就已经开始实施人员调整计划,但当时并没有告知我实情,这客观上又耽误了我重新求职的时间。”刚刚在上周遭毁约的小胡,在听到解约的消息后,也非常震惊和愤怒:“我从来没有预料到签约单位也会违约,之前我完全放弃了另找工作的机会。”
实际上,大学毕业生难以接受单位毁约的一个原因,正在于其承担的损失相当大。据了解,毕业生的求职一般从11月份左右开始,持续到次年7月份,但一般有实力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都会集中在11月份到12月份进行招聘,越到后来工作机会越少。
一位多年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校老师告诉记者,鉴于今年经济形势的特殊性,大学生找工作时也应该多做一手准备,不可将全部机会押在某一家公司特别是一些金融企业身上。
三方协议法律上有点模糊
小胡在与解约单位交涉后最终争取到了1500元的违约金。即便如此,她还是认为,在三方协议中,学生的权益缺乏保障:“企业如果被一个学生毁约,它相对较容易找到后备人员,而学生被毁约,如果时机不当可能意味着长时间的失业,但企业付出的只有一个月的工资。”
据了解,三方协议一般由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前签订,学生到单位报到后再与企业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现在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时,基本都是把彼此的违约金设为一个月的工资。
专家指出,这只是一种通行做法,其实双方可以就各自的违约金额度进行协商,如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职时机,那么仅仅让企业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违约金,是不利于维护学生利益的。他认为,三方协议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它不是正式的劳动合同,不能用劳动合同法的具体法律条文来调解,但三方协议对于引导学生顺利找到工作又必不可少,因此可以适当提高企业的违约金额度,以更好维护作为弱势方学生的利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qianyueweiyue/7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