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就业 > 签约违约

签约时就琢磨着违约?

签约时就琢磨着违约?



签约时就琢磨着违约?


插图 贺信

2006年即将走向尽头,对不少忙于求职的应届毕业生而言,年前的签约高峰已经来临。目前,沪上不少高校的毕业生办公室已经开始陆续发放《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俗称“四联单”。

许多大学生羡慕那些已经有offer(录用意向)的同学,因为可以过个无忧无虑的农历新年了。然而,记者了解到,有约可签的学生还是免不了烦恼,有些学生签约时就已经盘算着怎么违约了。

盘算违约 反被公司“将”一记

“我还没违约,就先被公司炒鱿鱼了。”对于没有在《就业协议书》上签署违约金额,上海外国语大学大四的小刘懊悔不已。

小刘一直在一家外企实习,由于表现突出,公司在11月底就向她抛出了“绣球”。“这么早就被一家公司拴死,我当然不甘心啦。”小刘抱着先签一个公司“保底”的心态,打起了如意算盘:如果在就业协议上不写违约金,到时“炒”了对方不就不用赔钱了。小刘大胆提出了让公司免除违约金的要求,结果公司竟欣然答应了。可让小刘万万没想到的是,《就业协议书》签了还不到一个月,这家公司就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将小刘“踢”出局了。

骑驴找马 就职者心思太活络

“能早早拿到offer固然是好事,可是谁又能保证没有更好的公司在后面呢?”上海对外贸易大学金融专业的小邵说,骑驴找马的心态许多人都有,并没有什么不可取。不少大学生都认为,虽然现在人才过剩,但就业毕竟还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没有理由在一棵树上吊死。

据了解,本市正在努力建立“大学生诚信系统”,但就目前而言,并没有切实有效的办法对学生求职失信进行监控。

个人违约 损害学校形象

就业违约对个人危害并不大,顶多损失点钱,却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如果有一两个学生在同一家公司出现违约现象,将直接影响到来年这家用人单位到校园来招聘的规模。”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服务与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助理李琳莎老师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责任意识,学校也应该加强诚信教育。

对于有学生为了违约方便而不填写违约金,李老师并不赞成:“违约金对于签约双方都有约束效力,并不是所谓‘套牢’学生的手段。相反,在就业协议中,违约金是最能够保护学生利益的.条款。”

实习生 朱佳蕾 本报记者 钱滢瓅

相关链接 签就业协议小心两大“陷阱”

虽然《就业协议书》不像《劳动合同》那样正式,但是其中也有不少细节需要求职学生注意。

见习期与试用期

有些就业协议中会有“见习期”的说法,但“见习期”这个说法本身并不规范,正确的提法是“试用期”。处于试用期的职工,其权益才受到法律保护。个别企业喜欢钻这个字眼的空子,榨取学生的廉价劳动力。

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

《就业协议书》中,如果用人单位提及了薪酬,大学毕业生们应该考量其“分量”。一般来说国企的薪水数字比较“干”,外企则比较“水”,学生应该搞清对方承诺的薪水到底是税前还是税后的,以免将来引起纠纷。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