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博士讲述“过去的大锅饭末代毕业生求职故事”
在不少求职者眼中,春节其实是蓄势待发的机会,每年寒假留守校园的也少不了应届毕业生的身影。求职之路充满艰辛,更充满希望;求职的队伍中不仅有大学生、“海龟”,还有外国留学生。本期我们将镜头投向不同的求职者,记录下他们在求职路上跋涉的故事,愿他们在新的一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我很理解现在毕业生找工作的那种心情,扩招了,经济增长所提供的职位增长速率又低于毕业生的增加比率。但我觉得现在找工作比我本科毕业的时候公平多了。”胡金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在职博士生,经历过1995年、2001年两次毕业求职的他,为我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1995,末代统一分配的恩怨
胡金于1995年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毕业,那时是“大锅饭”统一分配的最后年代——国家已经提出“统一分配、双向选择”的毕业分配方针。
“我们那时春节前没有几家企业来要人,不像现在11月大批公司就开始招聘了。全班50个人,年前只有2个人定了。”一提起本科毕业时找工作的经历,胡金感慨特多,“尽管有统一分配的政策,但大家都积极地自己找。春节回来后,就开始制作简历——我们的简历也简单,就一页纸——然后主动出击,发动各种社会关系找工。不自己主动是不行的,那时候没有校园招聘会这种东西。所有的信息都来自于外面。”在他的'记忆中,最终所有的人都找到了工作,基本没用国家的统一分配政策。
说到统一分配,胡金讲了一件趣事。他的一个同学当时已经找到一家公司,但就是不签,到发派遣证的时候,学校没办法就把他“分配”给了山东小鸭集团,档案等一切关系都转给了“小鸭”,结果这个学生最后还是没去报到,自己在上海打工。“大家不愿意买统一分配的帐,就是担心分配的工作自己不喜欢啊。”
不过最让胡金耿耿于怀的是,那个年代就业信息掌握在学校少数人手中,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由毕业分配办公室负责,毕分办的老师以及班主任掌握着生杀大权——他们负责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这种老师主观性的推荐就可能使得用人信息在学生之间不对称。”
2001,自主择业下的公平竞争
本科毕业工作了三年,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胡金重回复旦校园,读了三年经济方面的硕士。2000——2001学年,又是毕业找工作的季节。在完全自主择业条件下,学生的个人素质成了择业的关键。
“2000年的时候,毕业分配办公室就改成了就业指导中心,成了一个服务性机构,招聘信息向全校公布,学生自己投简历,平等地接受用人单位的考核,整个过程更加公正。专业被淡化,个人素质决定着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胡金硕士毕业那年,我国经济形势大好,企业单位渴求人才,毕业生数量亦不多,“我们都没有就业的压力,担心的只是找不到好工作。”
一般地说,硕士生一般会利用空余时间到公司实习,公司也很欢迎这种方式,双方都满意就能留下来,胡金就留在了实习单位。还有很多人是通过企业校园招聘的形式找到归宿。
“不管怎样,在自主择业的状态下,个人素质首先决定了一个人的归属。”胡金的一个同学,在被多个国内知名公司“拒”掉之后,在2001年6月被德意志银行录取,成为该行在中国招聘的两人之一。“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好马自有伯乐会相。”他感慨地说。
谈及找工作的建议,胡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定位:定行业,看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定岗位,看自己适合哪一个职位;定收入,不该过分看中收入。纯粹的以收入定职业是大忌,还应看到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发展空间,只有喜欢的而又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其实对毕业生的忠告集中到一点就是: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能否抓得住机会就看个人的综合素质了。”胡金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诚恳地说到。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mianshi/485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