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难打击大学生信心
就业形势影响就业心态,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自信心,必须完善就业政策,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就业难打击大学生信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就业难打击大学生信心
今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广东省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仅8.45%。为此,各部门都在为推动大学生就业而出谋划策,各类专场招聘会也轮番举行。
不过,与政府和企业的积极相比,求职的大学生们却显得不那么积极。据报道,近来在广州、东莞、成都等地举办的招聘会上,前来求职的大学生却明显减少,个别场次求职者数量同比下滑五成左右。广东高校学生就业部门的负责人也向本报的记者坦言:现在大学生对于应聘的积极性明显降低。
对此,专家表示,这体现出大学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求职疲劳”,而主要原因在于过低的应聘成功率以及求职信心的不足。越来越多的负面消息明显打击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信心,调整好心态已经是大学生们必须跨越的一个关卡。
求职难打击大学生信心
“尽管班里很多同学工作目前都没着落,但大家对于找工作的热情却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广州某高校大四学生小吕说。
小吕表示,刚开始的时候东奔西跑参加招聘会还有点热情,但是每次简历石沉大海的结果让他备感失望。几个月的“拼搏”下来,同学们大多没能把自己“卖出去”,大家都有点灰心。现在即使听说哪里有比较大型的招聘会,大家也都没什么兴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赵烨在接受本报的记者采访时坦言,尽管近期各种各样的招聘会非常多,但部分大学生已经出现了“求职疲劳”的现象。
据赵烨分析,大学生出现“求职疲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很多学生已经察觉到,现场招聘会的很多企业都是在“做秀”,并没有实际的招聘需求。他们每次辛辛苦苦排两三个小时的队才获得的面试机会竟然是个幌子,很多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所以他们对于现场招聘会这种方式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
另外,很多学生在求职路上的确遭遇各种歧视、打击和压力,他们的自信心也受到一定的打击,甚至产生一种厌恶和逃避的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则比较正面:很多学生虽然还没有签署就业协议,但是已经有了意向的单位,正在观望中。除非招聘会里有他的意向单位,否则他们不会轻易主动出击。
调整心态尤为重要
对于“求职疲劳”,职场专家指出,在求职路上四处碰壁虽然会令人心灰意冷,但消沉下去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上述高校老师认为,要实现顺利就业,大学生就必须排除诸如不满、嫉妒、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对正常思维、决策的干扰。“毕竟,这个坎儿总是要越过的,谁都躲不过去。”
尽管知道了症结所在,但克服“求职疲劳”毕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求职焦虑在久经沙场的职场人身上都会发生,更何况并无突出竞争力的应届大学生。”一位猎头告诉记者,在水平接近的应届生求职竞争中,能不能调整好心态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求职的结果。
签约率并不能反映真实就业情况
虽然大学生出现求职疲劳是事实,赵烨还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悲观,事实上签约率并不等于就业率。
她指出,所谓的签约率的统计主要是针对那些签署了就业协议,并落实了户口、档案调整的外地学生。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尤其是广州本地的学生不需要上述繁琐的程序,而是采取了灵活就业的方式。每年这类学生的比例都占到四五成。
对于很多高校而言,现实的情况是学生的就业率已经90%了,但是签约率可能不足10%。
为什么会就业难
“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其实很浅显:学校教育失败,家长引导失败,学生学习失败。但没有人说到问题的症结:工作岗位有限,待业人数无限。“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很简单:教育加大改革,家长改变思路,学生提升素质。但没有人说,如果社会上所有青年的素质一边齐,依然会有人欢喜有人愁。
一边大学生们大吼“就业难”,一边企业瞎嚷嚷“难招人”。企业所谓难招之人实际上是指那种一进企业它就能不费吹灰之力随意摆布的,在创造利润上可以立竿见影的人。而自己条件不够待遇不高还想着方要榨干别人脂肪“眼高手低”反倒厚颜无耻的说学生们太挑剔难伺候“高不成低不就”。
其实观点这东西无所谓对错,谁强势谁就可以左右别人,谁弱势谁就必须听任别人左右——以前公司一个老头儿50好几了为一家个体户当“副总”,开辆破大众都还敢在他硕果仅存的几个手下面前说他要出一本关于管理的书。说得兴起他甚至给他的手下讲课:“管理的第一要义是诚信”云云,居然还敢让他的手下谈课后感!仿佛他自己是兰心蕙质,而他的学生们俯首帖耳大气都不敢出!——在就业问题上,大学生们自然是弱势群体而资本家们理所当然是老大。本来我们不应该相信这个世界有天才,更不必迷信这个世界有做牛做马的天才,谁生下来就会做牛做马?资本家们既从老百姓手头剥削了财富就应该多少“还一点财于民”,尽一尽作为资本家的责任,给那些不会而希望做牛做马的学子们一个学会做牛做马的机会!他们没有一定要求你用精饲料喂养,他们只需要你的一捆干稻草,即便你慈悲大发想对他们示范一下什么是“人性化”,你也只需要施舍一把青青河边草——哪怕你只是掩人耳目自欺欺人也好!
而我们的大学生们在就业的问题上还真应该好好反思,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其实这好比泡妹妹,纵使有绝代佳人朝你回眸一笑你也不过脸红心跳回过神后该你放屁你就放屁该佳人放屁就佳人放屁谁也不是谁的谁,但如果是一个人品相貌家庭条件并不见得出众但与你旗鼓相当的女子与你擦肩而过你可能会懊悔不已,这就叫“最好的不是最好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谁不想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但你有那能耐没?没有。所以哥们,好好的,踏实的,实事求是的,找份工作先认认真真的混着,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啊!
附记:对于如“电力公司”、“烟草公司”、各色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招聘,恐怕没有几个能力匹配但又“半壶水晃荡”的人敢接招。我在想“关系”的合理性。如果10000个人里有5000个不能就业,你先解决谁?肯定是先解决家庭有背景的和能力最强的,因为这些人最不好打整,如果处理不当,他们比他们以外的这些人更容易破坏社会稳定。所以如果注定有一批人不能就业的话,那么就让有权势背景者和有能力者做我们的光荣的开路先锋吧,我们垫底!
但我也在想一个更有利于人民安定团结,社会繁荣昌盛的途径:有权势者反正吃穿不愁,何不发扬一点人道主义精神,让那些处于温饱线以下的人们先就业,何必跟人抢那清可照人的小米粥?
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难,不是金融危机惹的祸
近八个月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外贸型企业裁员,但主要裁减的是生产一线工人,这部分人占了裁员的绝大比例。试想一下,假设没有这场危机,假设这些大企业扩张生产,扩张一线工人的招聘,这些大学生又有多少会选择这个职业,到生产一线去工作呢。相反地,金融危机的发生,直接冲击了那些技校毕业生,他们才是危机背景下求职市场中的困难户。
而且,并不是危机背景下所有企业都在减产,像皇明、格兰仕等逆势扩张的企业不在少数,还有不少内地企业他们根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大学生,可以抱怨找工作难,但不要将方向对准金融危机,只有找准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不大
在职业市场中,对求职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不是专业是否对口,而是专业之外的其他东西,这也是比专业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心态,比如感性与理性,比如敏感程度,比如适应能力等等,这些素质也是在大学这几年中积累起来的。说到这,你还抱怨你的专业没有吸引力吗?
由于工作关系,近些年接触到很多大学生,谈其就业难的问题,不少都说到专业。"我这个专业不好找工作,太宏观了","我学的这个专业理论性太强,而且又没地方实践",这类观点非常多。
有的人对我说:我学的是工商管理,这专业太宏观了,而且刚毕业的学生,谁让我去管。我这样反驳了他:第一,专业宏观不是找工作难的原因,会计学不宏观,可学会计的学生为什么还有大批人也找不到工作呢?第二,如果说你是刚毕业的学生,没人让你管,那这几年的大学你是白上了,管理不仅仅是管人,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更重要的是管事。不少大学生,一谈到管理,首先想到的是管人,这点是应该改变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管理就是管事。
就业的出路与专业的关系并不大,一些文科类的专业更是如此。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建立积极的心态才是你求职的法宝。
三、大学生就业难,与工作经验关系不大
招聘会场中,随处可见"X年工作经验"这样的要求,大学生不能将就业难归咎于工作经验,因为别人有的你没有,但你有的别人也没有,虽然你没有工作经验,但你有可塑性。
不少大企业每年都有校园招聘,而且规模比社会招聘还要大,他们看重的就是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可塑性。不要拿自己的弱项去比别人的强项,只要发挥出自己的强项,照样可以纵横职场。
可悲的是,现实让大学生认清了一点他们自己没有的优势,这本来是好事,但大学生身上应该有的优势也找不到了,这就问题了。企业需要经验,但是也需要理论,并不是放弃理论只抓经验。
有一次,我在某知名财经院校招聘,某人力资源专业的学生前去应聘,因为是学生,我就随机问了几个课本上的理论常识。我问他学过哪些绩效考核的理论,随口而来的那几个MBO、360、KPI、BSC他居然一个也答不上来,你说,即使他有工作经验,我能录用他吗?
大学生们,任何的工作实践是需要理论去指导的,熟练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是你们必须去做的功课。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对大学生来讲,理论知识比经验更重要,放下课本去社会上混上几天工作经验然后用这几天的皮毛功底去忽悠那些阅人无数的招聘经理们,这,才是最得不偿失的。
四、大学生就业难,是职业规划缺失的必然结果
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谈职业规划,已经有点迟了,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职业规划,早在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那会就开始了,填报志愿的一个主要依据就是职业规划,要想好以后要从事什么职业,才能选择适合的专业。上文我曾说专业不是求职的关键,并不是说大家就可以丢掉专业,专业是必须慎重去选的。
我见过很多处于求职状态的人,他们有大学生,也有工作过一段时间又跳槽的。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处于职业的迷茫期,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
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在这里我就不讲了,我举个例子。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是物业行业,招聘保安员是日常工作之一。每次我上网打开招聘网页,都会有不少简历发过来,而且我发现里面有很多大学生,本科也不在少数。我心里还在想,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务实了,知道找工作难,愿意从底层做起了,是个好趋势。可是电话打过去,人却来不了几个,即使偶尔有来的,谈了几句话,我就发现他的职业方向不在这里,我就想,既然他不想做这工作,还发这个简历干嘛,难道是短期行为,找个临时性工作,通过继续交谈,让我失望的是,这飞来的简历连短期行为都不是,不少大学生在网上发简历,看到招聘,鼠标一点,不管什么岗位,简历就飞过去了,职业目标几乎就是空缺的。
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言,我希望这样的大学生是少数。毕竟这样的大学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企业的不负责,是在浪费金钱,浪费时间,浪费自己的青春岁月。
大学生们,要尽早为自己做个职业规划,为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不求精准,总该有个方向,有了职业锚,你的求职才会有的放矢。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mianshi/47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