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考生谈自己国考经验
想要参加国考的考生,要多了解过往人的考试经验。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篇“国考考生谈自己国考经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首先要给大家的一个善意建议是,未必一定要挤公务员这条桥,只要有本事,有向上努力的决心,人生有很多条路。呵呵,我们国家现在有太多的“围城效应”。好吧,进入正题。
去年这个时间,在坛子里受益良多,但是从未发过一贴。古人说:饮水思源,谨把自己国考的经验发出,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也算是对坛子的一点回报。
我是去年参加的国考,报的是中央一机关(现已幸运地被录取),笔记成绩146,行测81,申论65,排名第一。老老实实说,因为我确实比较忙又比较懒,整个国考我就大概看了七八个晚上的书,做了两套真题。因为以前考过省考和市考(笔记一次第一,一次第二),参加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所以对公务员考试本身有一定了解,并没有花多少时间。我个人认为,时间是要花的,但是效率是更重要的。要学会思考着去备考,多动脑筋。
先说说报名,我个人认为,所谓的人数多少真的没有现实意义,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另外,对于考试,关键还是自己本人,以我自岿然不动的信念,好好备考是关键。想想,只要你能考到135以上,管它是报一千人还是一万人,基本上你也能进面试。对于考试这种东西,你的对手只有一个,就是自己。
任何考试,都有其规律可循,因此,关键是找到规律,科学备考。自然,公务员作为面向全国考生的国家招录考试,更有其规律。总之,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备考。要弄清楚的无非两点: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
首先谈考试资料的准备:行测和申论各一本好书,真题,加论坛的好的精华,足矣。不要把时间花在无所谓的找杂七杂八的资料上。对于有较强总结和考试能力的考生而言,我的'建议就是,只看真题和论坛的一些精华。现在很多书出得水平很差,特别是申论,很多误人子弟的答案,跟着它们学,完蛋了。
谈谈行测,行测就是考能力,考速度,考心理素质。行测建议如下:一是关于备考,只有一点:做真题。做多少看你时间,越多越好,越多遍越好。但前提是要学会总结,能够跟出题者站在同一高度来审视题目,做到这一点,OK了。要分析如下内容:一是这类题目一般考什么?为什么这样考?具体有什么类型?每个类型的突破点在哪里?我为什么会做错?我的思维偏着在哪里?如果我是出题者,我会在哪里设陷阱?二是关于应试。有两点:一是要有适度的兴奋。把行测看作智力游戏,全身心投入,要追求参加考试的快感。不要紧张,因为即便你考不上,你也不会失去什么,深呼吸,地球多么美好,帅哥靓女满街跑,呵呵。二是要懂得舍弃,不仅要舍弃,而且要心不慌,手不乱。要对自己说,不要总追求考一百分,能考个七八十分也可以的。遇到难的题目,两分钟做不出来,坚决看下一道,而且一定不要在心里惦记着它,不可吃回头草,要吃,也要等了结了其它再说。
谈谈申论。关键是答题!一是要明白一点,申论不是主观题,最多只能是半主观题。根据我的了解和判断,申论绝大多数题肯定是有标准答案的,改卷的时候就是对着标准答案来的。当申论完全当主观题做,岂不是很亏!要把申论当成客观题来做,当成高考的政治题来做。那么标准答案最可靠的依据是什么,就在材料当中。审材料时一定要把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圈出,改头换面,用到答案中去。其它的只能看平时的水平了,什么结构清晰、逻辑严密、表达简练等等我想从小到大的作文技巧说得多了。我再补充一点就是,想好再写,或者打好草稿再抄,不要涂改,给考官一个好心情。二是要背一点东西。我当初就是在坛子里打印了一点东西,自己总结了几种题型的一些好的句子,下午考,我中午背了一下,感觉比较有用处。特别对于应届生,切切要背点东西。文采好的人很多,很越是文采好的人越容易过分欣赏自己,却忘了——这是公务员考试,要按照公务员的写作习惯来答卷。
谈谈面试,面试最关键的一点是,学会“说话”。很多人平时口才很好,但在面试时就不会说话了,关键是曲解了面试,其实面试无非说话,把考官当成和谐可亲的朋友,汇报一下思想心得体会,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很好。另一个角度想,谁都会看不起在自己面前紧张的人,如果不想让考官看不起你,请不要紧张,要知道,对面坐的很可能就是你以后共事的领导或者同事。或许多年以后,你也会在对面面试着学生。总结起来,要求的是:自然得体,逻辑清晰,表达简练,思辨能力强。当然,客气、礼仪这些我想不用多说了。面试最有用的资料就是来自坛子,太多成败的经验,看一看,让你感觉,面试无非如此。
就谈这么多了。同样作为读了几年书的人,深深地为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而唏嘘,确实,想要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易。但是,请相信自己,做好自己,相信自己能成功。祝福大家!再次感谢曾经的坛友给的很多启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jiuye/bishi/5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