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的教师演讲稿
演讲稿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演讲稿的人越来越多,你知道演讲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梦想的教师演讲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理想》。
有志者,事竟成。谈到理想我相信许多同学都立下宏大的志愿:有做经理的,有做商人的,有做环保卫士的……然而,我的理想——做一名教师。
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确,远大的理想是黑暗中的明灯,它,会成为你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如果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水,不会激石则鸣,人,不会激志则宏。
记得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要给最有贡献的人颁奖。首先,上来了个医生,他说,他在疾病流行期间,曾救过9999个病人。国王摇了摇头。然后,上来了一位诗人,他说,他的诗和李白、杜甫不分上下。国王依然摇了摇头。接着,许多人都陆续登上台,可没有一人获奖,沮丧地离开。突然,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拉着一位小孩,并拿着一本厚厚的.课本走上台她亲切地对国王说:“祖国和春天,到处都是花红柳绿,累累的果实需要园丁去培养。”国王顿时笑逐颜开,他激动地说:“你是最有贡献的人!”接着,献上花环,自己亲自给她颁发奖牌。
从此,我对教师有了深刻的理解。此时,又激起了我宏大的志愿,崇高的理想。
教师是一种伟大而神圣的职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啊!罗国杰也曾称赞过教师,他说:教师好比一支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着别人前进的道路;又像一根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渐渐磨损着自己;又像一只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的确,生活中,那个伟人又能离开老师的帮助呢?
我想,有了理想,就有了生活的目标,才不至于虚度光阴。不过,有理想而不奋斗,也是徒劳。正如一句话“理想,不付诸行动,是虚无飘渺的露。”我要为理想而学习,在通往理想的航程中,我要不断努力奋进!
我的演讲讲完了,谢谢大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当士兵,保卫国家;有人想当医生,救死扶伤;有人想当作家,创作出一本本好书……而我就想当一名老师! 这个理想来源于一次看电视。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最美的乡村教师”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兴奋。我心想:这些老师真伟大!为了救自己的学生,而不惜失去自己的生命。我十分敬佩那些老师。还有些老师跑到偏僻的小山村任教,他们不辞辛劳地工作,在那儿一待就是一辈子。看到这些教师,一颗理想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中,同时,我也暗自下决心: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成功人士都是经过刻苦学习,才取得了成就。比如:鲁迅。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他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鲁迅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所以,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刻苦钻研,实现我的理想。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具备三点:首先,我对这个职业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我想成为一名受人尊敬与爱戴的老师,就要有一颗爱心,让小朋友喜欢我。其次,对小朋友要有爱心,不要动怒与动粗,要时刻体现出自己的修养和内涵。最后,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写作水平。从现在起,我应该多阅读课外书籍,提高写作水平,多运用些好词、好句。
读书要坚持,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郭沫若曾写过一副读书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意思是说,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不能一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绝对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我相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我的教师之梦就一定会实现的。因为我深信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
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老师,我正在为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着。
小时候,曾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手中的粉笔吟唱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知识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疯长。如今,梦想终于成真,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的心情如此激动。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为,我是教师,是塑造灵魂的使者呀!多少责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
我深知,没有辛勤浇灌,哪来春色满园,桃李芬芳?没有笔耕墨耘,哪来祖国昌盛,千万栋梁。一批批学子,由黄口小儿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浸透了师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饱含了师者几许欣慰,几许期盼。曾几何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已成为辛勤园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园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蓦然回首,青丝已染霜花,他们的青春已在铃声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们可敬的先辈们,无怨无悔,只是在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用自己的知识和品德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浇灌那饥渴的心灵,他们的青春已化为永恒,他们的精神为万人称颂。”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浪漫时,她在丛中笑,正是他们,用青春和热情诠释了最崇高的师魂,谱写了一曲曲雄壮的师者之歌。
教师为何如此神圣,他们的激情源自何方,冥冥中经常默默的思考。不经意间,一位老师给了我启示。他给我讲述了给他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件往事。20多年前,他当了教师时间不长,就得了肾炎,一下子住进了医院。他所负责得那个班没有了自己的老师,于是,学校就只好把他的学生分散到年级的其他班里去上课。有一天,他觉得病情好转了一些,就从医院跑了出来,到学校去看看。一进教室,他一下子呆住了,以往生机勃勃的课堂,此刻已空无一人,连桌椅板凳也不见了。他还未从失落的心境中摆脱出来,就听到了孩子们惊喜的叫喊声。原来,学生们发现自己的老师回来了,立刻从各个教室里跑出来,一下子团团围住了他,一起喊道:”老师,您快回来吧!”那一刻,当着所有孩子的面,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因为,他无法在世界上最真诚的呼唤面前抑制住自己的泪水。
这呼唤永远的留在了他的心里,变成了他的信仰,影响了他的一生。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他真的不简单,教师的职责之外,他还给予了孩子们更多的东西,母性的爱,最纯洁的.感情。
于是,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我认可了,爱是维系师生情的纽带。的确,一个积极热情,工作卓越的教师,总能将爱源源不断的注入学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激起他们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贵的灵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
长大后,我的职业理想不是考公务员、做老板,也不是电影明星、运动员,而是能做一名快乐的老师。
虽然权力、金钱、自由的时间和名声都能使人快乐,但是,我认为来自内心深处的自由、来自智慧的快乐才是的幸福。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面对的是求知勤奋的学生,传授的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文化成果,收获的知识的传播、文明的进步和满天下的学子。幸福快乐莫大于斯。
古今中外,很多圣贤大哲就是快乐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先师孔夫子最快乐的事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和弟子们一起研究学问、开启智慧。我们在《论语》里看不到愁烦,看到的是孔夫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冉冉将至,看到的是孔夫子"不惑、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等快乐的`人生境界。孟子最快乐的事也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在西方,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一名街头教授,也是快乐的孔夫子式人物,他教导青年,却从不收取学费。亚里士多德在自己开创的学园里边散步边上课,被成为"逍遥学派",康德、黑格尔、尼采也是边教学、边思考哲学的教授……
在美丽的校园、在安静的图书馆、在宽阔的教室,到处都充满学习的气息,文化的氛围,这里没有尘世的嘈杂,没有盗贼罪犯,没有衣食之忧,有的是人类心灵与智慧的家园,有的是深刻与崇高,感受到的是价值与意义。
为了能实现这一人生理想,我会加倍努力学习。让我们一起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每当看到老师在讲台上,用粉笔书写着一句句诗,无私地传授学生知识。那神圣的样子,使我肃然起敬;每当看到一个个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时,我便发自内心的激动;每当看到社会中的名人,总会自然地想到教他们的老师。正所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所以,我希望长大后也可以成为一名老师,为祖国培养一批批精明能干的人才,让祖国更加富强。
我知道,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要更加地努力——我必须成为一个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人,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格教别人。从现在开始,我要学习孔圉不耻下问;要学习孔子韦编三绝;要学习苏秦悬梁刺股终佩六国相印的这种刻苦求学精神……我不仅要如此,还要边学边问。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提醒了我们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我必须扩充自身的知识量,让自己更加全面,才能向这个理想迈进一大步。
当然,这些只是基础。我还要带给他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大家在鸟语书香的环境中学习。孟母三迁不就为此吗?我还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让彼此互相信任,团结起来。只有拧成一股绳,才是最团结的.。
我不仅要带给他们好的学习环境,还要培养他们的好品质。我要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不让他们沾染恶习。家长也一齐配合老师,一齐监督。让孩子从小阳光快乐,积极向上。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所以我们还要拥有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好品质,这样,我们便可实现“先成人后成才”这句话了。
这便是我的教师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这个梦想,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唐朝贾岛所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我难道不应该像他那样坚持不懈吗?虽然现在这一切都只是泡影,但我相信,十年之后,我一定会实现它!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yanjianggao/735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