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观京剧有感

观京剧有感



观京剧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观京剧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观京剧有感1

  4月的一天,下午第一节课,学校举行了京剧进校园的活动。

  终于等到下午了,我们来到小操场坐好,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第一个上场的节目是“孙悟空”。那个孙悟空活灵活现的在地上蹦来蹦去,神气极了。接着又观看了“龟兔赛跑”、“天女散花”等精彩的表演。掌声一阵接着一阵。

  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介绍京剧知识了。一位老者上台来,一看就是博览群书、资深的老专家了。他在台上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着京剧知识。通过听,我知道了一些新的知识︰京剧又叫“黄皮”。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生”主要是男性角色的统称。又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旦”就是女性角色的统称,也分为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和彩旦。“净”俗称花脸,声音洪亮。比如包拯。“丑”是扮演喜剧角色的统称。通过那位老者,让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京剧方面的一些新的知识。

  通过那天的京剧进校园的活动,让我知道了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还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精彩、优美的表演,了解到了关于京剧方面的新知识。那一天的京剧进校园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观京剧有感2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了,在剧曲里可谓是独占半边天,历史源远流长。

  二零一一年年十一月,我们来到上海城市剧院观赏京剧,其中让我深感收益,值得加油喝彩的是《挡马》,故事情节主要描述了:“宋朝天波府杨八姐,因其兄杨延昭被困番邦,为打探消息,乔装番将,潜入番地。时有焦光普者,随杨家八虎入闯幽州,不幸兵败,流落番邦,苦无腰牌可回南朝,乃在柳叶镇开设酒店,俟机盗取腰牌,挡马假请她饮酒,两面三刀人格斗之后,始洞番彼此身份,终于共商对策,一同闯关。”的故事。

  当一位在戏曲学院任教的老师走上舞台的最左侧,按下连接舞台两边荧屏的电脑,关于《挡马》的形形色色都介绍出来了;然后同学扮演的杨八姐翻身下了马。店主人热情地帮她把马牵进了店。店主人却问长问短地唠叨个没完,特别是他那双透着狡黠的眼睛,不住地在八姐身上盯着,对这位过份殷勤的店主人,八姐不由心存了几分戒备。八姐的眼力不错,这店主人确实不是等闲之辈,他原是宋朝的一位将军,名叫焦光普,与杨延昭手下的大将焦赞是堂兄弟。当多年来,他一直想返回南朝重新为国效力,无奈番兵把守边关太严,没有腰牌根本不放他出关。为了等待机会,他在靠近边境的柳叶镇开了一个小客店,暂且存身。八姐从镇前经过时,他一见马上是位番邦小将,而且又是孤身一人,不由心中暗喜,若能把他哄到店中,借机夺得他的腰牌,便不愁出不了关了;可是不料,八姐对他早有了戒心,他几次想靠上前去偷八姐腰间的那面牌,都被八姐警觉地闪过了。焦光普无奈,只好慢慢寻机下手。他借着给八组端酒送饭的机会,一面搭讪着一面仔细打量着八姐。焦光普突然发现她似乎哪里见过,哈哈大笑,刚想说她是杨八姐,八姐陡然变色,猛地抽出宝剑朝焦光普刺去。焦光普急忙闪身躲过剑锋,还没等他张口解释,八姐的剑已经再次朝他刺去,焦光普左躲右闪,八姐却始终不容他开口,那口锋利的宝剑像蛇一样死死缠住了他。焦光普无奈,只好先保住性命要紧,他一面用椅子抵挡八姐的凶猛进攻,一面不住地高声叫道:“别打了,都是自己人!”八姐已经杀红了眼,一心要将这个识破自己身份的店主人置于死地。焦光普说的话她根本听不进去,只管拼命朝对方要害处下手。幸亏焦光普的武功不凡身手敏捷,几次化险为夷。最后,直到焦光普抓住了八姐的手腕,才结束了这场生死误会。

  我看完后,真为焦光普捏了一把汗:要是他没有躲过去呢?万一杨八姐没有相信他呢?千千万万的问题一股脑儿地冒了出来。不过,我还是被这些日后说不定能站在大舞台,成为当红新秀的小演员的演技与动作的精湛所深深地折服,真是意犹未尽,一言难尽呀!

观京剧有感3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灯光逐渐暗下去,舞台上,须发皆白的老人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戏一开场,舜已垂垂老矣。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京剧的印象还停留在电视上那些总叫我听不太懂的咿咿呀呀的片段上。因此也从未想过深入了解这种已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艺术形式。但,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大舜》这样说。他一挥衣袖,灯光亮起,拉开了一出好戏的序幕。

  一场古典戏曲与近代戏曲艺术融合的现代京剧。

  人们所熟知的舜耕于历山,敬仰父亲和继母的故事被大量缩减,这出京剧的关注点,不只局限于舜的个人故事,而是选择了上古帝王尧舜禹中间的那一位作为线索,串起中华民族的祖先最为灿烂的历史阶段之一。从五帝后期到夏朝建立之初,在这一时期的君主身上,我们能看到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宽广的天下情怀,这种品格在舜那里体现得尤为明显。京剧创作者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手法,讲述这位帝王心系黎民的一生。

  我死去也罢了,只是如何能让双亲背上罪名?年少的舜这样反问未来的自己。他重重地在母亲墓前磕了头,折下一段树枝,独自踏上漫漫征途。在历山,他的德行很快传遍天下,以至于尧在考虑继承者时专程找到他询问。

  以天下民生为己任,此等重担,重华不敢辞。当尧转身欲去时,舜在他身后俯拜道。从此他被委以重任,监水利疏浚,奖赏刑罚。乃至接过尧的位置治理国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除了天下为公的情怀,对生命的思考和舜个人的归宿感也是这出京剧的内涵之一,这三者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钱钟书先生曾说,“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想病,想找到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何谓归处?我们的祖先对生命终点的归宿有一种近乎神圣的崇拜与仰慕之情。因为它既承载了一个人在行将就木时最为牵挂眷恋的一切,又是供后人追忆的场所。归宿问题,也成为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尤为重要的一个命题。是连贵为天下之君的舜,都无法避免的抉择。

  “我应葬于何处?”白发苍苍的舜向天地发问向臣子发问向自己发问。葬在历山吧,禹这样劝他。这位未来的年轻君主正处于生命的黄金时期,一如当年的舜。那曾是您日夜耕种,名扬天下的地方。

  不,舜摇摇头,不如就葬在这九夷之地。

  他不是突发奇想才提出的这个主意,他已思索了很久,最终得出结论:既心怀苍生,则天下皆为我归处,又何必非要动辄民力,去那荣华之地安葬?

  你看,这就是帝王胸襟,这就是舜之所以能历时三年而大治天下的原因。不是葬于归处么,那我便以天下为家,则随处可葬,也免得死后再劳民伤财;不是留于后人缅怀么,那我既以天下为家,则风中雨中皆有我影,此后人们善待草木生灵,也就是奠我了。这种随处可安不同于一般侠客行走江湖的潇洒,而是一位帝王在生命之终获得的超脱与释然。

  可是——禹还想说些什么,被舜制止了。陪我出去走走吧,他说。

  但外面还下着雨……

  不要紧。

  于是年轻的臣子搀扶着年老的帝王从石上起身,慢慢走进荒野大雨中,走向一个人的生命终结和另一个人的辉煌起点。

  浚水利民,苍生安定,天下大同,舜终于完成了他多年前被赋予的使命。此刻,他可以安心将这天下托付给另一个人了。

  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只是那帝王,应葬于何处啊?

  当是山林茂郁,星辰流转,日月生辉之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9067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