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常用1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常用15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常用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事迹了吧,事迹是为了表扬先进、弘扬正气、推动工作,对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如实记载和反映的书面材料。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

  翻开杨凌示范区推广基地分布图,不难发现,从三秦大地到西部边陲,从戈壁沙漠到青藏高原,处处彰显着杨凌的农业科技含量和示范推广的成果。在黄淮麦区,江苏徐州、河南长葛等地种植的“杨凌小麦”穗大粒饱、连年丰收;在陕北高原,“杨凌玉米”个头硕大、种植广泛……

  去年秋收时节,榆林市定边县堆子梁镇营盘梁村的玉米喜获丰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自从种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团队培育的‘陕单609’‘陕单650’‘陕单636’玉米新品种逐年增产,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提及这几年的收成,玉米种植大户高海宽喜不自胜。

  种植面积从20亩到630亩,亩均种植密度由4000株增加至5500株,每亩产量也从700公斤提高至1000余公斤,年纯收入40万元,高海宽不仅自己尝到了良种的甜头,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近20万亩。

  成果转化推广是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举措。杨凌示范区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优势、育种技术、示范推广等优势,充分发挥国家(杨凌)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和国家(杨凌)旱区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作用,把杨凌农业科技成果送到了千家万户。

  “杨凌示范区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体系融合,在推进区校融合、一体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说。

  不仅如此,杨凌还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旱区农业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不断做大做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文章,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新经验、新模式,尤其是围绕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探索形成了大学试验站、产业链、农科培训等“六种推广模式”,打通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25年来,杨凌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700项,并在全国18个省(区、市)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年示范推广面积1亿亩,推广效益达到235亿元。同时,围绕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充分发挥杨凌农科教优势,探索形成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做给农民看,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教会农民干,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带着农民干”的`科技扶贫工作模式,数以亿计的农民从中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一度的杨凌农高会已成功举办28届,跻身全国5A级农业综合展会序列并获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中国驰名商标,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业展会品牌,为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了重要平台。

  “杨凌示范区探索形成了多种示范推广路径,科技成果得到快速转化示范,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旱区特色农业脱贫攻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李立会说。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2

  张xx,男,汉族,1982年9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教师。他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教育,将自己全部精力和热情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他数年来以校为家,既是教师亦是“家长”,出资助学,改善办学环境。他的.努力和付出让仅有27名学生、濒临关停的教学点发展成为有180名学生、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的完全小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师者的大爱精神。曾获第七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感动中原年度人物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3

  赵保和、杨献平等十大教书育人楷模以自己的亲身实践,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个真实生动、感人肺腑的奇迹。他们把自己全部的心血与热情都献给了钟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作为基层中心校校长,通过学习,我更加敬畏责任、敬畏知识、敬畏制度、敬畏民意。我将以构建和谐的更乐教育为目标,认真履职尽责,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狠抓管理,努力把更乐镇教育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凸现一个宗旨——率先垂范以人为本

  1、打铁还需自身硬,我要坚持政治学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信念,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扎扎实实工作,兢兢业业从教,真正把自己的思想集中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对教师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学生负责。我坚持订阅《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通过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了解教育的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观念,及时把握教育潮流,始终走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

  2、在工作中,自己始终坚持以一个中共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已,恪尽职守。

  全面推行校务公开、财务公开。严格财经纪律,根据我镇各学校实际情况,依法统筹规划,合理划拨教育经费。今年的重点工程是完善又上中心小学建设和张家庄、江联小学的美丽校园建设。另外,从严治理乱订学习资料现象,采取学校自查、家长督查的方法,使全镇各小学无乱收费、乱办班和乱印发资料等现象。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告诫自己要多些“平等”,少点“架子”;多些“微笑”,少点“脸色”;多些“合作”,少点“说教”;多些“赞赏”,少点“指责”;多些“激励”,少点“威吓”。在生活上,热情帮困,作好师生的公仆,坚持家访制度,教师出现困难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婚丧嫁娶必访,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亲和力。

  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正人,必先正己。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坚持参与教研,坚持任课、听课、评课,服务于教学。

  围绕一个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实行校长负责下的领导分工把关制,以教体局有关精神为准则,不断完善常规管理办法。教师备课采取同年级集体备课,教研组长一周一查,各学校每月进行教学常规检查,期末定性检查,综合考评,并及时总结反馈。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上,建立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上课,树立全镇师生的“铃声意识”,向40分课堂要质量、要效益,做到提前候课、准时上课、按时下课。

  2、强化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水平。要求全镇教师在教学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边工作边总结,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期末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专题研究报告。青年教师每人上好一节示范课,中心校组织人员听课、评课,并将优秀教师推荐参加县、市级优质课比赛。

  3、加大课改力度,创新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等教学新理念渗透于教学之中。始终围绕“为学生成长奠基”的发展理念,建立了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能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技术带进课堂,以气质影响气质,以人格塑造人格,把我镇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4、培树榜样典型,弘扬正能量。在当今的课改大潮中,我镇涌现出了省优秀乡村教师、市优秀班主任杨五红和百名老区最美教师吕海如、梁秀丽等模范标兵,中心校立即在全镇掀起全体师生“学楷模,追先进,创一流”的学习教育热潮,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感化身边人,进一步强化榜样示范作用,在全镇弘扬正能量,让全体师生激情工作、砥砺奋进、追求卓越。

  夯实一个基础——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坚持走群众路线,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学校岗位责任制,使每位领导、每位教职工都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和权限,做到了层层把关、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各级组织分工协作,各司其职,使各学校形成了大小事务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件件抓落实的管理模式,并积极倡导教职工要创造性地完成工作。充分调动了各基层组织管理者的积极性,为他们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展示平台。

  2、完善班子的议事决策程序,重大问题坚持“民主讨论、集体决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原则,既不主观臆断,又不议而不决。

  3、在班子组织建设上,特别强调每个班子成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管理能力。对于上级文件精神,班子成员首先融会贯通,然后对教师宣讲。同时,中心校还鼓励并积极创造条件极力支持选派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

  4、为进一步强化我镇教育质量全面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制定了《更乐镇中心校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更乐镇中心校学科教学工作标准》、《更乐镇中心校教师考核细则》及《更乐镇教师课时津贴细则》、《更乐镇优秀班主任评选办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易调控、好评估的内部制度文件,使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突出一个重点——保障校园师生安全

  我们要抓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不放松,坚持通过“两会一活动”(晨会、班会,少先队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与训练,把学生守则、行为规范,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落实到每个学生每天生活的每个时段。切实做到了“五有”:升旗仪式后有安全教育、大型活动有应急预案、班会队会有安全内容、放假前有安全警示和温馨寄语、每期板报有安全知识,努力实现“学校安全无事故、在校学生零事故”的终极目标。

  注重一个根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强化师德教育。各校组织教师以师魂为引领参与讨论,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的转变;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提升教师政治思想水平,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对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推行“师德预警机制”,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教师体罚学生的责任追究制度。

  2、强化业务提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4月份,中心校组织全镇2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河北省“和美课堂”研讨学习,多次请教研室教研员到校指导课堂教学,采用传帮带,大力培养青年教师参加赛课,培树榜样,以点带面,促进全镇科学教研,打造优质课堂。

  强化一个导向——公开公正民主评价

  为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做到“精心施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认真开展“周查、月报”的教学督导制,每次督查都将检查结果及时交流、反馈,借此督促老师们把思想放在教育上,把精力放在教学上,把行动放在课改上。我们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了《更乐镇教师量化考核细则》,指导各小学、幼儿园从“师德表现、常规工作、教学实绩”等xxx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考核,无论校长还是老师,考核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评先、评优,还是晋级、晋职,只要有指标限制,都一律从高分到低分在校内依次确定人选,不搞论资排辈,不搞特殊照顾,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全体教师更加有信心,有盼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来。

  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克服缺点、改进不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持之以恒的干劲,与广大师生一起,同心同德,众志成城,为更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4

  通过这段时间学校组织的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学习,同是一名人民教师,我自感羞愧。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的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张桂梅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她工作30余年来,爱生如子,对待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即使被病魔纠缠也没有一丝懈怠,仍然带病忍受着剧烈的疼痛站在讲台,就算倒下也放不下她的学生,无论何时何地,心中仍然牵挂着她最热爱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无法做到的在张桂梅看来像是举手投足的小事,其实不然,正因为对她来说是小事,是她心系学生,心系她的工作,无论在什么岗位,她始终一直坚守,不但自己做好,还要树立榜样,带动同事一起做好教育。从她教学取得的成绩证明了她对教育事业的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衷心。

  尽管现实残酷,她先是丧夫,然后自己几经病魔折磨,但她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将自己的一生为教育事业作奉献,她忘我的精神,爱学生如子,爱教育事业胜过爱自己生命的精神让我十分崇敬。作为一名党员的教师,尽管我一直以来也在热爱教育事业,认真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但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我所做的一切似乎很渺小。

  今后的工作,我会继续努力,像张桂梅同志,学习她对待工作的态度,学习她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在教育岗位,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为学校的教育尽一份力,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奉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20xx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张桂梅事迹心得体会3张桂梅同志深深扎根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爱教育,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别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爱学校,不顾身患多种疾病,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经常超负荷地工作在教学岗位上;她爱学生,拿出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关爱学生。张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一名共产党党员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张桂梅同志是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教师的榜样。张桂梅同志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张桂梅同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

  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张桂梅同志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真正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5

  记得有位教师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纯真的爱心是“施爱〞的根底。有人说:一切的教育方法,一切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幼儿无比炽热爱的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做到爱孩子。刚接触孩子,他们纯真的笑容感染了我,因此对于一些童趣十足,忧伤大雅的举动我总是宽容对待,欣赏他们的可爱之处,保护他们珍贵的自尊心。

  真挚的情感是“施爱〞的前提,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传导,教师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到达思想的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幼儿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翻开幼儿的心扉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充满自信,充满欢乐的人生大道,这比什么都重要。

  尊重幼儿是“施爱〞的关键。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感情,有礼貌的对待幼儿。严厉的责备和不适当的批评都会招来失败,甚至导致师生的对立。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强,对他们的的教育方法是:避开严厉的直接批评、尽量和风细雨,说服教育。

  了解幼儿是“施爱〞的途径。教师对幼儿的情况要深入了解,对幼儿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以更好地接触到幼儿情感的点子上了,这种接触点就像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老师用心去多方面地了解幼儿,然后适时地进行鼓励,这可能改变幼儿的一生,毕竟,一个人人品好、城实、最可贵。

  教师生活在幼儿中间,深知幼儿需要教师的关心与保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幼儿,而是所教的全部幼儿。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神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力量,通过集体关心,使幼儿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

  魏书生老师说:“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事业,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使我们无愧于孩子,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荣耀称号。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6

  他用13年的努力把原来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在校生5300多人、专任教师286人的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xx,辽宁省平建县职业教育中心校长,高级讲师,朝阳市人大代表。1997年上任以来,他倔强地选择职业教育,用满腔热情拥抱他钟爱的事业,规划愿景,着眼未来,实施科学而严格的管理,倡导“团结、向上、忠诚、奉献”的平建职教精神,树立“师生偕行、励志弘进”的良好校风,用他的执着和睿智带领自己的团队书写了平建职业教育的传奇:20xx年学校易址新建,20xx年全面投入使用,20xx年被评为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20xx年晋升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目前,学校已经由13年前只有120多名学生、76名教师、濒临倒闭的状况,迅速成长为国家中职示范校、辽宁职教的旗帜、朝阳教育的窗口、平建发展的名片。学校快速崛起的背后印证的是他成熟的育人理念。

  一、坚忍负重,夯实平建职教基础

  面对社会的歧视、家长的怀疑、教师的懈怠、学生的放弃、校园的破败、资金的匮乏……xx果敢地提出了“条件保证、环境熏陶、精神引领、教师示范”的办学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他抓住校风、师资、条件这三个束缚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以扭转风气、树立形象为目的,实施科学管理。建章立制,以严谨的作风营造良好的校风。他始终坚持原则,坚持正义,逐渐被教师认可。在学生管理上,他坚持秉公办事,不送人情,不给面子。因为学校管理,他得罪的人无数,有同学、有亲属、也有领导。学校开除的学生中有街头混混,有教师子女,有干部子弟,有自己的弟弟……他的叔叔因为他开除弟弟打电话痛骂他时,他默默无语,眼含热泪;街头混混到家里砸玻璃、摔电话、撕衣服,他面无惧色,正气凛然。虽然他铁面无私,使亲情淡了、友情薄了、感情浅了,但他拥有了全校教师的信任,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职教学子,拥有了他钟爱的职教事业。他的无私无畏彻底扭转了学校的学风、教风,形成了“师生偕行、励志弘进”的良好校风。

  有了良好的校风为基础,他开始大手笔设计学校建设。项目总投资9800万元,校园占地200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硬化、绿化、美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配套完成了48个专业实习、实训室和4个实训车间,设备总价值达2300多万元。学校建设期间,资金匮乏,他去县、跑市、赴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为使学校建设达到标准和如期完工,他无论晴雨、不分节假,一直坚守在工地。硬是在缺资金、无经验等情况下带领平建职教人把学校建设成平建教育系统中一道靓丽的风景,实现了平建职业教育的“多校合一”。由于费神劳心,工程结束后,他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夜里经常失眠,人明显又黑又瘦,与实际年龄极不相称,岁月在他的脸上写下了道道痕迹,在他的头上染上了厚重的白霜。身体垮了,本应该休息一段时间,但看到“多校合一”后,校内的混乱局面,看到学校搬迁后的百废待兴、杂乱无章,他放弃了休息,放弃了治病,坚持带病上班。抓统一、抓管理、抓教学、抓建设,硬是在人心涣散、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用一年时间将学校建设成了省级标准化职教中心。苍老的背后透出的是欣慰的笑容。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条件好了,风气正了,人气旺了,办学规模逐年扩大,自20xx年起,学校年招生人数始终位列全省第一。学校的发展为辽宁省职教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xx多次在辽宁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特别是20xx年8月31日,全省职教中心校长联席会议在平建召开,学校建设工作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会后,中等职业学校和政府主管领导组成的参观考察团接连不断。他的育人理念在指引平建职教发展的同时,在辽宁职教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典范作用。

  二、科学运营,实现学校全面发展

  xx科学确立了“强化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精神特区”的全员育人理念,进行有效的队伍建设。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他竭力把学生作为学校的'名片去雕琢,形成了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以“全员、全程、全方位实施管理”为核心,以“一年成型,二年成人,三年成才”为主线,以爱为根本的规范化、科学化、立体式、阶梯式的德育模式。他始终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制高点,用职业教育的前瞻意识引领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指导全体教师编制了内容更符合企业要求、更贴近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形成了国规教材与校本教材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相适应、基础平台与专业化方向相衔接、具有平建职教中心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模式创新中总结确立了专业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相衔接、实习岗位与所学岗位群相对接、职业素养的形成与企业用人标准相吻合的具有平建职教中心特色的实习、实训新机制。他研究制定了完备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建立了“校内一年级有实习日,二年级有实习周或实习月,三年级有校内外结合的顶岗实习”的长效实训机制。各专业实习实训开出率均达98%以上,所有设备实现了安全、高效利用。实现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成功的学生培养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平建职教中心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意志品质、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在朝阳市首屈一指,学生优秀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1%,对口就业率达到93.6%,就业稳定率达到92.9%。

  在教师管理工作中,他坚持“管住心、凝成神、塑造魂”,通过规划学校愿景,让教师对学校充满希望;通过学校文化建设,让教师有精神之魂;通过诚心用人,让教师有用武之地;通过各级培训,让教师有先进理念。逐步将对教师的制度化管理内化为精神文化管理,形成了一支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7

  周美琴不仅自己坚持走专业化之路,她还注重师资团队的培养。20xx年起,她每年都从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系引进本科学历与硕士学历的高材生。并提出培养“四型”教师的目标:即“专业精神上的奉献型、专业知识上的复合型、专业能力上的综合型、专业智慧上的创造型”,并通过专家引领、骨干带教、结对交流、专题培训、实践锻炼、教育考察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专业化的高平台,托举一批批青年教师迅速地成长。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周美琴都是亲力亲为,教室中,她和教师们探讨着哪个教学环节可以渗透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室中,她和康复治疗师研究着学生的个别化训练方案;教师公开课,都有她悉心指导的身影;下班后,常常见她带领着教师研发、制作教学具;夜深人静时,她的办公室键盘声嗒嗒,那是她正在修改老师的自编教材……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师们的公开课、自制的'200多件“原创”教具得到了市里专家与同行的一致好评,多位老师走上了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一等奖,“陶制字模”等多件教具获得了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学具比赛大奖。老师们都欢迎她到自己教室听课,因为她诚恳、专业、细致地帮助,总让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更上一个台阶。

  在课题研究中,周美琴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她参与编写了《康复》、《益智》、《沟通与交往》、《心理》、《生活》等11套校本教材,主持多个市级、区级重点课题及内涵发展项目,多项成果获全国、上海大奖。她还多次代表上海参加国际、国内特殊教育研讨,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举措、办学效果等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同仁的高度肯定。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8

  八月的天空,骄阳似火,期待已久的暑期培训已悄然进行了两天,在这两天的学习中,专家们那丰富的案例、精深的理论,让我深深地叹服;而他们在自我专业成长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到达的境界,更是深深地感染了我的内心。对于教育我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人生我又有了新的起点与目标。

  首先,郑学志老师的专题讲座犹如雪中送炭,及时地给正在研究自主教育的我指点了迷津。自主教育正是我最近一段时间苦苦思索而不得其果的一个问题,听了郑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他的一靠感情二靠制度三靠文化的自主教育管理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将仔细琢磨,认真思考,通过反复摸索,不断实践,研究出更多的有效的可以共享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除此之外,郑老师所讲的“以人为本,信任学生,依靠学生,鼓励学生,开展学生〞也让我感触颇深,尤其是“信任学生,依靠学生〞这两点,很多的时候,我们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包办了教育中关乎学生的一些事,对学生的能力和自觉性往往会持疑心态度,长久以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被动性,削弱了他们的自信心,而学生的个性也会在这不自主中难以凸显出来,“充分给学生位置,有位才能有为;充分给学生放权,有权才能做事〞,郑老师的这一观点和做法给喜欢一手操办班级事务的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其次,郑立平老师“诗意栖居做人师〞的教育理想深深地打动了我,能把教师这一职业和诗意放在一起,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既让我佩服,也让我向往!正如郑老师本人诗意的人生追求一样,他的讲座亦是别开生面地诗意盎然。在教育的路上,我明白了原来我们也可以这样幸福。“好的'教育靠欣赏,靠唤醒,靠期待。〞“植物总是朝着有阳光的方向生长,孩子永远向着赞美的方向开展。〞如何看待教育如何对待工作如何看待学生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日日在做却并不在乎实效的问题,我们的心不知何时已变得麻木,我们的身体不知何时已疲惫不堪,“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此岸,而聪明的人却总能把周遭的事物营造成自己的幸福园地。〞让我做一个教育的智者,去除那些急躁与不安,赶走那些虚华与不平,在郑老师的感染下,爱教育,爱工作,爱家庭,爱生活,爱学生,淡定地享受育人的快乐!

  今天的学习让我充实,明天的学习值得期待!仰望星空,名师们身上那种从不停止追求教育理想的精神正在闪烁!俯瞰大地,我们正把初长的根须努力植进贫瘠的土地!在和名师共舞的时刻,让我们一路欢歌!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9

  周xx,男,汉族,1967年7月生,中共党员,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他坚守职业教育33年,以爱育爱,用心育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每一位学子成长成人成才。他通过规范言行、课程思政等方式方法,推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他寓教于乐,强化实践,创新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构建了“实趣活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他以研促教,教研结合,潜心学术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他传帮带引,献智出力,为广西职教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广西优秀教师、广西职业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0

  李粉霞,女,汉族,1976年2月生,中共党员,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她是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连续四届参加数控技能大赛,取得全省数控铣工职工组第一名。

  她潜心教学,重构课程体系,实施“项目化+思政化+信息化”教学改革,打造有趣、易懂、接地气的.课堂。她因材施教,建立“传、帮、带、练”四级培优机制,探索出“分梯次、能力递进”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她注重团队建设,构建“帮、练、赛、聘”教师培养模式,创建工作室,打造了一支优秀的职业教育创新团队,开发实训项目服务企业。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1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己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要到深夜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玄武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吴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吴邵萍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2

  春天到了,小草在泥土中经过多次痛苦的挣扎,破土而出,迎接第一天的阳光雨露,呼吸第一口新鲜空气,不管风吹雨打,它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春天送上最美的祝福与欢笑。李朝辉老师就像这株小草一样平凡,虽平凡却也尽力为大地添几许春色。三尺讲台,是她无悔的选择,她以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勇往直前的奉献精神、无私无畏的团结精神,默默地守侯着这份简单而执著的人生信念。

  低段教学工作每天都以排山倒海之势开启,以分秒必争之势度过,以筋疲力尽之态周而复始,无穷无尽……那优雅得体分分钟被打碎,那典雅知性瞬息间被摧毁……“教育孩子如同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这首诗生动形象的描述了李老师直面学生时无尽的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她时常告诉自己慢一点,慢一点,再慢一点……

  正如陆游的'诗句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事业,崇高的职业,最美最闪光的是一个普通老师的每一天每一幕,当她遇到爱动的孩子,会逐个和他们谈心,每天早上和中午都会和他们每人说上一句话。在她的班级内,她会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学生是老师心目中的骄傲;她总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同学,无论学习成绩如何,她一样尊重他们的人格权利。

  在工作中她一丝不苟,倾情付出,时时事事处处身先士卒。暴雪中、秋风中、春雨里、阳光下孩子们的身边都有她。她妙招多多:奖励贴、激励卡、表扬信、积分本、种下一颗苹果树……一个人的美丽,并不是容颜而是所有经历过的往事,在心中留下印痕又褪去,令人坚强而安谧。美并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一种阅历。美并不是伪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沉淀。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3

  周美琴认为,“如今是信息化的时代,要想做好事,一定要学习新技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课堂实践性和趣味性?有障碍缺陷的学生能否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设备来感受知识、体验教学?带着这样的思考,周美琴又开始了她特殊教育数字化课堂的探索。学校推进信息化整改工作,各班都配备了多媒体背投电视机,并且增设投影+交互白板为主体的多媒体讲台为试点,将白板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课堂中,手动不方便的学生通过白板拖曳技术快速完成了人民币的实物摆放;听觉障碍的学生通过凸显的动画效果,了解到了夏天荷花的`婀娜多姿;智力弱后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声效和配图加深了他们对地震、暴风等多种自然灾害的认识与防护。信息技术为课堂带来了一抹新色彩,也让学生的学习效能得到了大大地提升。

  不仅是课堂教学,周美琴觉得特殊孩子的康复训练同样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专业支持。于是,各种语训设备和特殊教育专业软件都运用到了言语障碍学生的个别化训练中,学生在语音辨识以及练习上的速度大大提升了。感觉统合训练智慧教室网络、运动数据采集设备将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给出训练反馈,提升了训练的实效性。就这样,数字化之路也延伸到了学生的个别化康复训练中。

  2020年,面对突发疫情,上海启动了云课堂。“停课不停学,特殊学生居家也要得到最优质的教育康复服务!”为此,周美琴打造首个“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云教育平台”,为特教孩子疫情期间的学习保驾护航。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4

  郑丹娜在垂杨柳中心小学任教了25年,逐渐摸索出了“全接纳、慢引导”的教育理念

  大雪前后,北方降温。垂杨柳中心小学的德育副校长郑丹娜裹上大衣,和学生一起跑操。

  她右手牵着一名学生,在此前的跑操时间,他总是“到这儿转一转,到那儿走一走”,经常跟不上队伍。

  郑丹娜看到跑道上放着一根塑料跳绳,示意男孩:“你看,跳绳放在这儿说不定会把跑步的`同学绊倒,你快去把它拿开。”男孩照做了。

  回到班级后,郑丹娜表扬了男孩:“他特别棒,跑步时看到地上有跳绳,担心大家被绊倒,给拿到了一边。大家都要像他学习。”

  第二天,男孩开始跟上班级队伍了。

  “每个孩子有不同的个性,我会去试探,然后摸索出适合每个孩子的交流方式。”郑丹娜说。

  从1993年至今,郑丹娜在垂杨柳中心小学任教了25年,从科任老师到班主任,再到如今的德育副校长,她一直站在讲台上,和学生一起写了几百万字的“悄悄话”,也逐渐摸索出了“全接纳、慢引导”的教育理念。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15

  近日,有幸聆听了x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举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新时代筑梦人”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了身边优秀党员教师的先进事迹。五位党员教师用其鲜活的故事传说向我们传递着信念、奉献和创新,让我们见识到党员应有的风范,意识到前行的道路还很长,要坚定信仰,坚守平凡的岗位,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他们都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故事传说也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让我感触最深是杨韧老师的报告——《快乐传递与爱前行》。杨老师现在是x市西园新村小学嘉和苑校区的德育副校长,同时也是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三十多年前,她“自投罗网”承担班主任工作,凭着“当一个好老师”的初心,用实干和担当收获了骄人的成绩。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的个性,她坚持着“班级家”的理念,在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告诉他们人生幸福生活的秘诀、帮助他们找到快乐,让每名孩子都能实现自我价值;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她创新性地建立了“杨老师聊天室”,与每名孩子、每个家庭对话。“杨老师聊天室”不仅是学生们心灵寄托的港湾,也成为和家长沟通的桥梁,成功地让班级部分单亲家庭复合,还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她的行为也许比不上陶行知,比不上一个个伟大的教育家有影响力,可她用执着的敬业精神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幼小的灵魂,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命运。古有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作为新时期的党员教师应以他们为明镜,学习他们的坚守初心、对党忠诚;学习他们的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学习他们的恪尽职守。我知道,教育蕴含着无限可能。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选择这项职业,意味着教师的众多放弃和倾尽精力的奉献。20xx年,和所有同学一样,我走入了工作岗位,来到庐阳区素质教育基地工作,单位地处偏僻,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每天面对着不同的学生,从最初的迷茫不安,到现在的自得其乐,我也找到了我人生的价值所在,这绝不是喊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共产党员在基层教育工作中的坚守。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从五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她们带给我的,不仅是一面旗帜,指引我前进的方向;还是一支号角,激励着 第 10 页 共 17 页

  我不断追求;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自身的不足和差距。他们平凡而又不凡的事迹,让我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必须要向他们学习,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