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美老师事迹材料(通用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拟事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年度最美老师事迹材料(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梦想,张桂梅老师感动了无数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位山区人民教师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09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来,张桂梅老师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走进1000多名学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车司机都不愿意去,张桂梅虽然因小脑萎缩导致行动失衡,却跋山涉水坚持家访。她握住学生家长黝黑皲裂的手,脱下外套塞给人家,自己冻成伤寒……在她看来,女高不是普通的学校,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山区贫困群众的桥梁。
“女高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的后盾。”各级党委政府对女高关爱有加,当地为女高解决了50个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在女高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记录。“学生们每天经过这条‘爱心长廊’,会记住得到的帮助。”张桂梅说。
有人联系张桂梅,表示要给女高捐款,但条件是提供学生家庭地址和贫困情况的照片。对于公开学生信息的行为,张桂梅并不同意。她说,对学生的信息要严格保密,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又保护她们的隐私。张桂梅也经常对毕业生说,“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爱让死神望而却步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桂梅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
36年来,张桂梅从迪庆、大理,再到华坪县辗转从教,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
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张桂梅,得知丈夫患了癌症。
不久,丈夫去世。
张桂梅曾失去活着的勇气。为了逃避悲伤,1996年她来到丽江华坪县华坪民族中学,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
刚来时,她心灰意冷,只想在这样的偏僻之地了此残生。
然而,“是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学生们,他们的坚韧、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有的孩子为了读书,竟然放弃了和父亲见最后一面,强忍着悲痛坐在教室里,去完成他们的学业和人生理想”。
这一切燃起了她做人的希望。于是,她下决心帮助这些孩子们。她开始缩减自己的伙食费,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接济他们,把自己的被子、衣服翻出来,给学生们用。
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着脏旧衣服,经常发呆,成绩很差。这引起了张桂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个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妈妈一人供她们兄弟姐妹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张桂梅拿出干净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学费。
小姑娘感动:“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张桂梅感到了快乐,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张桂梅忽然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特别地黑,肚子却越来越大,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吓了她一跳,肚子里长了个像五个月娃娃那么大的一个肿瘤。
医生要求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此时,张桂梅承担着四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参加全省中考。
她整整哭了一夜。“老天啊!你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怎么把那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就不能允许我有一个健康之躯,为教育事业多作点贡献吗?”
痛哭之后,张桂梅决定,不能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
她默默地把医生检验的结果揣入怀里,赶回学校。
华坪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们,向她伸出了援手!
从县委到县政协、县妇联和她所在的学校,大家纷纷给她捐款,关心支持她。
县委书记和县长对她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救助孤儿无怨无悔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子女,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上。
心系山里穷孩子的张桂梅,不顾病痛,从2001年3月起,一边在民中当老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
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搅得左右邻居睡不着觉。
张桂梅尝试着与孩子们培养感情,细心照顾他们。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很差,头上有虱子,不会上卫生间,大小便满院子都是,床上、裤子里也是。她和工作人员洗得连饭都不想吃。
有一天晚上,她刚刚睡着,就听到有人大叫:“来鬼了!”
她吓了一跳,循声跑到宿舍,看见地上呕吐了一堆饭菜,味道难闻。问孩子们:“鬼在哪?”众人指着一个孩子说:“他妈妈来找他了,因为他妈妈就是这么死的。”他赶紧抱着那个孩子跑到医院,医生说:“吃多了,吐出来就好了。”
打了针,开了药,把孩子带回来,从此再没人说鬼来了。
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和同事们的辛苦努力下,迄今共抚养118个孤儿,已有50多个走向社会。
而张桂梅这么多年,将自己所获得的国家以及各种奖励的奖金,社会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资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70多万元。
创办女中只为悲剧少点发生
“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浑身有病却不死,却没有倒下,因为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报!”
张桂梅说,华坪县父老乡亲们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偿还这笔人情债,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几个人来干。
张桂梅在民中教学和管理儿童之家时经常能看到、听到山里孩子一个个的不幸遭遇。孩子们特别是那些贫困女孩的命运更是让她心痛——她们为了求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张桂梅觉得应该给山里穷孩子一个公平。
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这种恶性循环中,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来到省城开始穿街走巷四处募捐。
2008年1月7日,张桂梅忽然接到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说哥哥病危,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可她当时已答应和一个企业家在北京做电视访谈节目,为的是给筹备中的女子中学募捐。
做完节目,哥哥已经火化。她泪流满面。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云南省委、丽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学生。而她则当上了该校的校长。
学校开学了,那些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共产党真好,当今的政府真好,还真有这么一所不收费的高中。
张桂梅激动地大哭了一场:“我真的感谢各级组织和领导,帮我实现了这一夙愿,给了教育一个公平。”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一直与学生同吃同住。
在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里,她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个小时以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掌握学校几百名学生的来历家底,她拖着病体,坚持走访了200名学生家庭,行程6000多里,中途病倒两次,拔掉针头接着踏上家访路。
张桂梅表现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这些年,张桂梅没有节假日。为了孩子,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出国生活的机会。有时她也动摇过,因为曾被人误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和那些朴实可爱的孩子。
张桂梅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张桂梅18岁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0年从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张桂梅随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孰料,丈夫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于1996年去世。她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逃避过去的生活”。1997年,她查出患子宫肌瘤,但为带好毕业班,仍然坚持上课,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她才住院,手术取出的肌瘤重达两公斤。现在,她患有严重的肺纤维化、肺气肿,每天离不开止痛片。
不幸没有打倒张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烧自我的柴火,转机就在于华坪这方热土和这里的好心人。
1998年县里妇代会上,全体代表和县领导主动为张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没有留钱坐车,走几个小时路回到山里。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民族中学里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有的家长带着一包钢镚和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帮助孩子们,张桂梅节衣缩食。
1998年入党后,她对工作更加投入。她为每堂课设计开场白,有时朗诵小诗,有时唱支歌谣,有时讲个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教班级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张桂梅任院长。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爱干净的她变了。2003年到2007年,她四处筹集资金,给孩子们改善生活,平时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民族中学里女生很少,儿童之家的孤儿各有各的'不幸,这让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到哪里找钱!
“她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于是,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她和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张桂梅告诉记者,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靠的是党委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捐款人姓名。各方的关心张桂梅都记在心里。女高学生在校三年,只需付生活费。这给每个贫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费用。
11年来,张桂梅和学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11年来,她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里,走过11万公里山路。爬山一爬就是几个小时。一次家访,脱下外套塞给贫困户,自己冻成伤寒……
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多年来跟着张老师家访,吃了不少苦头。他感慨:“张老师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有种精神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县城边上,初冬的狮子山挺拔秀丽、色彩斑斓。采访中,突然传来一阵旋风般的咚咚声。张桂梅微微一笑:“是课间操,走,下去看看。”
来到院坝,学生们早已列队整齐,她们的课间操是歌舞“南泥湾”,阳光下红校服熠熠生辉。
10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周“五个一”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鲜明的女高特色。语文老师韦堂云说,女高老师团结如一家,党员带头,张老师身先士卒。
2008年刚办校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吃饭、上厕所都在校外。张老师让女老师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学生上厕所。不到半年,17名员工跑了9个,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张老师把他们找来,“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要坚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从那时起,红色教育在这里生根,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1645名学生从这里走进大学。
而年迈的张桂梅,没有孩子,没有家庭,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奖金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捐给山区教育和社会事业,坐着4块钱的“摩的”,每天往返于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
张桂梅不觉得苦,因为“有种精神支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为伊消得人憔悴,许身教育终不悔。我将乐此不疲!”这是俞老师的教育座右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热爱教育事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对待工作好学上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耐心细致。
俞老师是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他常说:“孔圣人尚且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 尚且‘不耻下问’,我等凡夫俗子就更应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他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向同行学,向报刊杂志学,向网络学。在学习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笔记。目前已记了将近5本与电教相关的学习笔记。在工作学习的同时注重总结,先后有多篇文章在《中国电脑教育报》、《z电教》、《科学大众》、《z教育研究》上发表,有二十多篇文章与课件在省市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在2009年市信息技术团队比赛中他所在的数学组获z市第一名。
俞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他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尤其是担任班主任以来,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班级的管理中,学生的课堂纪律、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中心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新z人子女,许多孩子由于父母亲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又不在身边,因此在生活上缺乏照顾,在学习上思想上缺少关心。为此俞老师全身心地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在他班上有一位许姓小男生,人白白净净、胖嘟嘟的,看上去挺可爱的。可是上课从不举手,有时让他回答问题,声音很轻,老师必须走近才能勉强听清,其它学生根本无法听清。做作业非常慢,每天的课堂作业总是不能在白天完成,考试成绩自然很不理想。他平时看见老师都是绕着走,怯生生的,从不敢正眼看老师。于是俞老师利用集体家访日去他家家访,到了小区门口,俞老师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叫他下来迎接我们。不一会儿,他笑眯眯地走了出来,带我们上去,看上去挺可爱的。从他妈妈那里知道,他曾经多次说过怕去上学,他爸爸打过他好几次,现在也拿他没办法。回来后,俞老师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课程辅导,另一方面尽量少批评多激励,对他哪怕一点点细微的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使他逐渐恢复对学习的信心。在上课时俞老师总是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还鼓励他如果声音再响一些,就更出色了。几次下来,他上课举手的次数开始多了,声音也响亮多了,课间也越来越多看到他绽开笑容。尽管他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尽管他的作业仍然做得不快,但是他对学习的信心正在一点点增强。他私下对同学说,他最喜欢俞老师的数学课,这应该是他的真心话。
在班级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是有个叫小叶的学生。其实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上课精神不集中,要么搞些小动作,要么东张西望,去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下课后又喜欢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作业质量也很差……他的这种行为在班里影响很坏。俞老师从他平时很要好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小叶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现在和他母亲在一起,他母亲再婚后精力都放在小弟弟身上,在缺少父爱、缺少关心的环境下,小叶才变得如此。俞老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天气冷了,提醒他别忘了及时添加衣服。天气热了,别忘了要勤洗澡;在学习上耐心细致地帮助他,几乎每堂课都要提问他,几乎每天都要单独辅导他;在思想上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经常和他谈心沟通,慢慢地跟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自己真的做错了,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为他好,鼓励他努力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让他感受到没有父母的疼爱,但至少还有老师的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每当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后来,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虽然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改观——俞老师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信心是需要一点一点堆砌的,更需要精心呵护。对待学习上、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不放弃,不抛弃。不仅是对小许、小叶同学,对其他学生都一样。他总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学生就会张扬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俞老师用自己的一片爱心,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满腔热情诠释着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我自从踏入工作岗位就在学校工作已有六个年头了。2012年以来我一直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其中有四年任六年级语文课兼带英语课,兼学校业务工作。我在学校的几年时间里,我努力做到了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立德树人,善于协作,甘于奉献;并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教育教学业绩优秀,在同事和群众中都有很好的口碑。
一、以校为家,忘我工作。
学校六年级来自周围几个学校是寄宿制管理,一百多学生,有学生就必须有老师。我六年级的几位老师24小时在校值班,由于学生多老师少即便是有些头痛发烧的小病,仍然坚持上课。农村学生英语基础差,我想尽各种办法给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学生成绩。
许多学生英语成绩提上去了,尤其是上了初中的学生,更能体会到我对大家的良苦用心,因为小学打好英语基础,初中英语是不费吹灰之力的。许多有心的家长对我是从内心的感谢和尊敬。在几位六年级老师的努力下我校毕业班的毕业成绩在全镇总是数一数二的。辛勤的工作换来优异的成绩,对此校领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褒奖。
为了把工作做好,让家长领导放心,我常常以校为家,精心呵护,全身心投入,为学校的工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为校园的美化净化,为花草树木的修剪维护,尽心尽力,做足功课,虽辛劳而无怨,贫穷犹未悔!
二、甘于奉献,收获精神财富。
我深知今非昔比,那个“越穷越光荣”的年代早已淘汰。虽然生活的窘境,但仍坚守人生信条和价值取向。我没有做出过轰轰烈烈、值得大书大特书的工作业绩,我的人生价值只体现在平素工作里默默的付出,不起眼的奉献。我好似山野里一株平凡的小花,独守那份寂寥,历经风雨无怨无悔,凌寒独自开,为祖国之春增添一抹绚丽色彩,几许浪漫诗意。
老师不仅是孩子们可尊敬的师长,而且是孩子们可信赖的好朋友。现在的农村孩子,尤其是像六年级这样有自立能力的孩子,百分之八十是留守儿童。一部分孩子已经离开父母四五年了。现在我们这里流行这样一句话,“打工挣到了钱,荒废了孩子”。虽然不是绝对但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面临的状况。国家对此也有颇多关注。不是父母亲自带大而是老人或亲戚带大的孩子,往往在性格和心理上和其他的孩子有些不一样。会有娇气、偏激、说谎、悲观、孤僻等不好的习惯。我知道,作为一个老师不仅仅是教好一门功课。正所谓传道、授业、解惑。
我们也都知道教师首先他是一个良心活。看到这样的同学我都会主动的接近他们,想办法去改变他们。曾经班里有一位姓鄂的女同学,在班里乖巧可爱,成绩也很好。但是她从来不接妈妈从外地打来的电话。妈妈也不能常回来,无奈她打给了我。她向我了解了孩子的情况以后,拜托我帮帮她母女。大家都知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我答应了。我没有单独谈话而是把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班会,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和思考,告诉别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帮人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后来这个同学自己找到了我述说了自己的问题。
在我的细心开导下,这位同学找到了原因,打开了心灵。除了留守儿童问题还有单亲家庭子女问题。我想能帮成长中的孩子解开心灵的枷锁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因为那是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爱和善的种子。在临近毕业的日子里,班里大多数孩子都给我写信,在信中表达对我的仰慕和爱戴之情,我为每一个孩子回信、留言,在我的回信、留言中,字字句句都凝聚着对学生的爱。
三、学生的后勤兵,安全的守护神。
我在学校里担任业务主任一职,并监管寄宿学生24小时学校生活的工作,事情多而杂。每天须早早起床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既要勤快,又要细心,事情很多很辛苦,但我从未对学生的事情胡乱应付,每天按时清点学生、锁大门。每每学生刚住校的时候,不会照顾自己,往往学生半夜发烧,我一定亲自带他们去叫诊所的门,有时候风雨交加,回来把自己弄得湿透了。
我是学校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在中心校领导和秦校长的正确带领下,我虽取得了点滴成绩,但与领导要求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教育事业而不懈努力。
2012年1月7日,我聆听了宏志妈妈高金英老师的治学之道。初次见到高金英老师,便被她朴实的形象、幽默诙谐的话语和激情吸引住了。心里不仅感叹到:高老师的一个个事例,深深地启发了我,她做人很有原则,我不禁对高老师的为人赞叹不已,肃然起敬。一个平凡的班主任竟然能够做出如此多的不平凡的事。初建宏志班,便让高金英担任班主任,对既没成功经验又没失败教训的她来说,惟一“有谱”的是“我有爱”。因为在此前2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即是在“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的实践中走过的。而讲座中最让人心情不能平静的也是宏志妈妈关于“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部分。听着高老师一件件感人的事例,这也一次次的验证了高老师的信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在高老师讲座时,我又发现这位宏志妈妈还是一个能从“小故事”讲出“大道理”的人。把一些笑话、故事高老师将它们恰当的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教育孩子身上。我们何不妨西施效颦,把平时书中看见、听见的笑话、故事恰当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中。
高金英这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班主任工作经验也是数不胜数,对于我们这些同行来说不亚于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怎样使班主任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有声有色,真正起到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每个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都在努力地实践着。我认为,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进行“四心级”管理:事业心、爱心、耐心和精心,演好三个角色:“严父、慈母、家兄”。
一、事业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证。
“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干。”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这一科学价值观在日常工作中即表现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对自己的工作有了爱才能产生工作的动力,才能在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班主任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有了爱你才会舍得付出。
班主任的事业心表现在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两方面,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严父”角色。
1、对学校负责即严格要求学生。对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务必遵守。全面执行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做到迅速及时、准确无误,并能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活动,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得以很好的贯彻落实。
2、对学生负责即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三勤:“嘴勤、腿勤、手勤”,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日常的学习和工作等各项活动,在思想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并及时积极地把班级工作的问题向学校反馈,从而达到学校和学生双方满意。
二、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可靠保证。
教育者,爱胜过一切。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慈母”角色。班主任的“母爱”不仅体现在校内及课堂上,更应随时随地播撒进每个学生心田。播撒进学生心田的关爱,学生又怎能忘记呢?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真心实意地热爱、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就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三、耐心是后进生转化的前提保证。
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有耐心。某种程度上对应的是“家兄”角色。班主任的耐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宽容学生的不足,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总会犯错,总会有不足,就看你看待不足的心情。
所以说对于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应该用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但宽容应有一定的限度,过度了就成了纵容了。
四、精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科学保证。
精心就是用心细密,做事细心,就会认真周密地考虑各种问题,精益求精地把事情做好。工作中有精心就能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防微杜渐,避免事态扩大工作中有精心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避免出差错。
班主任工作有精心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处处留心,做有心人,细心的注意自己的的学生才能真正地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在引导他们。
人际交往的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让事业心、爱心、耐心和精心始终陪伴着你,“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如果把这种感情融入新时期班主任工作中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班里民主风气浓厚,班级凝聚力强,形成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班风,开展班级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感谢高金英老师,感谢学校给的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77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