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想拟事迹材料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1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和风尚。而优秀的家风是由和谐充实的家庭生活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构成的。著名法国作家罗兰曾说过: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了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也影响我们的心灵,塑造我们的人格,这种无言的教育,是打造一个人的人生观和道德修养的最重要因素。

  百善孝为先。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辛苦抚养我们长大,我们一定要孝顺父母,这是我的爸爸妈妈从小就告诉我的,我的`父母也以身作则,为我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记得我还十几岁的时候,爷爷生病卧床,什么都做不了,话也说不出来,我的爸爸从早到晚的照顾爷爷,像对待孩子一样照顾爷爷。爷爷的神志已经不太清晰,清晰的时候想要什么也说不出来,爸爸用各种办法去问爷爷想要什么,非常耐心地去理解爷爷的意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之后,爷爷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没有人想到爷爷卧床之后还可以生活这么久,但在爸爸尽心尽力地照顾下,爷爷确实生活了三年,爸爸在爷爷生命的最后几年用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照顾他,完成他的任何愿望。

  这是我铭记于心的家风和家训,“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会牢牢记住这几句话,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在所有的人性品德当中,孝心是第一位,因为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之恩,就没有我们的现在,所以说我们要拥有孝心,拥有孝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会继承我的家风,成为一个孝顺的女儿,不负父母的。教诲和期望。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2

  詹天佑(1861-1919年),生于广州市荔湾区(原广州府南海县),是近代著名的科学家,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他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筹划过沪嘉、洛潼、津芦、锦州、萍礼、新易、京张、粤汉等线,成绩斐然。他为中国的铁路事业奉献了一生,并教育子女要时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形成了奉献国家、廉洁自律、勇于创业的好家风。

  婉拒两个儿子“官费”出国留学

  1914年秋,正在担任粤汉、粤川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接到北洋政府的一个通知:批准他的两个儿子“官费”出国留学。看到通知,他并没有感到高兴,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当天晚上,詹天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觉。他想,别人家的孩子出国留学,都是自己出钱。现在,我的两个孩子出国留学,却是“官费”留学,还不是因为我对祖国的铁路事业做了一点点贡献。要是因为自己对祖国做了一点点有益的事,又有一定的地位,就可以让子女得到特别的照顾,这不仅对国家不利,对孩子的成长也没有好处。

  于是,他婉言谢绝了政府的特殊照顾,坚持用自己的薪俸,支付两个孩子留美八年的一切费用。

  “不能只顾个人,要多为国家着想”

  两个儿子从美国留学归来,有单位要用高薪聘请,詹天佑不同意。他对孩子们说:“我送你们出国留学,不是要你们回到祖国做高官、拿厚禄,而是要你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些有益的事。我看,你们不要到别的单位应聘,我身边正好很需要人手,你们就在我身边工作吧。”

  当时,在詹天佑身边工作的,还有几个和他儿子一起回国的同学,每月的工资有一百多元。而詹天佑只给他的两个儿子七十多元的工资。同样的学历,又做同样的工作,可工资收入却不一样,相差都快一半了。有人为他的两个儿子打抱不平,认为这样做不合理。两个孩子也觉得父亲做得有点太过分,闹起了情绪。

  詹天佑知道后,十分恳切地对他们说:“不是因为你们工作得不好,而是因为你们俩是我的儿子,要求要更严一点。对自己的.孩子徇私是不好的。你们要知道,国家目前有困难,我们不能只顾个人,要多为国家着想。”

  不占用一分公款

  詹天佑子女较多,原来的住房较为拥挤。政府为了照顾他,在张家口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并用公款为他家添置了一些家具。詹天佑知道后,觉得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考虑到他的实际困难,也算是对他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奖赏,他很领这份情。但他又觉得,这样对孩子们的影响不太好,怕他们滋长特殊化的思想。于是,他要来清单,照单子付清了用款,不占用一分公款。不久,考虑到詹天佑工作的需要,铁路局为他买了一辆汽车,供他个人使用。为了节省公款,他谢绝了,而用自己的钱买了一辆马车,供自己工作时使用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3

  小真作为老一辈革命先驱,从早年参加革命活动到建国后历任省纪委书记、省委书记等领导岗位,始终如一坚守信仰、克己奉公、严于律己,献身祖国革命和建设事业60多年,身后没有为自己的亲人留下一分钱。她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家人亲属常怀律己之心,规范言行举止,继承优良品德,并留下不少廉洁家风故事广为传扬。

  这样的钱出不得

  小真于1907年出生在丰顺县小胜镇东叶畲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广州看望她却是在1969年。平时,小真对家乡亲属要求很严格,写信或者捎来的话总是:“我很好,你们不用挂念,不要浪费时间、金钱,不要专门到广州来,你们在家要搞好生产,做好工作。”

  这一回,弟弟终于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广州。他首先感觉就是惊奇:这就是经过长征的姐姐家吗?房子普普通通,家具很旧,几张长条凳,一把藤椅,一张在乡下也常能看见的茶几桌,实在与他想象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远太远了。

  一天,永良小声地说:“姐姐,老家的房子太旧了,我们住的还是你出生时候住的老房子,现在打算盖一座新的。”同时,提出要大姐帮助盖房子的要求。小真听后,笑了笑说:“姐姐没有钱,即使有,也是党和国家的,家里要盖房子,还是自力更生好。”此后,弟弟听从姐姐嘱托,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这样的字签不得

  小真有个侄子叫建强,他父亲原是丰顺县小胜供销社的干部,1985年,已经是到退休的年龄了。当时,建强很想“顶替”退休的父亲,跳出农门。那个时期前后,许多人也是通过“顶替”,办理“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

  那年建强41岁,已经超过40岁的界限,申请材料被主管部门退了回来。建强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思夜想,最后,想到了姑姑小真。认为就是“一岁之差”的事情,只要姑姑说说话,让有关部门照顾自己一回,实现自己的愿望应当不成问题。

  后来,建强带上申请书,到省城找到了小真,希望她拿起笔来写下能够解决自己问题的批语。

  出乎建强意料,小真听后却是沉默。许久,她才慢慢地说:“共产党不能世袭,不能是一代做官,就要代代做官。你的事情,你的要求,我不能开口,更不能写字。”

  这样的“好意”领不得

  1973年,亲属得知小真将择时回家乡的'消息后,决定修缮被烧毁的房子。当地领导得知后,便在她回乡前,从民政部门的。救灾款项中拨出400元帮助修建房屋。

  小真回到后,公社领导如实向她作了包括修房在内的情况汇报。她一听到从公社民政救灾款中拨出400元帮助修建自家房屋,顿时脸色变了,当场严肃地批评了公社领导。她说:“搞老区建设有老区建设款,群众有困难有困难补助款,遇上灾害有救灾款,你们知不知道救灾款是国家专项开支,任何人都不能随便转移动用,这是一条铁的纪律。你们以我这次回乡之机,随便动用救灾款修建我家老屋,这样做,在社会和群众中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你们想过没有?必须马上将这笔钱收回来。”

  在接见侄儿等亲属时,她还专门就这件事向亲人们语重心长地作了一番解释:“救灾款是救命钱,是党和政府关心灾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特殊经费,是体现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照顾、关心的原则性问题。公社领导出于一片‘好意’,特批了400元救灾款给我们家修房子,这样的‘好意’,伯母领不得,你们也领不得啊!”后来,这笔已拨下去的款又被公社收了回来。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4

  父辈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其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影响着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友爱和谐、温馨和睦。.。.。.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经过言传身教,在这个家庭中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一、中华美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父亲刘毓明30多岁时患脑瘤,双目失明,全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黄祖秀一个人身上。在外劳作维持生计、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脑瘤失明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从此母亲起早贪黑的身影在刘联庆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母亲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刘联庆,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直到刘联庆的外公去世,后来,外婆患上老年痴呆,一些常人认为比较简单的'事到老人那,总会乱七八糟,但母亲从不指责外婆,甚至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有空闲就带着老人出外晒太阳、接触大自然,直到外婆离世。

  1962年,父亲双目失明,手术时,医生曾断言,父亲最多只有20年生命。母亲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毅然挑起重担,咬着牙,坚持着。手术至今,已是五十多个春秋,是母亲的坚持和精心的照顾,父亲打破医生20年的生命判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刘联庆的父、母亲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日益老迈。但母亲却不愿为儿女添麻烦,仍然自己单独住,这成了刘联庆的一块心病,在爱人支持下,一家人坚持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老人,将其接到身边。

  想到老人年纪大、牙不好,刘联庆一家改换了饮食习惯,饭菜尽量选纤维少的,切得小小的,烹调得软软的,气候变化时,及时为公婆添置衣物,置办生活必须品,尽力适应老人,以使两老能够颐养天年。刘联庆的两个女儿在这种家庭的氛围和言传身教中,也将这种美德传承,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帮助两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怕两老孤单,放学回家总会给两老讲学校发生的故事。

  刘联庆现在的家庭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从未发生争吵、打闹情况。当夫妻间意见不一致时,总是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解决分岐,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媳妇心系婆婆,婆婆理解媳妇,嘘寒问暖。

  二、教育是立身之本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母亲黄祖秀没有因为困难而让孩子们辍学,更没有重男轻女,母亲深知没知识没、文化的危害,常嘱咐孩子要好好学习。正是母亲的开放思想,在刘联庆姊妹中,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五个大专生。

  因为传承和现实的需要,刘联庆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投入,宁愿自己少吃、少穿,也不能少了孩子的教育投入,生活上要粗放,精神上要细腻,成为了刘联庆家庭的又一个生活理念。

  大女儿在古筝和英语上有天赋,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接受教育平台,20xx年,全家东拼西凑四万余元让大女儿到贵阳上学,接受古筝学习及英语培训,多方位提升孩子综合素质。没辜负大家的希望,现在,大女儿古筝已过九级,去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女儿从小好动,为培养孩子的耐性,三岁时开始送孩子学习钢琴,母亲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练琴。遇到省、市举办的青少年器乐大赛,都积极参加。经过努力,小女儿20xx年考过钢琴十级。多次获得省、市青少年器乐大赛金奖、银奖和“毕节市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三、真心付出,共创和睦家庭

  对于现在的家庭,我感到非常满意,家庭成员之间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关系都相当和谐,是一个真正和睦的大家庭。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局面,总结起来就是:真心付出、真诚相待、换位思考、包容谦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互动的关系,只要大家能做到一个“真”字,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一定能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5

  王金丽就职于西部绿洲物业公司保洁部,是一名部门主任,虽然管理的人员不多,可是需要操心的事可不少。在同事眼里她是一个合格的领导,在朋友眼里她是一个热心的好人,在婆婆眼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在妈妈眼里她是体贴懂事的孩子,在儿女眼里她又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妈妈。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健康的成长,而她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父母养育了她们兄妹五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虽然生活非常困难,但父母从不为琐事争吵,也不相互指责、斥骂,更多留给孩子们的是相互理解、包容以及做人的真滴。母亲不善言谈,只是默默的为这个家操劳,没有任何怨言。父亲则给了这个家更多的.支撑和信任,他们用行动告诉孩子要做一个有爱心、有包容心、诚实、有担当的人,她就是在这样的家风下长大的。她父亲去世早,母亲带着她们兄妹五人不容易,哥哥成了顶梁柱,小小的她看出了家里的不易,高中毕业本可以继续求学的她,坚决放弃这个机会,毅然决定为家里分担困难。随着时间的飞转,母亲已经八十几岁高龄了,身体不是很好,她在忙完工作之余常常去照看母亲。她还有一个和母亲一样高龄的婆婆需要照顾,她往往是早晨早早起来把早饭和午饭给婆婆做好,嘱咐婆婆按时热了吃,中午又赶到母亲家照顾母亲午饭,母亲看见她又要工作,又要两边忙,怕她辛苦,不让她来,可是她总是说:有妈妈在,再辛苦也是幸福的,最好的孝顺就是陪伴。今年母亲身体不适住院,医生检查的结果不是很好,看着母亲病弱的身体,她心里有说不出的难过,于是她白天上班,晚上坚决要求陪母亲,她的腰也不是很好,可是她一直坚持,直到爬不起来才肯歇一歇。

  她不光是对自己的父母体贴入微,对公婆也是一样,她把从父母身上学到的美德用在了自己的家庭里,公公身体一直不好,四十多岁就得了脑溢血,右半边偏瘫行动不便,一直由婆婆照顾,公公的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大发雷霆,甚至有时还动手打婆婆,看着婆婆身心疲惫、无可奈何的样子,她毅然将公公接到自己家里悉心照顾。不常见面的两个老人反而不在争吵,关系也融洽了,婆婆的身心都得到了放松,心情开朗多了,就这样一直照顾到公公离世。公公去世后,她怕婆婆一人在家寂寞,又将婆婆接到家里照顾,这一住就是十一年。都说婆媳关系不好处,这么多年来她和婆婆从未挣过嘴、红过脸。什么事都是有商有量。为了让婆婆的生活质量更好些,她劝婆婆到退休站和老年人一起唱歌、跳舞、打牌,可是婆婆嫌吵不愿去,她又劝婆婆去养老中心,那里条件很好,还有人聊天,婆婆去了几天又回来了,婆婆觉得那里的饭没有媳妇做的好吃,晚上又看不见他们,觉着心里不舒服,于是她放弃了让婆婆出去的想法,每天她都会把婆婆的一切安顿好才出门。由于她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忙,婆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间,为了减轻媳妇的负担,主动要求去了日托中心。她们就是这样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幸福的生活着。

  她还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丈夫的前妻12、8去世后留下一个七岁的女儿,她把女儿当自己的孩子来养,甚至比对自己亲生的孩子还好。女儿从小就喜欢跳舞,天生对舞蹈有灵性,她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很坚决的把女儿送到了重庆舞蹈学院,专修舞蹈专业。她说:女孩也要有特长和一门技术,将来走向社会才有用。女儿毕业回来后,很快就被分配到幼教系统,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现在女儿大了,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生活,但她还是把妈妈当成了自己的主心骨、避风港。而且女儿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无论生日还是节日,她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母亲,精心给母亲准备一份礼物。无论她遇到困难还是高兴事,都要找她聊聊,一起分享。在不知情的人看来她就是妈妈的亲生女儿。

  她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生活,都像一个大家长一样要求我们做事要精益求精,不给自己留遗憾。对同事关心体贴,只要她能想到的她都会替员工考虑到,因此她赢得了同事对她的信任,只要有困难都愿意找她解决,有喜事找她分享,她也乐于和大伙成为一家人。

  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一个优良品质的人,好的家风都会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尊老爱幼艰苦朴素的生活氛围。正是这种氛围,营造了一个个身心健康、有作为乃至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我们从王金丽身上看到了优良家风所赋予的美德,我希望好的家风、家训要不断传承,给下一代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6

  叶剑英(1897—1986年)元帅,戎马一生,英勇善战,在全国人民心中,是一位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不朽功勋的卓越领导人。对于家风,叶帅一直抓得很紧,严格要求,一以贯之。他经常对子女们讲“挺着腰杆走路,夹着尾巴做人”的道理,要求子女铭记“夹着尾巴做人”的家训。

  叶剑英元帅的女儿叶向真读大学期间,每当星期日,要从学校乘坐公交车回家,途中要换三次车,需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回到家里。有一天,“赤日炎炎似火烧”,叶向真冒着酷暑从学校回家,怎么也挤不上公交车,好不容易挤上车,在路上折腾了三个小时,心里憋了一肚子火。她一回到家就发牢骚,抱怨不派车接自己,叶帅一听,厉声批评说:“你以为这个车是给你们配备的吗?因为我是替党和国家工作,才给我用的车。一般老百姓可以坐公交车,你怎么不能坐?你以为你是谁?”叶帅的严厉批评,使女儿受到深刻教育。从此,她再也没有在这些问题上发过牢骚,自觉严格要求自己。

  在儿女的眼里,叶剑英元帅为人宽厚,谦虚谨慎,对子女既要求严格,又爱护有加。叶帅常常给子女写信,对他们的读书学习、工作就业、婚姻恋爱等各方面给予指导,鼓励孩子们做小螺丝钉和实干家。叶帅在给叶楚梅的信中,要求女儿“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人民所需要的人,不是多一个少一个没有什么关系的人,不是可有可无的人。确有一点本事,拿出来为人民做点事,尽点小螺丝钉的'作用,这就是学习的目的,也是做人的目的。不要好高骛远,幻想多而实干少。这一点,可要注意。多少人都说你学得不坏,爸爸是高兴的。但应该懂得还不够得很。望继续努力,日进不已的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谈到叶帅的家庭教育,女儿叶向真说,父亲在家里比较民主,但决不是放任,他很尊重别人。父亲相信真正尊重他人,才会让他人透露自己的心声。如果以家长的命令式对待子女,就没办法了解孩子的心声,孩子有什么话也不愿意跟父母说了,等到出了大问题的时候,家长才发现,就为时已晚了。叶帅曾说过,真正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

优秀家风家教事迹材料优秀7

  一、家训格言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2、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3、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4、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二、家风故事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三、案例作品曾文正公。

  用梁启超的话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国藩出身于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所谓“耕”而又“读”,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入仕。——此足见家风既包含道德提倡,初衷更在于子孙立世、光耀门楣。

  曾国藩做了十年京官,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头功,坐镇两江总督,晚年在写给二弟国潢的信中,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四字八句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他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惟星冈公之都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使就范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家族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是先天遗传,四分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家世代都有明德明训,特别是祖父星冈公的谆谆教导尤其应该谨守牢记,我近来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四字八句,即:“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猪“者,开圈养猪,正所谓”养猪也内政之要者“——有肉吃!

  “鱼”者,开塘养鱼,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写:“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气。”文正公总结道:“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而有一种生气,登其庭而有一种旺气。”

  “考”者,及时祭祀,敬奉祖考。在儒家的传统教义里,正像曾国藩祖父所言:“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清明即至,神州山川尽烧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又将上演,此虽不利于治霾,却大有助于孝道。

  “宝”者,邻里亲朋,友善相待。“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保证和睦幸福。

  曾氏的四字八句家风秘诀,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多不谋而合,只是,要真正做到并培育为惯常的风气,难上难矣!是故,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更非只言片语得来。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