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拟事迹材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感人个人事迹材料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俗话说: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可今年却是不尽人意。
鼠年开端,疫情横空出世,肆虐着华夏大地。这次的疫情十分厉害,传播极快,危害极大,使人们闻风丧胆,不敢出门。可即使病毒如此强大,但社会各界的人士却不惧病毒,纷纷为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捐赠物资,为抗疫前线献出了自己的绵延之力。其中就有身处温岭的应友春和xxx。
应友春是浙江兴益风机电器的总经理,他听说在湖北,因为没有多余的隔离地区,人们把很多医院的地下室给病人住。但在地下室,空气不流通,这对救治工作十分不利,对于病人来说也会是一种危害。
一听说此事,应友春立马想到自己的库存中还有2160台风机。于是,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湖北捐风机。说干就干,他联系了湖北的许多家医院。一下子,医院的人听说有人来捐风机,就像看见沙漠中的绿洲,兴奋不已,瞬间就有9家医院要风机。
可事情定了下来,但谁来运送这些风机呢?要知道,湖北和浙江相距有近1000公里。这次的运送任务,长途跋涉避免不了,而病毒的强大又让人望而却步,如此危险的任务没有一个卡车司机敢接。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xxx站了出来。
xxx是一位物流公司的卡车司机。当时许多司机听说要去武汉,都纷纷拒绝了,只有xxx接了下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xxx曾说:“我没什么可做的,我只会开车。如果能用到我的地方,定义不容辞。”xxx的家人在听说他要去武汉时,也表示十分支持。在曾经的'汶川地震中,xxx还去送过物资,这次的疫情,xxx也是尽了自己的全力。
在多方的帮助下,xxx带着应友春捐赠的风机只身前往武汉,他不害怕疫情,他的心中有着为国为民的决心。在早晨第一抹阳光刺破黑暗,xxx伴随着卡车的轰鸣声,开向了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一直饱受着灾难,但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总会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解决困难。雪中送炭的应友春,乐于奉献的xxx,还有一直默默在抗疫前线工作的人们。他们像黑夜中的路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像冷风中的火把,燃烧自己以给人最大的温暖。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定能使我们度过这次危机。
xx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xx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xx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xx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xx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xx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xx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xx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xx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xx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xx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xx,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xx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xx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xx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xx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xx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xx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xx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xx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xx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xx》的通讯,讲述了xx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叶欣1956年7月9日出生于广东徐闻一个医学世家。1974年被招进广东省中医院卫训队。1976年毕业时,因护理能力测试成绩名列前茅被留院工作。1983年,被提升为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是该院护士长中最年轻的。
急诊科是省中医院最大的护理单位,下设120、补液室、抽血室、注射室、留观室、治疗室六个部门。“快速、及时、有效”的工作性质、复杂多变的病情、触目惊心的状况,需要护士长不仅需要超一流的护理专长,更要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领导能力和冷静快捷的思维能力。生死一瞬间,在以痛苦、哀号、无助为氛围的工作环境里,每位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强健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女性而言,这何尝不是对身心的超级挑战。而叶欣在急诊科一干就是几十年。每当急诊科有传染性疾病患者前来急诊时,叶欣总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前,尽量不让年轻的小护士们沾边。每次她总是说:你们还小,这病危险!对待这类病人,她护理得格外耐心、细致,没有一丝的嫌弃。对于家境贫寒的病人,她甚至主动出钱为病人买东西。她常常对护士们说:“病人得了传染病已经够不幸了,但社会的歧视给他们心理造成的伤害也许比病痛更难受!作为护士,我们一方面要解决他们身体的痛苦,更要给他们爱的力量,生活的力量。”一次是一位刚参加工作的护士为病人服务时引发了病人的不满,叶欣主动到患者家登门道歉,并作自我批评。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分院刚建立时,叶欣主动请缨,提出到二沙急诊科担任护士长,负责繁重的护理组建工作。
2001年,一位来自福建某山区的重症患者到急诊科治疗,病情刚稳定就急着要求回家。叶欣苦心规劝,但病人就是不听,于是科室决定用救护车送病人回家。叶欣又主动申请沿途护理。22小时的颠簸和护理,病人安全到家了,可她却累得直不起腰来。为了尽快赶回上班,第二天一上午,叶欣自己出钱乘飞机回到了广州。
2003春节前后,一种病因未明的非典型肺炎开始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2月上旬刚过,广东省中医院二沙急诊科就开始收治确诊或疑为“非典”的病人,最多时一天5人。面对增加了两倍的工作量,叶欣周密筹划、冷静部署,重新调班时,安排了加强班。随着“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当机立断,紧急抽调二沙分院急诊科部分护士增援位于市中心的院本部。二沙急诊科护士力量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
3月4日中午,极度疲倦的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后确诊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为了救治叶欣,医院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了治疗小组。叶欣的病情几乎牵动了所有人的心。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委托蔡东士秘书长慰问她和家属;雷于蓝副省长也在省政府副秘书长黄业斌、省卫生厅厅长黄庆道的陪同下,亲自到医院了解治疗情况。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领导也为抢救叶欣提供了技术、物质、器械的支持。
2003年3月25日凌晨1:30,就在叶欣最后所抢救的、也是传染给她“非典”的那位患者健康出院后不到一个星期,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享年47岁。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把培养护理人才作为本科室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她常利用午休给护士们上业务课,让刚进急诊科的姑娘们在她身上练习扎针。
叶欣在担任护士长期间,始终没有放弃对新知识的钻研,她总是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技术。1995年,论文《甲黄膜液对褥疮治疗护理的应用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实现了该院护理课题在科技创新中零的突破。直到去世前,共有发表论文13篇。
叶欣是一个性格恬淡的人,她不求闻达,只讲奉献。作为领导,她的宽容、平和、正直,她的忍让、内秀和公正,无不深深折服着她的同事和朋友。科室里的小护士曾诗意地说:叶护士长简直就是阳光和微笑的化身,那么透明,又是那么明媚。加班、顶班,对她可谓司空见惯,尤其是节假日,她会主动给自己排上班。叶欣去世后,她爱人动容地说:“我和叶欣结婚22年了,但只有结婚那年我们一起在家过了春节,其余她全是在医院度过的。”
2003年4月16日《健康报》发表了《永远的白衣战士——追记广东省中医院护士长叶欣》的通讯,讲述了叶欣护士长不顾个人安危顽强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
俗话说:新的一年,新的气象。可今年却是不尽人意。
鼠年开端,疫情横空出世,肆虐着华夏大地。这次的疫情十分厉害,传播极快,危害极大,使人们闻风丧胆,不敢出门。可即使病毒如此强大,但社会各界的人士却不惧病毒,纷纷为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捐赠物资,为抗疫前线献出了自己的绵延之力。其中就有身处温岭的应友春和王国荣。
应友春是浙江兴益风机电器的总经理,他听说在湖北,因为没有多余的隔离地区,人们把很多医院的地下室给病人住。但在地下室,空气不流通,这对救治工作十分不利,对于病人来说也会是一种危害。
一听说此事,应友春立马想到自己的库存中还有2160台风机。于是,他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湖北捐风机。说干就干,他联系了湖北的许多家医院。一下子,医院的人听说有人来捐风机,就像看见沙漠中的绿洲,兴奋不已,瞬间就有9家医院要风机。
可事情定了下来,但谁来运送这些风机呢?要知道,湖北和浙江相距有近1000公里。这次的运送任务,长途跋涉避免不了,而病毒的强大又让人望而却步,如此危险的.任务没有一个卡车司机敢接。可就是在这样的压力下,王国荣站了出来。
王国荣是一位物流公司的卡车司机。当时许多司机听说要去武汉,都纷纷拒绝了,只有王国荣接了下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国荣曾说:“我没什么可做的,我只会开车。如果能用到我的地方,定义不容辞。”王国荣的家人在听说他要去武汉时,也表示十分支持。在曾经的汶川地震中,王国荣还去送过物资,这次的疫情,王国荣也是尽了自己的全力。
在多方的帮助下,王国荣带着应友春捐赠的风机只身前往武汉,他不害怕疫情,他的心中有着为国为民的决心。在早晨第一抹阳光刺破黑暗,王国荣伴随着卡车的轰鸣声,开向了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自古以来,华夏大地一直饱受着灾难,但生活在华夏大地的人们总会拧成一股绳,团结起来,解决困难。雪中送炭的应友春,乐于奉献的王国荣,还有一直默默在抗疫前线工作的人们。他们像黑夜中的路灯,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像冷风中的火把,燃烧自己以给人最大的温暖。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定能使我们度过这次危机。
一个黑色的星期五。
钱伟长,为中国人熟知的科学家,“三钱”中的最后一位,7月30日在上海走完了98岁的一生。
这位爱国学者近一个世纪的历程,犹如一条大江,时而浩荡,时而曲折。像很多同辈的中国科学家一样,钱伟长在民族危亡之际,选择了科学救国的道路;国家的需要,永远是他事业的指南针。战争的苦难,或者政治厄运,始终没有压倒他。
晚年,他成为了大学校长和热心的教育者。培养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为民族开拓未来,是他最后岁月里牵挂的主题。
钱伟长的传奇人生,是一代中国学人希冀和奋斗的`缩影。
弃文从理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钱伟长。
清华的招生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我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钱伟长回忆说:“出题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后来他给了一百分。”
历史考题更奇怪:二十四史都有哪些;作者是谁;各有多少卷;注释者是谁。钱伟长答得分毫不差,又是一个满分。
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则是语文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10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流。
可是,19岁的钱伟长对理科却十分陌生,数学、物理、化学和英文,总共考了25分。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从没有学过,考0分。所幸靠着文科成绩,通过了清华的考试。他听从钱穆的建议,选择就读清华中文系。
谁能料到,第二天钱伟长就改变了自己的选择,也改变了一生的走向。这一天,爆发了震动全国的“九一八”事变。侵略,以中国军队的退让告终。
“我听了以后就火了,”钱伟长回忆说:“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所以我下决心,要学飞机大炮。”
他想转到物理系,于是几次跑去找系主任吴有训。这让吴有训为难了——钱伟长的数理化实在糟糕。禁不住钱伟长的纠缠,吴有训提出先让钱伟长试读一年,如果化学、物理和高数都考过70分,就允许他转系。
那一年,钱伟长除了吃饭睡觉,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扑在物理和数学上。但一开始效果很不好,每周课堂测验,他一连七个星期都不及格。
物理系第一学期的课程中,由吴有训亲自讲授普通物理。他劝钱伟长:不要上课只顾记笔记,重要的是仔细听讲,力求当堂听懂,课后用自己的语言择其关键简明写出。吴有训知道钱伟长的英文底子薄,特地找来一本中译本物理讲义,便于他查阅。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学期结束,钱伟长的物理及格了。到学年结束时,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科目的考试成绩都拿到八十多分,得到了以严格著称的吴有训的认可。
在清华物理系的四年,钱伟长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底子。当时物理系教授周培源、萨本栋、叶企孙、吴有训、赵忠尧五位,每一位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家。系里经常有研讨会,时有欧美著名学者诸如玻尔、狄拉克、郎之万等人,来访问演讲。学生们有缘与大师交流,洞悉了物理学最前沿的景观。在吴有训、叶企孙等老师的鼓励下,钱伟长还选学了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近世数学、化学分析诸学科。
1935年钱伟长本科毕业,毕业论文是与同学合作的《北京大气电的测定》,是年六月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物理学年会上宣读。这是中国自行测定大气电量的第一批数据,也是钱伟长开始科学研究的开端。
毕业后不久,中央研究院南京物理所招考一名实习研究员,钱伟长前往应考,被所长丁西林录取。同时他还考取了清华研究院物理系的研究生,导师仍为吴有训教授,主攻X光衍射。
一个78岁的老人,20年来绝大多数日子里拉着七八百斤的煤饼叫卖,每卖100斤只赚两三元。但听说地震消息后,他捐出1.1万元。在邻居们的记忆中,他省吃俭用,连菜也舍不得买,但为雪灾捐款、为抗洪捐款、为修桥修路捐款,他从不吝啬——
20年来,除了过年那几天,陆松芳都用板车拉着煤饼,走街串巷寻找买主。他长得瘦小干瘪得如同秋收后遗落在田野里的秕谷。他已经78岁了,却每天拉着七八百斤重的煤饼沿街叫卖。每卖掉100斤只赚两三元的差价。但在听到四川发生地震的消息后,他拿出1.1万元,捐给灾区。
这些钱,他要卖掉大约50万斤煤饼才能挣到。
他很少花钱。清晨醒来,用前一天剩在脸盆里的小半盆水洗脸,然后掀开床边矮桌上的一个纱饭罩,取出一碗剩饭,用热水泡一下当早饭。常常没有任何下饭的菜,就连一点咸菜也没有。偶尔,他才给自己买上一个三块钱的盒饭。
他住在一间五六平方米的小木屋里,月租30元。在浙江德清新市镇上,这几乎是最便宜的地方。窗玻璃裂着各种破口,屋里只有床和一张看不清颜色的小矮桌。一盏10瓦的电灯,是唯一的电器。墙壁上贴着掉了色的旧挂历,很多墙皮已经开裂,黑色的大蟑螂展开翅膀,不时在墙上飞来飞去,甚至会撞到陆松芳的身上。一根塑料绳从墙壁连到床架上,上面挂着十几件破烂的、看不出颜色的旧衣服。地上堆着十几双不同尺码和风格的旧鞋,大多是他捡回来的。
“一个卖煤饼的怎么能捐这么多钱?”当他把钱塞进捐款箱时,围观的`人群发出这样的议论。
当镇上其他几个同行已经开上拖拉机或小货车卖煤饼时,陆松芳依然拉着平板车叫卖。他满头白发,身高只有1.50米。58岁那年,他从老家来到新市镇拉煤,长年的重体力劳动,使得他的身体有些佝偻。
通常,他早上六七点钟就赶到镇上最后一家煤饼厂,工友们会帮着将二三十箱煤饼装上他的平板车,每箱30斤。他冲着大伙儿点头笑笑,算是谢过。然后把车绳往右肩上一套,便开始了一天的买卖营生。
从煤饼厂走上公路,是最艰难的一段,先是大约有50米长的一段陡坡,一上公路又是一段上桥的路,约有一二百米。陆松芳不得不使尽全身力气拉着沉重的板车往上挪。每当这个时候,他的身子弯得很低,头几乎要碰到路面。有时候,工友们会帮他一把,把车推上大桥。
20年来,他的客户日渐稀少,如今只有那些路边的小吃店才会光顾他的生意。因为他卖出的煤饼最多,也因为他拉板车确实辛苦,煤饼厂卖给他的煤饼,每箱要比别人便宜一毛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746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