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学生做过的感人事迹材料范文(精选12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对事迹都不陌生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师为学生做过的感人事迹材料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张桂梅18岁随姐姐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0年从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张桂梅随丈夫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喜洲镇第一中学任教。孰料,丈夫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于1996年去世。她从大理调到华坪教书,“逃避过去的生活”。1997年,她查出患子宫肌瘤,但为带好毕业班,仍然坚持上课,直到把学生送进考场她才住院,手术取出的肌瘤重达两公斤。现在,她患有严重的肺纤维化、肺气肿,每天离不开止痛片。
不幸没有打倒张桂梅,反而成了她燃烧自己的柴火,转机就在于华坪这方热土和这里的好心人。
1998年县里妇代会上,全体代表和县领导主动为张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掏光了衣兜,没有留钱坐车,走几个小时路回到山里。手捧着这山乡的情义,张桂梅的泪水夺眶而出,“华坪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为华坪做些事。”
民族中学里有不少傈僳族、彝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有的家长带着一包钢镚和角票交学费,有的孩子只吃饭、舍不得吃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帮助孩子们,张桂梅节衣缩食。
1998年入党后,她对工作更加投入。她为每堂课设计开场白,有时朗诵小诗,有时唱支歌谣,有时讲个故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教班级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2001年,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成立,捐助方指定张桂梅任院长。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最小的两岁,最大的12岁。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孩子,爱干净的她变了。2003年到2007年,她四处筹集资金,给孩子们改善生活,平时和孩子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
民族中学里女生很少,儿童之家的孤儿各有各的不幸,这让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母亲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2002年,她开始筹建免费女子高中,大家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到哪里找钱!
“她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2007年,张桂梅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在北京开会时,一位细心的记者发现,这位女代表穿的牛仔裤,居然破了两个洞。于是,一篇“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让她和她的女子高中梦在全国传开。
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张桂梅告诉记者,这所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靠的`是党委和政府作坚强后盾。华坪女子高中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捐款人姓名。各方的关心张桂梅都记在心里。女高学生在校三年,只需付生活费。这给每个贫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费用。
11年来,张桂梅和学生一起住宿舍,每天早上5点多起床,夜里12点后才休息。她是校长,是保安,每天检查水电安全、熄灯与否,赶走路上的蛇,拿着小喇叭催促学生起床吃饭做操。11年来,她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里,走过11万公里山路。爬山一爬就是几个小时。一次家访,脱下外套塞给贫困户,自己冻成伤寒……
女子高中办公室主任张晓峰,多年来跟着张老师家访,吃了不少苦头。他感慨:“张老师最懂山里孩子的渴盼,最懂这片山。”
“有种精神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县城边上,初冬的狮子山挺拔秀丽、色彩斑斓。采访中,突然传来一阵旋风般的咚咚声。张桂梅微微一笑:“是课间操,走,下去看看。”
来到院坝,学生们早已列队整齐,她们的课间操是歌舞“南泥湾”,阳光下红校服熠熠生辉。
10多年来学校坚持每周“五个一”红色教育——党员佩戴党徽上班、重温一次入党誓词、组织一次理论学习、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片,理想信念教育成为鲜明的女高特色。语文老师韦堂云说,女高老师团结如一家,党员带头,张老师身先士卒。
2008年刚办校时只有一栋教学楼,吃饭、上厕所都在校外。张老师让女老师住女生宿舍,晚上好陪学生上厕所。不到半年,17名员工跑了9个,剩下的8个人里有6名党员,张老师把他们找来,“革命战争年代,党员在阵地就在,今天,我们要坚守这块教育扶贫的阵地。”
从那时起,红色教育在这里生根,群山里巴掌大的地方,成了“精神高地”。如今,华坪女子高中连续9年高考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1645名学生从这里走进大学。
而年迈的张桂梅,没有孩子,没有家庭,把自己所有的工资、奖金累计100多万元,全部捐给山区教育和社会事业,坐着4块钱的“摩的”,每天往返于儿童之家和女子高中。
张桂梅不觉得苦,因为“有种精神支撑着我,那是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让我直面这片热土时,心里不愧。”
“我从心底敬佩您这样的人……您为这些女孩子们在荆棘重重的道路上开出了一片天,督促她们走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您选择将自己的爱给了山区的女孩们,让她们看到了更为广阔、美丽的风景。”12月5日,南航乘务员朱静怡给飞机上偶遇的一位乘客写了封信。
为大山里的女孩点亮梦想,张桂梅老师感动了无数素昧平生的人。究竟是什么,赋予一位山区人民教师如此厚重的力量?
“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陈法羽一辈子也忘不了在华坪女子高中入学时那张贴在床边、写着自己名字的小纸条。她是女高的'第二届毕业生,如今是丽江市永胜县一名民警。
2009年,陈法羽初中毕业,中考没达到高中录取线。父亲对她说:“自费读高中咱家供不起,要不你回家,过几年找个好人家嫁了。”
那一年,陈法羽16岁,心有不甘。此时有人告诉她,华坪建了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招收贫困山区初中毕业的女孩,想读高中可以去试试。这对陈法羽来说,无疑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开学报到,宿舍的床已经铺好了。被褥崭新整齐,床位上贴着名字。陈法羽轻抚写着自己名字的字条,忍不住哭了:“这张小床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这张纸条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几乎每个从华坪女高毕业的学生,都有和陈法羽相似的感动,她们对张桂梅的敬重无以言表——有什么比改变命运更重要?
张老师对学生的爱真挚热烈,又一以贯之。拖着病体,她坚持为毕业班的孩子上课;节衣缩食,她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学生……有人曾说,张老师快枯竭了,人的爱是有限的。张桂梅听后说:“不会的,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爱奔向我、鼓励我!”
“坚持,再坚持一下呗”
进入女高的陈法羽很快发现:关爱的同时,是严格的管理。
每天早晨5点半起床,课间出操1分钟站好队。张老师每天拿着小喇叭,不厌其烦地喊学生起床、跑步、吃饭、睡觉,“你们迟到一秒钟我也不干!”
张桂梅和病魔斗:“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无休止地看病上”;
她和贫困较劲:“挽救一个女孩拯救三代人”;
她对学校老师、学生要求严格:“坚持,再坚持一下呗!”这是张桂梅劝慰大家最多的话。
陈法羽说:“我们来女高读书是来改变命运的,不拼拿什么和别人比?张老师也在拼啊!”
校办主任张晓峰告诉记者,张桂梅老师是在拿命办学,师生们服气。
张桂梅的言传身教也感染着女高老师们。韦堂芸老师受伤左脚骨折,想到还有100多天就要高考,她拄着双拐给学生上课;杨晓春老师悄悄给学生垫付医药费、生活费,却从不往外说——这样已知和未知的故事,在女高还有很多。
张桂梅宿舍里有4张床铺,1张自己睡,3张留给“不听话”的和生病的学生。有名女生性格孤僻,和张桂梅住在一起。不管张老师怎么关心她、开导她,她都不怎么说话。张老师疾病缠身,每天早晨5点起床,忙里忙外一天,晚上还和她聊天。3个月后,这名学生抱着张老师痛哭,说一定好好读书。
“女高的许多学生家庭贫困、变故多,她们的心要好好去焐。”张桂梅说。
“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10多年来,张桂梅老师走过11万公里的家访路,走进1000多名学生的家。
有些地方,包车司机都不愿意去,张桂梅虽然因小脑萎缩导致行动失衡,却跋山涉水坚持家访。她握住学生家长黝黑皲裂的手,脱下外套塞给人家,自己冻成伤寒……在她看来,女高不是普通的学校,是连接党委政府和山区贫困群众的桥梁。
“女高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政府作坚强的后盾。”各级党委政府对女高关爱有加,当地为女高解决了50个教师编制,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全额拨款。
在女高教学楼走廊的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牌子,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捐款记录。“学生们每天经过这条‘爱心长廊’,会记住得到的帮助。”张桂梅说。
有人联系张桂梅,表示要给女高捐款,但条件是提供学生家庭地址和贫困情况的照片。对于公开学生信息的行为,张桂梅并不同意。她说,对学生的信息要严格保密,既维护学生的自尊,又保护她们的隐私。张桂梅也经常对毕业生说,“走出这里,就忘了女高和我吧。”
如今女高毕业生遍布全国,她们把艰苦朴素、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感恩回报的精神带出了大山,又带回到山里。
周云丽是女高第一届毕业生,2015年大学毕业后考取宁蒗县一中数学教师岗位。正当她准备上岗时,听说母校数学老师紧缺,她毫不犹豫放弃“正式编制”,回到女高任代课教师。陈法羽将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寄给学校,之后每月拿出500元钱资助在校贫困学妹,“女高改变了山里女孩的人生,我们也要把张老师的精神传下去。”
“为伊消得人憔悴,许身教育终不悔。我将乐此不疲!”这是俞老师的教育座右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始终热爱教育事业,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对待工作好学上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耐心细致。
俞老师是一个学习型的老师,他常说:“孔圣人尚且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尚且‘不耻下问’,我等凡夫俗子就更应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他在平时的工作中经常向同行学,向报刊杂志学,向网络学。在学习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笔记。目前已记了将近5本与电教相关的学习笔记。在工作学习的同时注重总结,先后有多篇文章在《中国电脑教育报》、《z电教》、《科学大众》、《z教育研究》上发表,有二十多篇文章与课件在省市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在2009年市信息技术团队比赛中他所在的数学组获z市第一名。
俞老师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耐心细致。他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从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尤其是担任班主任以来,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班级的管理中,学生的课堂纪律、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中心小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新z人子女,许多孩子由于父母亲工作繁忙,爷爷、奶奶又不在身边,因此在生活上缺乏照顾,在学习上思想上缺少关心。为此俞老师全身心地去关心他们,去帮助他们,用自己的一片爱心去感染他们,影响他们。
在他班上有一位许姓小男生,人白白净净、胖嘟嘟的,看上去挺可爱的。可是上课从不举手,有时让他回答问题,声音很轻,老师必须走近才能勉强听清,其它学生根本无法听清。做作业非常慢,每天的课堂作业总是不能在白天完成,考试成绩自然很不理想。他平时看见老师都是绕着走,怯生生的,从不敢正眼看老师。于是俞老师利用集体家访日去他家家访,到了小区门口,俞老师打电话给他妈妈,他妈妈叫他下来迎接我们。不一会儿,他笑眯眯地走了出来,带我们上去,看上去挺可爱的。从他妈妈那里知道,他曾经多次说过怕去上学,他爸爸打过他好几次,现在也拿他没办法。回来后,俞老师一方面耐心细致地做好课程辅导,另一方面尽量少批评多激励,对他哪怕一点点细微的进步都及时予以肯定,使他逐渐恢复对学习的信心。在上课时俞老师总是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回答,还鼓励他如果声音再响一些,就更出色了。几次下来,他上课举手的`次数开始多了,声音也响亮多了,课间也越来越多看到他绽开笑容。尽管他的成绩还不是很理想,尽管他的作业仍然做得不快,但是他对学习的信心正在一点点增强。他私下对同学说,他最喜欢俞老师的数学课,这应该是他的真心话。
在班级里有几个特别调皮捣蛋的学生,尤其是有个叫小叶的学生。其实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上课精神不集中,要么搞些小动作,要么东张西望,去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下课后又喜欢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作业质量也很差……他的这种行为在班里影响很坏。俞老师从他平时很要好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小叶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他现在和他母亲在一起,他母亲再婚后精力都放在小弟弟身上,在缺少父爱、缺少关心的环境下,小叶才变得如此。俞老师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他,天气冷了,提醒他别忘了及时添加衣服。天气热了,别忘了要勤洗澡;在学习上耐心细致地帮助他,几乎每堂课都要提问他,几乎每天都要单独辅导他;在思想上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经常和他谈心沟通,慢慢地跟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自己真的做错了,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为他好,鼓励他努力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让他感受到没有父母的疼爱,但至少还有老师的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每当他有点滴进步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后来,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虽然成绩还是没有太大的提升,但是他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都有明显的改观——俞老师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信心是需要一点一点堆砌的,更需要精心呵护。对待学习上、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不放弃,不抛弃。不仅是对小许、小叶同学,对其他学生都一样。他总是说: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激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浮躁,学生就会张扬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就会得到提高。
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俞老师用自己的一片爱心,用自己的无私奉献和满腔热情诠释着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
爱让死神望而却步
1975年,18岁的满族姑娘张桂梅随姐姐从黑龙江的牡丹江,来到云南迪庆州中甸县支边。此后,在长达36年的时间里,张桂梅把全身心献给了祖国西南边陲山区的教育事业。
36年来,张桂梅从迪庆、大理,再到华坪县辗转从教,成长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
1993年12月,正在大理工作的张桂梅,得知丈夫患了癌症。
不久,丈夫去世。
张桂梅曾失去活着的勇气。为了逃避悲伤,1996年她来到丽江华坪县华坪民族中学,承担起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教学。
刚来时,她心灰意冷,只想在这样的偏僻之地了此残生。
然而,“是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和我的学生们,他们的坚韧、向上的精神感染了我。有的孩子为了读书,竟然放弃了和父亲见最后一面,强忍着悲痛坐在教室里,去完成他们的学业和人生理想”。
这一切燃起了她做人的希望。于是,她下决心帮助这些孩子们。她开始缩减自己的伙食费,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接济他们,把自己的被子、衣服翻出来,给学生们用。
一个来自永兴乡的小姑娘,穿着脏旧衣服,经常发呆,成绩很差。这引起了张桂梅的注意。了解后得知,这个小姑娘的爸爸病逝,只有妈妈一人供她们兄弟姐妹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
张桂梅拿出干净衣服给小姑娘换上,又帮她交学费。
小姑娘感动:“张老师,你就是我的妈妈!”
张桂梅感到了快乐,感受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就在这时,不幸再次降临。1997年4月,张桂梅忽然感觉身体消瘦得特别快,脸也特别地黑,肚子却越来越大,疼痛难忍。去医院检查,吓了她一跳,肚子里长了个像五个月娃娃那么大的一个肿瘤。
医生要求她马上住院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但此时,张桂梅承担着四个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再过几个月他们就要参加全省中考。
她整整哭了一夜。“老天啊!你怎么就对我这样不公平,怎么把那么多的不幸都集中到我一个人身上?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难道就不能允许我有一个健康之躯,为教育事业多作点贡献吗?”
痛哭之后,张桂梅决定,不能把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扔下!
她默默地把医生检验的结果揣入怀里,赶回学校。
华坪这片热土的父老乡亲们,向她伸出了援手!
从县委到县政协、县妇联和她所在的学校,大家纷纷给她捐款,关心支持她。
县委书记和县长对她说:“张老师,你放心,我们再穷也要把你的病治好。”
救助孤儿无怨无悔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子女,全身心扑在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上。
心系山里穷孩子的`张桂梅,不顾病痛,从2001年3月起,一边在民中当老师,一边义务当上了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
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孤儿,从2岁一直到12岁,满院子哭声震天,搅得左右邻居睡不着觉。
张桂梅尝试着与孩子们培养感情,细心照顾他们。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很差,头上有虱子,不会上卫生间,大小便满院子都是,床上、裤子里也是。她和工作人员洗得连饭都不想吃。
有一天晚上,她刚刚睡着,就听到有人大叫:“来鬼了!”
她吓了一跳,循声跑到宿舍,看见地上呕吐了一堆饭菜,味道难闻。问孩子们:“鬼在哪?”众人指着一个孩子说:“他妈妈来找他了,因为他妈妈就是这么死的。”他赶紧抱着那个孩子跑到医院,医生说:“吃多了,吐出来就好了。”
打了针,开了药,把孩子带回来,从此再没人说鬼来了。
儿童之家在张桂梅和同事们的辛苦努力下,迄今共抚养118个孤儿,已有50多个走向社会。
而张桂梅这么多年,将自己所获得的国家以及各种奖励的奖金,社会各界支援她治病的资金和自己的一部分工资,累计用于资助学生、困难群众和教育事业的捐款已达70多万元。
创办女中只为悲剧少点发生
“一个重病的人,为什么浑身有病却不死,却没有倒下,因为始终有一种精神支撑着我,那就是感恩,那就是回报!”
张桂梅说,华坪县父老乡亲们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偿还这笔人情债,恨不得把自己变成几个人来干。
张桂梅在民中教学和管理儿童之家时经常能看到、听到山里孩子一个个的不幸遭遇。孩子们特别是那些贫困女孩的命运更是让她心痛——她们为了求学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张桂梅觉得应该给山里穷孩子一个公平。
她萌发了一个想法,办一所贫困女子高中,让山里的女孩子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不再陷入“低素质母亲、低素质孩子”这种恶性循环中,让她们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来到省城开始穿街走巷四处募捐。
2008年1月7日,张桂梅忽然接到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的电话,说哥哥病危,希望能见她最后一面。可她当时已答应和一个企业家在北京做电视访谈节目,为的是给筹备中的女子中学募捐。
做完节目,哥哥已经火化。她泪流满面。
苍天不负有心人。在云南省委、丽江市委的支持下,2008年9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了,一下就招收了100名女学生。而她则当上了该校的校长。
学校开学了,那些学生家长感动地说,共产党真好,当今的政府真好,还真有这么一所不收费的高中。
张桂梅激动地大哭了一场:“我真的感谢各级组织和领导,帮我实现了这一夙愿,给了教育一个公平。”
在女子高中,张桂梅一直与学生同吃同住。
在这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里,她每天工作时间达到16个小时以上。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掌握学校几百名学生的来历家底,她拖着病体,坚持走访了200名学生家庭,行程6000多里,中途病倒两次,拔掉针头接着踏上家访路。
张桂梅表现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知识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这些年,张桂梅没有节假日。为了孩子,为了党的教育事业,她放弃了自己的个人生活,放弃了出国生活的机会。有时她也动摇过,因为曾被人误解,想一走了之。可她真舍不得这里的父老乡亲和那些朴实可爱的孩子。
张桂梅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教师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儿童之家的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母亲的伟大,使我的人生丰富多彩。孩子们已经一个个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已有了工作,还有的已经结了婚。我忘不了那一幕幕温馨的情景。
“她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心中装着学生的前途和未来,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这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老师们对教师李xx的评价。为了教学,李老师宁可牺牲休息时间;为了教好学生,她几十年如一日地早出晚归。李老师说,这源于她的基本信念:“身为教师,不能误人子弟。”
尽管已年过半百,但从教多年的李老师始终一丝不苟地准备自己的每一节课。为了让理论课更加鲜活、生动,她经常熬夜备课,有时为了收集到上课需要的一张图片,她会花上好几个小时对比选择,直到满意为止。为了准备好实验课,她常在节假日里义务加班,凌晨才加完班回家是常事,有时甚至要凌晨4点才回家。
李老师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学生。不少学生因为大学只有期末一次考试,平时学习不太认真,针对这种情况,李老师会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考试,还会针对不同学生出不同的阶段性考查卷,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针对不同的学生,李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她根据实际情况推荐提高性的教学材料供其自学并进行指导;而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她又视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指导。
课余时间,李老师会到学生寝室、学校机房等地对学生进行辅导;周末、寒暑假、节假日,李老师会在实验室里手把手地辅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而对于学生在兼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李老师也是有问必答。
在李老师曾执教的公共英语课中,她对执教的3个班的课余义务补课量达到一年300课时。在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公共英语过级率曾在学院里名列前茅。
自xx年踏上工作岗位以来,xxx老师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始终抱着强烈的职责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在教育的沃土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深受学生、同事、领导的好评,并先后被评为仙居县教坛新秀、台州市教学能手、仙居县学科带头人。
一、语文教学,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她精益求精,深入钻研教材,查找超多资料,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精心上好每一堂课。她所任教的班级,每年的语文成绩在期末质量评估中均为“A”。此外,她还注意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及时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探索中前进,在学习中成熟。至今,有两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十余篇论文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负责的两个市级课题、两相县级课题顺利结题,其中两个科研成果获市二等奖。本学年,撰写的论文《整合与拓展:小学语文单元主题教学的探索》在台州市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
二、班主任工作,爱心融入
作为班主任,她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她深知,一个学生只是一个班级的六十几分之一,却是一个家庭的百分之百。她把所任班级的目标确立为“做好人,读好书”。她相信“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并把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座右铭。当学生犯错误时,给他们讲《弟子规》里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及错误带给家人的伤害;当看到学生的学习劲头有所松懈里,找他们聊天聊天谈心,掌握其思想动态,激发其学习热情。最让人看着心痛的就是留守儿童学生了,他们无助冷漠的眼神,常常刺得她心底发痛。对于他们,她毫不吝啬自自己的.微笑,甚至会伸出双手去抱抱他们,她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你们住在老师的心里,老师很爱你们!”。23年的班主任生涯里,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礼貌班、优秀班;她的许多学生也长大成材,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才华。
三、教务工作,且学且用
本学期开学一段时光以后,学校任命她为教务处副主任,且开学初安排的工作不作任何调整,这对她来说,是凭空多出了一半的工作量,但她还是欣然理解任务。从此,在晚上、在双休日加班成了她的家常便饭,但她毫无怨言。为了做好教务工作,她刻苦钻研,虚心求教。一学期下来,尽管忙碌,尽管紧张,她还是把教学工作和教务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
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她一向在坚持积极工作,有情育人,她是平凡的,她更是优秀的!
万xx,共青团员,自2019年9月任教于xx二十八中教育集团湾里实验学校,是一名信息技术教师,也是学校的扶贫专干。个人曾多次在省级、市级教育教学资源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录像课和论文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勇闯!教学路上勇于探索
她任教的是信息技术课程,面对学生的不在意、不重视,她没有感受到挫败,她仍然把课堂当作她发光发热、教书育人的地方。她坚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逐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互动的课堂中。她努力丰富每一堂课的内涵,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使学生不仅仅获得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信息社会责任。
实干!扎扎实实干好工作
在从事教育工作的短短几年中,她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让每一位学生在我的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教育教学工作所追求的目标;“帮扶要帮教,扶贫要扶智”是她教育扶贫工作所坚持的信条。作为一名教师,她备课细致,认真钻研学生和教材;她上课认真,一迈进教室便精神百倍,每节课她的声音都是那么的洪亮、清晰;课间她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的机会,手把手地教学生操作电脑,学习技能。作为一名扶贫专干,她积极参加各项学生资助、扶贫培训工作会,利用多种渠道、形式积极开展学生资助宣传工作,在规定的时间节点认真完成上交材料。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走过来,工作细致认真、大局意识强,有奉献精神。
好学!学习路上不断攀登
在工作中她踏实努力,认真仔细,获得了组织上的认可,但是她也不忘学习的重要性。她作为共青团员,积极学习团员理论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团员活动。她通过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平台认真学习,确保了政治学习的.实效性与多样性,提高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业务学习上,她刻苦钻研计算机专业知识,不敢放松对各种教学软件的学习,不断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我承诺:我将始终坚守着一腔热诚一腔爱,我将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片的土地上,我将会踏实的走好每一步,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将我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使命!
xxx,男,汉族,党员。系鄢陵县望田镇翟刘学校一名教师。自2019年8月调到该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领导表彰,我坚守教育一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学,做一个负责人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在别人眼里,我是那么的普通平凡,但是,我的故事却很感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负责杜春营的教育扶贫工作,和其他老师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和领导的一致好评。
一、认真,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我严格按照教育局,镇中心校下发的名单,同时甄别新出现的贫困学生及时上报,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3名贫困学生名单在学校长期公示,并宣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各类扶贫资金,解决贫困学生的急需。
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排除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从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起,均将学生各类资助金及时,顺利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在开展工作过程中,也曾遇到难处,有的家长领取了资助金,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上级调查时说不清其中的种种情况。为了避免家长因其他因素说不清楚领取情况。影响我校的资助工作,我不怕麻烦,一次次的讲解,直到听明白为止。做到了工作细致扎实,受到上级,同事,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精神扶贫,关心贫困户生活的信心。
对于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很脆弱尤其是对于那些因残,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来说,他们的心里更为脆弱,有些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因此,我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这类贫困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贫困户时都给于贫困学生鼓励,教育。如我班一个学生以前学习不努力,成绩一直不太好,自从我们深入走访,和孩子们谈心之后,这个孩子深受感动!现在,孩子的.成绩也提高了,并且很懂事,经常帮助家人做家务,还说将来一定好好报答父母,及各位帮助过的每一个人,还感恩祖国!
在日常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各级领导的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勤俭节约,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现象。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我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
老xx老师是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18年,一直默默地耕耘着教育这方圣土。她担任语文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也是学校的高年级语文科组长。老xx老师爱岗敬业,在教育战线兢兢业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她曾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南海区名班主任、南海区先进心理健康教育先进教师。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班主任工作案例和德育论文获得省、市、区级奖励。她参加南海区青春期教育作课比赛获一等奖。心理健康教育评优课获一等奖。凭着她扎实的基本功,参加班主任能力大赛和语文教师素养比赛均获一等奖。她还积极辅导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在佛山市“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在“粤星杯”作文大赛,“我心中的生态城市”征文比赛,“阅读之星”等评比活动中均获优秀指导老师奖,多名学生获区一等奖的佳绩。老xx老师负责主持开展“学科教学中无痕德育的研究与探索”的课题研究被佛山市教育局顺利立项。她还积极参加其他的课题研究,如《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一、牢记责任,教书育人
老xx老师自踏上教坛起,她牢记教书育人的崇高职责,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凭着一颗诚心,凭着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她尽心尽力带好一个又一个的班集体,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二、春风化雨,扬帆前进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德,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老xx老师善于细心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用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摸清后进生的思想动向,引导他们逐步改正不足。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齐抓共管让学生进步。
三、潜心钻研,创新实践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多年来,她认真雕琢自己、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她在工作之余,还从各种书籍中学习提升,诸如《班主任工作新视觉》、《小学语文教学管理》、《教育新思维系列丛书》等书籍刊物中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一路艰辛一路歌,在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外,她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教研活动,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近观眼前满目春,放眼远处春更浓。老xx老师为了让学生飞得更高更远,她会倾情注爱,用爱心与智慧默默地在教育的土地上耕耘。
xxx,xxx小学数学教师,党员,小学高级教师职称。她26年来扎根一所学校、一个岗位,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用乐教和勤勉诠释了责任,用青春和爱心照亮了学生前行。
26年前,xxx成为xxx小学的一名教师。从那时起,她就和这所学校结下不解之缘,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三尺讲台,心无旁骛,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
以忠诚诠释责任
恪尽职守是为师之本。作为一名教师,她深感教书育人的责任重大。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坚持把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对个人的名誉、利益等问题不争不要,一心为学生成长服务,把组织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当做自己的选择。
眩晕症犯了,有时眼睛发黑,为了不影响工作,她一边吃药一边坚持。颈椎病比较严重,批发作业时间一长就发晕,买来颈椎按摩仪、颈托在家里做理疗,咬牙坚持就怕影响孩子。农村学校需要支教,她挺身而出,选择离家50公里的仙居乡中心小学。支教的一年里,她吃住在学校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留下了同事的'赞誉和学生的不舍。学校师资力量紧张,她勇挑重担,连续三年带六年级数学甚至是双班数学,每一份作业、每一张试卷,她都要认真批发,从不敷衍应付。
以爱心照亮学生
有爱才有教育。她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真情付出,努力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用爱心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她每天早早到校,或是找学生面批作业,或是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或是给学困生辅导。有的学生需要鼓励,她自己掏钱买书买笔买本子用于进步奖励。
她注重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每接一个新班,都要做一份“家校联系卡”,方便记录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因为熟悉学生情况,对学生有爱心,她总能很快成为学生的好师长、家长的好朋友。因为工作细致认真,她被市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访万家先进个人”。
以平凡演绎追求
二十六载寒暑,她执着、认真,始终坚持上好每一节课,批好每一本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有一年所接班级成绩很不理想,而且班上调皮捣蛋的问题同学特别多。接班以来,她倾注心血与汗水,默默地奉献付出,班级成绩硬是从年级最后一名提升到年级第一名。她所带的班级,每年总有几个后进生由原来考试不及格提高到七八十分。因为教学成绩突出,她被区教育局评为“教学先进个人”。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从教二十六年来,她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加强教学研究,撰写的论文、教案多篇获奖,很好地总结和指导了教学实践。坚持与学生教学相长,自学书法、葫芦丝,参加计算机测试、普通话测试,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提高的乐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学生积极向上。
xxx,男,1981年8月出生,2005年8月参加工作,承担高中政治学科教学任务,担任实验班班主任,2011年晋升一级教师。xxx老师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6年的从教生涯,朱老师时时以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勤于钻研业务,教学效果突出,班主任工作经验丰富,在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精神和教育转化后进生方面卓有成效,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先后获得黑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忠诚教育,修炼师德。
xxx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刻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去做一名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关爱学生,铸就匠心。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五音难成六律”,在班主任工作中,朱老师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他要求学生互相尊重,与人为善,共同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而努力;班级成立学习小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加速了后进生的转化。2019年高考,朱老师所教班级共有五人超过500分;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乐观、进取、合作精神,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班级凝聚力。
锐意进取,洗练师魂。
“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朱老师注重业务知识进修和知识更新。在教学中,他经常订阅刊物杂志学习教学新理念、新模式并融于课堂实践中,不断摸索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切实上好每一堂课,深受学生喜欢。朱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多年承担超额的教学工作,均能圆满完成任务,赢得学校领导的信任和好评。
在教科研方面,朱老师积极参与市、地级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实验,撰写论文,在《黑河教育》上发表论文《构建幸福的高中政治课堂》等文章,率先在班内开展研究型探究活动;根据本校学生情况,编辑了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经济学》,助力教学工作。
春华秋实,硕果盈枝。
所谓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由于工作突出,朱老师先后获得诸多荣誉,2014年和2019年市政治学科骨干教师,2014年和2017年市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黑河市优秀教师,多次荣获市优秀教师,2019年政府嘉奖等荣誉称号。
xxx老师兢兢业业致力于教育教学,本着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初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在教育一线,坚守在班主任阵地。没有天赋异禀,却有着极其赤诚的为人师者的信念,在既往的工作中,发挥着青春的激情,释放着进取的能量。
xx老师现担任苏宁小学三年一班班主任。1990年,她怀揣着美丽的教育之梦在苏宁小学开始了教师生涯。二十八载光阴荏苒,用心耕耘,呵护童心,启迪智慧,用心灵经营教育,用执着践行教育,在辛勤的耕耘中收获着满满的温暖和幸福!
一、立德树人,厚德载物,做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德领才、德蕴才、德润才。”28年的教师生涯,王老师一直怀着敬畏之心,固守教师之魂、敬守教师之德,谨记教师之职,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安静教书,潜心育人”的教育理念。28年来她一直坚守在班主任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带着对教育的热情,怀着对学生无限的爱,实践着当一名好教师的理想,踏实、努力、勤奋地工作着。她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子们,虽不曾有惊人的壮举,也没有耀眼的光环,却是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未懈怠,一直努力着,使自己成为一名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厚德载物,教会孩子们用一颗友善与包容之心,对人对事,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从教以来,王老师本着“教书先育人”的'原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初入小学,就召开了《我是文明小天使》主题班会,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懂得文明言行的重要。以后每周的班会课都有相应主题内容的引导,有针对地进行诚信教育、责任教育、理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这些,帮助孩子们辨美丑,识善恶,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塑造了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对待家长有时对学校、老师工作的不理解,她坚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他们,理解他们,包容他们,从而得到了家长们的认可,从而使家长们成为她教育的助力。
二、不忘初心,静心育人,做一名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工作中,她服从学校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追名逐利。无论学校将什么样的班级交给她,哪怕是只剩一年就毕业的,她也从无怨言,努力做到最好,每当毕业的孩子们传来成功的喜讯,都令王老师感到无比的骄傲与幸福。从教的28年来,她始终保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管遇到怎样的状况,她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即使在病痛中,在孩子中、高考时也不耽误学校的工作,以大局为重,静心育人。正是有着做一名好老师的理想与信念,在班级管理中她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的追求,欣赏学生的亮点,激励学生进步,信任学生言行,宽容学生的过错。以尊重与爱为底色,守望学生成长,成就他们最好的自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王老师默默奉献,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前行。
三、不断学习,完善自我,做一名学识扎实的好老师。
为了不断地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王老师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教育教学动态,潜心钻研教材教法。她深知只有老师有了扎实的学识,才能带出勤学善学的好学生。在王老师的数学课堂上,她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独创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创设自由思考的空间和自主探究的机会,把发现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乐学善学,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了“平实严密,简约高效”的教学风格。王老师所带的班级,有着勤学好问,严谨认真的学习气氛。课上大胆思考,质疑,课下认真作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班级成立了“读书兴趣小组”,设立了班级读书角,课余时间他们倘佯在知识的海洋里,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营造了班级书香气息。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她撰写的多篇论文在省市论文征集中获奖,参加南岗区数学学科考试取得好成绩,录制的《找规律》一课获得全国高师数学优质课二等奖。
四、爱心浇灌,成就未来,做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爱是教育的灵魂,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在王老师的班级,她是孩子们的妈妈,她用自己的真诚热情关心照顾着他们,体贴爱护着他们,赞许肯定着他们,关注信任着他们。她是孩子们的朋友,她了解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用爱心感受并见证着学生的成长。课堂上有她与学生讨论交流的身影,课桌前她与学生促膝谈心,讲桌上有她认真钻研书写的教案,操场上有她与孩子们奔跑的脚步,快乐的笑声,赛场上是她与孩子们的默契与拼搏。在这个和谐的家庭里,孩子们是何其幸福何其快乐!教育是一场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28年默默坚守奉献。她,秉承教育理想,始终不改初心,用真爱沁润心灵,守护花开,让每个生命焕发光彩。教育路上,她还在辛勤耕耘,付出平凡,收获幸福。当初,一路走来,走向幸福。而今,不忘初心,幸福前行!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74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