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事迹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刘伯明事迹,欢迎阅读与收藏。
刘伯明家中兄妹6人,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改变命运,唯有苦读。高中时刘伯明就读的学校,距离家有9公里。他骑着一辆老旧的自行车走读。
黑龙江的冬天格外长也特别冷,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骑车非常困难,刘伯明经常是摔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艰难求学路,成了他的训练场,磨砺了他顽强的性格。
1985年3月,空军到刘伯明就读的依安县一中招飞。全县仅刘伯明入选。毕业后,他被分配到空军某训练基地,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3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
无论当飞行员还是航天员,凡是动脑筋的事刘伯明都爱“掺和”。进入航天员队伍后,刘伯明曾因流利回答一名教官10个刁钻的专业问题,从此被这名教官“免提”,并获得了“小诸葛”的绰号。
在神舟五号任务中,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没被选入任务梯队的'刘伯明,为了弥补差距,把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所有的专业书籍都找出来,进行复习回顾、系统梳理,写下了六七十万字的心得体会,为后续飞行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xx年,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备份乘组的刘伯明,再次与飞天擦肩而过。
“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光荣的背后一定是汗水浇灌的‘长征路’。”刘伯明说,“只有认真总结提高,更加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才能早日圆梦。”
在进入高中后,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作为一个小山村的农民,要同时供养6个儿女上学,压力非常大,日子也过得异常的艰苦。
作为老二的刘伯明,身上的责任感让他做出一个艰难的.选择,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以及想把上学的机会留给弟弟妹妹们。
在高一的时候,他选择了辍学,跑到当地一个砖瓦厂,搬砖和拉板车,那些对成年人来说都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当时还未成年的刘伯明,却坚持了下来。
搬砖的少年如果剧情如此发展下去,那么世间将少了一个航天英雄,而某处却多出了一位搬砖和拉板车的工人。在父母的劝说下,刘伯明体会到搬砖的辛苦,以及未来的渺茫,他决定用知识来改变命运,他结束了砖瓦厂搬砖的工作,重返学校上学。
但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省下住宿费和伙食费,他选择走读,对于现在很多学生来说,走读相对住读来说,要更舒服和惬意,因为不用挤在几个人的宿舍中,还有家里父母做好的可口饭菜。
但是对当时的刘伯明来说,走读是一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因为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0几公里,每天往返一趟,要跑20、30公里,在东北的冬天,温度达到零下20多度,骑着自行车5点多钟出门,天还没亮就赶往学校,而在天黑放学后,再骑着自行车返回家中。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刘伯明可以说靠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的学业,他丢弃了调皮和贪玩,一心扑在学习上,那个在中考时候英语考了零分的少年,在高中的时候,英语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1985年,空军飞行学院来学校招飞行员,刘伯明还是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他瞒着家人偷偷的报名,而原因就是飞行学院不用交学费。
当时很多人都踊跃的'报名,但是因为要求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其他报名的人都被刷掉,只有刘伯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加上高中几年寒暑不休的骑行上学,锻炼出一副好身体,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体素质都特别的优秀,成为学校里唯一被选上的学生。
但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省下住宿费和伙食费,他选择走读,对于现在很多学生来说,走读相对住读来说,要更舒服和惬意,因为不用挤在几个人的宿舍中,还有家里父母做好的可口饭菜。
但是对当时的刘伯明来说,走读是一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因为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0几公里,每天往返一趟,要跑20、30公里,在东北的.冬天,温度达到零下20多度,骑着自行车5点多钟出门,天还没亮就赶往学校,而在天黑放学后,再骑着自行车返回家中。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刘伯明可以说靠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的学业,他丢弃了调皮和贪玩,一心扑在学习上,那个在中考时候英语考了零分的少年,在高中的时候,英语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1985年,空军飞行学院来学校招飞行员,刘伯明还是想着为家里减轻负担,他瞒着家人偷偷的报名,而原因就是飞行学院不用交学费。
当时很多人都踊跃的报名,但是因为要求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其他报名的人都被刷掉,只有刘伯明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加上高中几年寒暑不休的骑行上学,锻炼出一副好身体,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身体素质都异常的优秀,成为学校里唯一被选上的学生。
“刘伯明小时候帮着家里放猪,在路上读书入了迷,猪不见了都不知道。“ ”这娃我从小就说他将来一定有出息,人聪明,爱读书。”刘伯明的舅舅张再玉说道,他是黑龙江依安县红星乡东升村的村支书。
1966年9月16日,刘伯明出生在这里的一户普通农民家中,排行老二,兄妹一共六人。
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那个年代一个农民家庭要养活六个孩子非常困难,刘伯明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从小就聪明、懂事,在学习上却有自己的一套“独门秘方”。
一旦拿起书来就忘了所有,每次考试总是班里的前几名。不过在中考的时候却“翻了车”,英语考了个零分。
原来当时的师资力量有限,匆匆学了半年,估计也就学会了abc几个字母。不过好在其他科目成绩优异,顺利考上了依安县第一中学。顺利进入高中后,刘伯明深知家里困难,没有选择住校,因为住校需要交住宿费等,住家能省下这一笔开支。刘伯明的家离学校有10多公里,父亲咬牙花了100多块钱给他买了辆二手自行车。
即使有了自行车条件仍然很艰苦,上学这段路并不像现在的铺装路一样,而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天气好的时候都很费劲,一旦下起雨来,不仅湿滑,还分不清哪里是坑哪里是路。最难的就是东北的冬天,常常零下几十度,路面结冰,非常滑,这种困难是现在无法想象的。高中三年,刘伯明每天三四点就起床,天还没亮,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在刘伯明班主任的印象中,冬天他到学习的时候脸上、脖子上、全身挂满了霜,衣服也湿完了,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小雪人”。“瞅着挺遭罪,但是没办法,家里就这个条件”,父亲刘志生回忆道。
然而就是这样的恶劣条件,刘伯明从未迟到或者早退过。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铁打的身体素质和坚强的意志,高中三年从未生过病,感冒都没有得过。为他以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一的时候还发生过一个小插曲。刘伯明作为兄弟姐妹中唯一上学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有了责任感,他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帮助父母减轻压力。于是他选择了辍学,跑到一个砖瓦厂当起了搬砖工,繁重的体力活让许多成年人难以承受,他瘦弱的肩膀却硬生生地扛了下来。如果剧情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会多一个娴熟的搬砖工,少一位优秀的航天员。
父母劝说他,搬砖只能一时地改变生活,要彻底的改变命运只有靠知识的力量,刘伯明亲身体验了搬砖的辛劳,不仅辛苦还挣得少,这样下去自己最终只能成为一个靠苦力吃饭的人,于是他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重返课堂。
高中的刘伯明没有忘记中考英语零分的“耻辱”,在高中阶段他在死磕英语。
在高中的第一篇英文课外资料中,刘伯明第一次接触到了“航天”,其中阿姆斯特朗的名言“对个人来说,这只是小小的一步;但对人类来说,却是一大步”深深震撼了刘伯明。父亲刘志生说:“他连走道、干活时,都在背单词。”
现在,刘伯明的英语在航天员队伍中是最出色的。1985年,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到依安县招飞行员,考上后不用交学费,这对刘伯明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既可以继续学习又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
于是他背着父母偷偷的报了名,没想到竞争非常激烈,报名的人非常多。但是招收飞行员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文武双全,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化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高中三年的磨练,让刘伯明具备了这两样素质条件,成为了学校几年来唯一被选上的学生。当时刘伯明对父亲说:“家里的负担太重,当兵能省一大笔费用。”那一刻父亲倍感骄傲,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努力拼搏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刘伯明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顺利从飞行学院毕业。这一年他也收获了爱情,与现任妻子张瑶订婚。说起他的爱情来还有一段故事。
张瑶是他高中班主任张福林的女儿,当年刘伯明考上飞行员后,高中的校长也就是未来的岳母,非常欣赏这个小伙子,就有意把女儿嫁给他。就回去和丈夫张福林商量,不说不知道,两人想一块去了,于是就找人从中牵线。
张瑶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幼师,工作的早,地点就在县城。刘伯明从部队回来后就在县城和张瑶见了面,两人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回家的时候就直接把姑娘领回了家,让家里人大吃一惊。就这样两人的事情就定了下来。
毕业后刘伯明成为了一名战斗机飞行员,驾驶过各种类型的战斗机,出色的'表现让他在第二年开始了单飞。并被任命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中队长,安全飞行105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3年刘伯明在县城与张瑶结婚,因为家里穷,结婚时用的车什么都是女方家准备。1998年,国家为“神舟五号”招募第一批航天员,刘伯明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想起偶像阿姆斯特朗,这就是他应该去做的事。
这一次的选拔比起飞行员招收更加苛刻,国家从全国的几百名一线飞行员中挑选14人作为航天员。刘伯明非常幸运,第一批就被选中,成为第一批6人中的一员。后来张瑶也跟着刘伯明到了部队,国家为了解决航天员的后顾之忧,所以他的妻子一般也会安排到航天城工作,这样子女上大学也将能得到照顾。 2003年“神五”准备就绪,刘伯明顺利入选备选梯队,但是两件事情让他与这一次“飞天”擦肩而过。
刘伯明为了保持良好的状态,一次打篮球竟然把脚扭伤了,等到脚伤养好后,更大的不幸降临了。他的母亲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尽管航天员有着超乎常人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最终的考核中,他排到了第五名,“神五”飞天最终由另外一名优秀的航天员杨利伟获得。
“神五”落选后,刘伯明触动很大,没有找借口,从自身找原因,就像当初高中死磕英语一样,他把相关的专业书籍都找了出来,重新梳理认真学习。
仅仅三个月,他整理出了笔记、资料70多万字。“对症下药”,针对“神七”任务,刘伯明摸索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不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心里表象记忆法,每天晚上躺在床上,你以为他是在睡觉。其实不是,他是在脑海中重现白天训练的操作程序,就像放电影一样。皇天不负有心人,刘伯明终于入选“神七”航天员,与他一起的还有翟志刚与景海鹏。
2008年9月25日,“神七”搭载三名宇航员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经历三天的太空之旅后成功返回地球。刘伯明圆满完成首次“飞天任务”。
他的父亲激动的说道“没有白努力,儿子是好样的!”成功圆梦后的刘伯明非常低调,很少出现在公众媒体面前,此后的神九,神十他主要参与技术支持方面的工作。
2018年刘伯明进入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 2019年12月再次入选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乘组。
2021年6月17日9时,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升空,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宇航员被送入太空,晚上18时三人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太空站。
在经历两个月的太空之旅后,2021年9月17日13时30分许,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顺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得知刘伯明顺利返回地球后,他的家人感到激动高兴,他的弟弟刘佰福早已准备好了“排骨炖豆角”的原料,这是刘伯明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刘伯明的成功不是偶然,他成功的秘诀在于言行一致,律己慎苛,俭朴无华,不计得失,奋勇向前,永不停止的精神。正如他曾说:“离得越近越光荣,航天队伍没有失败者,永远没有失败者。不管谁上,他都是一个执行者和实践者,所有人梦想的实践者。”
在刘伯明被飞行学员选中后,他的命运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到一起,随着国家的'发展,对于刘伯明个人来说,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进步,才能一步一步飞往外太空之中。
作为个人来说,能力很重要,选择和机遇也非常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国家这个大平台,只有这个平台发展足够大,足够好的时候,才能提供更多的机遇和选择,个人的能力才能发挥出来。君不见,有几个国家的飞行员有机会转变成为航天员;君不见,有几个国家的宇航员有机会乘坐本国的太空飞船,前往本国的空间站呢?
20xx年,刘伯明入选神舟七号任务乘组。20xx年9月25日,他与航天员翟志刚、景海鹏一起奔向太空。
探索太空,是勇敢者的事业。
在中国载人航天大事记中,应该有这样一段记录:
20xx年9月27日,在刘伯明、景海鹏的协助和配合下,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完成了我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任务,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
那次“太空漫步”,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开启舱门时,翟志刚用力拉了几下,舱门没有反应。此时,飞船即将驶出测控区,必须尽快打开舱门。这时,刘伯明递过来一把开舱辅助工具。在刘伯明的协助下,翟志刚使用辅助工具终于打开了舱门。
推开舱门,航天员们的耳机里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的报警声。
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和返回舱内的景海鹏第一时间检查了所有设备,并且判断此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事后分析表明,轨道舱火灾警报只是一场虚惊。
“那个时候,我和志刚目光对视,彼此心领神会。他毫不犹豫地出舱,我也果断调整舱外活动计划,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到他手中。”刘伯明回忆说。
“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刘伯明说,“就算再也无法重返地球,我们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正是因为秉持着这一坚定的信念,刘伯明在一次次挑战生理、心理极限的训练中保持坚强,在面临一系列考验和挫折中义无反顾作出选择。
信心和底气,来源于刻苦的训练。
在加压后的训练服里,每一次“举手投足”都非常吃力;身着水下训练服模拟失重训练时,每次都要训练几个小时……
“每次训练完,吃饭连拿筷子都感到困难,困得吃不下饭,只想睡觉。”刘伯明说,但训练之后,还不能放松,要一遍一遍在脑子里过“电影”地熟悉程序。
面对考验,刘伯明总会想起读书时通往学校的那9公里无数次“摔倒又爬起来”的求学路。
“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是千千万万的'航天人铺就了飞天之路,是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送上了太空。”刘伯明说,“我期待亿万国人随我们一起体验,我心飞翔!”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之中。
此刻,在被誉为人类探索宇宙“前哨站”的空间站中,刘伯明或许正遥望着更深邃的太空。
刘伯明1966年出生在黑龙江,家中有兄妹6人,他排行老二,为此周围的人也以老二称呼他。
在那个年代,由于家中小孩太多,作为农民的父母,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精力带这么多的小孩,所以一般都是大带小,也就是作为哥哥姐姐,要分担父母的一部分负担,来带弟弟妹妹们。也正是这段带弟弟妹妹的经历,让刘伯明比同龄人有更多的责任感,也正是这份责任的存在,间接促成了那段辍学的经历。
刘伯明从小就贪玩,调皮,也爱动脑子,但是在学习上,他却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方法,平时四处疯玩,也没见他怎么学习,但是每次考试的时候,却考得很好,霸占班里前几名的位置。上世纪7.、80年代都是这样的学校
后来刘伯明当上航天员后,也延续了爱动脑子的习惯,每次智力竞赛,他都会积极参与,并且会取得好名次,哪怕教官提出一些刁钻和费脑细胞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由于他的'优异表现,在此后对他进行类似竞赛的时候,对他实行了“免提”,也就是不用提问,直接过。
虽然刘伯明爱动脑子,学习上也有一套方法,却在初中中考的时候翻车了,原因是当地的师资力量有限,在读初中的时候,只学习了半年的英语,到中考的时候,考了个零分。
即使英语考了零分,但是刘伯明还是靠其他学科的优异成绩,进入到当地一所重点高中上学,其彪悍的实力可见一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719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