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荐)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荐)



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写事迹材料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一年了,多年来,我和广大教师一样,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育工作中得到锻炼,在教学工作中得到提高。我深深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班主任是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人的培育者,是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青少年年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那么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班主任呢?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深入了解,有的放矢

  要教育好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教育。现在的少年儿童虽然活泼可爱、积极向上,但是由于他们是独生子女的特殊身份造就了他们具有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小皇帝"的特殊的个性心理。加之年龄小的特点,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缺乏辨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因此表现在行动上许多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甚至于逃学上网吧、放学打架、偷同学钱物等不良行为。怎样才能教育好这些学生,使他改掉不良习惯呢?我从实践中体会到:除了掌握他们共同本质特征外,更要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了解他们的过去,了解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只有了解这些情况,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手段来进行教育。

  记得九八年我接任了一个三年四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当时共有学生53人,其中男生31人,约占全班人数的60%左右,而这些男生多数是思想单纯幼稚、淘气贪玩,甚至课间、放学后竟有打架、骂人的现象发生。可以说是个"淘气包子"比较集中的班级,面对这种情况,我必须深入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工作。于是我经过一番明查暗访,了解到这些淘气的学生多数是因父母离异孩子寄居在爷爷、奶奶家里,受到老人的宠惯或是父母做买卖,无暇顾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使其养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涣散、不求上进的习惯。

  常言说"擒贼先擒王,打蛇先打头",于是我针对班里影响较大的几个"淘气包子"进行了周密地调查;了解到其中一个男孩子遇事好冲动,所以爱打架,开学两周竟打了两次架。另一个男孩聪明有佳,贪玩好动、不悟正道,经常中午放学不回家直接钻进网吧打游戏。还有一个男孩因父母离异从小由奶奶喂养,娇惯成性,经常课间打骂同学,就连班干部也不大敢管他,许多淘气的学生对他都有惧怕感。于是我抓住这个可乘之机,首先找了这个男孩亲切地与他交谈,表扬了他上课积极发言、关心班级等优点,帮助他树立了自信心,消除了自卑感,同时我又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协助中队长管好那些较淘气的男同学,他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吃惊,并对我说"老师你这样看得起我,我一定好好干。"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不随便打闹,而且经常监督本班的男同学,遇到同学之间发生口角,他就马上加以制止。从此我班杜绝了打架骂人的现象。

  二、关心、热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只有对学生感情深,工作才能细、方法才能对头。多年来,我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

  我经常利用中午休息和放学后值日的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特别是对那些失亲生,询问他们跟谁生活、继父、继母对你好不好啊,从多方面注意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还经常拿钱给那些忘记带午饭钱的孩子买饭,并且我每次开药的时候都特意多开一些常用药放在讲桌里以备应急。久而久之,我们师生之间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记得有几名同学在与我交谈中竟无意中脱口而出称老师为"爸爸、妈妈",而淘气的男同学趁此发笑时,一名同学竟理直气壮地说:"本来老师就像妈妈吗!"多么幼稚而又质朴的话语啊!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从孩子的话语中得到回报,从家长的言谈中得到安慰。

  记得有一天中午我班的女同学的家长来校给孩子送伞,他对我说了这样几句话:"我女儿在家常说你好,你不轻视我们父母离婚的孩子,孩子交给你我放心。"还有一个女生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了婚,她的母亲在办完离婚手续之后立即来到学校,含着眼泪对我说:"姜老师,孩子交给你了,老师胜过父母,请多照顾,我不多说了,还要马上回去取东西。"一个刚刚办完离婚手续的母亲第一个要嘱咐的不是和孩子一起生活的父亲和奶奶,而是我--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可见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关心、爱护那些本来应该得到爱,而又无法得到全部爱的孩子们呢?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