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小鬼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小鬼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学校组织看电影。
到了剧场,刚坐下没多久,就开始了,随着一声声尖叫,大屏幕上有三个红色的大字《红小鬼》。
在当代绝大多数当代青年并不了解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创造了长征这一历史奇迹的军队,从年龄上看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在18岁左右。红军中平均年龄最小的部队应该是红二十五军,其战斗员的平均年龄应该不到18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尽管都还是些娃娃,却跟随部队爬雪山,过草地,在跋涉中渐渐成长,在战火中走向成熟,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壮歌。
该片讲述的是红军后代“红小鬼”曾百姓,在战火的洗礼中,寻找父辈足迹,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故事。
曾百姓,一个有点不像人名的名字,它属于解放战争时期赣粤边地区一个调皮捣蛋、没有爸爸的“野小鬼”。经过十几家人转养,这个孩子在百姓的乳汁中养育长大,因而起名“百姓”。他在伙伴的陪同下踏上寻找父亲的征途,加入游击队,成为“小鬼班”的一员。他犯过错,流过泪,受过伤,最终在革命战火的洗礼中,在寻找父亲的历程中完成了“野小鬼”到“红小鬼”的蜕变。
子寻父、父寻子,巧妙的人物关系,浓浓的父子亲情,整个影片故事曲折而温馨,整体基调轻松愉快,充满了脉脉温情和天真童趣。动画与真实场景相结合,让影片更有趣;客家乡土气息淳朴清新,让人物形象更鲜明;少儿战斗情景饶有趣味,让故事发展更生动。看了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勇敢,什么是忠诚......这些看起来普通的东西,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没有了亲情,那么,有多少人没有父母?没有家。去过没有勇敢,那么战场上的英雄是不是一个都不存在了?如果没有忠诚,那么,世界将失去和平。
我要向曾百姓一样忠诚、勇敢、正义.....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出身贫苦,稚号未脱,在剥削和压迫中成长,他们活跃于苏维埃共和国的每一片土地。这些藉藉无名的“红小鬼”们,便是千百万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上一个真切的缩影。
初八红区,斯诺并未感受到这群孩子们的独特,穿着大上几号的军装,垂垂欲坠的红军八角帽,极别扭的着装在他们看来是“革命”的象征,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少年先锋队员”全身迸发着一种令人惊异的青年运动所表现的生气勃勃的精神。
这样一个朝气蓬勃的团体,在红军领袖日理万机的间隙,贯注了灵动的色彩和无限活力,在那些名垂千史的'领袖身边,从未缺少过这样纯粹质朴的孩子,以至诚热情的心将他们的“马克思主义词汇”伴着浓重的乡音娓娓道来。看似尚且早幼的孩子,却是带着得意扬扬的语气阐述自己数年前参加红军的履历。他们或许没有悟透何为共产主义,有的只是一个质朴的信念:红军是要解放贫苦人民的!在他们简单纯粹的心中,参加“少年先锋队”,被战士们亲切地呼成“小鬼”,都是从前不敢奢想的殊荣。
但这群小战士们,却与真正的战士无异,他们从未因年少而要求特殊待遇,他们与游击队一同上战场,以致于引起白兵的嘲笑,他们的确是太小太轻了。这样的小战士,也有数百名,在暗无天日的政治监狱里,孱弱的身板经受着严刑拷打,但他们的坚忍与忠诚令人叹服,这样的精神,与他们对红军的崇高推崇息息相关,这只有如此年轻的少年才能做到。
这样的一群“红小鬼”,真正极载入史册的却是寥寥无几,令人痛心哀婉的是,这些年轻的小战士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或许只留下了一个无名无姓无迹的土丘,蔓上生生不息的如同他们一样充满朝气的青草,曾与他们亲密无间的伟人早已名垂青史,而他们也许身首异处,在祭尊了鲜血的土地下,如过眼云烟般消逝……
今天,我和同学一起去影院,观看革命电影“红小鬼”。“红小鬼”姓梁,名百姓,让我十分纳闷,为什么叫百姓呢?哦,原来他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的家庭,母亲去世早,父亲参加了游击队。他先后寄养在十几家的百姓家里,因此大家叫他梁百姓。
梁百姓不甘忍受地主,保安团的欺负,和虎崽一帮小伙伴去寻找爸爸,参加游击队“小鬼班”。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十分顽强勇敢。用不寻常的童年谱写了一曲曲与地主,保安团勇敢斗争的'壮歌。他爸爸是交通员梁寒松,去侦查情报时,不料被敌人抓住了。梁百姓为了救他爸爸,于是抓走了黄小胖和梁寒松交换,利用敌人和游击队交换后,一举消灭了敌人。可他爸爸却牺牲了,小百姓变得更加坚强。
百姓十分正义,勇敢,忠诚。而地主老财的儿子黄小胖,他仗着自己家有钱有势,常常欺负人,还让管家,保安团去截杀百姓。
百姓的家乡,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家家乡土气息,人人勤劳淳朴,十分温馨。而且呈现一副父寻子,子寻父参加游击队闹革命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最好笑:百姓智斗地主,保安团的故事:在交换人质时,百姓用牛粪当做炸弹,吓得保安团十分狼狈,黄小胖的狗父亲气得吹胡子瞪眼,“啪”
炸弹响了!······看,他满脸的牛粪。“哈,哈”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百姓也有儿时的调皮捣蛋。训练时去偷地瓜,他哭过。可他任然是那么机智,勇敢,顽强,克服重重困难,坚决地寻找爸爸。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爸爸,参加了游击队,和司令员的儿子虎崽一起练武,最后练成一身好武功从“野小鬼”变成了“红小鬼”。
我要学习他机智,勇敢,顽强的精神;学习他做什么事情,坚持,不放弃,不怕困难,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参加了游击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我们也要成为红小鬼,为社会做贡献。
这几天,我把《长征中的红小鬼》看完了,它虽然只讲述了十个长征故事,但他还是让我感受到了“红小鬼”那炽热的爱国之心。
这些“红小鬼”都是15-10岁之间的少年,甚至还有更小的。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用这来形容“红小鬼”还真合适。这群“红小鬼”虽说个头小,可他们人小意志坚,把日寇打的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明道和、陈踏、罗坤这些家喻户晓的“红小鬼”都有着艰苦的历程。明道和是一个勇敢的“娃娃兵”,一次他在随兵过程中因为生病而掉队了,何兴泰老人收留了他。明道和在何兴泰老人家生活,一直等了两年,才盼到红军。这时,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远走高飞,归队了。他不仅自己归到队里,还带来了十几个牧童,组成了一个“牧童班”,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赫赫之功。
这群“红小鬼”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吃尽了千辛万苦,爬雪山,过草地,渡河流。夏天,他们流出的汗把衣服都浸湿了,冬天,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身体都被冻僵了,他们每天只能吃野菜煮饭,有事甚至没有饭吃……这样的辛苦,连大人都吃不消,何况这群孩子呢?
我们现在的'生活,多姿多彩,不愁吃不愁穿,像他们“红小鬼”这么大时,没吃过苦,也没饿过一顿,吃得饱穿得暖。但我现在的生活,对于那些“红小鬼”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说真的,如果换成我去长征,整天饭吃不饱,衣穿不暖,要走那么多的路,还要去打仗,我肯定吃不消,领导没批准我回家,我就能立刻开溜了。
这群勇敢的“红小鬼”,历经千辛万苦,为了祖国而战,为了人民而战,有的甚至为了夺回祖国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串串清脆的笑声,仍在我们心中回荡……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682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