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会师》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大会师》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一批关于长征题材的影视作品相继问世。在这批作品中,表现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电影《大会师》以其别具特色的艺术呈现受到观众的关注。这部恢宏史诗,为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一部极其生动的教材。
关于长征的题材,从电影到电视剧,已经有了不少,但是真正以三军大会师为主要题材的电影作品,《大会师》应该是第一部。该片之所以感人,是因为它不仅表现了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的艰苦卓绝,而且揭秘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从合到分、从分到合,艰难北上、胜利会师的光辉历程,同时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红军领袖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最终实现胜利会师这条主线进行了十分清晰的再现。其中关于作战的场面,诸如百丈关、直罗镇、会宁城、山城堡等著名的战役战斗,写得悲壮惨烈、气壮山河。
《大会师》之所以感人,还因为作品不仅把笔墨用在关注领袖上,而且浓墨重彩地写出了一批普通战士的命运起伏和情感故事。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征战,要靠具有理想和信仰的红军部队才能完成。一方面需要像毛泽东这样的军事政治领袖的领导和正确决策,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一个个普通士兵的英勇奋战。《大会师》就在展现领袖人物的同时,写出了诸如枣儿、书同、邓承武、石传一等一批青年战士投身革命参加长征,在红军队伍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动人故事。它从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过去写重大题材容易忽略对普通战士活动的描写的窠臼。正是基于这一点,这部作品赢得了很多青年观众的喜爱和认同。这一成功实践证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不是非得人物显赫、事件重大不可,只要把小人物写好写活,也可以实现小中见大的非凡艺术效果。
一部优秀的作品再现历史的时候,不应该是简单的描摹,而应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在这一点上,《大会师》可以说别具匠心。影片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大量催人泪下的细节,营造出深情悲壮的审美效果。比如,女战士枣儿牺牲时,敌人的子弹打中了她胸前佩戴的黄花。顷刻,殷红的鲜血侵染黄花,花朵由黄变红,枣儿悲壮倒下。还有过草地时,红军战士在即将被泥潭沼泽吞噬之际,仍不忘脱下自己身上的衣服,留给缺少衣服的战友。画面里,举着一块银圆党费和党证的手渐渐下沉,只剩一顶军帽漂在水面上。这些极具象征意义的表现方式都是对英雄、对理想、对信仰的由衷赞颂,它与战场上的冲锋陷阵一样震撼心灵,荡气回肠。
我们共产党人不能忘记初心。但究竟什么是初心?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用他们英勇牺牲和无私奉献的壮举,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诠释。不可否认,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某些文艺作品沿着“去历史化”的错误方向,走向了一个极端。尤其是在“娱乐至上”“唯票房论”等理念的裹挟下,有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一水的俊男靓女,用令人发腻的脂粉气掩盖了硝烟味,用时尚和酷帅来置换战士的阳刚和战场的血性,把革命战争历史片弄成了披着革命历史外衣的武侠、奇幻、枪战商业片。这类作品有可能导致广大民众在娱乐化的洪流中失去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对社会文化领域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而《大会师》与这种“去历史化”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创作者坚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寻找到了文艺作品表现历史的正途。从这个角度看,《大会师》就是一部展示共产党人初心的优秀教科书。
《大会师》的创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持正确的历史观,表现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对历史和艺术的敬畏与尊重。尽管这部作品在文艺技巧、表现方式以及材料取舍等方面有诸多值得商榷之处,但是编导在基本的创作方向上完全摒弃了“唯票房”的习惯思维,坚定地把具有个体性的文艺创作纳入到社会进步、民族解放的宏大叙事之中,无疑为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创作提供了一个有益范例。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作品给予充分的肯定,特别是在当前认为票房压倒一切的观念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也必须为《大会师》这样的作品鼓与呼。
电影《大会师》以红军长征会宁会师为线索,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观影过程中,我被红军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深深打动。影片不仅展现了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更凸显了红军高层领导的高瞻远瞩和运筹帷幄。
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仿佛让我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红军将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防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长征的`壮丽史诗。特别是在面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泽东等红军高层领导能够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避免了红军的分裂和失败。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让我深感敬佩。
影片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长征精神的重要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代表着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敢于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大会师》不仅是一部展现红军长征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展现青春热血和革命情怀的影片。影片中的枣儿、书同、邓承武、石传一等一批青年人投身革命参加长征,他们在红军队伍里坚定信仰,英勇作战,不畏牺牲。
这些青年人的形象让我深感震撼。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长征途中,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还要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物资匮乏的`困境。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态度,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和价值。
影片中的这些青年人让我深感敬佩。他们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和青春,这种革命情怀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这种革命情怀和奉献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大会师》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和信念的坚定对于革命事业的重要性。在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无论是在战斗中还是在生活中,他们都能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克服困难和挑战。
同时,影片也展现了红军高层领导对于信念的坚定和执着。在面对张国焘的错误路线时,毛泽东等红军高层领导能够坚持正确的战略方向,避免了红军的分裂和失败。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让我深感敬佩。
在今天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仍然需要这种团结的'力量和信念的坚定。只有团结一致、坚定信念,我们才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同时,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红军将士们的革命精神和奉献精神,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68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