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张炳彦事迹材料

张炳彦事迹材料



张炳彦事迹材料

  张炳彦,男,白族,75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1961年7月,张炳彦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工作;1976年赴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学习;1984年赴法国波尔多第二大学附属医院普外及内分泌外科学习;1997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管理培训中心进修。张炳彦曾担任昆医附二院普外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院长,兼任云南省肝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分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中国抗癌学会云南分会常务理事,云南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面对平凡而又繁琐的工作,张炳彦一直恪守“医者仁心、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让许多疑难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救治,令众多濒临绝望的患者及家庭走出阴霾重拾生活的希望。云南地处边陲,医疗条件较差,送医送药下乡自然也就成了云南省公立医院每一位在职医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张炳彦长年坚持带领医疗队下基层,深入到边远地区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的卫生院做手术,既为病人解除病痛,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完成了一台台如门脉高压断流术、巨脾切除术、胃癌根治术、甲状腺癌根治术、小儿肾脏畸胎瘤切除术等高难手术,挽救了数百名危重患者的生命;云南贫困地区多,一些病人辛苦凑集来的医疗费很大一部分花在等待入院的过程中,张炳彦曾经让等床位的病人长住自己家里,让病人省下住宿费,当年实行实物供给制的时候,张炳彦和妻子还把自己的饭票给贫穷的老乡买饭吃,自己却甘于挨饿;1988年,云南省澜沧、耿马县发生7.6级地震,张炳彦义无反顾率医疗队第一时间奔赴地震重灾区,克服余震带来的种种危险和现场条件恶劣等情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展开伤员救治工作;此外,张炳彦还经常到贫困县医院指导工作,帮助这些医院开展了肝脏肿瘤切除、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结肠癌根治术、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等项目,并为当地培养了一批医生,助推云南医学水平不断提高。

  五十余载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张炳彦尊师重教,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其恩师蓝瑚教授的.一番话让张炳彦铭记至今:“我们做医生的,听到病人和家属表扬时,要想想我们还有什么没做好;听到病人和家属辱骂我们时,也要想想我们还有哪些言行上的毛病,只要我们于德、于医、于沟通方面都做好了,我们就能心安理得。”1979年,张炳彦参加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至今已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5名,同时参与博士研究生带教工作,多次受到昆明医学院及医院的嘉奖。

  自1991年至1998年担任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张炳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全院职工开拓进取,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短短几年中,从医院的硬件设施包括门诊、住院楼的新建到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等软件管理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使医院的整体面貌大为改观,被卫生部首批评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1994年,省政府授予医院“文明单位”称号,张炳彦教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医院优秀院长;1995年,张炳彦被国家教委、人事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人民教师”奖章;1997年,被云南省人事厅、卫生厅授予云南省“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8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77年以来,张炳彦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为临床工作水平的提高认真总结经验,先后在全国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0项。1994年7月,参加日本富山市消化外科国际学术交流会,所做的“中晚期肝癌的外科治疗”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年,开展了临床胰腺移植工作;1999年,开展了云南省首例肝脏移植术并获得成功,现已成功进行肝移植、亲体肝移植及肝肾联合移植60余例,受到院领导、同行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2003年3月,“肝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荣获云南省百佳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奖。

  1998年离任退休后,张炳彦一直受聘于医院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指导工作,在传授医术的同时,在医德方面更为后来者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注重换位思考,视病人如亲人,时刻提醒自己不忘患者及其家属所承受的病痛,心系患者的安危,与病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保持与患者及家属的有效沟通,深受医护人员与患者爱戴,是维护和谐医患关系的典范,为云南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