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及事迹材料范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拟定事迹材料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及事迹材料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5月24日我们迎来了何校长的师德培训课,听后我感慨颇深。
我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是第X个年头了。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我抱怨,不满,觉得付出与收获不平衡,从未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教师只是我生存的一种技能。而何校长的培训改变了我的想法,让我懂得把教育当成一项事业来追求。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关注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在培训中何校长指出,在播种和收获之间有一段时间叫做等待。教师要拥有理想,热爱教育;了解学生,学会沟通;简单的教,快乐的学;规范教学,充满激情;加强学习,学会研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心里健康,自我调适。抱怨没有用,不满没有用,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把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来追求,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越走越顺。由此我觉得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把简单的机械的工作做的更有意义。为此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爱,是成为智慧型老师的前提。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充分说明,爱,是教育的前提。智慧型老师必须是懂得爱,懂得施爱,懂得用爱润泽学生心灵的圣者。当代社会,孩子的`家境非常复杂,尤其是独生子女多,留守孩子多,单亲家庭多,老师的爱就尤其重要,懂得爱的作用,那么工作就有了源泉,教育就有了凭借。以爱作法宝,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工作自然会事半功倍。新型的师生的关系带来的是师生合作,交流、民主和平等,这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供了强大保障。
二、勤总结,多反思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水平,并有效地指导我们的教学。从今天起,我要多多练习,笔耕不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守住自己心灵的净土,躬耕精神的园圃,把困惑变成收获,把收获变成经验,让不懈的写作成为精神的自觉;笔耕不辍,对教育现象进行思索,对教育问题进行研究,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行走在学习的’路上,越发觉得自身的不足,细细梳理着收获与思考的同时,有个想法在心中越发明确。那就是:在深感差距中追求自己的希望,在明确方向中坚定自己的信念——专业素养,好好修炼,笔耕不辍,厚积薄发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争取成为一个研究型的老师。
5月24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来自惠州外国语学校何校长的专题讲座。何校长是一位从一线老师走出来的校长,主要是以分享她的教育故事这种方式来给我们开的讲座,讲座很接地气,实操行也强,两个小时,我基本都没玩手机,很认真的在听,期间有因感动而流下的泪水,也有为何校在处理德育问题的睿智而心里竖起大拇指。
何校分享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的教育故事《为了爱》最终是以视频的形式展现,故事大概讲述的是一位初中学生,因为小时候爸爸去世,妈妈一人把他拉扯大,现在妈妈得了胃癌,没钱治病,该生利用上体育课时间回教室,拿了全班同学的钱,一共400多。刚毕业的班主任老师还没调查就直接报警,刚好警察来了,何校听到警声,又刚好碰上这名警察跟班主任,跟班主任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把警察婉拒回去之后跟班主任交流了一番,再让班主任去班上跟该生说“广播站要开会,现在去德育处找何主任开会”(当时何校还只是一位德育处主任)。学生到了德育处,何校也没有直接问学生是不是他拿了同学的钱,而是告诉他,何校想请他帮忙写一份献爱心倡议书,然后开始讲与这份倡议书的内容相关的故事,故事正是这位男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哭了,最后还跪下承认了错误,然后跑出去,最后去开广播给全班同学道歉,并告诉全班同学他拿了谁谁的钱,多少钱,他都记在一张纸上,等他有钱了会还大家。最后何校站在广播站门口等这位男生说完,抱了他一下,故事大概是这样。
假如那天如果何校不在,这件事真的交给警察来处理,我想结果一定会是完全不一样,这孩子的一生也许就毁了。如今他刚刚中国石油大学毕业,八月份赴美国公费攻读研究生硕士博士。
教育,真的是一门艺术。我们老师在说话,或者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候,确实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虽然有时觉得学生是很不可理喻,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开不同的药,多跟有经验的`班主任学,我们会收获很多,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积累我们的教育案例。
最后,分享下何校送给我们的话: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愿你我向着阳光,收获灿烂!这句话深刻地印在我的心中,时刻勉励自己做一个心中有阳光、有爱的老师,并将心中的阳光与爱传递给孩子们。
曾经看央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总会报道一两个扎根于乡村或山区的先进教育工作者的事迹感动着国人,令人为之震撼。从事了教育工作之后,使我更能深深地体味到这些深入到乡村或灵魂深处的人物的崇高品质,也更能体会到他们的无私奉献及无悔精神,对他们肃然起敬。
林州模范教师王生英便是这样一位楷模,是教师的精神领袖:她扎根山区30载,犹如一枝傲雪红梅,用残疾之躯搏击多舛的命运,谱写了自我人生的华丽乐章。我们读懂王生英,方可继承其优秀品质。
一、须得读懂大山
“山”在文化传统中是厚重的,是世代山民安身立命的处所。然而,“山”也表征着传统的闭塞、愚昧、僵化与保守。封闭的群山,告别陈旧的传统,拥抱崭新的现代,对有限的生存圈的突破,已成为世代山居的年轻一代的心灵渴望。然而,悠久而强固的传统大山,去谈何容易!它需要的是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需要的是冲出包围的行动,甚至需要付出几代人前仆后继的代价。山里的人终究是挣扎着走出去了,然而,有一个人却选择坚守在这里,她就是教师王生英。
她的留守,是为了更多的人走出大山。只有她的留守,才能换来更多人走出去的希望。因此她是真正读懂大山文化的人!
二、她不是“高大全”,她只是“有用的人”
在当代文学“十七年”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充斥了“高大全”式的人物。他们都是尽善尽美的人,无论其思想、道德抑或行动。
而王生英老师,她却是一个腿脚不甚灵活的'残疾人。在数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她每天除了走上几公里的山路外,还要穿过大河……越是艰苦卓绝的环境越能激发人的意志力。一身兼数职的教学工作,她竟没有任何怨言,“只要你乐意去做,就没有苦和累”。就是本着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她愿意把山区的教育工作坚守到底。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平凡的事情,但她更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因为她发现了自我的价值,她是个“有用的人”。
是的,当一个人有所奉献的时候,她的心灵必然是富足的,她的人生也必然折射出不平凡的光。
三、须得自我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是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去的。我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也希望自己可以做得尽善尽美。但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的浮躁、不能吃苦耐劳、遇到困难便满腹牢骚…这些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学习王生英老师的事迹,使我下定决心渐渐改正缺点,有所进步!
近几日看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书上有这么几句话深深地触动着我:“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过于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实在妙绝!而王生英老师正是这种教育实践的一个典型,更是我们所借鉴的榜样!
通过学习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事迹,我发现这些楷模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个人都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
不忘初心,时时不忘。始终把为中国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党员,要时时不忘初心、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置顶位置。每个党员都要有“我将无我,为了”的崇高境界,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种条件,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致力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的根本利益。榜样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时刻不忘,才能在新时代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赢得光明未来;也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
牢记使命,事事牢记。在具体工作中,每个人的职位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不管是谁,只要是党员,就得按党员的标准守初心、担使命,把使命付之于每一个行动之上。
抓好落实,就是当担使命。为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每一个党员同志都要以身边的榜样为榜样,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做好本职工作,对照自己的差距,抓好工作的'落实,做好的公仆,心系、心系中华民族,把初心浸润在每一项工作之中,把使命付之在每一个行动之上,时时不忘初心、事事牢记使命。担当是一种胸襟,也是一种能力,我们要学习榜样的觉悟、榜样的修养、榜样的作风、榜样的精神,来增强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本领,提升勇于当担的底气,拥有善于担当的能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400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