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报告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众志成城就能够取得抗洪救灾胜利,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报告,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报告一
“这么大的雨,你们住一晚再走吧”,7月3日,邓世伟一家还在湖北鄂州探亲,中午11时,永修县防汛办在群里发文,这次雨势来的凶猛,他以八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判断情况非常不妙,必须提前赶回永修。邓世伟,中共党员,1977年12月出生在马口镇先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就吃苦耐劳,帮助家里做农活,是邻居们眼里的好孩子。2008年退伍转业到九合乡工作的他,现任九合乡人武部副部长。自今年防汛以来,已经14天未回过家门,每天奔波于红光樟山圩与沙港圩之间,平均睡眠不足三小时,一直奋斗在抗洪最前线,共参与处理泡泉50余处,塌方8处。可以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英勇无畏,奔赴抗洪最前线
7月3日中午11时,邓世伟一家在湖北鄂州探亲,看到县防汛办发文,还没等菜上齐,便匆匆吃了几口饭离开。此时湖北地区下着倾盆大雨,车上的雨刷也刮不开清晰的视野,途经高速公路已多处发生塌方。“我们要不再住一晚,看看明天情况”,妻子小声说道。“不行!明天就晚了”,邓世伟抓着方向盘,依然继续往前开。妻子心里早就知道他会这样回答,一直以来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单位,对待任何事情他都这样认真,从不会偷一点懒。下午4时多,邓世伟回到家里,一进门就开始收拾东西,找凉席、找迷彩服、找套鞋,找军用水壶……
7月4日早上8时23分,九合乡党政办紧急通知,原定每周一的例会取消,各蹲点领导干部下村防汛。一切都在邓世伟预料之中,他带着头天晚上准备好的行李,直接奔赴蹲点村——红光村。一到村里,还没等他卸下行李,樟山余家小圩就告急,他迅速拿起铁锹,熟练地将蛇皮袋装上三分之一的土,与当地村干部一趟趟将圩堤码起,随后余家小圩抢救成功。1998年那场洪水,邓世伟在九江支援整整48天,所以这似乎对于他来说,好像并没大家口中传的那么难,可他不曾想到,这仅仅才是防汛开始前的“小菜”。红光村位于九合乡北部,与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相连,有大小圩堤5个与一座500亩的小二型水库,“三年两到圩”是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一句老话,该村被公认为是全乡12个行政村中,防汛任务最重的一个。
冲锋陷阵,创造不倒的奇迹
“说真的,当时还真是有点怕”,7月5日上午9时,沙港圩路面塌陷长度4米多,宽5米的路面掏空近一半,在樟山圩的邓世伟接到村长电话,拿起工具就往沙港赶,那时他才刚处理好樟山两处险情。到现场后,沙港水位离路面已经不到50公分,圩外坡度将近90°,随时会产生塌方。就在这时,邓世伟朝着村长所在方向大喊:“快点组织人员撤离,快快快”,不一会儿圩堤上人员全部撤离,“算了,你们快撤吧”“这里倒圩很正常”,只见撤离人员都在远处大喊,陡坡下面的邓世伟、技术人员敖其勇以及当地一名群众还在继续抢险,他站在圩内最前段也是最危险的地方传递沙袋,用生命在拼搏,5个小时的抢险最后创造了不倒奇迹,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经过这一次,红光村的老百姓有了信心与凝聚力,干劲儿十足,逐渐抢着干活,有时甚至会把邓世伟手中的铁锹抢去,硬是强迫他休息一下。7月5日中午12时,永修水位达到最高23.17米,超出警戒线3.17米,红光村沙港圩在抢险中度过了今年最高水位线。
身兼数职,身影与险情同在
刚开始在红光村的四天三夜,邓世伟每天忙到夜里2点休息,早上5点又爬起来巡圩,他始终放心不下头天晚上刚处理好的险情,必须得自己亲自去看看,因此没有跟家里通过一次电话,妻子叮嘱要注意安全时,也是简单一句“知道了”,便匆匆挂断电话又回到一线砍杂、挖土、装袋、抗袋、填方。“泡泉是从河床底下过来,沙子渗透后因水压不同而流出,如果发现不及时,泥沙逐渐往外带,掏空后会形成塌方”,邓世伟每天22小时跟着水管站技术人员来回处理各种险情,现在的他可以头头是道地谈泡泉性质,产生原因,穿孔、塌陷如何形成等专业问题。“邓世伟不仅是我们村的战斗员,还是指挥员与技术员”,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淦作付这样评价他。
防汛前不久,邓世伟脚被钉子刺穿,至今还未痊愈,一直穿着大号套鞋,这也是在防汛第四天,被细心的同事刚好发现,对于这件事他从来未提起过,默默忍着疼痛战斗在抗洪最前线。“什么时候把邓世伟还给我们,这里离不开他”,红光村干部又在催促乡党委政府把他调回。7月14日,距城南圩段110米附近发现一大一小两个泡泉,经过两天,险情还未解除,乡党委政府抽调邓世伟来城南帮忙,他是乡机关干部中唯一被抽调的人员。“邓世伟他战斗力强,一个顶三,要是能来我们村就好了”,其他村干部们相互议论道。邓世伟不只是红光村哪有险情往哪去,对于整个九合乡来说,他是抗洪抢险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位能手。
烈日下,邓世伟黝黑的皮肤被晒得发亮,他身着迷彩服,拿着铁锹又重新回到了红光村,为全力夺取抗洪抢险的最后胜利,继续奋斗在一线,与时间赛跑。
抗洪抢险先进事迹报告二
6月以来,蕲春遭遇四轮强降雨,全县洪涝成灾、房屋倒塌、村庄被淹、农田被毁、交通中断……四处告急!洪涝,拨动着财政人的心弦;灾情,牵动着财政干部的神经。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全系统听从指挥,团结战斗,连续奋战,谱写了一部人定胜天的抗洪救灾进行曲。
6月19日,周日。局长徐建煌闻讯北部山区暴雨成灾,他来不及吃早饭,一边拿起手机通知几个重灾乡镇的财政所所长到岗到点,一边驱车赶到受灾严重的张榜、大同、檀林察看灾情;下午4:50他赶回来立即召开党委会议,研究抗灾应急预案,动员全系统全力投入抗洪救灾战斗。
6月21日,下午。县局再次召开股、所负责人、工作队长会议,传达县委、县政府的抗洪救灾精神,从提升主动性、密切协调性、保障及时性、突出先进性、严明纪律性六个方面部署全系统抗洪救灾工作。安排专班对蕲北4个重灾乡镇的村组水毁公路进行排查,确定8个重点村11个冲毁点,全部由财政人员组织修复通行,解决重灾村开展生产自救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便利。
资金是抢险救灾的重要保障。6月22日,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340万元县长预备费当天拨付到重灾的四个乡镇。在接下来的20多天里,财政局多方调度资金,先后六批共拨付抗灾资金2800万元。全系统个捐款达8万多元。
灾情就是命令,突击队抢险冲锋在前。
7月4日,上午,大雨如注。接县防指命令,局机关40名突击队员在局长的率领下,30分钟内赶到赤东湖抢险堤段,转运沙包筑堤坝,队员们与大雨抢时间、与险情抢进度,干了满满一天;7月5日下午2点半,二里湖堤防告急,突击队又冒雨赶赴搬运沙包,雨水、汗水湿透了队员们的衣裤,大家咬牙坚持着,飞快地传递着一个个沙包,一直干到晚上八点才圆满完成了抢险任务。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服务抢险救灾是财政的天职。7月2日县财政局紧急组建15个工作队,分别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带队当晚赶赴各乡镇帮助救灾摸灾,经过全面细致的摸查,拿出了全县各地受灾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及时提供决策参考,为救灾资金分配提供了依据。财政人的主动作为、超前谋划,受到县长的表扬。
张榜财政所把房间腾出来让武警救援部队安营扎寨,负责他们的后勤服务和生活保障。在无自来水的情况下,主动为部队战士送水和免费送餐。在部队驻进张榜所的第二天,副局长成俊带着猪肉、油等生活物资代表财政局慰问抢险救灾的战士。
向桥乡在7月2日的大暴雨中,主干道及通村通组公路毁损严重,山区群众进出困难。7月5日,局长徐建煌、党委书记丁友义及住点的工作队员绕道进入向桥乡灾区察看灾情,现场拍板安排2万元购买群众急需的大米、油、蜡烛、消毒物资,于次日由财政干部用摩托车或肩扛背驼送到龙井、大山、孙山、杨垅、棠树岭村生活困难的群众手中。孙山村4组72岁的张金元老人抱着一袋大米,流着眼泪说:“感谢党、感谢财政干部”。
管窑财政所每天为安置点的老人孩子送牛奶、饮料,为他们提供可口的饭菜,为他们购置电视、空调,保证灾民住得安心、生活舒心。八里财政所房屋浸入1米多深长达10多天,财政所干部仍然每天坚持到长江大堤上值守。大同财政所安置两河口村37户76名受灾群众,财政人员与灾民同吃同住,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群众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
蕲春的灾情牵动着省市财政领导的心,自7月5日省财政厅先后派出三批工作队到我县参加抗洪救灾工作。他们先后深入张榜、向桥、刘河、八里、蕲州、青石、大同、檀林等乡镇,参加救灾和生产自救,慰问抢险的部队官兵,慰问受灾群众。7月6日,第一批工作队队长巫孝文处长率领3名工作队员冒雨深入重灾区张榜镇塔林村、土库村核实灾情,现场为安置点灾民捐款2500元。7月1日晚上,9点多钟巫处长步行到蕲河大堤何大垸段,察看防汛情况,看望正在防汛值守的财政干部。7月12日,财政厅监督处副处长孙明春率领第二批工作队队员开始为期一周的救灾工作,他们为孙冲小学集中安置点的群众捐款1000元。7月19日,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龚金海带领第三批工作队在副局长叶新华的陪同下到张榜魏河、塘抵重灾村指导修复工作。20多天时间,省厅工作队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办及所有的重灾区,每天他们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参加抢险救灾、察看灾情、指导生产自救。他们忘我工作和爱心善举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巫孝文处长说:“我们到基层到农村不是来当甩手领导的,我们的职责就是深入灾区,帮助灾民,感受灾情,了解灾情,反映灾情。”的确,正如他听言,他们没有当看客,每个工作队员下乡7天时间,人晒黑了,身体变瘦了,但精气神更足了。
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考验着财政干部善谋决断,应急谋远的能力;锤炼了财政人全力以赴,特事特办的风格;展现了财政人与灾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彰显了财政人尽忠职守,大爱大干的品质。无论是蕲南还是蕲北,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财政干部始终以灾民的需求为第一信号,勇当抢险救灾的领头雁,乐当灾民的贴心人。管窑财政所副所长张炳芳今年58岁,老家房屋塌了,老伴急得打电话要他回家,他说:“我是党员、财政干部,管窑抢险救灾要紧,没法回去!”。20多天他一直坚守着岗位没有回家。驻李山村工作队员与群众同住、同吃、同抢险,日夜查巡,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李山村支部书记田祥生动情地说:“大灾之时,我看到了财政人的大爱情怀,看到了财政人的实干精神”。
防汛救灾期间财政局领导班子、工作队员、党员干部他们始终做到第一时间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掌握一手灾情,局长、分管局长先后5次带着灾情报告向省厅报灾,配合主管部门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留守局机关的年龄大的男同志和妇女,在机关24小时值班,主动到蕲河大堤日夜值守,为下乡的同志承担业务工作,不过双休日,一人当作两人用,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在抗灾救灾的后方筑起了一道牢固的“防线”。
洪水退却,财政人仍然轻松不起来,他们又第一时间投身于各地生产自救工作,他们忘记疲惫,头顶烈日,奔波于田间地角,清淤修复,改种作物,降低损失。为了大地的丰收,财政人永远是可亲可爱、大爱大干的人。
大灾、大爱、大干——记蕲春县财政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36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