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是指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大家知道事迹材料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培智是个农民,也是个将植树造林治理荒沙作为终身事业去坚持的人。
1952年,宋培智出生于榆阳区补浪河乡点连素村。这个村子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属于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黄沙是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大天敌,只要刮大风,漫天黄沙就会笼罩整个村落,沙粒打得人眼睛都张不开,当地人是看尽了黄沙,吃尽了苦头。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宋培智坚毅的品格,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治理荒沙的种子。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同村的农民争先承包植被较多的林地的时候,宋培智却选择了承包村里最荒芜的600亩林地,按当地农民的说法是:“600亩的林地上连一根通烟锅子的柴草也没有”。承包林地后的当年,他就一锄头、一铁锹的'种起了沙柳。从土地承包到20xx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宋培智每年都坚持种植沙柳,管护好栽种的沙柳,将自己的600亩林地打造成了一片“小绿洲”。
20xx年,随着经济状况的转好,56岁的宋培智在植树造林上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首先,他在自己承包的林地上补栽补种了樟子松和沙地柏,为了提高成活率,引进了先进的滴灌技术。几年的功夫,600亩林地上就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樟子松和沙地柏。随后,他又与周围的农民协商后达成协议,他负责在别人承包的土地上种树和管理树木,林地属性不变,地上的树木归承包者所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他已经在别人900亩的林地上载满了一行行整齐的树木,和自己承包的600亩林地连成一块,形成一片1500亩的“大绿洲”。
今年,宋培智已经66岁,但他依旧坚持每年种树,每天都要到自己栽种的林地里走几趟。对他来说,自己既是个种树人,也是个护林人,种好树护好林是他余生的使命。当问及为何要不求回报的植树造林时,老人的回答质朴到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敬畏:“自己闲不住,为了好看。”
“自己闲不住,为了好看。”一个最单纯、最质朴的想法支撑着老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林场里,种树护林。现如今,老人栽种的树木高的已经长到了5米多,远远看上去像一片绿油油的海洋,谁都无法想象3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眼望不尽的漫天黄沙。每当有游客到访,老人总会对游客介绍自己的林场,对自己栽种的每棵树都如数家珍,褶皱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28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