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看完开学第一课后的优秀观后感(精选10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看完开学第一课后的优秀观后感(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理想是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点燃了革命热血;理想是一颗颗坚硬顽强的石头,铺就了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理想是一簇簇蒲公英,传播了爱与希望的种子;理想是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国的复兴之路。
这次《开学第一课》的主题为“理想照亮未来”。节目首先便讲述了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展现出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极高信念。随后又为我们展现了我国无比艰辛的奋斗历程。紧接着,以一种极其新颖的方式"穿越"回古代,与古人对话,向他们描述我们现在富足美满的生活。最后邀请了许多在各个领域方面的顶尖人物来激励学生,讲解自己的经历。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守边员——拉齐尼·巴依卡。这个顽强如磐石的男人,为了不让解放军战士受到一分一毫的性命威胁,在冰天雪地里跋山涉水,坚守岗位,跨越艰难险阻,巡视我国的边关。“牦牛死了还可以再买,但解放军的性命没了,就是没了。”他说过的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们家三代都是守边员,他曾说过,他的理想是为祖国守边40年。但40年还没结束,这个男人就已经默默的牺牲了。为了救落水的童孩,他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沉到湖底的最深处,沉到最黑暗的地方。这时他的手臂依然保持着托举的姿态,这是怎样伟大的一个人啊!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心爱的人们,亲爱的祖国。这怎能不令人敬佩,令人敬仰?
他虽然死去,但是精神犹在。他给心爱的女儿起名为“都尔汗”,意为“红花”。他是多么深爱着他的祖国,他在界碑上一笔一笔的描绘着“中国”二字,那鲜红的笔尖落在碑上,也落在了我的心里。这一刻,我仿佛和他心连着心,感受到了他强烈的中国精神,浓浓的爱国之情。一个人,如果能一直坚持着他的初心,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在他身上看到了这种美好的品质。自始至终,他一直在为他的理想奋斗,在为他的祖国奋斗。
现在,他那火热的理想传递给了下一代,传到了他的一双儿女身上,与之一并传承的,还有他那高洁的品格和浓厚的爱国之情。在不久后的将来,“红花”和“雄鹰”会一同保卫祖国,守卫边疆。
拉齐尼烈士的强烈爱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透过冰冷的屏幕,传达到了我的心间。但我相信,这不仅仅只传达到了我的心间,同时也传达到千家万户中。与此同时,我们将会朝着自己的理想而前行,为了祖国而奋斗。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百姓已经很疲惫了,也应该得到些许安乐日子了。一句朴实的呐喊,一个单纯的理想。这个理想的回声,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回荡了两千年之久。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而当下的时光,又何尝不是过去的未来。为了把小康理想的光照进未来,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以接力的姿态不断奔赴着。
李大钊在牺牲时只给家里留下了一块大洋,是因为李大钊职业贫贱、薪水微薄么?李大钊曾担任北大图书馆的主任兼教授,每月工资有两百多块大洋。他从不坐黄包车上班,中午吃饭都是自带的窝头。那么他的钱去哪了?
用来点亮理想的光——李大钊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发展党建工作、接济穷苦群众。共产主义的理想是他的“痴”,以至于每月发工资时都要先扣下一部分交给夫人保管,这才能保证家里的基本衣食开销。
李大钊朴素清廉的生活作风、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自己的孙辈李宏塔和李亚中。李宏塔作为今年“七一勋章”的获得者,在民政系统工作期间,每年至少有一半的时光都在基层中度过,进村入户做调研,把低保户、孤寡老人、孤残儿童视为自己的亲人。
理想的光芒是如何照到今天,又怎样才能照亮未来?靠理想的传承。
在红其拉甫界碑旁的'土地上,印着拉齐尼一家三代人72年来的足迹。从塔吉克牧民凯力迪别克自告奋勇担任解放军义务向导,一走就是23年;到儿子巴依卡沿着父亲的足迹走了32年的巡逻线,再到孙辈拉齐尼用托举的姿势诠释巡边员的神圣职责。强国安邦的理想被生命点亮,永恒地照耀着祖国的边疆。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这句烙印在都尔汗与拉迪尔心中的话,化作理想的火炬,在新一代护边员的手中传递着,逐渐点亮未来。
张桂梅校长为华坪女高奋斗一生,支教扶贫的志愿者们会传承她的教育理想;刘长春孤身一人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今日金牌加身的运动健儿们会传承他体育强国的理想;从屈原的发出《天问》到“天问一号”登陆火星,从嫦娥奔月到“嫦娥五号”取回月壤,中华儿女一次又一次的热泪盈眶,一声又一声的兴奋鼓舞,一步又一步地迈向小康,这,就是理想传承的力量。
是时候潜心思考了,朋友,你我要传承的理想,究竟又是什么模样?
今日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每次观看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在这堂特殊的“第一课”上,我们通过一个又一个感彻心扉的故事,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革命先辈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革命先辈毛泽东、李大钊、陈独秀等等,他们筑就了中国共产党,他们为如今的中国建造了坚实的基础。《开学第一课》上,我们有幸见到了李大钊前辈的后人,听他们讲述李大钊清正廉洁,以身作则的优良家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李大钊前辈所写的对联,而其中的“文章”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篇大的“文章”,这篇“文章”班一直在续写,我相信,这篇“文章”会圆满完成,而我也会加入到书写这篇“文章”的.队伍里去。
做人要有理想,有追求。
在《开学第一课》中,“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华坪女高的操场上,讲述了一堂既生动又感人的“开学第一课”,她讲述了自己当年第一次走上讲台,窘迫又尴尬的第一课,但因为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她在山区一站就是四十年,建立了华坪女高,将无数个山区的女孩子送往了大学。
张桂梅的理想是将那些女孩送入大学,她在遭遇困难时都咬牙坚持。“你是崖畔的雷和桂,雪中的梅。”你坚持不懈、不惧风雪。
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也不要害怕失败。
《开学第一课》也邀请到了奥运冠军进行云连线,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他们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不断挑战自己。其中获得两块金牌的杨倩同学道:“不要小看自己的付出,不要害怕失败,只要你能够坚持下去,最后一定能够收获胜利的果实。”体育运动员们要自律、坚持,每一次的好成绩都来之不易,而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努力、坚持、始终如一。
我们要学习革命先辈的精神,坚定理想和追求,勇往直前。“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坚持下去,胜利终将属于你!
秋高九月,我们已回归旧校园,观看《开学第一课》让我明白“光辉岁月、英雄伴同行”。
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民族英雄李大钊开创中国文明之先河,解放人民思想,一生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还有祖孙三代护边员一生为保卫边防作贡献,让我明白身披凯甲,驰骋战场为英雄,恪守岗位、无私奉献亦为英雄。像这样的英雄还有陈独秀、毛泽东、彭土禄。
一代代的英雄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作出贡献,却不言任何的回报,这便是英雄的高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有这空前的新发展机遇,我们应抓住这机会。首先应学好习,每当我们不想学时可以想想彭土禄爷爷只读了两年的小学,却以一股牛脾气做到了“为祖国深潜开核弹之荒"的惊天成就。
我们要勇往直前,接过时代的接力棒,继续向前,踏过荆棘,走过坎坷之路,创祖国发展之新势,促祖国之盛势。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痛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如是说。《开学第一课》中无数名英雄及其事迹令我们感动,对于青年的我们无疑是最好的启蒙教育。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是革命先烈的精神。
《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道路,让人民的解放事业更进一步。李大钊先生第一个走上了刑台,可他却不畏惧,他始终相信中国的未来是多么美好;蓝耕荒先生不负父亲所托,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变为绿色的家园;他在父亲的回信中写道“如今祖国的地更绿,天更蓝”,这正是无数革命人想看到的。
勇求创新,艰苦奋斗是科技工作者的真实写照。
彭士禄先生的坎坷多难并没有让他灰心,反而成就了他。祖国不会忘记任何人的努力与奋斗,三名航天员的征途是星晨大海。他们把蓝色穿在身上,红角绣在胸口,我们和他们一起跟随地球的脚步。
自律自强,尽职尽责是无数个中国人的真实表现。
保护祖国界碑的拉齐巴﹡巴依卡虽不在了,但他的儿女仍继承了他的精神,继续守护那块界碑;张桂梅校长撑起来了女高的天,而女高的学生也终将会撑起另一片天;奥运健儿坚定的神态让我们相信青年旭日东升,未来可期,老将也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有时。属于我们的时代即将到来,我们,也终将会像他们一样耀眼。
9月1日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一天,也是我们踏上新征程的第一天,现在的我们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年的嘉宾有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到三代传承为国守边的拉齐尼一家;从践行初心的闽宁第一批移民谢兴昌,到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校长张桂梅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飞行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群像,他们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发愤图强。
理想是指路的明灯,照亮前进的方向,理想是革命先烈们不屈的意志,是无数共产党员用生命去追求的未来,即便道路艰难,但是他们从未曾放弃,《开学第一课》第一篇章以“理想是火,点燃革命热血”为主题,从一本距今已有101年历史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展开故事讲述。正是这本已经微微泛黄,仅有56页的小册子,指引着李大钊、毛泽东、陈望道等早期共产党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更点燃了百年来无数革命志士追求理想与信仰之火。
理想也是传承,作为革命烈士李大钊先生的后代,李宏塔、李亚中更是继承了祖父的精神,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用实际行动去诠释作为一名党员的该有样子。
李大钊先生牺牲时,仅给家里留下一块大洋,“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这是李大钊在105年前的9月1日发表在《新青年》上《青春》一文的内容。李宏塔表示祖父留给他们最珍贵的是精神财富,“我们最大的权力,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红色信仰的传承。“革命传统代代传,坚持宗旨为人民。”李宏塔经常用这副对联自勉,并以此教育子女,决心把李大钊的良好家风传承下去,踏着先辈们的脚印继续往前走。
祖国的强大靠的不仅是革命先辈的努力,还需要我们这群充满理想的“后浪”来继续建设,铭记历史,把宝贵的中国人精神弘扬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未来才能承担起祖国发展的重任!
随着八点钟的到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华诞里,“妈妈教我一支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徐徐飘向远方,串起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描绘出一幅又一幅可歌可泣的画卷。
九位“七一勋章”的获得者从祖国的天南地北赶来,诉说着关于理想的动人诗篇。
理想是什么?理想是《共产党宣言上》密密麻麻的笔记。新年时期的毛泽东,偶然读到《共产党宣言》时,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从此我们的主席,便有了信仰,有了理想。毛主席曾经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100遍,每读一次都有新的启发。”理想是李大钊同志给家里留下的一块大洋。李大钊同志生前,将自己的大部分经费投入革命事业,被捕后更是第一个英勇就义,将自己的身体献给了革命事业。他曾在文章中写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理想是华坪女高开学之际收到的一面特殊国旗。最美教师张桂梅面对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坚定了自己教书育人的理想,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青年。她曾经坚定的说过:“我们女高的学生,会顶起一片天来。”理想是三代人共同坚守着的边疆,是奥运赛场上挥洒汗水的运动员,是在天空中征服星辰大海的宇航员。
如今的中国没有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接连不断的战火纷争,没有了七八十年代科学发展的热潮,但是现如今,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们,大到浩瀚的银河宇宙,小到奇妙的量子力学,更有一些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在这个束发及笄的年龄,我们应该心怀热血,不负韶华,热爱祖国,砥砺前行。将革命先烈和前辈们作为吾辈楷模,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勇拼搏,为将来祖国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碧做出贡献!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收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让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其中撒老师说:“一个人要有梦想,要不断拼搏,梦想才能实现。
这个节目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感动的就是摄影师拍到一些当时贫困山区的照片,图片中一些贫穷小孩纸他们穿的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连桌椅都是几块木板造成的,甚至连过桥都是几根竹子休建成的。
他们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如果是你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是不是会嫌脏?是不是不想上这样的学校?是不是不会来这个地方?他们却和我们不同,他们一点也不嫌弃,他们冲着自己的梦想在拼搏,在努力。
我们生活在这么美好的环境下,为什么还不努力?还不拼搏?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付出,将来就会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要不断的拼搏奋斗,将来幸福的日子在后面!
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每年都有的《开学第一课》节目,而每年的开学第一课节目都有利中小学生们的成长,同时也是中小学生们开学前必须学习的一堂课程。
观看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因为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纪念日,通过开学第一课节目这短短的几个小时,深刻的认识到我们的党这一路走来是多么艰辛,我们之所以有着今天这幸福的生活,是离不开我们伟大的党的努力,是他们一步一脚印铸造了我们的生活。
身为中小学生的我们,虽然不能立刻为祖国做出一些贡献,但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努力的学习,成长,在生活当中以党员们为榜样,努力学习将来也要成为他们一样,做一个无私奉献,一心一意为祖国报效的人。
学海无涯,理想宛如灯塔,照亮漫漫前路,唯有坚定信念、苦做舟楫、荡起双桨、砥砺前行,才能达到常人所不及的高度。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以一个又一个真挚动人的故事,编织起了一幅可歌可泣的百年画卷,革命烈士、核动力专家、守边英雄、女中校长、以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的航天员、奥运健儿等新时代奋进者,他们的身上无一不体现着“初心”和“信念”的强大力量,不禁又让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名字——夏伯渝。
歌德曾云:“每个人都有足够的余力去实现自己的信念。”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为自己的理想而不留余力的,夏伯渝却做到了。26岁时,他开始了与珠峰顶峰之间的伟大对话。在7600米时,他被冻伤,失去了双脚。然而,这并没有阻挡他攀登珠峰的脚步。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他不放弃?为什么能如此执着?
答案就像那句话所说:热爱为信念种下了一粒叫做“攀峰”的种子,并用努力、坚持去浇灌它,静静地守护着这粒种子在自己的生命的某个角落萌芽、花开,终而枝繁叶茂。
14年,他第2次攀登珠峰,不幸遭遇雪崩,尼泊尔发生山难,最后攀登计划被迫取消,这次他错过了仅剩下的244米;15年第3次攀登,又遭遇了尼泊尔大地震,此次地震和雪崩摧毁了他们的帐篷,最后死里逃生;16年他继续尝试,第4次攀登珠峰,在距离顶峰94米的地方刮起了高山风。他曾下定决心:“哪怕我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我也要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但面对年轻的向导,他又动摇了:“我不能为了我的梦想,去牺牲他人的生命。”他做出了他这一生最艰难的抉择——下撤。凭着他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18年,69岁高龄的他再一次向珠峰发起冲击!这次,他成功了!他完成了“攀峰”的宏伟目标。他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无腿登上世界最高峰的残疾人!
在时光的流动中,他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他的生活升华成了一曲壮丽的诗歌,而他自己也成了那诗中的一抹艳阳,指引着无数后人的攀峰之路。而这一切就是因为夏伯渝老人为自己的人生种下了一粒叫做“登峰”的种子,树立了坚定的信念,他便收获了那独一无二的人生,达到了那常人所不及的高度!
新时代新青年,我们应以时代为契机,坚定理想,怀揣信念,以实际行动共同呐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21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