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书育人事迹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那么相关的事迹到底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书育人事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事迹简介:
王洪春,女,汉族,52岁,重庆市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一级教师。坚守山区教育30多年,20xx年主动申请到最偏远、交通不便的群岭村校任教,用啤酒箱子当床,用破麻袋分隔男女厕所,在屋檐下做饭,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关爱农村留守孩子,帮抚培养6个留守儿童,自费为学校买挂图、体育用品。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高山上的“保姆老师”――记开县白泉乡平安希望中心小学教师王洪春。
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位50多岁的女教师独守着破旧的村校,靠着坚强的毅力和一颗为山区孩子无私奉献的爱心战胜了无尽的困苦、恐惧和孤独,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晴空。
她就是王洪春,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教师,为山区教育奉献了30年,选择了大山,挑起了重担,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称赞。
一
王洪春本是离县城较近的和谦镇人,因被大山小伙子刘权明的憨厚感动而随嫁到了最偏远的白泉。又因为她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孩子的喜爱当了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命征程。
30年来,她坚守在大山的深处,克服了重重困难。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农村的小学教育,奉献给了渴求知识的一代又一代的山村孩子,用她慈母般的情怀呵护着每一个孩子。
白泉乡是开县最偏僻、最贫困的一个乡,30年前,这里还不通公路,要想去一趟县城,徒步翻山越岭,要走上三天三夜。而王洪春又选择了这个乡最偏远的村校扎下了根,一晃就是30年。
30年来,王洪春爱生如子。在30年的教师生涯中,她自始至终关心照顾每一个学生,在她班上学习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都了如指掌。她对困难的学生总是给予无微不至关心,要是哪个学生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失学,她总会从微薄的工资里面挤出一部分钱给学生垫书杂费,说服他们复学。一个又一个,一年又一年,垫的钱越来越多,还她的却很少,30年来,究竟给学生垫了多少费用,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因此,也让她自己的生活也经常举步维艰。
王洪春家在农村,她每天上完课还必须干农活,但是几十年来,她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拖过后腿,对学习差的学生她也总是悉心辅导,从不放弃一个后进生。每天傍晚,她总是走村串户,到学生家里去家访,去辅导学习差的学生,经常到了半夜才打着火把回家。
二
20xx年8月,处于1700米高山上的群岭二校急需教师,但是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正在学校领导焦头烂额之际,49岁的王洪春老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不敢相信的决定,她自愿申请到群岭二校任教。一个女教师,到一所荒凉得古庙一样的学校教书,这让所有知道的人都大吃一惊。
群岭村校是全乡最偏远、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海拔1700米的山梁上,一间破旧的土墙教室,两边的陡坡延伸至让人恐惧的深谷。从场镇到那里,要走4个小时山路。以往的老师,没有谁在学校待上过一年。
因为之前没去过群岭,开学前,王洪春让丈夫刘权明先上山看看。刘权明回来后,久久没说话。“只要有路,我就能爬上去。”听了妻子这话。刘权明开始默默为她收拾上山的被条、换洗衣服、方便面和咸菜。
群岭二校地处群山之颠,四面迎风,泥巴墙,瓦屋顶。校园总占地面积38.9平方。开学头一天,夫妻俩背着东西,早上8点从家里出发,下午2点才走到学校。
来到学校,王洪春愣住了――30平方米的教室被隔成两间,一间是教室,容纳两个年级的复式班,一间是老师卧室兼厨房。教室里,3只脚的课桌就有6张。一个没有门的厕所,中间挂了条麻袋分出男女。王洪春让丈夫维修桌凳,自己打扫清洁。两间屋,清理出的老鼠屎装了一筲箕,还发现4张蛇蜕下的皮。
当天晚上,因未带床,王洪春和丈夫将纸板铺在地上睡,没电,就点蜡烛。一周后,学校才通电,丈夫也从家里搬来一个床垫,放在借来的6个啤酒箱上,算是床,一直用到现在。
几个留守孩子和王老师住在一起,除了上课,王老师还要煮饭或者方便面和学生一起吃。由于卧室太窄,王洪春不敢在里面生火,山上电压低,又不能用电饭锅,所以王老师把灶搬到了屋外的空地上,下雨天又搬到屋里。她做饭的灶就是一只瓷盆,上面再放一个“三脚”和一口锅,看起来有些像过家家,却让人觉得心酸。由于这里海拨高,群岭山上,每年冬天两个多月大雪封山。没有水,她就将干净点的雪放在锅里,融化后做饭。但不管多干净的雪,融化后的水都是黑的`。她不敢喝,王老师只好干吃方便面。刚刚到群岭村校的一年里,她和学生就吃了七八十箱方便面,三年吃了多少箱方便面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三
条件越是艰苦,王老师越是努力地工作,因为她认为在这里生活的人太不容易了。她希望能多为孩子们充电,让孩子们长大了凭自己的实力改变命运,尽管她担任的是复式班,但她对教学工作丝毫没有怠慢。对于学生作业,无论课堂作业,还是家庭作业,她都一丝不苟地批改,而且还在一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了“作业反馈信息”。学校领导问她:“这么多的作业你怎么改完的?”她却平淡地说:“反正没事,改点作业充实一些。”
王洪春老师是82年前的民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她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她的备课本和教科书上,到处能看到那些“循规蹈矩”的小字,那是她钻研教材的见证。在村小有很多课余时间,王老师除了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就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备课和学习。她说:“闲着也是闲着,有事做还好些。”在她简单的床铺底下,有很多书,她说没地方放,只好放棉絮下面了。
四
群岭二校由于是白泉乡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村校,曾经几度派人去,都被那里的境况吓退了,在那里最需要老师的时候,年近半百的王洪春却主动申请去任教,这事却让她在那里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代价。
在白马泉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农村人光靠种庄稼维持生计是不行了。于是有劳动能力的人纷纷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便成了教育过程中严峻的问题,据统计,白泉的在校生中,留守儿童占50 %,留守儿童的家中的大人大多数是“老弱病残”,家里的活计变得特别忙,再加上学校路途遥远,接送孩子也就成了大问题,见此情形,王洪春老师主动给孩子做中午饭。每天中午王老师都要用那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灶台里给十几个孩子做饭。
家长们见王老师待孩子特别好,有些离学校远的就干脆把孩子送到王老师那儿住。仅仅十多个平方的寝室里,住着王老师和四个孩子,他们小的四岁,最大的有六岁。白天,王老师要为他们热洗脸水、洗脸、梳头、做饭,晚上,还得在三更、四更时分叫醒孩子陪他们上厕所,否则就会尿床。王老师每天给所有孩子上完课,便和这四个留守儿童一起玩。在王老师这里,老师、厨师、管理员全由她一个承担起来了。当同事问她累不累的时候,她却用了一句最普通的话回答:“比起那些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就好耍多了。”
孩子们没有床,王老师就把自家的钢丝床背了上去;高山上没有零食,她便在街上买了背上去免费给孩子吃;孩子们没水喝,她便在简单的灶台里给他们烧开水;孩子们没活动场所,她便让自己的丈夫用木头做了一个乒乓球台,她还买了如跳绳等许多体育用品,给孩子们玩;她还自己掏钱买了拼音挂图、教字挂图、汉字挂图等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也就是因为她的用心良苦,现在不仅让本校学生爱校如家,中心校回去的孩子也爱去那里玩。也就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蔼,山上许多大姑娘也拿她当自己的妈妈,跟她谈心,请教她一些生活小常识。在这里,王老师得到了全体村民的尊重和信赖,王老师也不再孤单,因为在这里她有许多亲人。
在王洪春主动申请上山之初,有人怀疑她在那里坚持不了半年,也有人说她是为了出名。而今天,王老师不仅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出了名,她的事迹让无数人感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但这不是她上山的初衷。出了名的王老师还是和以前一样,默默的坚守在1700米的高山之巅,默默地辛勤工作,既当老师,又当保姆,默默地忍受着孤寂和艰辛,用自己柔弱的双肩为大山孩子撑起一片希望的蓝天。
五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春华秋实,30年的倾情投入,30年的辛勤耕耘。王洪春以她大山般的朴实和坚毅,真诚待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仰,家长的尊重,社会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她的感人事迹不仅受到社会各界和许多媒体的关注,20xx年,她再次被学校评为模范教师,县“十佳班主任”,20xx年评为重庆市师德先进个人,20xx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巾帼标兵、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并当选为市县两级妇代会代表。面对这些荣誉,王老师却说:“其实我做的都是分内之事,平常事,我只是希望我退休后,能有人继续上来照顾这个山上的孩子,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王老师就是这样平凡的一个女人,和这里的许多女人一样,放假回家了是个贤妻良母。然而如此柔弱的肩膀却挑起了大山的脊梁,为山区教育事业奉献了她近乎一生的心血。如今,年过半百的她仍然坚守着那座大山,坚守着那里的孩子。
一首唱歌得好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小时分爱听她的旋律,后来才明白她的内容是歌颂老师的。从那时我也就爱上老师这个职业,生活学习也有了奋斗的目标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20xx年,我跨出了的大门,踌躇满志地走上了三尺讲台,有兴奋也有担忧,看着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我的担忧消退了,我是他们的孩子王,我会付出一心一意的爱,去培育他们茁壮成长。参与工作10年来,这其中又迎来第八次课程改革,主动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热爱教育事业,关怀爱惜同学,遵纪守法,团结同志,顾全大局,自觉维护老师形象。在学校我担任八班级的语文课,兼任班主任工作,以及全校的卫生工作,对每项工作我都主动负责。在教学工作中,我在教学工作中遵循三条法则:
一是爱,以爱感其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特别是小学的班主任。面对的需要关爱的孩子。为了使他们在学校的日子里同样拥有父爱母爱般的关怀和照料,我在生活上帮忙他们排忧解难,抽空与他们谈心聊天做他们信任的好好友;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会不厌其烦的重复教学,从思想上缓解同学的学习压力,使同学朝着德、智、体、美全面进展。让这群孩子在校也能感到家的温馨,让爱感化他们暖和他们,教育他们发奋向上,勇于进取。
二是严,对人对己。
做为师长就应具备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气质,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为同学树立学习的好典范,在数学教学中,我实行严教学。因这门课程不仅具有较强的规律严密性,而且讲求百分之百的精确率。就如小数点看是一点点,作用可不能无视。所以从教以来的每节课我都仔细的对待,每个环节都会做周密的方案,做到心中有书,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上,结合同学实际,充足利用时间向45分钟要效果,严把质量关。在学习过程中培育同学仔细对待学习、工作的好习惯。
三是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人也一样,各班有几十名年龄相仿的`同学编组而成,他们虽处在同一年龄段,但性格的差异,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在教学中我成认同学的差异。针对这一点儿我采纳因材施教、培育补差的教学新法,对程度良好的同学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对中等生制定追逐目标并催促其定期赶上;对程度差的俯视脚下的土地,遍地生根!我们就像春雨一样,染绿了一片又一片的世界。
吴邵萍,女,1965年1月生,江苏省南京市人,大学文化程度,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1983年7月毕业分配到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附属幼儿园开始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先后担任音乐、语言、科学、美术、体育等各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副园长、园长。27年来,她刻苦钻研,勤学苦练,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所有的情全部洒在幼教事业上,结出了累累硕果,取得了显着成绩。她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南京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玄武区首届、第二届、第三届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她主编了两本书,参与编写了9本书;在省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72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发表6篇;参加省以上研讨会获奖论文10篇,其中获全国奖6篇。
一、“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
1、爱孩子赛妈妈。吴邵萍同志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选择了教师职业。她27年来始终立足于幼教第一线,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对孩子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促进每位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发展。她常说,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她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1983年,她刚踏上工作岗位时,班上有一位姓时的小朋友,因年龄小,每天哭着不肯上幼儿园,睡午觉就做恶梦惊醒。她就象慈母一样,每天早上从家长手中热情地抱过孩子转移其注意力,并和他共同游戏增进感情。午睡时抚摸陪伴直至睡着,孩子梦醒时常常大哭,她就长时间地抱着他在园内转悠,为了不让哭声影响到其他孩子的午睡,她就长时间抱着孩子。尽管胳膊很酸,但她从不厌烦,直到孩子再次入睡。就这样整整过了一个月,这位小朋友终于能愉快地入园了。那时,她班上还有位姓余的孩子,说话不清,各项能力明显低于其它儿童,连园领导都认为此幼儿“无可救药”了,而她不灰心,总是充满希望并耐心细致地辅导她,和家长密切联系,采取一致的教育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她也达到同龄幼儿的水平。
2、爱园胜爱家。27年来,她从未因家庭原因而影响工作。1997年,正值幼儿园创建南京市市级示范园时,她的父亲因车祸住院。白天,她在园兢兢业业的工作。夜晚,她还在医院一边陪伴昏迷不醒的父亲,一边翻阅整理幼教资料,准备第二天的工作。她父亲住院近一年直至去世,她从未请过一次假。在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平日总是起早贪黑,早到迟走。在她的眼里,幼儿园胜似自已的家,园里建设比家还重要。
3、爱同事似姐妹。由于园里年轻人较多,作为青年人的领头人,吴邵萍时时处处事事爱护她们、关心她们。在创建江苏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过程中,青年教师每天加班到深夜,为了她们的安全,吴邵萍每天“打的”挨个将她们安全送回家。然后,自己才回家。这段时间,吴邵萍总是要到深夜1、2点钟才最后一个回到家。
二、“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
好学、勤学是吴邵萍的挚爱追求。她始终认为学习使人前进,学习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她身上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27年来,她从未间断过学习,从一个中师毕业生一直学到大专、本科、研究生课程班,自理近万元的学费。为了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她总是利用假期参加各种教育研究的前沿科学培训活动,从未完整地休息过一个寒暑假。1999年暑假,她的痔疮刚开完刀两天,当她得知有一个全国音乐心理学学习时,立即报名前往,一连7天下来,影响了伤口的恢复,又到医院进行了第二次手术,在家休息10天后,又去参加全国音乐教育研究培训,这次为了不影响伤口的恢复,每天听完报告后,她就痛苦地趴在宿舍的床上,一直坚持到学习结束。平时,抓紧点滴时间,博览群书。自加压力,自定读书计划,每月读10本杂志、每季读完1—2本理论书籍。收集整理了30本资料册,做了多本学习笔记。目前,她读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家庭教育、课程理论、亲子教育等各类理论书籍近百本,学习促使她飞速的成长,成为本领域的领跑者,成为一名智慧型园长。
三、“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
做一个研究型、专家型教师,一直是吴邵萍追求的目标。因此,吴邵萍受聘担任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专项课题《早期儿童音乐教学法的心理研究》科研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实验基地负责人,是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儿教育特约研究员、南京市第五届幼教专业委员会理事、南京市教学研究室学科教学视导员、玄武区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玄武区小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她钻研、善研,始终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科学探索,潜心于课题研究。“八五”期间,她参加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九五”期间,她不仅参与了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许卓娅领导的“九五”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早期儿童教学的心理学研究》和江苏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建构中国早期儿童音乐教育的理论及实践体系的研究》两个课题的实践研究,她个人还独立承担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课题、南京市“九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幼儿园创造性韵律活动设计与指导》的研究;“十五”期间,她独立申报、负责并完成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立项课题《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来探索幼儿园是否需要、是否能够及如何建构自己的园本课程展开全方位的研究,重视从理论的高度上提炼、升华自己的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她还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博导负责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生活化游戏化的幼儿园课程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的《后现代主义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课程开发与推进的比较研究》子课题《区域性多元游戏课程开发与推进的研究》。她在幼儿音乐教育改革上进行大胆实践与研究,《幼儿创造性韵律活动的设计与指导研究》、《幼儿园舞蹈欣赏教学初探》《舞蹈欣赏教学》、《开放的幼儿音乐教育》、《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开展大班合唱教学的.实验研究》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学前教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幼儿教育》,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论文评审一、二等奖,形成了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幼儿音乐教育思想和方法;“十一五”期间,她独立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实现良性多维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她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钻研,展开系统研究,有效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前沿问题。经过五年的研究和探索,《幼儿园开放性课程的建构》课题得到了江苏省课题规划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研究水平与综合素养,特别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她出版了研究成果《开放性课程在行动》专着,主编了《托班课程》上、下册。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版,为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幼儿的观察、分析、评价提供了直接的参照和支持,为教师设计展开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了范本。
四、“传”,是她尽心履职的真情流露
长期以来,吴邵萍主动做好传、帮、带。无论是园内还是园外,她认为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培养他们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因此,她总是不厌其烦,毫无保留,全心全意地帮助所有幼教同行。她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实习指导工作,她对待这些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实习工作耐心细致地指导,总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地接受每位学生的访谈、问卷等课题研究工作。
对园内的青年教师,她更注重言传身教,在平日工作中,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下班指导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课后还与她们逐一反馈和互动,同时还定期上示范课给全园教师观摩。她指导青年教师严格细致。既有理论上整体框架的指导,又有操作过程中具体环节的指导。从不放过每个细小的教学环节。如教具演示,收放顺序都一一指导到位。在她的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她的带动下,每个教师个个有特长,园里教师个个被邀请在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在全国各类研讨会上观摩研究课。这些做法和经验,经常吸引全国各地的同行到该园跟班学习。该园的办园水平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同和充分肯定。
她重视发挥特级教师的示范作用,每学年对玄武区园长、市青优开放示范课,她每学期都上多节示范课和举办讲座。还承担了市区的带徒任务,她总是竭尽所能地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目前,她已培养了1名特级教师、1名南京市名教师特级教师候选人、2名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和多名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更为可贵的是,南京市内无论哪个区、哪所幼儿园,只要找到她,她都及时前往指导,并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教科研成果。在国内,经常到深圳、温州、澳门、大连、杭州、河南、广州、南宁等地,为全国性、全省性及各市开设的培训班讲课,每场讲座,听众均在1000人以上。近五年,她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讲课近100多场,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长期以来,吴邵萍一直努力使自己成为先进教育思想的实践者,科学育人的示范者,青年教师的引领者。吴邵萍同志是我们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的榜样,吴邵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感染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事业,奉献教师岗位。
胡老师于1996年8月参加工作. 17年来胡老师一直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严格遵守“三要八不准”,从不进行有偿家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顾全大局,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甘于奉献,工作认真负责,关爱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胡老师先后被评为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先进教育工作者”、区“巾帼标兵”、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德育工作者”、校“先进教育科研个人”;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发表、获省、市级奖项。
现将胡老师任职以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胡老师一直担任初三化学教学工作,能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努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增强学生主动参与,问题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在课堂上胡老师积极探索,用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分享。还不断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大胆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带班级学生的成绩名列前茅。
胡老师先后开设了先后开设《自然界的水》、《化学实验装置的选择和应用》、《巧用质量守恒定律》、《石灰的三变》等6次市、区研讨课、观摩课,06年参加区优质课获区二等奖,09年参加区优质录像课获区二等奖。
二、勇挑重担,敢为人先
胡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9年。由于所担任化学学科只限于初三年级,每年都是接替较差的班级,甚至是棘手的问题班。多年来,胡老师总是临危受命,从来不辱使命,以干练果敢的作风,有效的措施迅速扭转班风,班级进步立竿见影。
20xx-2011学年所带的初三(5)班,20xx-2013学年所带的初三(4)班,都由于特殊原因是全年级有名的问题班。胡老师接班的第一件事是了解班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班风慢慢好转,不久班级就获得了“常规流动红旗”,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生重拾了自信,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期末考试、一模考试班级总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的年级倒数上升到第一名,第二名,在多次考试中被评为“优胜班级”(学校最高级别);每个月班级都获得常规标兵班,在读书节、校艺术节、校运会等活动中,本班学生均获得可喜成绩,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自20xx年以来,胡老师一直担任化学组备课组长一职,每学年开学初精心制定工作计划,研究适合学情的教学措施,组织本组成员研讨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本组得到全校老师和领导的高度评价.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该走上科研的道路上来。”这足以说明科研是教研的先导。为此,课后胡老师不断反思,经常阅读教育书籍,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胡老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先后参加了南京市“十五《构建城乡结合部初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研究》规划课题、“十一五”、“十二五”和南京市第三期个人课题的研究,并顺利结题。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积极撰写了多篇教育科研论文,其中《它们反应了吗——我来当回“设计师”》、《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比赛中迸发出积极的化学反应-“换个角度”记化学方程式》等3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它们反应了吗——我来当回“设计师”》获市案例一等奖,《让学生在比赛中迸发出积极的化学反应-“换个角度”记化学方程式》获市案例二等奖,《浅谈应对初中化学学习分化的策略》等7篇获省、市级三等奖。
俞大忠同志是我校的一名一般物理老师。他于20xx年8月参与教育工作。自参与工作以来一直在工作的第一线,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成果优秀,可称我校的楷模。
一、努力钻研业务,耐烦教育同学,教学成果优异。
在工作中他能努力钻研文化业务学问,钻研教材、研讨教法,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教学工作中,对学困生进行说服教育、耐烦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把同学引导到正确的学习轨道上来,这样的事例是数不胜数。因此,他所教班级在全旗统考中,屡次受到学校领导的表扬,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二、听从领导的`分配,主动参与活动。
他能够做到听从分配,听从指挥。无论学校布置什么任务,都能够快乐接受,并按时完成任务。这正是一位一般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爱岗敬业的表达,是勤恳踏实工作的行动,是他能取得成果前提。
他一直牢记“一切为了同学的成长和进展”的理念,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我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少说空话、多做实事、让同学欢迎、让社会满意,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老师。他不但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在同学心中,他经常是一副笑容,友善和气的样子,他以自己的言行来影响感化同学,真心实意的爱同学,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赢得了社会、同学、家长、学校的赞扬,正是他的这种爱岗敬业精神才真正成为了老师敬业奉献的楷模。
对于有效的教学,没有经验,但可能有一些感受。根据我的理解,数学的有效教学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学习和做。
一堂课是否有效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充分理解教材,然后备课。课前准备教具和学习工具,熟悉教学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上课的时候,老师的教学质量好不好,对课堂的掌握程度如何,教学中习题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是否考虑到了所有的学生,每一道习题是否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开发智力等目的。都与教学效果有关。
从上个月公开课总结开始,我就觉得备课是有效上课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或备课。相反,有效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预设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活动的保障。它可以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力提供条件;它可以促进课堂上多方向、多类型的信息交流,并及时给出反馈。这就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改变传统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课堂教学。
教师要转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要充分考虑和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也就是说,整个教学过程是有准备的`,是有意识预设的。
今天的孩子都是宝贝,父母的宝贝,家人的掌上明珠。作为老师,我的宝宝信任我,崇拜我。我爱他们,爱他们。同时,我应该好好教育他们。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然热爱教育,选择教育为职业,那就努力吧。我也相信自己会在教育教学中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转瞬间她已经在教育第一线上工作了四年。四年来,作为一名年轻老师,靠着对教育事业的剧烈责任感,把自己的愿望和理想都倾注在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上。工作中,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她只是不忘自己是一名老师。在这条道路上践行着母亲当时的教导:老师,更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诲人不倦!
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把自己的全部热忱和精力奉献到教学中来,是她始终遵循和实践的信条。多年来的工作中,从不迟到早退,仔细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肯定听从校领导的布置,坚持个人利益听从集体利益。到处为学校的大局着想,从不因个人事情耽搁学校工作。记得那是在20xx年9月开学初,由于身体原因,必需住院,经过一个月的治疗,出院后不顾家人的劝阻,仍然坚持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大量的药物副作用下,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尽管这样,但是第二天她仍然以饱满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细心备好每一节课,仔细批改每一份作业,甚至利用课余时间对同学进行辅导,终于还是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期末的期末统考中,担任班级的平均分居全乡第一。她跟家人共享她的喜悦时回忆到:这个学期是她在参与工作以来最艰辛的一个学期,身体状况的不佳,几欲晕倒在三尺讲台上,但是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求知、天真的'笑容,就能满怀激情、努力工作,忘却身体上的不适。
二、自我提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为了促进教学工作,她非常注意自身学识水平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专业学问、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学习从不放松,并做到学习有方案、有记载、有实践,在实践运用中不断提高着自身教学力量、素养。她充足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查询有关教育教学的优秀案例,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在20xx年学校组织的全乡数学优质课竞赛中,取得乡第一的成果。20xx年,课件《分类与整理》荣获X市二等奖。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她在心理常常告诫自己: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必需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同学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同学、影响同学,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修养同学的品德。她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她肯定要抽时间与部分同学谈心,特别是对“双差生”进行深化细致的了解,查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同学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公平的看法,特别是对待差生,能用爱心、耐烦、信念感化他们,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答应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相互关怀,相互照料,使其感到集体的暖和,消退厌学心理。还常常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组织一些他们感爱好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正确地熟悉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怀与期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念,迎头赶上前进的步伐。
三、孜孜不倦,细心耕耘
扎实的业务根底是更好的完本钱职工作的必要保证。除了学校组织的业务学习以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学问。在教学中,主动实践新课程标准,坚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老师为主导、同学为主体的教学意识,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促进同学全面和谐地进展,教学效果非常显著。本学期,她先后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和微型课,每节课之后都有老师进行教研。教学促进教改,教改促进教学,这也使她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她在培育优秀同学的同时更关注对学困生的辅导,树立“转化一个学困生等于培育一个优秀生”的思想,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程度的同学各有所得。上学期,她所担任的三班级数学平均分在期末统考中位列全乡第一。这学期,成果仍然保持第一,并且在全乡15名前的尖子生中,她担任的班级中就占了9名。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在这平凡的岗位中她连续着平凡的工作,再接再厉努力进取,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主动探究,奉献她无悔的青春!她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肯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让桃李满天下!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工作了十三年,在学校领导和老教师的关心帮助下,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极大地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多年来,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第一,以身作则,树立威信。
教师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做什么,老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先做。这样可以说服学生,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树立威信,这样才能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
第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以传授知识、吸收间接人类经验为重点的实践活动,更是特定情感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每节课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教师要充分信任和尊重学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在工作中,我真诚平等地与学生相处,我的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真诚。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不仅是老师,更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大朋友。他们愿意从心底告诉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也愿意向我求助。课堂上,在对联知识的探索中,课堂气氛既严肃又轻松,大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即使下课了,他们也经常在我身边提问,从他们的表情和讲话中表现出对知识的热爱和渴求。在实践中,我也体会到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自信、自强、进步的决心。
三、教学形式要多样,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老采用一种教学形式,这样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没有新鲜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学外,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我会将全班分为若干组,每组有小组长,进行比赛,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观,这样,学生们在“玩”中就自然学到了东西。教学经验表明,经常变换教学形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四、教师要学会倾听
教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倾听身就是褒奖对方谈话的一种方式,是接纳对方、尊重、理解对方的具体体现。你能耐心听别人倾诉,就等于告诉对方你的态度,无形之中会提高对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为倾听能使教师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内心需要;倾听,将使我们教师更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内涵深厚。在倾听中师生理解沟通,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教学就有了灵性。
以上就是我参加教学工作以来的心得和体会,在教育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众多的不足,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20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