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工作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是用于表扬先进、树立典型,使广大干部群众见贤思齐,有所效仿,从而尽心竭力地做好本职工作而如实记载和反映工作、学习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优秀事迹的书面材料。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基层卫生工作先进事迹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xx,男,1955年生人,1975年参加工作。1978年毕业于山东省中医药学校,1992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现任平度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兼任潍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中医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名誉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五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兼任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李xx个性憨厚,为人正直、诚实,与人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工作作风朴实,勤劳、严谨务实。四十年来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医疗技术,优秀的道德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及患者的称赞。连续多年荣获青岛市中医药先进工作者,青岛市终身中医药优秀人才。平度市、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平度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6年始担任平度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以来,团结全科同志共同努力,刻苦钻研业务技术。自1998年始连续几届被评选为青岛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医示范门诊”;“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特色专科”;“山东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是青岛市县市级综合医院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连续多年被我院及青岛市卫生局评选为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
一、刻苦努力钻业务,苦练医术为病人
李xx出身于中医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立志,长大后象前辈一样为病人解除疾苦。197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至潍坊市益都卫校任教,校园环境虽然优雅,但心中总觉不能亲手为病人解除疾苦而少了点什么,于1980年毅然决然地调回平度市人民医院,跟随其父——平度市名老中医李从惠先生学习,深得其传。1980年冬参加潍坊市中医经典著作学习班学习1年。1983年到潍坊市中医院跟随潍坊名医郝怀清主任医师学习1年。
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名医医案、各家著论,认真阅读有关医学杂志,外出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及时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很多疑难病人解除了病痛的缠绕。如崔家集镇崔家庄村崔某,是一名16岁的在校女学生,上体育课时发现自己身体出的汗为红色,后连续2个月一直持续不断,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穿的.白色衬衫染成了血色,四处求医问药,一筹莫展,最后找到了李xx主任,他凭自己深厚的理论基础,明确诊断为“血汗症”,运用中药汤剂先后治疗20天而痊愈。东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的张女士,持续高烧一周不退,周身关节酸楚疼痛,皮肤呈现皮疹,输液服药未见丝毫改善,慕名找到李主任,在详细询问病情,细致查体后,确诊为“成人斯蒂尔病”,运用中西两法治疗,12天后痊愈。同和街道办事处贝赫切特病患者宋某,突然右下腹剧烈疼痛、发烧,被诊为急性阑尾炎而收住普外科准备手术治疗,李xx会诊后确诊为血管炎血管栓塞所致,即刻转入中医病房,予以激素冲击和抗凝治疗,7天后痊愈,免去一刀之苦。中医药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他通过认真研讨和外出学习,率先在平度市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风湿免疫病,在中医科的基础上,创建了风湿免疫科,使很多风湿免疫病患者得到了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是一种致残率很高的疾病,很多患者深受其害,李xx查阅了大量文献,从浩瀚的中医药堆里筛选出有效的中药,创立了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于1997年在青岛市中医管理局科研立项,至今使一千多名患者得到了治愈。运用自拟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广大农村,有很多中老年人因长期劳作,患上了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非常痛苦,活动受限,自1984年始,李xx运用自创的透骨止痛消肿汤熏洗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至今使2万多名患者得到了很好治疗。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善于总结临床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误,分析其原因,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曾先后主持了《自拟宣敛平喘汤加减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补肾壮骨通脉汤加介入疗法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补肾壮骨通络汤加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研究》的研究,获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院内科技成果十二项。86年发表的《我治酒后胃痛》获首届山东省齐鲁杯优秀论文奖、98年发表的《祛瘀止痛消肿汤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并关节腔积液》获青岛市中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先后在国家、省、市医学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
二、仁爱之心,服务病人
李xx经常说:医为仁术,必怀大爱之心。医生面对的病人,很多因病痛地折磨而情绪急躁、焦虑、抑郁。医生在详细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心怀大爱,耐心细致地与病人交流、沟通,安抚病人,消除其疑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及家属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李xx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病人不论贫穷、脏乱与否,一律平等对待,态度始终和风细雨,体贴关心。遇到疑难病变,经常废寝忘食地查找资料,寻到办法,想法设法为病人解除疾苦。为方便病人早上班,晚下班。病房工作时,经常遇到门诊病人到了下班时间赶来求诊,他毫无怨言地重新穿上隔离衣为病人诊治。
家住平度市麻兰镇70多岁的农民张某,膝下无儿女,因肠梗阻住进了平度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一次常规会诊后,结识了李xx,从此与李xx结下了深深的医患情缘。老人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来回看病连公交汽车都舍不得坐,25公里的路程,都是由老伴骑自行车带着老人慢慢过来。几乎每次复诊都到了下班时间才能赶到。可李xx从不推诿,不管多晚,总是细心地扶老人坐下,倒一杯热水,认真细致地给老人看病。九年内,坚持给病人以中药为主的治疗,既节省了医疗费用,又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还有很多老年人活动不方便,尤其是在冬天,天寒地冻,出门容易感冒、摔伤,李xx便利用休息时间,到病人家中为老人诊治,社区里的姜大娘、于大婶、张大爷等等,都是他上门服务的对象,老人们感激不已。有时病人来院看病,取药时发现钱不够,离家又远,李xx经常拿出自己的钱为病人垫付药费,以免耽误病人的治疗,体现着一名医生的仁爱之心。
三、廉洁行医,用实际行动诠释良好医德
“带着感情下病房,凭着良心开处方”是李xx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些年来中医科医护人员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他告诫科内年轻大夫们说:“医生只有热情为患者服务的义务,没有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私利的权利”。本着这种态度,李xx在给患者开药的时候总会左掂量右思考,中药?西药?还是中西医结合?怎样达到既保证疗效,又减少患者经济负担?于是在他的处方中为节省费用又达到良好的疗效,常常用便宜的三棱、莪术代替价格较高的炮山甲,用枇杷叶代替川贝……
许多病情严重的病人住进了中医科病房,经李xx带领的团队精心治疗,病情好转或痊愈出院后,有些家属表示感激之余邀请其吃顿饭或塞一个红包之类的,都被婉言谢绝。他常说病人不容易,治病花费不少,回家康复还需调养,要多为病人着想啊!千万别为一些蝇头小利,丧失了自己的人格,丢弃了医生的医德!
李xx从医40年来,情系患者,真情服务,无怨无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一点一滴的事迹,把医者的温暖送到了广大患者的心中,得到了广大患者真心拥戴,其事迹在平度日报和广播电台进行了大篇幅宣传和报道。
李xx他是一位平凡的医生,他热爱本职工作,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的上班,秉承一颗仁爱之心,练就一双妙手,以仁心仁术,带来万众安康。
李xx,男,汉族,民权县人,1963年10月生,中专文化,全科医师合格证,1983年至今担任伯党乡乡双楼村卫生员,30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和奉献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全村各族人民的健康。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乡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83年刚毕业,李广歆就在双楼村卫生室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双楼村人口一千余人,双楼村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李广歆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他就报名到商丘卫校学习,毕业后他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30年。
在平凡而艰巨的工作岗位上,李广歆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李广歆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五十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和黑板报,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乡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不但每天上门就诊的.病人非常多,而且半夜出诊现象也很普遍。还记得在1997年9月的一个夜晚,时间已是十二点多,劳累了一天的李广歆刚刚睡觉。突然间,邻村的两个村民在门外大声敲门,说他们村有人服了农药,李广歆急忙起床,向他们简单了解一下情况后,背起药箱,不顾一天的疲倦,立刻赶到现场,对病人进行抢救,终于,病人得以脱险了。像这样半夜出诊的事对于李广歆来说真的是太多了。三十年来,李广歆共接诊病人四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却从没有收取群众的`一分出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少诊疗费用数十万元。这三十年来,李广歆跑遍本村和周边几个村每一条小道,熟悉了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由于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甚至外乡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得到过他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10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四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在我县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于乡村医生来讲,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待遇大幅度地降低。但他没丝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样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正确宣传医改政策,言传身教给其他乡村医生做思想动员工作。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相信党和政府,困难是暂时的,也会得到妥善解决的。严格执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从不多收病人一分钱。认真开展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免费为村民进行健康体检,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安xx,男,44岁,现任医务科科长、体检中心主任、内科主治医师。近年来,曾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创先争优、争做齐鲁先锋”活动中,他严格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敬业爱岗,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中,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带领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为医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受到了全院职工的一致称赞。
一、 加强学习提高能力
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医院成立体检中心后,由安同志兼主任。体检工作需要利用电脑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整理以及综合分析,对于电脑,他是一个门外汉,连一简单的电子表格也不会做。为了工作需要,他努力学习电脑技术,每天提前1小时来到医院,查找资料,上机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已成电脑方面的专家,许多体检用的表格和软件都是他自已制做的,为医院节省了大量资金。随着我区经济的发展,工厂企业的职业危害也越来越严重,根据区政府要求,我院决定开展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这项新的工作,我区以前从来没有开展过,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安同志参加由市卫生监督所举办、省专家授课的培训班,并取得了职业健康体检资格。但短短的7天培训,远远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为使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他不断向上级专家请教,学习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经过他和全体体检中心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院取得了省卫生厅批准的职业健康体检资质。每周一下午,他都组织医院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观看吴春荣等专家的讲座,提高党员干)部的执行力,转变全院职工的服务观念,培养党员干部的敬业精神。他更是带头建设学习型党小组,带领体检中心党小组和全科职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坚持创新,大胆探索,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途径、渠道,创新组织学习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健全有效的学习制度,营造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在安同志的带领下,体检中心全体人员以开拓“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市场、保护企业职工健康”为活动载体,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务求实效,为医院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部分从业人员体检办证从卫生监督所划规到工商局和技术监督局,我院又承担了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任务,许多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要求我们到企业为职工体检,安同志带领科室成员每天6点从医院出发,奔赴厂矿企业,为企业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有时中午12点多才回来,还要分析体检结果,常常中午不回家。5月份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以后,体检科的任务更重了,除承担本区内企业职工体检外,我院还承担了东明几家工厂的体检任务。在东明石化体检期间,正直炎热的盛夏,由于用的是新开发楼房,里面没有空调,也没有风扇,安同志带领科室成员不畏酷暑,坚持工作。
为了不给企业增添麻烦,他们自带筒装水。有一天,由于天气闷热,做电测听的同志有些中暑心慌头晕,暂时下去休息,这时他亲自上阵给职工查听力,由于听力室密不透风,不大一会,他也感到心慌头晕,但为了工作,他还是坚持给工人查完才下楼休息。同志们看到他面色苍白都为他捏了把汗,随即扶他坐下,待喝了杯水后才稍稍缓解。回到医院后,同志们去休息了,他还要进行综合分析体检结果,编写体检报告。自活动开展以来,已先后在牡丹区、东明县、曹县、开发区完成职业体检8000余人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8000余人次,普通健康体检5000余人次。同时,他还兼着急诊值班。夜以继日地工作,使他很少过上一个完整的星期天,把精力献给了他钟爱的医疗事业。他带头发扬“红烛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重树白衣天使形象。作为一名党员,安同志能够忠于职守,积极奉献,时时刻刻把党对他的信任,作为自已不断前进的动力,尽职尽责地履行着党员义务,他用自已的行动积极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我院医务工作者树立了楷模。
三、 抓好班子 带好队伍
他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他认为,要想搞好工作,只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重领导班子建设,提高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为科室带头人,他以身作则,刻苦钻研业务,技术上做到精益求精,在不断提高自己技术水平的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科室管理,对科内人员,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抓起,根据每个人水平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考核。通过加强管理,使大家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术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他对职工严格要求,多鼓励,少批评。常和职工谈心,组织职工参加学习培训,提高职工思想觉悟。由于他以身作责,每次工作都能顺利完成,外出体检没有出过任何差错。在他的关心和支持下,许多同志从体检中心走向了领导岗位。面对所获得的奖励和取得的成绩,安同志深深地感觉到,成绩总是属于过去,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他会更加努力,继续探索和不断追求;为了党旗的颜色更加鲜艳,为了不断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他在平凡的岗位上更加无私奉献、锐意进取。
颜xx,现年41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内科学副教授,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自1998年本科毕业至今,一直在湘南学院及附属医院从事临床与临床教学工作。他为人正直、诚恳,与同事相处真诚、热心、好帮助人,对待病人耐心、细心,工作勤劳、严谨务实,17年以来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恪守职业道德,凭着熟练的技术,良好的道德及高尚的思想品质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赞誉、患者的认可和社会大众的.好评,优秀事迹多次登报报道。
一、勤奋好学,爱岗敬业
医疗工作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行业,技术靠勤奋才能精湛。在临床工作中,该同志坚持学习,刻苦钻研专业技术。严格要求自己,工作细致全面,竭尽全力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患者战胜病魔;在临床教学工作中,他认真耐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杏林学子,为社会输送了许多优秀的临床医生。他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及新技术学习班,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术及业务水平,掌握了本学科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正是这种永不止步的精神,让他在脑血管疾病、老年疑难综合性疾病诊治、脑血管介入及脑出血微创中颇有建树,熟练掌握了脑血管疾病诊治及介入、微创手术治疗,年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脑出血微创手术200台次以上,在我院开展多项脑血管新技术。因工作完成出色,深受大家好评,在社会学术团体中任职,如:中国中西医结合脑心同治专家委员会委员,郴州市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委员,郴州市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
二、钻研科研,言传身教
颜同志不仅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绩,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很出色。他善于总结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钻研科研,近年来,他主持了2项省级科研、教改课题、3项院级科研课题,参与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CSCD第一作者文章4篇,在省级、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承担《内科学》、《神经病学》、《老年医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实验教学工作,每年带教实习生、进修生约20余人次,使他们达到了临床实习和进修的目的,熟悉并能胜任临床工作。
三、关爱病人,忠于职守
颜同志勤修医德,勇于创新。本着“我不能让病人一天看不到我”的想法,不管是否是自己值班,他常常到医院查看病区病人,无论是患者、同事还是家属,只要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说,颜医生就是一个心里时刻装着病人的医生。患者都说,看到颜医生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不管正常上班还是轮休,他都是第一个到医院的,有时同事有急事,一个电话不管是代班还是接收急诊病人,总是随叫随到,从无半点怨言。他所负责的许多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生命危在旦夕时,他都不会退缩,夜以继日守在科室,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让每一位病人转危为安。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颜同志在17年多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这八个字的最好诠释。他坚信他所选择的路是正确的,所从事的职业是光荣的,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
彭xx,男,44岁,大专文化,村医,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永乐镇高粱村人。自1998年担任高粱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以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农民群众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一、情系农村,服务百姓无怨无悔。
2008年,他在参与统一的手足口病防疫任务时,有一次晚上出急诊,由于雨天路滑,不幸跌倒。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尽管控制手足口病,她带伤仍然坚持战斗在一线,到病患者家中督导消毒杀菌,宣传疾病防控知识。群众看到她有时痛得直冒冷汗,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得到彭医生精心医治的人,都夸他是个“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二、扎根农村,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
2008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为了办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他积极配合上级,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标准要求,建成了布局合理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实现了六室分开、配备了微机和规范化的诊疗设施,并实现了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让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
同时,建立健全了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主动地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已为辖区2000多名常住居民进行了健康查体并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为辖区200多名老人,123例高血压病人,32名糖尿病人,7名重型精神病人建立健康档案并纳入健康管理,提供每三个月一次的上门随访服务。他特别关心老年人健康状况,每年都亲自上门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并及时将查体信息存入档案,成为老年人的贴身健康顾问。
三、支持改革,利为百姓谋。
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但对于乡村医生来讲, 是个全新的挑战,压力重,任务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而且待遇大幅度地降低。彭林医生没有丝毫 怨言,还是一如既往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四、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工作
作为村医,还是一名老百姓信任的村医,他除了日常工作还大力支持高粱村村支两委各项工作,遇到有不理解的群众,做出正面解释,还帮忙收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xx,男,1972年11月出生,奎溪镇言槐村乡村医生。
情系乡村,扎根基层。在溆浦卫校毕业实习两年后,xx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回到自我家乡奎溪镇言槐村当了一名乡村医生。毫无经济基础的他,恳求父亲在农村合作信用社贷款500元到安化医药公司购进一批常用药品便开始了长达30年的.乡村医生工作。
他热爱学习,刻苦钻研,经常参加各类培训,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2004--2007年他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毕业证书。
xx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可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基层三级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王xx,男,33岁,汉族,是河南项城王明口镇苗庄村一名乡村医生。十几年来,王xx在行医生涯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以真情真爱为老百姓服务,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乡村好医生的颂歌。
扎根农村,矢志乡医终不悔。
“我是农民,我离不开生我养我的农村,离不开我的乡邻,我要一辈子扎根乡村,尽我的力,尽我的心,为村民看好病,守护村民的健康”。 王xx常说这句话,也是他热爱本职工作,不畏条件艰苦,扎根农村,为家乡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的无悔追求。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当了一名最基层的乡村医生,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长年累月,救死扶伤,无怨无悔。为了改善治病条件,他千方百计建设村卫生室.在条件十分艰苦,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建成了在全市一流的村卫生室,面积达到了400多平方米,成为周口市示范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民小伤小病不出村”的目标,一些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实现了就地治疗。
爱岗敬业,心系患者显真情。
王xx医生爱岗敬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业以来,他一直坚持边理论学习,边临床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顺利地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医疗技术日益提高,受到乡亲的信赖,吸引了周口、界首等地的患者慕名前来求诊。尤其是情牵患者、心系病人,倾尽全力服务村民的感人事迹,在王xx的行医生涯中多次发生,被人们津津乐道。大家都夸王xx是个“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王xx心里时刻装着村民的疾苦,无论风霜雨雪,无论白天黑夜,无论老幼贫富,总是随喊随到,不讲价钱、不提条件,有钱看病,无钱也看病。2005年3月的一天,彭庄村57岁的村民张某头疼难忍,神智不清。王xx火速来到患者家中,初步诊断为脑出血,由于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当时患者血压太高,乡村道路不好,长途转送颠簸对病人有一定危险。患者家属一再要求在家中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去市医院确诊。经过精心治疗,7天后,患者的一般症状有所改善,神智稍显清醒,说话也能听清一些。应患者及其家属的请求,王医生一同将病人护送到项城市中心医院做了CT检查,被确诊为脑出血,证实了王xx的最初诊断是十分准确的。后因住院费昂贵,患者及其家属要求回家请王医生治疗。经过王医生一个多月的细心诊治,患者开始下床走动,半年后就可做一些家务活了。张某一家人逢人就说是王医生救活了他,挽救了他们一家。
热心公益,一腔热血写大爱。
他把医生的博大的爱心融入到公益事业中去,把公益事业作为自已的社会责任,赢得了社会的称赞。王xx在行医中有一个死规定,凡是前来就诊的残疾人都减半收费,对困难残疾人实行免费治疗,多年来,仅此一项就为残疾人减免药费达3万多元。王明口敬老院有20多位老人,王xx医生时刻惦记着他们,每到周末都会到敬老院免费义诊,免费送药,几年来为敬老院免费送药5多万元,受到社会的称赞。
在公益事业中,王xx率先垂范,事事处处都走在前面。村里道路年久失修,每逢下雨,道路泥泞,村民苦不堪言。王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率先捐款3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捐款修路。此后,他又跑前跑后,指挥大家修路。不到一个月,村里的道路就修好了,村民们高兴地说,“今后下雨再也不怕了,多亏了王医生。”
村里的'学校该修了,他又拿出2万元对学校进行了修缮,村里的孩子再也不为上学发愁了。
一件件实事感动着村民,也体现了王xx的拳拳之情。
为让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王xx把困难群众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倾注了真情真心。本村村民王仲敏,生活全靠他一年四季外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几年前,他身患脑血管病而落下残疾,生活极其困难,属典型的贫困户。王xx把王仲敏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拿出2000元帮他成立了小商店,使他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去年,王仲敏的小孩子考上大学,王xx立即又拿出2000元,让他顺利上了大学。几年来,王xx视王仲敏一家为亲人,把他们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真心关怀,真心帮助,使王仲敏逐渐摆脱了贫困。
家住苗庄村67岁的肢残苗珍香老人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5月18日,王xx到老人家中了解生活情况后,给她送去了大米,面条,花生油,洗衣粉,棉被等生活用品。从此,他一有空就去看望老人;今年春上,突降暴雨,王xx担心老人家的房屋经受不住风雨,就去看个究竟。短短的二里路程,他走走停停,走了近50分钟。当他满身泥水出现在老人家门前时,苗珍香激动的说:“我躺在床上都不敢睡,你来,我心里就踏实多了,你真是比亲人还亲啊!”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旱灾等,王xx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王xx助残、救灾捐款达20多次,计8000多元,捐赠衣物100余件,便民义诊服务150多次,免费义诊群众2万多人次,帮扶困难村民6户,帮助贫困大学生11名,资助资金6万元。
十几年来,从未出现过重大差错和医疗事故。给村民带来了更多的方便和实惠。村民们给卫生室送来一个个锦旗,这是发自群众内心的感慨,更是对王xx的无声赞誉。他先后荣获了周口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先进乡村医生、项城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面对未来,王xx以“为了村民的健康”为己任,执著追求,无私奉献,为农村卫生事业作出更大的新的贡献。
xx,男,38岁,中专文化,执业全科医师,xx村人。自1993年至今担任乡村医生,17年来,他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和心血,守护着当地农民的健康。他凭着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为病人除疾祛病,排忧解难,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曾多次受到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其主要事迹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无反顾,立志农村卫生事业。
1990年刚毕业,xx安排在乡卫生院工作,由于工作认真出色,不计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深得同事和群众好评。对于九十年代初大别山革命老区岳西来说,当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村缺医少药现象十分严重。他家所在村人口二千五百余人,地广人稀,却没有一名乡村医生,群众就医十分不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3年他毅然辞去卫生院工作,只身回家干起了乡村医生工作,这一干就是十七年。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日诊临床夜读书,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在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对一知半解的经常到卫生院、县医院虚心请教。由于个人的努力,先后取得了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全科医师资格。
二、顾全大局,完成公共卫生任务。
2003年正当“非典”无情的肆虐祖国大地,外出返乡人员如潮水般涌回,他作为一名村级卫生工作人员,义无反顾,不计个人安危,每日要给一百多名返乡人员上门监测体温,及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心卫生院,并自费数百元打印“非典”预防宣传手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行程数千公里,不计个人得失,镇党委和卫生院领导给予高度赞扬。
2008年,在手足口病防治过程中,xx因交通事故右胸重度损伤,但仍然忍受剧痛每一天坚持在一线,到患儿家中消毒杀菌,督导和宣传疾病防控,深得患儿家属及广大群众的感动。与此同时,可又有谁明白他家孩子因患手足口病正住在县医院传染科理解治疗呢,他自我却没有去探视一次,更没有去陪护一天。
三、情系农村,关心广大群众疾苦。
从事乡村医生工作以来,每一天上门就诊的病人十分多,十七年共接诊病人二十余万人次,出诊近万人次,从没有收取一分钱诊费,给当地村民直接减免诊费数十万元。他跑遍乡村每一条小道,深知每一户村民身体健康状况,谁患过哪些慢性病,谁对哪些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小孩,在他心里一清二楚。由于工作繁忙,他从没睡一个安稳觉,从没过一个简便愉快的节日。
四、与时俱进,积极支持医改工作
20xx年,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在我县进行试点,xx被选为第一届村卫生室主任,他个人投资数万元,在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的基础上,超标准完成了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六室分开,宽敞明亮,布局合理,制度齐全。按照镇卫生院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刷卡,使村民在卫生室门诊看病就能报销药费。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支持拥护和交口称赞。先后成功接待省内外领导、团体前来村室检查指导工作达2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
xx以他崇高的医德、良好的医术、踏实的作风在乡村医疗事业中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他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也赢得了组织的信任,去年11月,xx被评为全县优秀乡村医生。作为卫生战线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我想,都应当引xx为自豪,以xx为榜样,像他那样用高尚的医德、良好的医风、过硬的医术,解群众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无私奉献青春热血。
xx,男,1982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东坪镇百选村乡村医生。
该技术过硬,口碑极好,周边村的病人都慕名而来。扎实的医学功底,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业至今,未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从未与病人产生过一例纠纷。患者们都纷纷表示,张医生是学历不高水平高,年龄不大学问大,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好医生。
该经常在辖区内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宣传资料,将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每家每户。他还定时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向村民宣传国家方针政策、防病治病的科学方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等。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了孕产妇花名册,及时通知他们去医院体检,并在产后进行访视。
护士,这个平凡的职业,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不仅仅因为她们身着美丽的白衣,还因为她们凭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奉献社会”的崇高信念,像春风,拂去人们的疾苦;用热血,温暖孱弱的生命;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无闻,奉献着自己的爱心,托起一个又一个患者生的希望。长期以来,繁昌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汪飞燕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诺言,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活动,并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首跨越国界的友谊赞歌,成为繁昌县首例、xx市最终成为24名志愿者中的一员。有人问起她当时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汪飞燕说:“我献过血,救过人,如谁需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我随时捐献,”朴实的话语却饱含着无私的真情。虽然非亲缘关系的白细胞抗原相匹配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但有时缘分就是这么的奇妙,汪飞燕也没有想到不到两年自己的这句话真的验证了。
XX年5月,汪飞燕接到市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韩国的女白血病患者配型吻合的消息,在征求她本人意见时,汪飞燕毫不犹豫答应了。面对家人的担忧,她不但没有动摇,还耐心地向他们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医学知识,终于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就在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为汪飞燕准备赴京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时候,她的老公公被确诊为肺癌,这消息尤如晴天霹雳,让一家人惶然失措,汪飞燕看着自己刚满5岁的女儿、年迈的老婆婆和工作繁忙的丈夫,她主动挑起陪同老公公治疗的重担。从6月到9月,她一边陪老公公做治疗,一边上班,一边还进行基本身体素质检测、传染病筛查检测、血样高分辨配型等六七次体检,使原本瘦弱的她看上去更加憔悴了。在赴京进行捐献的前两天,有新闻媒体想约汪飞燕采访,她婉拒说:“老公公一个疗程的治疗刚结束,我要去x接他回家,把家里安顿好后,才能放心离开,实在没有时间。”一想到将要离家一周,家里生病的老公公、年幼的'女儿全靠老婆婆一人打理,她心酸不已,但又想到远在异国他乡另一个生命正在渴求期盼时,她毅然决然地登上了赴京的飞机。
9月7日上午,汪飞燕带着领导、同事、和家人的祝福和鼓励来到x空军总医院,次日起开始注射动员剂。9月8日至9日每天一针,9月10日至11日每天两针。在打完直到晚上八点钟第一次采集才结束。第二天一早8点钟又开始进行第二次采集,历经两天9小时,成功采集了251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合悬液,于13日下午16时被送往韩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道义所在。汪飞燕同志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身体力行地践行着救死扶伤的职责,这不仅是党的教育和个人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她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无限关怀,倾注着她为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生命而无私奉献的满腔情怀,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务工作者高尚的精神风貌,她勇敢的义举、博大的爱心、无私的奉献,诠释了医务工作者良好的道德风尚。
xxx,女,汉族,大专文化,公卫医师,现任笑笑镇卫生院公卫科主任。自参加工作以来,xxx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努力拼搏,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别是2011年从事笑笑镇的公共卫生工作以来,为笑笑镇的居民健康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其工作事迹介绍如下:
一、夯实基础,扎实开展工作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新医改的重要项目,也是新鲜事物,不仅社会承认度低,不承认这是正经医生的工作,就是医疗卫生内部基层转型人员也充满抵触情绪,认为这根本不是在治病,完全不在治病的一条道上。xxx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职工的配合下,不忘记自己的工作职责,勇敢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努力拼搏,通过不断努力学习,逐步熟悉和掌握公卫健康管理保健知识和业务技能,顺利开展公共卫生的`健康教育宣传、老年人保健以及慢性病随访等的工作。为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和好评,同时为公共卫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能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真正做到实处,使居民得到利益,提高人们健康保健意识,掌握居民健康的真实材料,灵活机动,加班加点地工作。抓住居民休息在家的机会,入户随访,对辖区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期居住的居民挨家逐户调查、登记、造册、编码、分类建立健康档案,基本掌握辖区居民健康状况和疾病高发种类、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与疾病的关系。
二、以真心、贴心的服务面对群众
预防接种是通过接种疫苗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这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是搞好卫生防疫、保护人民健康、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目前,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一个孩子从出生到6周岁期间总共要为其免费接种一类疫苗13种疫苗22针(剂)次,为确保儿童及时接种,公卫科会提前打电话提醒家长,然后是对前来接种的儿童进行健康情况询问、检查和接种注意事项告知,接种证复核后再实施接种、登记、留观、回访和下次接种预约,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全过程服务细心、贴心。每年的新学期,xxx都要与同事一道深入辖区学校和幼儿园,对新入托、入学儿童例行接种证查验,对漏种疫苗的儿童及时进行免费补种。
8月-10月,公卫科积极响应省预防接种专项整治行动,对全镇的0-6岁儿童底数进行清查。接到任务后,xxx积极配合分管院长,迅速组织开展工作,经过商讨后,确定将工作的重心放在城区。时间急,任务重,他们为了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通过联络居委会,邀请社区网格员协同配合,深入居民区,一起一个片区一个片区挨家逐户的查找核对。为了抓紧时间,有一次在一片小7楼的居民区,他们不歇脚地在一个单元楼接一个单元楼间爬上爬下,结果有网格员脸色发白,腿只哆嗦,唉声叹气,只好暂时歇息。虽然如此,他们最后仍然只用了2天时间就清查完了这片小区。在这次活动中,他们很好地完成了本次任务,得到县卫生计生局、县疾控中心和医院领导的肯定。
三、真心、爱心、细心,突出社区健康服务特点
为了让辖区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优质服务,落实对辖区居民实施优惠项目的承诺,xxx与同事督导每个乡医随访人员打电话或入户到居民的家中,动态地跟踪和掌握这些重点人群的近况,与他们保持沟通,并通知他们按时来体格检查,免费为他们测血压、进行健康咨询和生活指导,严格做到按时体检、随访和评估。
今年4月和5月,公卫科与抽调的医技检查人员一起,深入到基层,结合有关村卫生室人员,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xxx不仅事前安排布置事后清点统计汇总数据,更是以身作则带头做事,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对全镇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和B超化验等辅助检查,日均检查70多人。体检的同时还不忘宣传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和健康管理的健教知识,向群众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现场开展慢性疾病的生活指导,使广大群众熟悉了慢性病如何自我管理以及控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达到健康促进,提高生存质量的目标。
四、再接再厉,再创成绩
面对荣誉和成绩,他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自豪,因为不仅为笑笑卫生院赢得了荣誉,特别是为笑笑镇的公共卫生工作做了一个榜样,但他仍未满足,作为科室带头人,他依旧在为全镇居民的健康奔忙着,幸福大家,奉献自己。
XXX,中共党员,脑外科、创伤骨科主治医师,2014年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他在平凡岗位上孜孜不倦、刻苦钻研,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这不仅是一句对医生的训诫,也是他从医的向导。
病人住院时,亲人时常不在身边,他四处打听他的亲人家属,将患者的心愿传递到位;患病者大多心情烦躁、郁郁不安,医生不仅要把病情解释清楚,还要试着用语言将患者的情绪平复下来。时刻为病人着想,从见到患者那一刻起,从进入手术室起,一次减少开销中,每一声嘘寒问暖里,一步步消除患者的紧张与不适应。
医生,因为热爱从事的职业,更因为愿意奉献。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008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认真领会理论精神,践行“两学一做”的党员标准,十九大以来不断研习新党章,进一步领会其要旨。作为骨科医生的'他,扎根在自己的岗位,依靠成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及高尚的思想品质,让群众满意,也让群众放心。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说,“我将不断地为成为一名优秀的骨科医师而不懈奋斗。”
XXX,XXX县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主任医师,XXX省康复医学专科联盟理事,XXX市康复医学会理事,XXX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第二届抗癫痫分会、第一届脑卒中分会委员,XXX市重点专科带头人,先后荣获XXX卫健委优秀医务工作者,县政府嘉奖,2019年、2020年县人大常委会优秀人大代表。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老师,处处以病人利益为重,本着“公益、预防、规范、创新”的理念,工作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坚持每天查房二次,危重病人随叫随到,多次去乡镇医院、敬老院及困难户家中义诊,多次进社区义诊及讲座、普及医学知识。
作为内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康复科主任,平时狠抓科室内部管理,本着“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患者满意”的宗旨及“以诚待人,用心工作”的人院精神,不断学习,关爱病人,认真带教实习、住院医师,每周开展科室业务学习,以“病历书写规范、内科疾病治疗指南、医德医风”为重点,不断提高诊疗水平,更好地满足广大患者的医疗服务要求。不断加强科室文化建设,协调医患、医护及同事之间的.关系,保平安、促和谐。加强科室凝聚力及协同作战能力的培养,在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科室得分一直在医院名列前茅。未发生一起医疗差错事故。多次参加医院创建三级医院相关讲座及座谈,为医院建言献策。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及责任感,努力做一个领导放心老百姓信任的好医生。
XXX,内二科主任,主治医师,中共党员,1998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曾在江西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XXX市立医院肾内科进修。XXX市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在长期的医疗卫生工作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为了一切病人”服务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医者仁心无怨无悔
1998年分配到XXX县人民医院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不管是刮风下雨,也不论春夏秋冬,常年坚持早半小时上班,多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规律。遇有危重病人坚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已经习以为常,2016年冬季的一天,收治了一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患者神志模糊,烦躁不安,却只有一个家属在身边,难以护理好患者,他坚持和家属守在患者身边,协助家属配合护理及治疗,直到患者神志转清,配合治疗才离开病房,此时已经天黑了。他加了多少班,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没有谁记得了。曾经有一名糖尿病老年患者,家庭经济困难,出现并发症,全身皮肤瘙痒,曾多次就诊用药疗效欠佳,患者苦不堪言,他急病人所急,积极帮助查找专业知识,手把手指导用药。当看到患者喜笑颜开的那瞬间,他也笑了,真正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价值。也正是这平凡的工作,带给患者幸福的'喜悦。
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为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健康管理能力,他坚持每月定期发放健康教育资料,宣讲保健常识,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他还走进社区及乡镇卫生院,结合工作中的经典病历案例,利用多媒体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保健治疗方法、家庭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心脑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免费发放宣传手册。糖尿病医生的工作是繁琐、辛苦的,但他本着“把工作做的更好”这样一个目标,认真接待每一位病人,把每一位病人都当成自己的朋友、亲人,经常换位思考他们的苦处。只要是社区群众有需要,无论是上班还是休息,都能做到随叫随到。他的病友高兴地说:“健康讲堂不但让我们糖尿病患者受益很大,也让尿毒症、高血压等患者很受启发,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通过健康教育讲座,他意识到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知识的巨大渴求,对此类活动的极度认可。当看到广大人民群众对他精心讲课的赞赏,对他认真耐心答疑解难的感激,他决心将来尽一切能力为更多人提供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至今他已主讲健康教育百余场,为数千人提供了健康咨询,使很多人避免心脑血管严重疾病的发生,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巨大的负担,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
临床实习是将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医学生而言,临床实习是一座使其从仅具书本知识的学生成长为具备正确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的医生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对于医院带教老师而言,临床实习带教也是一个意义重大、值得珍惜的锻炼机会。多年来他一直担任科室教学,为了做好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他提出应充分做好带教准备、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因章施教、讲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受到临床实习生及全科实习医师的好评,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被评为“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优秀带教老师”。工作不图名,不图利,就是以这种坚韧的毅力,他数年如一日地工作着,艰苦的付出也换来病人的赞许。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同事们的称赞。
XXX,功能科主任,医学影像专业毕业,2004年进入崇义县人民医院功能科工作,XXX市医学会超声分会委员,从事超声诊断工作十余年,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专研,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同事的好评,数次被医院评为“先进医务工作者”及“优秀科室干部”。
一、爱岗敬业,全心全意热情为患者服务,从医十余年来,急患者所急,忧患者所忧,真诚对待每一位病人,对每一位病人都能认认真真检查,祥细耐心的给病人解说,工作中时刻为病人着想,如遇远道而来的病人,主动和临床医师联系,尽管拖班也尽量给病人做完一些耗时较久的检查,明确诊断,让临床医师能给予及时治疗。
二、不断提高诊断技术水平,作为一名医生,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工作中不断学习,多次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及参加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累更多经验,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成了医院的技术骨干,受到了更多患者的信赖。
三、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牢记医师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医患沟通,给患者检查时,关注病人的心理变化,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温馨的问候,一个亲切的`笑脸,一个细心的拉扶动作,本来就是一味对症良药,从点滴做起,视病人如亲人,从而赢得病人的尊重和信赖。
四、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单位的政治学习,积极参加医院的下乡任务和义务劳动,立足本职,服务社会。
五、恪守医德,尽终职守,由于超声检查是徒手工作,上班一直是长时间坐着使用右手握着探头帮病人做检查,对于一些检查体位不配合的患者还要扭曲着身体,长期以往的结果是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犯病的时候还得系上腰带工作,近距离的看仪器屏目和电脑,视力明显下降,视疲劳,散光,慢性结膜炎,但从不报怨,在工作中踏实认真,待人真诚,勤劳朴实,团结同志,宽以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无论上班休息,病人利益至上,随叫随到,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妈妈“出征”西安,11岁的女儿悄悄将暖水袋、山楂丸、巧克力塞进妈妈的行李箱,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抵达西安,迅速投入抗疫一线,给确诊患者加油打气,给小病号讲故事、梳头发,她是患者的暖心“大棉袄”。
2021年12月31日早上7点,宝鸡市中心医院的首批医疗团队紧急出发,去西安市集中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之一的西安市胸科医院某病区开展工作。宝鸡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闫同志就是其中一员,“支援西安抗疫,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责无旁贷。”当天闫同志抵达酒店,稍事休息后,就和同伴赶往西安市胸科医院参加上岗前培训。为了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她和同伴放弃休息,认真培训,一心只想快点投入工作。
查房、问诊、测温、测血氧……这对闫同志等人来说毫无压力,但医院新的操作系统却让大家犯了难。“团队负责人想方设法要到新系统操作流程,发到微信群里,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在手机上学习,互相交流、沟通,两天时间我们就将新系统‘拿下’了。”闫同志说,团队协作精神一直以来是宝鸡市中心医院的“传家宝”,这次也充分展现出来。让闫同志暖心的还有宝鸡市中心医院领导不远千里给大家送来牛奶和果饮,这让闫同志感触颇深:医院是大家强大的后盾,是温暖的`家。
“大夫,我今天能出院吗?”“阿姨,我乖乖吃饭了,今天检测结果怎么还是阳性呀?”这是闫同志在病区听到最多的声音,她特别理解患者渴望正常生活的心理,因此在治病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话疗”,加油打气,并且抽空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教他们七步洗手法。“小雅雅,你看这是什么?”“呀,我最爱吃巧克力了,谢谢阿姨!”当闫同志将一盒巧克力和卡通发卡,送到6岁的小雅雅手中时,她看到小雅雅眼神里充满了喜悦。原来这些都是闫同志的女儿给妈妈的“小惊喜”,是闫同志整理行李箱时发现的。
“我比较怕冷,也容易积食,女儿就悄悄将暖水袋、山楂丸放进去,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闺女长大了。”闫同志说,女儿要是知道她把巧克力和卡通发卡送给了小病号,肯定很开心,也希望这些“小礼物”能让小病号重振信心,战胜病毒。这段日子里最令闫同志感到振奋的就是患者一个个治愈出院,西安新增确诊病例逐日减少。
“这是我人生中一段很难熬的日子,是你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走出了这段崎岖路程……”这是一位治愈患者出院前在医患交流群里发的感谢信,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和认可。“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到那时再跟家人团聚。”在支援西安的这段日子,闫同志化作“大棉袄”,把“小棉袄”最真挚的爱,用别样的方式传递给每位患者。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17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