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想拟事迹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欢迎阅读与收藏。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

  真爱无言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公婆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

  弟媳说:“姐姐的孝心感动了我”

  身教胜于言教,以前娘家父亲和弟媳关系处的很紧张,媳妇说公公太倔强,公公说媳妇不孝顺,她劝了父亲,劝弟媳,但都无济于事。后来弟媳因为照顾学生在她家住了一个多月,看到姐姐每天都像亲闺女一样侍奉公公,弟媳被深深地打动了

  她说:“都说姐姐孝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真的服了。”回家后她主动和老人冰释前嫌,脏活重活抢着干,老人见人就讲媳妇孝顺了,弟媳也说老人变的通情大理了。如今,娘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她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

  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吃就硬往他们嘴里填;奶奶去世时,十多岁的儿子跪在奶奶的身旁郑重地给奶奶磕了三个头,以回报奶奶对自己的疼爱之情;爸爸不在家的日子,爷爷病了,儿子一晚上不离爷爷左右,把爷爷感动的直掉眼泪;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常

  会遇到一些行乞的残疾人,每次他都会把自己的零花钱全部送给他们;学校组织给困难或患病的学生捐款,儿子捐的总要比别人多;坐公交车遇到老人时,儿子赶快让座并把老人搀扶到座位上;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如今,已读大二的儿子尊老爱幼、勤奋好学,学业优秀,任班干部,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共青团员”。

  领导说:“她干工作一个顶俩”

  她从事办公室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她从商业到城管,走到哪里就把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哪里。凡和她共过事的领导、同事一提起她就会伸出大拇指佩服地说:“勤奋敬业,踏实能干,工作上巾帼从不让须眉”。

  她以工作为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无怨无悔地耕耘在办公室这块园地里。她对自己起草的文件高标准、严要求,精益求精。特别是任城管办机关办公室主任后,工作忙、任务重,可谓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为赶材料,她和男同志一样加班加点到凌晨;为赶材料,她很少过星期天和节假日。

  儿子说她是“拼命三郎”,丈夫说她是“工作狂”。今年“五一”节,儿子和她提前预约要到驻马店买衣服,但因县人大要听城市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报,她又变卦了。原本是一诺千金的她,因对工作的执着而一次又一次失信于儿子,望着儿子失望、无奈、宽容的复杂表情,她常常觉得对不起儿子。

  几年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被评为“市女职工先进工作者”,县“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政府系统办公室工作“先进工作者”,年年被县工会评为“工会工作先进工作者”,城管系统“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今年,被驻马店市文明委评选为“市文明市民标兵”。

  同事说:“她待我们情同手足”

  她说能在一起共事是

  缘分,她把同事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无论谁有困难她都毫不犹豫地去帮助。几年前,单位一位同事下午下班后突患急病,因其丈夫在乡法庭工作一时赶不回来,她就把同事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交给丈夫看管,自己在医院照看病人,直到病人家属赶来。

  20xx年,单位一位同事得了胰腺癌,她听说后立即从财务股借了100元钱送到那位同事的手中,同事知道她手头不宽余说什么也不收,她硬是把钱塞进同事的手里。

  她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她,鼓励她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同事感动地说:“小芬,我真的没有看错人,你就像我的亲妹子一样啊”!

  像这样的事情她已记不清自己做了多少次,每当别人向她提起时,她总是说:“是吗?我早忘了。”

  她勤奋敬业,她尊老爱幼、她团结邻里、她关心同事,她就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每一个路过树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绿荫,没有表白,不求回报。

  真爱无言。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2

  莫锦清,今年11岁,是东成小学六年级学生。她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小家庭,从小就体会着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照顾她自己是不容易的,懂得了父母养育她的艰辛,因此学会了感恩。

  有一次,她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做农活,做了大半天,已经很累了,爸爸妈妈都躺在沙发上不愿动,小清马上给爸妈递上一杯热茶。然后又动手喂鸡鸭,烧洗澡水。爸妈看着小女儿忙着忙那既高兴又感动。

  由于受父母的影响,每当节假日,她主动早起做早餐,晚上把青菜洗干净,放米下锅煮熟,等待父母回来煮菜,尽量减轻父母的家务。在去年,她妈妈由于工作太累,病倒了,从此,她就担起妈妈的工作,边学习边照顾病中的妈妈。人人都说她是好孩子。

  在学校,她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有时同学忘了带课本回家,她知道后总是赶紧做完作业把课本借给同学使用。对于学习上的后进生,她也是及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她有一颗慎真的爱心,有一次,她看到邻居家的小孩玩耍时不小心摔倒在地上,只见她把小孩抱了起来,轻轻地拍去他身上的灰尘,一边安慰他,一边哄他玩。还有一次,一位老爷爷手拿铁锨在修路,突然下起雨来,她立刻回家拿出一把伞送给了老爷爷,老爷爷很感动。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3

  镇振德屯藏身在南山脚下,在这里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几代繁衍、历尽繁华,街巷里、柳树下三三两两相聚谈笑的人群,透露着整个村庄淳朴平和的民风。

  刘万丰的家就在这个静谧的小村庄,他个子不高,黑红的脸,眼睛不大,其貌不扬,裤脚上还常常带着点泥,他是个典型的东北农民,却更是村里人人夸赞的孝子。

  刘万丰的父亲87岁了,年轻时的劳累感染了多种顽疾,至今已有十多年,这十多年间,刘万丰风里来雨里去,与妻子薛冬梅共同尽心尽力的照顾老人,老人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刘万丰夫妻省吃俭用,一边供着两个孩子念书,一边为老人积极治疗,老人的病最怕劳累,他就从来不让老人下地干活,老人怕饿,他就每天单独给老人多做一顿,时常因为照顾老人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活,尽管如此,他也从未和老人有一点点不敬,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他却是实实在在做到了孝无怨言。

  天总有不测风云,20xx年,刘万丰的母亲因为肺心病住院,夫妻二人拿着手里仅有的一点钱急急忙忙的把母亲送进医院,又东拼西凑,各处挪借,住院期间,一个在家照顾父亲,一个在医院照顾母亲,可谓人生不易,尽在此时,无声的生活向刘万丰发出了凶恶的挑战,这个普通的汉子又表现出了柔韧的坚强,在医院照顾母亲近一个月,直接减重20多斤,虽然最后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但他平凡的孝顺里却真切的体现了孝的真谛,你养我小,我养您老,直到分别。

  刘万丰已经47岁了,近十五个年头里,兢兢业业,照顾老人,从未让老人穿过不干净的衣服,吃过不热乎的饭菜,不需要轰轰烈烈,他在平平凡凡,一点一滴中体现的正是我们中华最大的美德——孝,孝看起来简单,其实不易,老人吃的要软,穿的要暖,老人的心理后辈们有时更不能理解,能做到照顾老人,更要能做到对待老人和颜悦色,不急不躁。

  这么多年里,村里乡亲看的明明白白,他对待老人从来都是慢慢说,认真做,每天早晚都要和父母聊天,了解他们的需要,不劳作时更是陪伴父母左右,洗头,洗脚,唠嗑,散步。如今,女儿已经考到外地大学,儿子也进入了镇上唯一一所中学读书,他常常对别人说的话,就是我们也有老的一天,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养育我长大成人,多少回报都是应该的。他说的没错,也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为人子女应该尽到的孝!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4

  她叫李桂芬,今年46周岁,是一名从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结婚二十四年来,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间相处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后3次被评本村“文明示范样板户”。婆媳相处二十四年,她把赡养老人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动力,竭尽全力用真情去帮助老人,用仁爱去伺候老人,用爱心去善待老人,大爱无疆,真爱无言,二十四年来,她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换来了人间至纯至爱、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还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给家人带来痛苦。李老师的婆婆没闺女,三个儿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妇的她。二十四年来,她一边工作一边不厌其烦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李老师深知: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的责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那是20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术住进离家8里路的长山峪镇医院。困难来了怎么办?李老师白天上课托付医生看液,放学再去医院照顾。跑前跑后半个月,出院后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进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贫血和小脑大面积堵塞,医生说很严重需要转院。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请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属医院。当时的李老师甭提多难受了,婆婆需要照顾,学生需要上课。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学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没办法只有周六周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个月过去了,病情稍有好转,由于脑堵塞出院后,老人记忆力严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俗话说:七分病三分养。她每天精心呵护向照顾小孩一样照顾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婆婆,从不嫌麻烦,每到吃饭前把围裙带上,吃过后再摘下来。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长,2011年春季婆婆又换上偏瘫,右身子和右手不灵了,需要输液。这又是个难题,李老师白天不能耽误课呀,只能利用放学后的时间。一边做饭一边看护。日复一日,一天、十天、二十天过去了,婆婆的手脚还是不灵活,生活不能自理。怎么办?想办法一定让婆婆好起来。她先让老人从抓大东西核桃抓起,再抓小东西玉米粒。耐着性子哄着婆婆进行抓东西练习。为了不让老人寂寞,她抽时间坐在炕上哄,给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扑克,逗老人笑。亲戚朋友说:“桂芬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亲闺女还亲呀!”。可她想:能让老人快乐才是自己真正的快乐。

  去年暑期因奥运提前放假,李桂芬老师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剧,不会说话、不会走路、连吃饭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说大小便自理了。这一次,老人再也没有站起来了,家人商量准备后事。李桂芬的心如刀绞一般,每天以泪洗面。她与婆婆的真情已到了无法割舍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县医院做检查。这次她真的失望了,医生说治不了,连药都没开,就让送回家。面对婆婆严重的病情,她祈祷着,暗暗下着决心,一定要让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乐乐生活。暑假的50多天里她尽量让婆母吃得好,每天搭配食品,而且定时定量喂五顿饭。每天搀扶着婆婆在地上转,这一转就是十几分钟,没等坐稳就又得起来。为了让老人减少痛苦,她每天这样反反复复,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还要洗衣服、搞卫生。街坊邻居看了都心疼她,劝她说:“桂芬,找一个保姆来替一替你吧”可她想:按说,自己有工作,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可是她又想,自己是家中一员,老人有病做媳妇的有孝敬的义务,何况三个儿媳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边。李老师知道,照顾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虑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个月两个月还好,可长时间了,一年、两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给老人洗脸、换衣服、喂饭、洗衣服、吃药要付出许多许多。柔弱的身躯。日夜的劳累和操劳她见瘦了很多,她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担起照顾婆婆的重担,自己只有选择坚强,坚强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的决定就是婆婆的生命,这是一种孝心,更是一种责任。这也是一个为人师表的人民教师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5

  xx,男,汉族,1979年5月生,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文凭,现任xx村村委委员。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基石,家庭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家庭和谐,既是一种生活目标,更是一种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湾,是事业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不能没有“孝”字,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特征所在。若当今社会人人以孝当先,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一个有责任感的男人,要切实履行好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义务,孝敬父母,让他们安度晚年,呵护妻子,与之白头到老,精心养育子女,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当把生活的重心从自我扩展到家庭,多关心、体贴妻子,尊重老人,不断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让家人在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享受天伦之乐。xx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孝敬老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的孝心散发着火热的光芒,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让家庭充满了温馨与和睦。村民们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是孝敬老人、关爱家庭、团结邻里的好楷模。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对他更加信任,以他为主心骨,不管家里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愿意让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乐融融的环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险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会有滑坡发生的可能,裹挟着泥沙的滑坡体时刻威胁着房屋的安全,但迫于经济困难,他便在天晴时,一个人拿着铁锹铲除淤泥,疏通水道,确保房子安全,让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时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经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为他担心自己睡的太死,让老人受到伤害。

  xx年5.12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家里做饭,当感到房子出现剧烈晃动时,他第一时间飞奔进老人的卧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过去后,他回到房子检查受损情况,在确认安全后,方才松了一口气;尽管大震过去了,但小震却不断,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异常,便立刻转移老人。在震后的一个多月里,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展,xx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资金,克服各种困难盖起了新房,他让老人住进了宽敞安全的房间,终于不用再担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头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还和睦邻里,不管谁家有个大小事情,他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困难无论是经济,还是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助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xx婚后,为了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让给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舍不得给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饭菜端给老人并一再嘱咐孩子们不准动老人的饭。他做在先、吃在后,收拾完碗筷,顾不得休息,就又抄起农具投入到农忙之中。

  30多年来,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摆在第一位。一定要让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说,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视和不耐烦,这种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为这会让父母很不安心。但这样的情况在xx家是看不到的,无论遇到什么难心事,他从不在老人面前表现出来,他面对老人时永远是一张笑脸。

  有一次,老人因突发脑梗塞晕倒,他急忙找人、找车把老人送进医院。看着病床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二话没说,拿出所有积蓄,东拼西凑了几千元钱,及时为老人看病。住院期间,xx跑上跑下交钱拿药,端屎端尿,嘘寒问暖,把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半个多月过去了,经过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转,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别高兴。

  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女才会孝敬我。”xx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他经常说:他觉得:孝敬老人,照顾妻子,让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乐。

  这位普通的农民,付出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爱情、亲情和真情,他爱老人、爱妻子。他用他那颗善良的心怀温暖着老人,谁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这样一些勤劳、善良、纯朴的人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美德,正是他们无怨无悔的奉献,使多少家庭充满了温馨,充满了幸福。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6

  吴伏连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大爱践行生活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上慈下孝”的生动内涵。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真实故事,故事的结局有些凄凉,有点沉重,不会像电影剧本里的那般峰回路转,有的也许只是我们对事实的惋惜,对生活的叹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24岁的孙子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额的费用做透析,还需要换肾,而这时,孙子的父亲早年患有糖尿病,母亲有高血压,而父母两人都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捐肾,这让做父母的只能为孩子干着急,而这时,吴老太却毫不犹豫的决定捐肾给孙子做手术,吴老太自己也不知道,这手术是什么,会有什么危险,但她更知道,孙子还很年轻,快要当爸爸了,还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了。

  配型的结果非常的乐观,手术也很顺利,手术过后没多久,孙子和女友结婚了,随后,孙子也当爸爸了,吴老太也做太奶奶了,这本该是让全家人都万分开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长,20xx年的3月,为了赶车,孙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这几步,使得缝合的地方裂开了,让本该可以慢慢恢复起来的孙子病情突然恶化,谁都不会想到,手术完后才半年多的时间里,孙子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吴老太经历了人世间最惨痛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孙之痛。

  即便如此,吴老太也从没有抱怨,悲观,依然乐观、平淡的生活在这块属于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种菜,生火做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顾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许我们的主人公在外人看来会是多么的无助和悲伤,而当她在70岁高龄时,还能开心,惬意的生活着,无论身边发生了任何事还能坦率,诚然的去面对,不禁的让我们对这位老太太产生了由衷的佩服与敬意。

  吴老太的伟大在于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对生活的认知态度与人生追求,或许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它的眼睛,又或许对于这些人,他们要的不是回报,这只是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这里,我们衷心祝福老太太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7

  在学习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十四年如一日守在生病的丈夫身边,照顾着他,希望他能早点康复,不离不弃。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用自己柔弱肩膀撑起了一个家。她的心地善良、称职担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妻子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一个妻子的:责任。十几年的不离不弃照顾生病的丈夫,一直坚信自己的丈夫能好起来,从不失去信心。人间真情无处不在,十几年来她一如既往,无怨无悔,无微不至,不离不弃,给了丈夫一个妻子能够给予的一切。我曾经试想过,如果我是她,我能像她那样扮演好这个妻子的角色吗?也许会?也许不会?证明我在试想的时候就已经不确定。但她能纹丝不动的那样坚强守着自己的丈夫,这就是我们该向她学习的精神。把一件看似平凡又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做到不平凡,那就是不平凡的事。此刻,我们无不为之感动,真情无处不在,温暖时刻包围。从此,我们要学会多给予身边人一份关爱,一份理解,一份无私。学会给予、学会付出,而不是学会计较、学会自私。

  作为儿媳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儿女的:孝老。对丈夫的父母如同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的孝顺。不仅仅要照顾生病的丈夫,还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在自己公公精神崩溃中风住院的时候,她一直以乐观的态度去安慰公公,无微不至的照顾公公让他们对生活恢复信心。家庭的重任依然没有打倒她。她仍然坚强的面对一起困难。做好每一件她觉得她该做的事。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是为人儿女,在我们面对父母的唠叨,我们体现的是不耐烦。在我们远行时,是否想起家中的父母,是否时常抽空回家陪父母。覃敏同志对自己公公婆婆如同自己的父母细心照顾、关爱倍加、和睦相处是体现我们中国传统:百善孝为先。所以我们要向覃敏同志学习,对父母孝顺,对长辈关爱。

  作为母亲的角色,覃敏同志体现了作为父母的:爱亲。覃敏同志自己背负重任同时,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她非常注重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时常教导女儿,认真学习,只有今天的'你比昨天更优秀就是最大的进步。女儿叛逆期,她在第一时间请教老师,并用朋友的方法处理好母女关系,如今女儿念高中,乖巧懂事,跟覃敏犹如好朋友,无话不说。覃敏同志在孩子面前已经树立很好的榜样了,潜移默化的已经教会她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作为一名党员,更应该深刻向学习覃敏同志学习,学习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坚韧不拔。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8

  她是家中老人的精神支柱,心灵慰藉,为老人排解忧虑,分担愁苦,与老人默契沟通;她是家中老人的细心家长,知己挚友,对老人真心呵护,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东经路社区海宁路的居民张静兰。她直爽热情

  关心着孩子的心情,从没有因为成绩不好,打骂过她的孩子,成绩不好时,她会笑着说: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行。成绩好了她就说,继续努力,我女儿一定行。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晚上上晚自习,晚饭要在学校吃,我那时候胃不好,吃的不舒服了胃就痛,妈妈怕我难受,每天下班后,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做好可口的饭菜骑着自行车每天坚持给我送饭,三年来从没间段过。晚上自己回家时,在小区门口都会看她的身影,然后和我一起慢慢走回家,边走边聊一些学校的事情,就像一个大朋友一样,我也会把学校和班里的事情和妈妈讲一下,妈妈总是在认真的听,和我聊。上高中时,由于房子小妈妈和我住一间房,我写作业时,妈妈就要在外面的厅里等侯,冬天暖气不好,妈妈就裹个大衣在那里坐着,把电暖气放到我的旁边,不论到几点妈妈都在那里等着,从没有先睡的时候,有时妈妈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因为早晨妈妈还得早早起来给我准备早点。在孩子压力大的时候,给予安慰。也许是一件新衣,也许是一菜肴,也许是一个礼物。平常的无足挂齿,却体现着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上大学后,妈妈跟我说,在学校过集体生活,不要太任性,同学们走到一起是缘份,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做事情要为大家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我的学校离家比较近,星期六、日的可以回家,每次回学校时,妈妈都给我做一些好吃的东西带上,让我给宿舍的同学带回去,因为她说,你的同学家大多数都不在本地,你想吃可口的,一个电话,中午就可以吃到,但她们离家远,学校的饭菜又不可口,带些回去给她们吃吧,问问她们想吃什么,然后我给你们做。同学生病时,妈妈就陪她们去看病,为她们跑前跑后,楼上楼下的忙个不停,就像是我生病了一样,后来我们的同学都说:妈妈真好,我们都要认她当妈,到后来她们只要接到我妈妈打来的电话,都喊说是妈妈打来的,都争着喊妈妈。

  父亲去世后,妈妈把家里的一切事情都担了起来,爷爷从老家来,她无微不至关怀他老人家,给老人做可口饭菜,爷爷做过直肠癌手术,大便控制不好,经常弄到衣服上,床上,妈妈从没怨言,总是把爷爷的衣服、床单等给洗的干干净净,还给老人家买好换洗的衣服,比父亲在时还要细心,爷爷有时候都不好意思让妈妈弄,但妈妈说:没关系,谁都会有老的时候,年轻人多干点没啥。爷爷回老家时,妈妈怕老人自己走危险,就亲自把老人送回去。

  妈妈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工人,但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工作忙时妈妈经常加班,有时忙了,就经常把工作带到家里来干,有时我睡醒一觉,看到妈妈还趴在写字台上在写呀算呀,有时在电脑前工作,我劝她早点睡,她总说没关系,干完就睡,有时都到深夜2、3点多钟,这种敬业精神也给我做出了榜样,妈妈曾多次获得过单位嘉奖,还荣过一次三等功。

  在我刚刚工作时,她会担心,因为在家里,从未受过委屈的花朵,刚刚走入社会,一定会吃不消,但是她明白我的想法,从来也不说什么,静静的聆听我电话里委屈的哭诉,但是她会告诉我,一切事情贵在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人生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坚持,妈妈就支持,有一天你飞不动了,想回家了,妈妈永远在这里等着你。很安慰,很感动的话语,我明白她心里的舍不得,明白她的心疼,但是为了女儿的梦,她选择听孩子的,孩子的人生,让她自己去走,这样她才不会后悔。

  母亲,给予我生命,养育我长大,给予我支持,抚慰我心灵。特别是父亲去世后的这十二年,她承受的,比三口之家多的多,可是她从未说过苦和累,因为她认定,我是宝贝,她是我的守护神。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9

  在索镇河崖头村,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对上孝敬老人,对下科学教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耿玉海夫妇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是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在赡养老人方面,他们尽心尽孝、精心照料、无微不至,总是竭尽所能为老人提供最好的饭菜、最好的衣物、最好的生活条件,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后来老母亲卧床不起,耿玉海夫妇一边忙于事业,一边精心照顾着老人,定时喂汤、喂饭、喂药,不让老人受到一点委屈,一直到老母亲九十四岁去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耿玉海夫妇,真是好样的!"

  乐于助人、邻里和谐

  耿玉海家庭平时就喜欢乐于助人,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热心的去帮助别人。等到别人渡过难关后要答谢他,他总是摆摆手,说邻里邻居的没什么。村民有什么事,也都喜欢找耿玉海评理调解。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家里几个孩子都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自律自约,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从。"耿玉海夫妇坚信家庭教育是学育人才的摇篮,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地拓展视野,以自己的好学、善学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不懈的努力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超越自己。他们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孩子无论长大以后干什么,"德"总是最重要的,高尚的道德是家庭的重要财富,它会使人不断的从中获得幸福和享受。因此在言传身教中,他们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关心他人,诚信正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耿玉海夫妇教育子女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现在,孩子们各自已经成立了小家庭,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在村里也都有很好的口碑。

  "家和万事兴",耿玉海夫妇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家风家训,家庭和睦、家风和谐,他们一家的家风教育应该成为宣传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0

  他几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侍奉年迈的父母、关心智障的兄妹,资助读书的外甥女,他用坦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父母给了我的身,我还父母一颗心,呈给父母一腔情,献给父母一生孝。兄妹融进我的情,我用爱心凝聚你。”他就是桂阳县税务局干部XX。他今年57岁, 1979年11月,年轻的XX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在部队他严格自律、不怕吃苦,一直表现优异,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多次立功。1993年,XX转业到地方,进入税务系统工作至今。XX工作一直认真踏实、勤勤恳恳,与同事相处也十分融洽,是大家敬重的前辈。如今,他在税务系统已经工作了20多个春秋,将所有青春和热情都奉献给了自己的热爱的税收事业。

  XX出生在一个苦难的家庭,人世间几乎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和集中在这个苦难的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二,父母都年过8旬,身体不好,哥哥患有先天性聋哑、弟弟患过精神分裂症、妹妹改嫁。父母兄妹家住离县城40多公里的欧阳海乡坦溪村。若没有一副坚强的脊梁作后盾,没有持久的爱心作保障,这样的家庭早就灰飞烟灭了。作为家里唯一的顶梁柱,XX义无反顾地承担起照顾全家的重任,并且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常说:“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辛勤地养育我们长大成人,兄妹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一个人,如果对给予自己生命、辛勤哺育自己、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都不知道报答,不讲兄妹感情,那就丧失了人生来就该有的良心,那是没有道德可言的。”

  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苦难的家庭,长期以来,XX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几乎不参加任何应酬,与妻子共同照顾这个苦难的家庭。

  20xx年4月,XX的父亲患前列腺肥大动了手术,老人一个星期下不了床。XX为了照顾父亲,三天三夜没合眼,全天候护理,为父亲喂药、喂饭,还要在医生下班后替老人洗脸洗脚、擦背,倒大小便……老人病友都说他是个孝顺儿子。除了XX,他的妻子欧阳兰英也一直都把公公婆婆当亲人看待:与老人相处说话温和,和颜悦色,每年春节跟丈夫和儿子一起回老家团聚,公公婆婆过生日时,都要买些礼物,为老人祝寿,并亲自下厨做饭菜,还为老人换洗衣服被褥,把老人的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老人服务得十分周到。

  有一次,XX的母亲胆结石开刀,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XX因带队到外县开展税收交叉检查,他妻子欧阳兰英接过“接力棒”,日夜守护在婆婆病床前,精心照顾,细心伺候。老人睡着了,她记得醒,怕老人着凉;老人醒来了,她又忙着给老人换衣服,擦身体,倒屎倒尿。婆婆出院接回到自己家中,她更加细心照顾:煎药、喂饭、擦身体、洗衣服……一样样一手操办,不仅没有半点怨言,而且还经常想方设法变换口味,增加婆婆的食欲。老人平时胃口很好,不挑食,欧阳兰英为了让老人能吃好、吃健康,经常变着花样为老人做菜,荤素搭配、粗细交替、营养合理。她知道老人特别爱吃肥的红烧肉,就特意煮久一点,让肉吃上去松烂又肥而不腻,吃完后还会为老人准备一些水果,去去油,她的良苦用心让老人非常感动。老人逢人就说自己得了一个跟亲闺女似的孝顺的儿媳妇。

  “百善孝为先”、“亲亲、长长、幼幼”,敬老爱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所奉行的传统美德之一。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不但没有被人们遗忘,而且还同时代精神相结合,在新背景下得到升华性的继承和发展。

  XX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两个更需要照顾的重点:有先天性聋哑的哥哥、患过精神分裂症的弟弟。照顾常人还好,但要照顾两个患有严重疾病的兄弟,难度可想而知。

  20xx年5月的一天,XX的大哥双手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痛苦万分,嘴里虽念念有词,但不知所言。父母见状不知所措,马上叫XX回去。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XX当即领着他大哥来到县城,住进了县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确诊为肾结石,需住院治疗。住院期间,XX和妻子轮番照顾,一个星期后,他大哥的病情有了好转。在住院期间的一天晚上,老龙因有急事,向值班护士交代清楚后便回到家里,可第二天清早,当XX赶到医院病房后,他大哥已“失踪”了,连医生护士也不知道他何时离开了医院。由于他大哥是第一次来到县城,加上又是聋哑人,出走急坏了老龙。经过冷静分析和耐心寻找,围绕县城找了近3个小时后,老龙在一处人多的地方找到了他大哥。

  挑战苦难,笑对人生。XX始终恪守着这样的人生信条。他发扬军人的优良传统,为了自己苦难的家庭默默地无私奉献着。自己和妻子虽都有工作,但儿子要抚养,结余的钱不多。1993年的一个冬天,那时老龙刚从部队转业,分配到桂阳县税务局太和税务所上班不久,老家的一位堂兄弟跑到他上班的地方告诉他:他弟弟在北湖鲁塘为老板挑土方时,左腿被倒下的土方压断了。当时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老龙马上租了一台吉普车连夜将弟弟送往了桂阳县中医院。在他弟弟住院治疗的一个多月,老龙没请过一天假。白天上班,晚上照顾弟弟,辛苦地往返于工作地和医院之间。在他弟弟住院医药费的支付方面,除了老板赔付的50%款项外,老龙为弟弟承担了余下的8000多元。

  XX强烈的责任心让一家人都将他视为顶梁柱,有什么事都不得不依赖他。XX的妹妹改嫁后有一女。外甥女从上小学起就一直投靠他,由他赡养。为了让外甥女能够安心学习,XX承担了外甥女全部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其间他除了照顾外甥女的生活起居外,还常让自己儿子为外甥女补习功课。今年他外甥女初中毕业后,老龙又多方奔走,把外甥女送到职业技校学习,为她走上社会创造条件,使她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有人对他的做法感到不理解,可是XX却说:“妹妹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我们是一家人。妹妹有难处我理解,我作为哥哥,总要尽力而为”!

  几十年来,XX无论是从精神上还是从体力上都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和煎熬。工作不能停、对父母兄妹的照顾不能停,对外甥女的帮助不能停、对家庭的责任不能停。XX说:“这些年,总算是把工作和家庭都顾过来了,但对于爱人和儿子,始终感到有些愧疚。”可是贤惠的妻子和懂事的儿子非但没有责怪他,还帮着他一起照顾老人。XX用他的一言一行影响着身边的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XX的影响下,儿子对年迈奶奶,对智障的伯叔姑,对父母都十分孝顺,学业也取得不俗的成绩,通过激烈竞争考试,脱颖而出,目前已经成为深圳航空公司的一员,这也是XX和妻子最感到欣慰和自豪的一件事。

  XX不善言语,但他却常说:“有时候感觉挺难的,但是只要看到家里人都好好的,心里就踏实了。”XX不喜欢唱歌,但《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是他的最爱。为了家人的微笑,为了这个苦难的家,他坚持每月回老家两趟,为母亲采购好药品,为兄妹带些钱物,给亲人送去温暖。

  苦难是人生最大的财富。XX,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税务干部,用不计其数的日日夜夜的不辞劳苦,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坚持,挑起这一份家庭的责任,用爱心撑起苦难家庭温暖的天空,用实践证明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在传承。他用一颗金子般的善良的心,深深的感动着我们、影响着我们,无愧为新时代的楷模!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1

  有句古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在我们河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就有这样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他名叫XX,七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孝敬长辈,无微不至照料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父亲,尽心竭力赡养年长的母亲,他用真情的付出,在单位职工、邻居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一致好评。

  XX自幼就孝敬父母。20xx年10月17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父亲突然患脑血栓住进医院后,他立即请假到医院陪护,虽然抢救及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是落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连话都说不清楚。父亲在住院期间,他每天都陪在父亲身边,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他身上,照顾父亲丝毫不敢懈怠。

  出院回家后,常年与父亲住在一起,坚持每天都给父亲擦拭、按摩身体、刮胡子。每月理发一次,为了使父亲有一个良好心情,专门买了一个半导体收音机,给老人听音乐、听评书,并且每天下班回来陪父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父亲锻炼恢复,老人想吃啥,他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开开心心。后来,由于父亲年事已高,脑血栓病又几次复发,导致身体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于是他与妻子开始担负起了给父亲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翻身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端屎端尿、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等,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就这样坚持照料老父亲七年有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属人间常情,但确实是难能可贵。XX常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得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儿子才会孝敬我。

  没有豪言壮语,也没用华丽的辞藻,但正是这朴实简单的话语却却蕴含着大道理。饮水思源,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中华儿女的美德,让老人安度晚年是每个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上行下效,老人抚养好子女,子女赡养好老人,尊老爱幼的风气就能一代代传承下去,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

  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亲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以实际行动传递爱老、敬老的正能量,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为全省水文系统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榜样。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2

  学习了覃敏同志的先进事迹,让人感动和佩服。从她的事迹中,我们得知:从20xx年,29岁的她就开始照顾30岁的丈夫和4岁的女儿。十四年如一日,覃敏同志一直守护在丈夫身边,期待他能早日康复;十四年如一日,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

  覃敏同志是一位善良忠贞的妻子。她为照顾丈夫劳心劳力,日夜守护,每天付出。在她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下,丈夫渐渐康复。她是市人民医院医生护士们公认的最会护理的家属;她是老家乡亲们心中妻子的楷模;她是我们维林人的榜样。

  覃敏同志是一位贤良的母亲。她为女儿做榜样,用自己的坚强、乐观感染女儿。她对女儿教育也毫不松懈,如今女儿乖巧懂事,跟她犹如好友。

  覃敏同志是一位很好的媳妇。她对公婆很有孝心,在她的尽心付出下,中风住院的公公得以康复出院。当公婆与别人聊起她时,总是毫不掩饰对她的赞赏,连夸她心地善良、称职担当。

  生活的打磨,让覃敏同志成为一个思想成熟、心态平和的人。她以不抱怨的心态努力生活;她拥有温暖却又淡然、沉静却又自信的气质。

  覃敏同志的坚持,以及对丈夫的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真爱令人感动。在她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女性的善良、忠贞、坚韧和美德,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事迹激励我们学着面对艰难,学着坚强乐观,学着去做生活的强者,学着去做一个孝老爱亲的人。

  我相信生活不会辜负这么一位善良的女性,在此我要衷心祝福覃敏同志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日子越过越好。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3

  xx,男,出生于1958年4月,现年60岁,居住在气象台社区55号。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哥哥50年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在几十年的漫长岁月里,xx与爱人xx照顾瘫痪的哥哥已成为气象台社区传颂的佳话。xx70岁,是xx的大哥,因从小患病,腿脚不方便。母亲早逝,父亲和两个妹妹都在外打工,哥哥的生活起居全靠最小的弟弟xx照顾了。

  弟弟勇担照顾重任

  由于患有强直性脊椎炎,xx从12岁起就开始“跛脚”,常人走1百米几分钟,但他却要花半个小时。由于腿脚不方便,他读完小学便在家为一家人洗衣、做饭。18岁时,xx彻底站不起来了,家务活便都落在了8岁的xx身上。

  xx是幸运的,上帝关上了他的一扇门但是却为他打开了一扇窗,他虽然不能向正常人那样行动自如,但是他有亲人的关心与爱护,他拥有这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

  xx本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坚持照顾哥哥。每天放学回家,他总是先做好一家人的饭菜,再花上1个半小时给哥哥做全身按摩,直到帮助哥哥如厕、洗澡后,才有时间做作业。看着小伙伴们在户外玩耍嬉闹,小小年纪的xx,却只能过早的挑起照顾哥哥的重担。

  xx在家时都是坐在弟弟为他加工的木凳上,木凳钉了铁条比较扎实,不容易摔跤。如今xx可以坐在凳子上慢慢移动,总躺着也怪难受的。虽已67岁,头发也花白,可他的精气神却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背着哥哥每周看戏

  xx8岁那会,一大家人挤在民主路十几平米的小屋里。晚上哥哥关节疼得睡不着,眼泪都快疼出来了却拼命忍住,弟弟就爬起来陪哥哥一块儿哭。回忆起童年,哥俩最开心的就是每周六了,哥哥爱看露天电影,弟弟就背着他去解放路的剧院,那时候买不起轮椅,多亏了同去的小伙伴帮助轮流背。

  日子一天天过去,xx也一天天长大,他做过搬运工、当过建筑工人,无论打什么工,他总是会抽时间回家为哥哥做饭。由于经常做饭,xx练出了一手好厨艺,由于厨艺了得,他被城区某单位招进去当了食堂厨师。这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他一干就干到了退休。

  带上哥哥成家立业

  xx总说,“挑媳妇要温柔、善良、能包容我的,我的生活重心肯定是放在哥哥身上,还好这个心愿实现了。”xx有个温柔的媳妇儿,她叫xx,除了照顾女儿,就是照顾哥哥了。原来兄弟俩的住所只隔一堵墙,还是窗对窗,哥哥有啥事喊一句弟弟就能听见。弟弟不在家,弟媳便会过来照顾哥哥。对于自己嫁到xx家后所做的一切,xx腼腆地说,自己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既然是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早在嫁过来以前,她就知道家里有一个大哥需要照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有其他的想法。xx总说,“他是我们的哥哥,照顾他是应该的,别的人家里也会这么做,这也没啥。”

  哥哥自己在家摔了3次,摔一次就要在床上躺半个月,弟弟总是自责不已。但是xx总是不愿意麻烦弟弟一家,但是作为亲人,他们怎会嫌麻烦呢?

  帮哥哥圆创业梦

  上世纪80年代,哥哥xx曾组建过自己的家庭,并生有一女。可好景不长,也许是顶不住这样的生活压力,爱人在孩子1岁时悄悄离家。有了女儿,xx自食其力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哥哥的心愿,xx帮哥哥盘下了一家小杂货铺,并和他一起张罗生意。

  xx忘不了,一周总有几个中午,弟弟都会抽时间骑三轮车去进货,忙得大汗淋漓再去上班;每逢夏季,因为在太阳下晒久了,弟弟的脖颈处总会晒脱皮……

  对于这些,xx总觉得这都是当弟弟的该照顾的,哥哥过得幸福快乐,就是最好的事。

  50年来,xx用双手为瘫痪哥哥撑起了一片晴空,谱写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篇章。如今兄弟俩都“退休”了,各自的女儿都已长大成人,结伴在武汉打拼。对于以后的路,xx说,日子再难,也不能不顾亲情,既然选择了坚持,就不会放弃。如果可以,我愿意再陪哥哥半个世纪。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4

  朱天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

  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20x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xx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朱天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 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

  朱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孝老爱亲的先进事迹15

  xx,女,51岁,小学文化程度,系xx镇庙沟村四组人,家中现有五口人,耕地面积5.6亩。xx是一名山沟沟里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她三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顾两位老人,不离不弃。她孝敬老人,善待他人,教子有方的事迹在全村传为佳话,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好评。20xx年3月被评为xx镇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长期以来公公、婆婆患病无劳动能力,特别是公公患有重病。丈夫前三年患肾癌,女儿上技校,一家全靠儿子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经济困难,生活拮据,沉重的家庭担子全压在桂花一个人身上。由于经济压力太大无法给婆婆治病,老人于20xx年病故,后丈夫患肾癌医治无效于去年病故。为给婆婆、丈夫治病,供孩子上学,给儿子结婚还贷,前后借贷达20余万元。眼下还有患重病、卧床不起的公公需要人照顾。短短三年,失去两位亲人,特别是丈夫的离去,经济困难的压力,使五十出头的xx苍老了许多。xx面对现实,不仅没有被困难打倒,而且信念更加坚定了。

  三十多年来,凡是熟悉她的人都说说:“桂花在宝生(丈夫)家没有过一天舒坦的日子,成天伺候老人、伺候病人,站锅头,奔地头,既干家务,又干农活,实在太累了。”但xx却不这么认为,她说:“干家务、干农活、伺候老人都是一个家庭主妇的本份职责,天经地义。”好一个贤妻良母,这是她受娘家家风家训的熏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模范践行家庭美德的结果。她在婆婆患病期间悉心照料,婆婆病重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两年中,为其换洗衣服、被褥,喂饭喂药,接屎倒尿,拆洗被褥,忙前忙后。特别是数九寒天在冰冷的小河中为婆婆洗脏衣服,脸冻红了,手冻僵了,却从来没有一句怨言。邻居看不下去劝她说:“你在屋里热点水洗么,何必受这么罪”。她却说:“衣服太脏了,河里面好洗,给老人洗干净穿上也舒服。”儿媳对婆婆的照料和孝顺,婆婆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常心疼地劝媳妇说:“不要这样管我了,让我早点离开人世,免得你受这么大的苦、遭这么大的罪。”xx却说:“娘,你不要这样说,伺候你是我的本分,谁都要老哩,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我们做儿女的,当媳妇的都要到这个路上去的,您就不操心这些了,安心养病吧。”在以后的日子里,婆婆常对来看望她的亲戚邻居说:“桂花虽是媳妇,比亲生女儿还好哩,要不是桂花的伺候,我怕是早就不在了……”亲戚邻居对桂花孝顺老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都赞不绝口。

  祸不单行,20xx年2月婆婆病逝后,丈夫身体感觉不舒服,经查为肾癌晚期。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xx来说雪上加霜。三年来,她为给丈夫治病东奔西走,奔波于医院和家之间,忙的喘不过气来。为了让丈夫安心养病,她强忍着泪,对丈夫说:“你啥心都不要操了,安心养病,家里的活由我来干。”xx为了这个家默默地承受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这一切。为了给丈夫治病,前后借款多达12万元,即使是这样,丈夫还是被病魔带走了。丈夫临终前含泪说:“桂花,我这一生没有给你幸福,我对不住你。以后的日子,困难再大,想尽办法给儿子把媳妇娶了,婚事一定要办好,不要让人家笑话。我不能为父亲养老送终,拜托你一定要照顾好老人。”桂花强忍着泪说:“儿子的事我一定会办好,父亲我会照顾好的,家里的事我会竭尽全力的。”

  丈夫去世后,xx又忙碌着操持儿子的婚事,她向亲朋好友借了5万元,在今年2月为儿子操办了婚事,完成了丈夫的遗愿。儿子婚后三天,她把儿子、儿媳、女儿叫到身边叮嘱:“家里为了给你婆、你爸治病,加之你的婚礼先后借了20万元,我还要照顾你爷,不能出去打工挣钱。但是你们要记住,借的钱一定要还,你们省吃俭用也要将人家的钱还上。做人要有良心,要学会感恩。”儿子、儿媳、女儿三人听了默默地点头答应,不久就走上了打工的路途。

  桂花面临一件件、一桩桩的磨难,头发白了,身体消瘦了,脸上的皱纹多了,但仍很乐观,憔悴中显现坚毅。别人都说:“若是别人,身体早垮了。”而桂花却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切都要面对现实,愁眉苦脸是一生,说说笑笑、开开心心也是一生。”

  xx就是这样一个人,对老人孝顺,对亲人亲密,对孩子严谨,对人生乐观,对生活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17530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