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故事改编《隐藏人物》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真实故事改编《隐藏人物》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去年奥斯卡黑人零提名被各种批评之后,今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了大量的黑人电影。其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有三部,分别是黑人+同性恋的《月光男孩》,黑人+底层的《藩篱》,以及这部黑人+女性的《隐藏人物》,全部都是政治正确的题材双保险。
《隐藏人物》讲述的是在美国的大部分地区仍处于种族隔离状态的1960年代,三位在NASA(美国国家航天局)工作的黑人女性工程师的真实故事。尽管旗帜鲜明地带着种族和女性的话题,《隐藏人物》最可贵的一点,是没有渲染激烈的种族斗争,没有煽动压迫的痛苦,也没有大义凛然的演讲,但它把种族隔离年代的现实生活展现了出来。黑人遇到白人警察的盘查那小心翼翼、毕恭毕敬的态度,在NASA这样人类最前沿的地方,要走20分钟才有有色人种厕所,被偷偷放置的“有色人种咖啡壶”,以及食堂、办公室都是种族隔离的;还有一些无形的,比如能力足够却不得晋升,申请工程师资格却必须上过白人学校的课程,以及每当黑人意外出现时,一屋子白人的讶异和沉默。
而这些令人愤慨的`不公,在当时所有人看来似乎天经地义。片中白人女主管的一句话很典型:“无论你怎么想,我没有与你们做对的意思”,黑人工程师的回答一针见血:“我知道,你的确是这么认为的”。甚至黑人们也都至少表面平静地接受。这种氛围,不像大屠杀那样深不见底的恐怖,却如阴云笼罩一般持久的压抑。
和同样常受歧视的移民不同,美国也是这些黑人的祖国,他们无处可逃,惟有抗争。抗争带来的必是矛盾与冲突,时至今日还时常能见到这方面的新闻。而这三位杰出的黑人女性,则是在逆境中用加倍的努力,勇于各种零的突破,才赢得了尊重。必须向她们致敬。
《隐藏人物》的主要篇幅,就是描述她们是如何赢得尊重的。然而,以真实历史为蓝本,总有戏剧性欠缺的问题,本片也不例外。尽管三位主角的作用不可避免地被过度强调了,片中出现的白人同事几乎没有一个是真实人物(大约也是为了提炼集中当时典型的白人形象—带偏见的、鼓励的、唯才是论的等),全片的剧作还是给人四平八稳的观感。毕竟是NASA这样集体协作努力才能出成果的地方,三位的工作还是晦涩的数学计算,电影的发挥空间确实有限。另一个问题,则是三位主角都被塑造成了完人,不仅是数学天才,情商也满分,爱情亲情也美满,斗志也昂扬,几乎没有凡人的缺点,缺了一点我们伸手可及的真实感。
再回过头来,这是仅仅50年前,号称自由世界的领袖的国家里,走在世界最前沿的NASA。而在整个20世纪,世界上更多地方发生了许多更加骇人听闻的不公与罪恶。自由与公正,从来不是天经地义的,今天的我们如果不保持警醒,随时有可能失去它们。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shijicailiao/172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