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
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开展的目的在于保护母语和抢救濒危的民族语言。国际母语日系列主题活动总结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蒙古举行活动纪念第xx个“国际母语日”。今年内蒙古纪念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母语,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讲话,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杨成旺出席纪念活动。
本次活动由内蒙古“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领导小组、中国蒙古学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国蒙古语文学会、民族出版社、辽宁民族出版社、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代表,围绕纪念“国际母语日”的意义,母语的使用、保护、传承取得的成效、经验作了演讲和交流。活动中,对内蒙古在保护传承母语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幼儿园、内蒙古鄂伦春民族研究会2个先进集体,乌审旗文联作家莫·哈斯苏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离休干部图木热、鄂温克族自治旗离休干部杜·道尔吉3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同时,还举办了蒙古语、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母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和蒙古文精品图书展览等活动。
2月21日是“国际母语日”,为了把母语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丰富9月6日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从今年起,内蒙古开始在9月6日这一天举办“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
2月20日下午,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
本次活动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以“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为主题。活动邀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贵荣、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MIT中心主任苏雅拉图,分别做了题为《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文化教育的发展繁荣》《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对于开展三少民族语言教学的思考》《出版对于保护母语的作用》《关于<蒙古语大词典>编篡工作》《坚守母语,让世界更精彩》《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专题报告。
活动还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交流发言等多种形式纪念第十五届“国际母语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文字工作条例”,展示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语方面的成就,促进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发展。
由中国蒙古学学会、内蒙古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内蒙古纪念第xx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母语,让我们生活更精彩”。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吴团英出席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厅、社科院、文联、出版集团、广播电视台、高等院校、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干部、学者、教师、文艺工作者共8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族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苏远方在《加强法制建设,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繁荣发展》的发言中提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呈日趋缩小之势,必须加快完善立法制度,推动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保护、传承工作。自治区民委主任特古斯在《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积极促进蒙古语文事业繁荣发展》的发言中说,内蒙古自治区已经颁布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民族教育条例》,以及即将出台的《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实施细则》、《鄂伦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等,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支持。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毅松研究员作了题为《三少民族母语教学状况及思考》的发言。他说,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三个自治旗在民族中小学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母语教学课,编印了教材,安排专职教师,在三少民族母语教学中取得了成绩。他提出对于实施母语教学要有高层设计,增强政策法规支持,将母语教学纳入必修课程。还应当加强对于母语教学的研究,提高人们学习、使用母语的文化自觉。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巴特尔研究员在《关于<蒙古语大辞典>编篡工作》发言中,认为《蒙古语大辞典》的编撰一定要扎实、严谨,要立足于活的语言,力求做忠实的记录者;要基于文献资料,保障编纂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时俱进,借鉴国内外编纂学科的经典,遵循辞典编纂规律。提出“辞典”等工具书,是保护和传承有文字语言、没有文字语言的重要载体,是记录民族文化的独特方式。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包斯钦研究员以《坚守母语,让生活更多彩,让世界更精彩》为题作了发言,他说,语言是文化的主要部分,在没有文字的年代,人们是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把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等所有的智慧结晶代代相传的。即使在今天这样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发达的背景下,民族语言仍然是民族文化最具个性和感召力的表达。就文学界而言,作家们的.少数民族母语写作和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意义和中国形象,然而,我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处在夹缝中生存的尴尬境地,公共话语空间中,有些少数民族作家放弃了母语写作。不要忘了,我们的语言,是人民的语言,是有生命的语言。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语言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苏雅拉图研究员作了题为《关于蒙古语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发言,他认为,保护语言,首先要保护语言的生存环境,包括使用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环境;其次是语言的传承问题,应该从幼儿抓起,建设好民族幼儿园;再有就是在创新上作文章。尤其是蒙古语,这是有文字语言,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化、网络化方面,加大投入。另外,内蒙古政府应尽快建立使用蒙古语言文字奖励制度和特殊人才培养制度。青年学者包立志发言说,母语是存在一定的人类生物学基础上的传承,语言和文字是在一个民族共同体当中不断传承的,人的思维、意识形态建构在民族共同的语音表象上。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gunzhua.com/fanwen/gongzuozongjie/801369.html